第十四回 彜陵招降許褚奪盔 趙雲施威孟德禦冠
關燈
小
中
大
子龍想,軍師隻叫我收降兵,沒讓我去殺曹将。
反正捉曹操這幫人還有埋伏,與我無幹,要捉要殺由後面的人去幹。
所以對許褚說道:&ldquo先與我拿來!&rdquo &ldquo是&hellip&hellip&rdquo許褚想,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識相點好,免得他發起火來,把我的命都送掉。
他馬上把刀架好,從腰間取出頭盔,沖着趙雲道:&ldquo趙将軍。
頭盔來了!&rdquo說罷,把頭盔朝子龍那邊抛去。
子龍架好長槍,伸出左手接住頭盔,然後把右手那頂烏油盔擲向許褚。
&ldquo賊将,頭盔拿去!&rdquo 許褚接住頭盔。
見對面趙雲正在戴頭盔,阿戆想,看來子龍并不要我的腦袋,一場虛驚可以到此為止了。
趙子龍眼裡容人,手下留情,可稱是個德将,得了頭盔,公平交易,交換了頭盔就算報了一盔之仇。
要是碰上了黑臉張飛,就沒有這個德性了,非要纏得我非死即傷不肯罷手。
許褚一邊暗暗稱贊子龍,一邊心安理得地舉起雙手,要想戴上頭盔。
不料,子龍一聲怒喝:&ldquo且慢!&rdquo 咦!這是怎麼回事?你戴我也戴,分道揚镳,對你有什麼妨礙呢?許褚慢慢放下頭盔。
子龍想,一個大将,隻要尚存一息,就應該馳騁疆場,建功立勳,做出一、二件别人做不到,被後人傳頌的事情來。
就好比楚霸王拔山舉鼎;姚琪吼叫一聲,黃河冰熔。
近一點說,關君侯溫酒斬華雄,飛馬斬顔良;張翼德矛挑呂布紫金冠,長坂橋據水斷流、獨退曹兵百萬,等等,都有具體的事例可說,給世人一個深刻的印象。
我今朝秃了頭,并不是單單為了讨還一頂盔,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頭上的盔不是好拿的,要他們統統秃一秃頭,以後隻要一說起我就會談虎色變,見了我就會肝破膽裂。
因此喝住許褚,說道:&ldquo賊将聽着:爾等若要活命,皆與我除盔卸冠而行。
不然,長坂坡的血占又要來了。
&rdquo 許褚聽了這句話,方才醒悟。
他象聽了皇上的聖旨一樣,立即返過身去,也不管别人願不願意接受,放開嗓門,高聲喊道:&ldquo衆位聽了,趙大将軍傳令:欲活命者,與我秃頭而行。
&rdquo 衆文武把趙子龍剛才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又見許褚光着腦袋,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哪個還敢不脫帽!文者除冠,武者卸盔,小兵也統統脫下了号帽。
曹操咕了一句:&ldquo老夫的相貂?&rdquo也把頭上的相貂小心地取了下來。
許褚從這邊望過去,一片黑壓壓,都是披頭散發的人頭,好不有趣! 那麼,有沒有人不秃頭呢?有的,僅有一個,他就是張遼。
文遠是關雲長的知己好友,性格上也頗有相同之處,不欺軟怕硬,也不受别人支配。
見趙子龍如此行為,心生憤懑。
想道,你趙子龍确實是英雄好漢,我們這裡沒一個是你的對手。
我們到了這個田地,已經山窮水盡,疲于奔命,可是你窮寇猛追,要我們出乖露醜,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你要殺就殺,何必非要這樣倚勢相逼呢!老實說,行了春風收夏雨,也應該為自己留個退路。
因此,文遠甯折不屈,就是不卸盔,傲首挺立在那裡。
趙雲對人群一望,還有一個人戴着頭盔,似有不平之意。
心想,隻要有一個人不卸盔,我就不給你們走。
我在長坂坡血戰三天三夜的苦楚,也叫你們嘗嘗。
你們越想盡快逃出去,我就越要拖住你們。
總之,要叫你們統統除盔卸冠。
子龍想罷,将馬一拎,準備沖上去。
許褚見趙雲這個樣子,料定還有不識相的人僵在那裡不脫帽子,回頭一看,果然見張遼不肯向趙雲俯首帖耳聽衆命令,心想,到了這個地步你還逞什麼強!人面不看看佛面,丞相都這樣做了,你又何必不顧大局呢!許褚圈轉馬頭,很快來到張遼馬前,伸手上前道:&ldquo文遠啊,你就卸一卸盔吧!&rdquo話音落,許褚從後向前把張遼的頭盔用力一拉,取了下來。
然後再轉過身來,對着趙雲道:&ldquo趙将軍請住馬,這裡都除冠卸盔了。
&rdquo 張遼被許褚拉掉了頭盔,雖說不甘心,但也沒有辦法。
心想,算了,要争氣也不在這頂盔上,大丈夫能屈能伸,報仇雪恨後會有期。
趙雲達到了目的,也就到此為止了。
他掉馬上山,帶着剛才收到的所有降兵,回轉樊口山,見軍師交令。
趙雲一走,大家戴盔升冠,曹操亦然小心翼翼戴上相貂,而後帶着文武以及二萬左右的敗兵往前趕路。
傍晚時分,彤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
十一月,正是隆冬時節,隻有刮西北風,天氣才會晴朗。
此番也是天助江東成功,一個勁地吹了三天東風,滴雨未下,從二十日早晨吹到今天二十二日夜裡,燒光了曹家百萬人馬,現在要轉風了,所以下起了這場大雨。
這一夜的雨,真是雨不住點,落得象天穿了一樣──可憐曹操衆人,前不巴村,後不着店,無處避雨,隻能冒雨趕路,趱馬向前。
此時大家肚子餓,身上又冷,真是饑寒交迫,腳下還得拖着疲憊的身子走路,哪怕是鐵打的身體也要垮下來。
所以,一路上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
有些平時感情好的弟兄,你搭在我的肩上,我拉着你的衣襟,相互攙扶着,蹒跚而行;有的平時身體就弱,經不起寒風冷雨的摧打,又沒有人照應,一步一個踉跄,最後終于跌倒在泥泊之中。
曹操與衆文武雖然都騎馬代步,但雨大風急,把他們從頭到腳,從外到内都淋得渾身濕透,象從河裡撈起來的一樣,不時地把靴子脫下來,倒去兩靴水,再重新穿上,凍得他們在馬上不住地打着寒噤。
一夜下來,曹兵死傷過半,所剩不足一萬弟兄。
這場大雨對曹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無一是處。
但隻有一點小的好處,就是大雨把曹操的兩隻腳沖得幹幹淨淨。
因為他被張遼從連環舟上救到岸上時,靴襪被江邊的沙土陷去了,一直赤腳到現在,真正成了赤腳丞相。
到天亮,雨霁天晴,大家的日腳就更難過了。
一陣緊似一陣的西北風,使氣溫驟然下降到攝氏零下十度以下。
每人身上的衣褲都冰得繃繃硬,就象一根根大的冰棍;手腳凍得紅腫麻木,就連曹操腮下的長長阿胡子,也冰得筆挺。
地上也結起了厚厚的一層冰,行走越來越困難,一邊顫抖,一邊趕路。
走了一夜路,到底走到了哪裡,大家都模糊了。
隻見前面峽谷幽嶺層層疊疊,嶙峋峭壁犬牙交錯。
丞相帶着文武到山套口,見此山套呈長圓形,裡面地方很大,有着田地房廊。
仔細一望,還有一個較大的村落,約有數百戶農家。
心想,這裡倒是一個恬靜安逸的地方,四面山石環抱,在這裡歇歇腳倒是再好不過了。
可不知是個什麼去處,待我打聽一下。
&ldquo來!傳向導。
&rdquo 一夜的狂風驟雨總算沒有把向導官都凍死。
向導到丞相馬前應道:&ldquo丞相,向導在!&rdquo &ldquo老夫問你,此地何名?裡邊莊子叫什麼?&rdquo &ldquo回丞相的話,此處喚作葫蘆谷,這莊子就叫葫蘆莊。
&rdquo &ldquo葫蘆谷?&rdquo &ldquo是。
&rdquo 曹操聽了,暗暗苦笑:隻有吃敗仗才會到這種人煙稀少,野貓不拉尿的地方來。
你想,這地名何等可怕!叫葫蘆谷,倒不如叫牛角尖更為确切些,鑽了進去也翻就别想再走出來了。
曹操問:&ldquo裡邊可有出路否?&rdquo &ldquo丞相,稱其葫蘆谷,顧名思義,其狀如葫蘆,沒有别徑可走。
從這裡進,就隻能從這裡出。
&rdquo 曹操想,這裡地形險惡,沒有出路,進去十分危險。
要是我們一進葫蘆谷,這口子上被人扼住,豈不成了籠中之鳥,展翼難翔了麼?曹操跋前踬後,頓覺茫然。
正是:才出淺釜鼓鰓去,又入深潭擺尾來。
不知曹操可曾進得葫蘆谷,且聽下回分解。
反正捉曹操這幫人還有埋伏,與我無幹,要捉要殺由後面的人去幹。
所以對許褚說道:&ldquo先與我拿來!&rdquo &ldquo是&hellip&hellip&rdquo許褚想,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識相點好,免得他發起火來,把我的命都送掉。
他馬上把刀架好,從腰間取出頭盔,沖着趙雲道:&ldquo趙将軍。
頭盔來了!&rdquo說罷,把頭盔朝子龍那邊抛去。
子龍架好長槍,伸出左手接住頭盔,然後把右手那頂烏油盔擲向許褚。
&ldquo賊将,頭盔拿去!&rdquo 許褚接住頭盔。
見對面趙雲正在戴頭盔,阿戆想,看來子龍并不要我的腦袋,一場虛驚可以到此為止了。
趙子龍眼裡容人,手下留情,可稱是個德将,得了頭盔,公平交易,交換了頭盔就算報了一盔之仇。
要是碰上了黑臉張飛,就沒有這個德性了,非要纏得我非死即傷不肯罷手。
許褚一邊暗暗稱贊子龍,一邊心安理得地舉起雙手,要想戴上頭盔。
不料,子龍一聲怒喝:&ldquo且慢!&rdquo 咦!這是怎麼回事?你戴我也戴,分道揚镳,對你有什麼妨礙呢?許褚慢慢放下頭盔。
子龍想,一個大将,隻要尚存一息,就應該馳騁疆場,建功立勳,做出一、二件别人做不到,被後人傳頌的事情來。
就好比楚霸王拔山舉鼎;姚琪吼叫一聲,黃河冰熔。
近一點說,關君侯溫酒斬華雄,飛馬斬顔良;張翼德矛挑呂布紫金冠,長坂橋據水斷流、獨退曹兵百萬,等等,都有具體的事例可說,給世人一個深刻的印象。
我今朝秃了頭,并不是單單為了讨還一頂盔,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頭上的盔不是好拿的,要他們統統秃一秃頭,以後隻要一說起我就會談虎色變,見了我就會肝破膽裂。
因此喝住許褚,說道:&ldquo賊将聽着:爾等若要活命,皆與我除盔卸冠而行。
不然,長坂坡的血占又要來了。
&rdquo 許褚聽了這句話,方才醒悟。
他象聽了皇上的聖旨一樣,立即返過身去,也不管别人願不願意接受,放開嗓門,高聲喊道:&ldquo衆位聽了,趙大将軍傳令:欲活命者,與我秃頭而行。
&rdquo 衆文武把趙子龍剛才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又見許褚光着腦袋,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哪個還敢不脫帽!文者除冠,武者卸盔,小兵也統統脫下了号帽。
曹操咕了一句:&ldquo老夫的相貂?&rdquo也把頭上的相貂小心地取了下來。
許褚從這邊望過去,一片黑壓壓,都是披頭散發的人頭,好不有趣! 那麼,有沒有人不秃頭呢?有的,僅有一個,他就是張遼。
文遠是關雲長的知己好友,性格上也頗有相同之處,不欺軟怕硬,也不受别人支配。
見趙子龍如此行為,心生憤懑。
想道,你趙子龍确實是英雄好漢,我們這裡沒一個是你的對手。
我們到了這個田地,已經山窮水盡,疲于奔命,可是你窮寇猛追,要我們出乖露醜,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你要殺就殺,何必非要這樣倚勢相逼呢!老實說,行了春風收夏雨,也應該為自己留個退路。
因此,文遠甯折不屈,就是不卸盔,傲首挺立在那裡。
趙雲對人群一望,還有一個人戴着頭盔,似有不平之意。
心想,隻要有一個人不卸盔,我就不給你們走。
我在長坂坡血戰三天三夜的苦楚,也叫你們嘗嘗。
你們越想盡快逃出去,我就越要拖住你們。
總之,要叫你們統統除盔卸冠。
子龍想罷,将馬一拎,準備沖上去。
許褚見趙雲這個樣子,料定還有不識相的人僵在那裡不脫帽子,回頭一看,果然見張遼不肯向趙雲俯首帖耳聽衆命令,心想,到了這個地步你還逞什麼強!人面不看看佛面,丞相都這樣做了,你又何必不顧大局呢!許褚圈轉馬頭,很快來到張遼馬前,伸手上前道:&ldquo文遠啊,你就卸一卸盔吧!&rdquo話音落,許褚從後向前把張遼的頭盔用力一拉,取了下來。
然後再轉過身來,對着趙雲道:&ldquo趙将軍請住馬,這裡都除冠卸盔了。
&rdquo 張遼被許褚拉掉了頭盔,雖說不甘心,但也沒有辦法。
心想,算了,要争氣也不在這頂盔上,大丈夫能屈能伸,報仇雪恨後會有期。
趙雲達到了目的,也就到此為止了。
他掉馬上山,帶着剛才收到的所有降兵,回轉樊口山,見軍師交令。
趙雲一走,大家戴盔升冠,曹操亦然小心翼翼戴上相貂,而後帶着文武以及二萬左右的敗兵往前趕路。
傍晚時分,彤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
十一月,正是隆冬時節,隻有刮西北風,天氣才會晴朗。
此番也是天助江東成功,一個勁地吹了三天東風,滴雨未下,從二十日早晨吹到今天二十二日夜裡,燒光了曹家百萬人馬,現在要轉風了,所以下起了這場大雨。
這一夜的雨,真是雨不住點,落得象天穿了一樣──可憐曹操衆人,前不巴村,後不着店,無處避雨,隻能冒雨趕路,趱馬向前。
此時大家肚子餓,身上又冷,真是饑寒交迫,腳下還得拖着疲憊的身子走路,哪怕是鐵打的身體也要垮下來。
所以,一路上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
有些平時感情好的弟兄,你搭在我的肩上,我拉着你的衣襟,相互攙扶着,蹒跚而行;有的平時身體就弱,經不起寒風冷雨的摧打,又沒有人照應,一步一個踉跄,最後終于跌倒在泥泊之中。
曹操與衆文武雖然都騎馬代步,但雨大風急,把他們從頭到腳,從外到内都淋得渾身濕透,象從河裡撈起來的一樣,不時地把靴子脫下來,倒去兩靴水,再重新穿上,凍得他們在馬上不住地打着寒噤。
一夜下來,曹兵死傷過半,所剩不足一萬弟兄。
這場大雨對曹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無一是處。
但隻有一點小的好處,就是大雨把曹操的兩隻腳沖得幹幹淨淨。
因為他被張遼從連環舟上救到岸上時,靴襪被江邊的沙土陷去了,一直赤腳到現在,真正成了赤腳丞相。
到天亮,雨霁天晴,大家的日腳就更難過了。
一陣緊似一陣的西北風,使氣溫驟然下降到攝氏零下十度以下。
每人身上的衣褲都冰得繃繃硬,就象一根根大的冰棍;手腳凍得紅腫麻木,就連曹操腮下的長長阿胡子,也冰得筆挺。
地上也結起了厚厚的一層冰,行走越來越困難,一邊顫抖,一邊趕路。
走了一夜路,到底走到了哪裡,大家都模糊了。
隻見前面峽谷幽嶺層層疊疊,嶙峋峭壁犬牙交錯。
丞相帶着文武到山套口,見此山套呈長圓形,裡面地方很大,有着田地房廊。
仔細一望,還有一個較大的村落,約有數百戶農家。
心想,這裡倒是一個恬靜安逸的地方,四面山石環抱,在這裡歇歇腳倒是再好不過了。
可不知是個什麼去處,待我打聽一下。
&ldquo來!傳向導。
&rdquo 一夜的狂風驟雨總算沒有把向導官都凍死。
向導到丞相馬前應道:&ldquo丞相,向導在!&rdquo &ldquo老夫問你,此地何名?裡邊莊子叫什麼?&rdquo &ldquo回丞相的話,此處喚作葫蘆谷,這莊子就叫葫蘆莊。
&rdquo &ldquo葫蘆谷?&rdquo &ldquo是。
&rdquo 曹操聽了,暗暗苦笑:隻有吃敗仗才會到這種人煙稀少,野貓不拉尿的地方來。
你想,這地名何等可怕!叫葫蘆谷,倒不如叫牛角尖更為确切些,鑽了進去也翻就别想再走出來了。
曹操問:&ldquo裡邊可有出路否?&rdquo &ldquo丞相,稱其葫蘆谷,顧名思義,其狀如葫蘆,沒有别徑可走。
從這裡進,就隻能從這裡出。
&rdquo 曹操想,這裡地形險惡,沒有出路,進去十分危險。
要是我們一進葫蘆谷,這口子上被人扼住,豈不成了籠中之鳥,展翼難翔了麼?曹操跋前踬後,頓覺茫然。
正是:才出淺釜鼓鰓去,又入深潭擺尾來。
不知曹操可曾進得葫蘆谷,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