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趙子龍奪饷創甘甯 曹孟德議兵走合肥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怦&rdquo地一跳:怎麼,你真的要和我拚性命啦?我這個人是嘴硬骨頭酥,不堪一擊的。
但是話已出口,難以收回。
更不能賴,一賴,死得更快,隻能硬挺着再說。
&ldquo正&hellip&hellip正是。
&rdquo 甘甯想,這趙子龍有點&ldquo蠟燭&rdquo脾氣的,兇過他的頭,他倒軟下來了。
說明他并非是真正的英雄,是個欺軟怕硬、華而不實的投機取巧的人。
&ldquo如今甘甯前來領取了。
請趙将軍放馬。
&rdquo &ldquo放&hellip&hellip放馬。
&rdquo舌頭都大了。
兩匹戰馬迎面掃攏時,甘興霸百倍警惕,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這樣認真地打仗,而且還抱着準備送死的念頭:緊握着丈四的一杆畫戟,前面八尺,後面四尺,雙手合抱兩尺,把準位置;兩條腿在馬腹上貼緊,身子坐穩,前胸挺出,運好氣息;虎目圓睜,盯着面前的趙雲。
你何必這麼緊張?那何仁又沒有花頭的!本事既差,心裡又慌,算他是個大将也擡舉了他。
趙雲打起仗來總是後發制人的,而這個何仁窮兇極惡,心想,若被甘甯先動手,我招架的餘地都沒有,立即就要&ldquo老掉&rdquo的。
所以,他一看距離已近,武器夠得上,便把銀槍一抖,&ldquo甘甯,看槍!&rdquo迎面刺去。
甘甯見他發槍的這種模樣,心想,怎麼趙雲的槍發出來一點威勢都沒有,槍尖發飄的呢?難道這就是名槍的槍法?不,我稱趙雲巧将,狡猾得很,你看他好象軟而無力,等到槍尖逼近時,就突然爆發出千鈞之力,就象早晨在江面上見他槍鑽在前,槍尖在後一樣,都是詭計,引你入門,他便可從中作事。
不可懈怠!甘甯咬緊牙關,用足全身功勁,&ldquo且慢!&rdquo用畫戟向上一掀。
你的力氣用得太大了,對方的力氣也太小了點,隻聽得&ldquo當啷&rdquo一響,何仁握在前面的左手虎口震裂,槍開槍杆,後面的右手死命握緊,不敢松手,來了個單放手,長槍朝背後蕩去,甩了一百八十度。
幸好他早有逃走的準備,借着長槍轉向後邊這股勢,順手撥轉馬頭逃命而去。
三千漢兵也早已擺好了逃走的樣子,看見何仁的馬頭向後邊轉來,大家拔腿就跑。
甘甯這一掀等于掀了個空,由于用力過猛,身子向後一仰。
心想,啊呀,趙雲厲害!槍法變化無窮,虛虛實實,神出鬼沒,明明見他槍朝我面門而來,一會兒又不知到了哪裡。
反正這一槍再刺來,别想招架了。
是左?是右?甘甯迅速坐穩馬痛,并不見槍頭戳來,趙子龍的人馬也沒有了。
等到頭腦完全清醒過來,何仁早已逃之夭夭了。
甘甯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漢将會被自己一個照就殺得大敗而逃的,總以為這一槍肯定比許褚的馬還更難架開,所以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要不要還手,否則何仁圈馬都來不及。
吳兵一擁而上,翹起大拇指:&ldquo甘将軍厲害!&rdquo&ldquo甘将軍了不起!&rdquo&ldquo到底是甘将軍!&rdquo&hellip&hellip 甘甯想,你們這批家夥的嘴巴倒真靈活,方才也是翹起了大拇指,叫着:&ldquo趙子龍!趙子龍!&rdquo現在又是&ldquo甘将軍厲害,甘将軍了不起&rdquo了。
我的本事差一點被你們吓掉。
如此看來,趙子龍的本領也不過如此而已,說得希奇,見得平常,徒有虛名。
那長坂坡中怎麼會被他槍挑五十四員大将,簡直不可思議。
大概這些曹将都染上了瘟疫,不殺也快死了,正好僥幸了趙雲。
如果當時叫我去沖殺長坂坡,那肯定不止殺它五十餘員,至少一百多員,甚至可把千員戰将斬盡殺絕。
故而他是外有虛名,内無實際。
本來趙子龍是天下第一員名将,現在被我一照面殺退,這個位置就要讓給我了。
甘興霸頓時眼睛搬了家,生到頭頂上去了。
前面不長眼睛,那就要碰得頭破血流了!&ldquo軍士們,将車輛推動!&rdquo 這數百輛車子一會兒從曹家到劉家,又從劉家轉到了孫家,幾易家國,就象傳世家寶一樣。
雖然最終孫家還是拿不到,但也要讓他們經一經手,過一過瘾。
三千吳兵這時來了勁,一千六百人推動四百輛車子,一千四百人在周圍保護。
甘甯護後,點馬而行。
心想,這一仗真叫名利雙收:名者,殺敗趙雲;利者,四百輛饷車。
早知道趙雲的武藝如此蹩腳,那一百七十石米也絕不會給他的。
糧、饷統統被我一個人奪來,豈不更加榮耀!他還貪欲不足呢!其實,你如果拿到了糧米,就不會到烏林來自讨沒趣了。
何仁策馬而逃,迎面又來一支隊伍,炮聲響這,旗幡招展,軍伍整肅,刀槍如林,大纛中間一個醒目的&ldquo趙&rdquo字,三千漢兵,手捧鋼刀,雄赳赳、氣昂昂,精神抖擻,走起路來好象腳底下裝了彈簧似的。
趙子龍胯下鶴頂龍駒馬,手捧鼠白爛銀槍,腰懸一口三尺六寸半的青鋼寶劍:這才是真正老牌趙子龍來了。
走在前面的漢兵發現迎面敗兵逃過來,便喝問道:&ldquo呔!前面什麼樣了?&rdquo &ldquo趙大将軍敗陣而歸。
&rdquo &ldquo放屁!&rdquo──趙大将軍從未吃過敗仗,況且人還剛到,未曾與敵将交鋒,如何會敗下陣來!分明是吃了敗仗吓懵了頭,神經有了毛病,說出話來颠三倒四,信口開河。
小兵跑到子龍馬前一本正經地報告道:&ldquo報禀趙大将軍,趙子龍敗陣歸來。
&rdquo 趙雲笑笑:隻有咱們的軍師想得出來,明明我一個人就盡足夠了,還要去弄兩個假的來湊熱鬧,非但幫不了我的忙,還要坍我的台,我照樣還得去和敵将交鋒,挽回已經丢失的面子。
這又何若呢?因此說道:&ldquo命他馬前來見。
&rdquo 何仁到子龍馬前打拱道:&ldquo末将何仁見趙大将軍有禮。
&rdquo &ldquo緣何驚慌逃回?&rdquo 何仁便把如何吓退許褚、如何偷盜饷銀車、如何唬退甘甯、甘甯又打回複陣、又重複失去饷銀車等詳情,向趙雲叙說了一個大概。
子龍想,饷銀被奪當然要奪回,敲掉我的牌子更要及時收回名譽,傳揚開去,有損威嚴,四百輛饷銀車都買不到我這塊&ldquo常山趙&rdquo的金字招牌,更何況來之不易。
當然,名義收回,車子也同時奪回來了。
子龍命令隊伍慢慢地跟上來,自己先縱馬追了上來。
甘甯押了饷銀車跑不快的。
趙雲單槍匹馬一下就追到了。
見甘甯坐在馬背上搖頭晃腦,悠悠自得,知道他興奮異常。
心想,我倒要試試你的器量大不大,良心平不平。
你胸襟大,德行好的話,我就客氣一點;你心眼壞,見識少,我也要手辣一點。
子龍故意很客氣地大聲招呼道:&ldquo前邊馬上興霸将軍慢走。
&rdquo 甘甯正在飄飄然騰去駕霧的時候,聽得後面有人十分謙和地招呼自己,回頭一看:嗨,這老面皮又來了。
甘甯赢了這一仗,腦子裡那根繃緊的弦松馳了下來,早已有昏昏然、沾沾自喜了。
也不仔細辨一辨前後兩是不是一樣的,隻是粗略地看了一眼。
他眼睛長在頭頂上,自然看不清了。
這時候,三千吳兵當然也弄不懂這裡面的花頭。
因為他們方才離得遠,看不真切:前後兩人的面貌又确有幾分相似,都沒有什麼特别的征候;再加上打扮一樣,更加無法分辨是非。
甘甯吩咐隊伍停下,自己圈轉馬頭,十分傲慢地問道:&ldquo大膽趙雲,呼喚本将軍何事?&rdquo子龍把長槍一擱,拱手道:&ldquo甘将軍,趙雲馬上有禮。
&rdquo &ldquo罷了。
&rdquo趙雲一愣,好大的架子!竟敢在我的馬前對我直呼其名,并說&ldquo罷了&rdquo,看來你是個不知天高地厚,讨吃家夥的東西。
再一想,哦!大概方才那何仁就是這樣對你擺架子的,故而你把他做的事移嫁給我的頭上,也算六月債,還得快。
何仁在遠處觀看,見甘甯對趙雲把手一招,并不還禮。
知道弄錯了人,心裡暗暗高興:你對他&ldquo
但是話已出口,難以收回。
更不能賴,一賴,死得更快,隻能硬挺着再說。
&ldquo正&hellip&hellip正是。
&rdquo 甘甯想,這趙子龍有點&ldquo蠟燭&rdquo脾氣的,兇過他的頭,他倒軟下來了。
說明他并非是真正的英雄,是個欺軟怕硬、華而不實的投機取巧的人。
&ldquo如今甘甯前來領取了。
請趙将軍放馬。
&rdquo &ldquo放&hellip&hellip放馬。
&rdquo舌頭都大了。
兩匹戰馬迎面掃攏時,甘興霸百倍警惕,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這樣認真地打仗,而且還抱着準備送死的念頭:緊握着丈四的一杆畫戟,前面八尺,後面四尺,雙手合抱兩尺,把準位置;兩條腿在馬腹上貼緊,身子坐穩,前胸挺出,運好氣息;虎目圓睜,盯着面前的趙雲。
你何必這麼緊張?那何仁又沒有花頭的!本事既差,心裡又慌,算他是個大将也擡舉了他。
趙雲打起仗來總是後發制人的,而這個何仁窮兇極惡,心想,若被甘甯先動手,我招架的餘地都沒有,立即就要&ldquo老掉&rdquo的。
所以,他一看距離已近,武器夠得上,便把銀槍一抖,&ldquo甘甯,看槍!&rdquo迎面刺去。
甘甯見他發槍的這種模樣,心想,怎麼趙雲的槍發出來一點威勢都沒有,槍尖發飄的呢?難道這就是名槍的槍法?不,我稱趙雲巧将,狡猾得很,你看他好象軟而無力,等到槍尖逼近時,就突然爆發出千鈞之力,就象早晨在江面上見他槍鑽在前,槍尖在後一樣,都是詭計,引你入門,他便可從中作事。
不可懈怠!甘甯咬緊牙關,用足全身功勁,&ldquo且慢!&rdquo用畫戟向上一掀。
你的力氣用得太大了,對方的力氣也太小了點,隻聽得&ldquo當啷&rdquo一響,何仁握在前面的左手虎口震裂,槍開槍杆,後面的右手死命握緊,不敢松手,來了個單放手,長槍朝背後蕩去,甩了一百八十度。
幸好他早有逃走的準備,借着長槍轉向後邊這股勢,順手撥轉馬頭逃命而去。
三千漢兵也早已擺好了逃走的樣子,看見何仁的馬頭向後邊轉來,大家拔腿就跑。
甘甯這一掀等于掀了個空,由于用力過猛,身子向後一仰。
心想,啊呀,趙雲厲害!槍法變化無窮,虛虛實實,神出鬼沒,明明見他槍朝我面門而來,一會兒又不知到了哪裡。
反正這一槍再刺來,别想招架了。
是左?是右?甘甯迅速坐穩馬痛,并不見槍頭戳來,趙子龍的人馬也沒有了。
等到頭腦完全清醒過來,何仁早已逃之夭夭了。
甘甯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漢将會被自己一個照就殺得大敗而逃的,總以為這一槍肯定比許褚的馬還更難架開,所以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要不要還手,否則何仁圈馬都來不及。
吳兵一擁而上,翹起大拇指:&ldquo甘将軍厲害!&rdquo&ldquo甘将軍了不起!&rdquo&ldquo到底是甘将軍!&rdquo&hellip&hellip 甘甯想,你們這批家夥的嘴巴倒真靈活,方才也是翹起了大拇指,叫着:&ldquo趙子龍!趙子龍!&rdquo現在又是&ldquo甘将軍厲害,甘将軍了不起&rdquo了。
我的本事差一點被你們吓掉。
如此看來,趙子龍的本領也不過如此而已,說得希奇,見得平常,徒有虛名。
那長坂坡中怎麼會被他槍挑五十四員大将,簡直不可思議。
大概這些曹将都染上了瘟疫,不殺也快死了,正好僥幸了趙雲。
如果當時叫我去沖殺長坂坡,那肯定不止殺它五十餘員,至少一百多員,甚至可把千員戰将斬盡殺絕。
故而他是外有虛名,内無實際。
本來趙子龍是天下第一員名将,現在被我一照面殺退,這個位置就要讓給我了。
甘興霸頓時眼睛搬了家,生到頭頂上去了。
前面不長眼睛,那就要碰得頭破血流了!&ldquo軍士們,将車輛推動!&rdquo 這數百輛車子一會兒從曹家到劉家,又從劉家轉到了孫家,幾易家國,就象傳世家寶一樣。
雖然最終孫家還是拿不到,但也要讓他們經一經手,過一過瘾。
三千吳兵這時來了勁,一千六百人推動四百輛車子,一千四百人在周圍保護。
甘甯護後,點馬而行。
心想,這一仗真叫名利雙收:名者,殺敗趙雲;利者,四百輛饷車。
早知道趙雲的武藝如此蹩腳,那一百七十石米也絕不會給他的。
糧、饷統統被我一個人奪來,豈不更加榮耀!他還貪欲不足呢!其實,你如果拿到了糧米,就不會到烏林來自讨沒趣了。
何仁策馬而逃,迎面又來一支隊伍,炮聲響這,旗幡招展,軍伍整肅,刀槍如林,大纛中間一個醒目的&ldquo趙&rdquo字,三千漢兵,手捧鋼刀,雄赳赳、氣昂昂,精神抖擻,走起路來好象腳底下裝了彈簧似的。
趙子龍胯下鶴頂龍駒馬,手捧鼠白爛銀槍,腰懸一口三尺六寸半的青鋼寶劍:這才是真正老牌趙子龍來了。
走在前面的漢兵發現迎面敗兵逃過來,便喝問道:&ldquo呔!前面什麼樣了?&rdquo &ldquo趙大将軍敗陣而歸。
&rdquo &ldquo放屁!&rdquo──趙大将軍從未吃過敗仗,況且人還剛到,未曾與敵将交鋒,如何會敗下陣來!分明是吃了敗仗吓懵了頭,神經有了毛病,說出話來颠三倒四,信口開河。
小兵跑到子龍馬前一本正經地報告道:&ldquo報禀趙大将軍,趙子龍敗陣歸來。
&rdquo 趙雲笑笑:隻有咱們的軍師想得出來,明明我一個人就盡足夠了,還要去弄兩個假的來湊熱鬧,非但幫不了我的忙,還要坍我的台,我照樣還得去和敵将交鋒,挽回已經丢失的面子。
這又何若呢?因此說道:&ldquo命他馬前來見。
&rdquo 何仁到子龍馬前打拱道:&ldquo末将何仁見趙大将軍有禮。
&rdquo &ldquo緣何驚慌逃回?&rdquo 何仁便把如何吓退許褚、如何偷盜饷銀車、如何唬退甘甯、甘甯又打回複陣、又重複失去饷銀車等詳情,向趙雲叙說了一個大概。
子龍想,饷銀被奪當然要奪回,敲掉我的牌子更要及時收回名譽,傳揚開去,有損威嚴,四百輛饷銀車都買不到我這塊&ldquo常山趙&rdquo的金字招牌,更何況來之不易。
當然,名義收回,車子也同時奪回來了。
子龍命令隊伍慢慢地跟上來,自己先縱馬追了上來。
甘甯押了饷銀車跑不快的。
趙雲單槍匹馬一下就追到了。
見甘甯坐在馬背上搖頭晃腦,悠悠自得,知道他興奮異常。
心想,我倒要試試你的器量大不大,良心平不平。
你胸襟大,德行好的話,我就客氣一點;你心眼壞,見識少,我也要手辣一點。
子龍故意很客氣地大聲招呼道:&ldquo前邊馬上興霸将軍慢走。
&rdquo 甘甯正在飄飄然騰去駕霧的時候,聽得後面有人十分謙和地招呼自己,回頭一看:嗨,這老面皮又來了。
甘甯赢了這一仗,腦子裡那根繃緊的弦松馳了下來,早已有昏昏然、沾沾自喜了。
也不仔細辨一辨前後兩是不是一樣的,隻是粗略地看了一眼。
他眼睛長在頭頂上,自然看不清了。
這時候,三千吳兵當然也弄不懂這裡面的花頭。
因為他們方才離得遠,看不真切:前後兩人的面貌又确有幾分相似,都沒有什麼特别的征候;再加上打扮一樣,更加無法分辨是非。
甘甯吩咐隊伍停下,自己圈轉馬頭,十分傲慢地問道:&ldquo大膽趙雲,呼喚本将軍何事?&rdquo子龍把長槍一擱,拱手道:&ldquo甘将軍,趙雲馬上有禮。
&rdquo &ldquo罷了。
&rdquo趙雲一愣,好大的架子!竟敢在我的馬前對我直呼其名,并說&ldquo罷了&rdquo,看來你是個不知天高地厚,讨吃家夥的東西。
再一想,哦!大概方才那何仁就是這樣對你擺架子的,故而你把他做的事移嫁給我的頭上,也算六月債,還得快。
何仁在遠處觀看,見甘甯對趙雲把手一招,并不還禮。
知道弄錯了人,心裡暗暗高興:你對他&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