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辨虛實徐庶激司馬 昧是非曹操祭卧魚

關燈
夫同出後艙,并立船艄,讓大夫觀賞一番赤壁江景,顯耀一下大夫的威風。

    &rdquo你急了三天,現在我要補償你一下,讓你在百萬軍前出出風頭。

    誰人敢到曹營前來騙這許多箭?隻有我諸葛亮,還有你魯子敬。

     魯肅連連搖頭,這種風頭我出不起,有性命出入的,代價太大。

     孔明也不與他多講。

    站起身來,拉動第六根繩索:&ldquo休息&rdquo。

    老軍們辛苦了半夜,應該休息一下了。

    草船中鑼鼓之聲戛然而止,一下子變得寂靜。

    鬧了半夜,耳邊喧鬧之聲也習慣了,突然靜下來,倒覺得有點異樣。

    孔明再拉第一根繩:&ldquo前進&rdquo。

    現在的前進就是撤離赤壁的意思,因為船頭已經掉過了,直指三江口的方向。

    前進了一箭之地,孔明再拉第二根繩:&ldquo停泊&rdquo。

    最後拉動第七根繩:&ldquo聽令&rdquo。

    頓時,二十條船的左右窗闆都吊起一塊。

    孔明叫王四也把兩邊窗闆吊起。

    軍師坐在艙中,如同升坐大帳一樣,指揮兩旁老軍:&ldquo老軍們,辛苦了!&rdquo 鄰近兩條船上的老軍捋着銀須對他滿面笑容:軍師,你真膽大包身!怪不得你要挑選我們這批老頭子,如果換一批毛頭小夥子的話,昨夜發覺船到曹營面前,肯定亂作一團,有的跳上船來找你算帳,有的砍斷繩索,自顧自開船回去了。

    我們雖則有了這大把年紀,比較沉得住氣。

    然而,要不是你事先同我們打過招呼的話,我們也要驚慌失措的,現在總算都明白了。

    便問道:&ldquo軍師有何将令?&rdquo 孔明說,等到天亮透,你們聽見岸上在叫我的名字時,每條船上都把後艙門打開,全體人員都要把頭探到艙外,頭上号帽摘去,吹吹風,出出老風頭。

    讓曹操看看,你們的頭發、胡須都已白了,還能到這裡來拿他十多萬支箭,氣氣曹操。

    等到我走出後艙,手中羽扇一招,你們同時要做兩件事:一,船往三江進發;二,大家齊聲高喊:&ldquo謝曹丞相送箭!下次加利奉還!&rdquo 老軍們不懂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

    問道:&ldquo軍師,什麼叫加利奉還?&rdquo 孔明笑笑說,下次在戰場上把箭射還給他,同時射死他的人馬,這不是加利奉還嗎? 老軍聽得哈哈大笑。

    立即把軍師的命令向兩邊船上傳去。

    不一會兒工夫,五百老軍全部明白。

     孔明吩咐王四,待迷霧一散,你把我們的兩面大旗扯到後艙門外去,我的在上首,魯大夫的在下首。

     魯肅問道:&ldquo怎麼,下官的旗幟亦然在此?&rdquo &ldquo正是,亮在啟程之前,特命王四前去取來的。

    &rdquo 魯肅感到十分榮耀:本來隻有趙子龍這樣的名将,才能把大旗打到百萬敵軍營前,我魯肅是個文人,哪有這種威儀?想都不用想。

    這全靠交了你孔明這個朋友,我也大大地沾光了。

     此地船上布置定當,我再交代赤壁江邊。

     曹操聽見喧鬧之聲突然停止,一時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司馬懿對他看看:老賊,人家騙足了你的箭,要啟程回去了,所以鑼鼓不敲了。

    不過他們一時還走不遠,現在迷霧已經開始在散了,等到迷霧散盡,大家看清了真相,我再與你理論。

     江上的迷霧雖然要比岸上的濃,但是散起來也比岸上快。

    因為江面開闊,空氣流動量大。

    風向一轉,天空放晴,氣壓高爽,&ldquo呼&rdquo陣陣江風吹來。

    迷霧很快由濃而淡,飄然散去。

    孔明的草船暴露無遺。

     水營門外的弓箭手個個看得目瞪口呆。

    射了半夜的箭,結果都在船上。

    隻見稻草上面箭上疊箭,箭上卡箭,箭上釘箭,密密層層,好象一隻碩大無朋的大刺猬。

    現在的距離,箭已射不到了,所以大家停止放箭,棄了弓箭,喘息一下。

     江邊的文官武将以及所有兵士,看得一片叫奇之聲。

    &ldquo奇啊!&rdquo這是計,不是奇。

     這時曹操也看得明白,驚得他瞠目結舌。

    心想,司馬懿有眼力,果然是江東來騙我的箭。

    但船上是不是周瑜,現在還不明白。

     正在此時,隻見中間那條船的後梢飄出兩面大旗。

    小兵們隻能看見旗,至于這是哪一個的旗幟,他們就難以從旗上看出來了。

    曹操與衆文武連忙打膘遠鏡觀看。

    隻見上首一面旗上繡着:&ldquo大漢軍師中郎将,長江水軍參謀官,兼理水路總巡哨:諸葛。

    &rdquo下首的旗上,官銜倒也不小:&ldquo江東陸軍參謀官,兼理文書官、司任官:魯。

    &rdquo一看清這兩面旗号,江邊文武異口同聲:&ldquo諸葛亮!諸葛亮!&hellip&hellip&rdquo 小兵們聽得船上是諸葛亮,也跟着他們喊了起來:&ldquo諸葛亮啊!&rdquo 徐庶想,本來是諸葛亮嘛,這又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不過孔明借到了箭還不趕快走,這是什麼意思呢?因此他又失聲地叫道:&ldquo完了,完了!還好,還好!有徐某在此。

    &rdquo 那邊的司馬懿也在忘形地叫道:&ldquo完了,完了!還好,還好!有俺司馬懿在此。

    &rdquo 曹操一聽,心想,這兩個家夥怎麼回事?一個好象有點瘋瘋癫癫,一個又在鹦鹉學舌,在搞些什麼名堂? 其實,他們兩人的說話雖然一模一樣,但他們的含意卻截然相反。

     司馬懿的意思是:我道船上是周瑜,想不到竟是孔明。

    他們兩個人湊在一起,龍虎搭配,丞相這份人家完了,完了!不過還好,還好!隻要詐降計、連環計丞相不中,就不要緊,他們這兩條計,倘然丞相要上當,我可以說得他不上當,相爺要中計,我可以提醒他不中計。

    有我司馬懿在此赤壁,丞相的人家不會完結。

     徐庶是什麼意思呢?他想,原來隻有我和文聘知道孔明在對江,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就會提防他的火攻,或許以後那兩條計曹操就不中。

    萬一赤壁燒不成,劉皇叔的三分天下就完了,完了!不過還好,還好。

    隻要我暫時不離開這裡,曹操不中計,我要說得他中計,老賊不上當,我可以騙得他上當。

    有我徐庶在此,保他的人家一定完結。

     與此同時,孔明在船艙裡聽到岸上一片叫喊&ldquo諸葛亮&rdquo之聲。

    心想,他們在叫我了,那末我也應該出去跟他們見見面。

    便招呼魯肅一同出艙。

    踱頭無論如何不肯出去。

    說,他們在叫你軍師,又沒有叫我,要去你一個人去。

    孔明想,你這個人怎麼這樣不出客,借了人家的箭,理應與他們亮個相,讓他們見一見我們是怎樣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物!你縮在船艙裡實在沒趣。

    所以說一聲,掃興。

    魯肅想,隻有你還有這種興緻。

     踱頭等到孔明出艙之後,老是盯着王四問:&ldquo可有曹兵曹将前來?可有賊兵賊将殺到?&rdquo身在艙内,心在外面,一直提心吊膽。

     諸葛亮走出後艙,對兩邊一看,隻見二十條船上的後艙門都打開在那裡,一個個雪白的腦袋都探在門外。

    孔明也就站在艙門外口,兩面大旗的中間。

    船艄上全是稻草,稻草上插滿了箭。

    孔明軍師昂昂然站在這稻草和箭的上面,身體帶側,對着赤壁江邊曹操大營。

    眼梢遠遠望到江邊,看不清人的面目,隻看到各種顔色的袍服和铠甲,說明文宮武将站滿在那裡。

    孔明知道,小朋友徐庶肯定亦在其中。

    我這條計瞞得過别人,瞞不過他。

    剛才曹兵在叫&ldquo卧魚照箭&rdquo,一定就是他想出來的花樣。

    可惜現在看不清他站在哪裡。

     曹操從瞟遠鏡中看見諸葛亮出艙。

    雖然素昧生平,但因為他的旗号扯在船上,再加上他這身道家裝束聞名天下,故而一望便知。

    前《三國》中,曹操的人家完就完在諸葛亮手裡,但他隻是到今天才見了諸葛亮半面,因為現在孔明身體帶側。

    曹操想,難道我花了十幾萬支箭的代價,還隻能看你半爿面孔?你的金面倒是價值連城! 此時,孔明把手中羽扇一招。

    這個動作除了叫老軍執行兩項命令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對曹操講的:到十一月二十,我也是這麼羽扇一招,東風驟起,管教你曹操百萬大軍有來而無回! 老軍們見軍師把羽扇招動,一部分人立即出艙起錨、揚帆。

    篷索有的被箭射斷了,就接起來;篷帆上射了不少洞,這倒沒有多大關系的;桅杆上也鑽了許多箭,篷扯上去時,噼噼啪啪全都掉下來&hellip&hellip船一啟動,老軍們齊聲高喊:&ldquo謝曹丞相送箭哪!&rdquo 曹操一聽,諸葛亮好刁鑽!我謝也不要你謝,下次少來來!隻聽得船上還在叫喊:&ldquo下次加利奉還!&rdquo心想,你倒蠻懂道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我不指望你還箭。

    徐庶對曹操看看:你别想得太美,他借了箭還會還你?他是要射死你的人馬,這不是加利奉還嗎? 曹操眼見滿載着自己箭的草船揚帆起航,不由得胸中怒火萬丈。

    諸葛亮啊諸葛亮,你也欺人太甚了!故意以這麼一批皓首老夫來騙我的箭,還不偷偷地潛逃,特地要讓我看看,存心氣氣我。

    哼,你也太肆無忌憚了!别以為我見你怕,你的草船行不快的,我馬上派十員八員大将,帶上八千或一萬軍隊。

    追趕上來,把你的草船團團包圍,看你往哪裡逃? 正是:船離未算功圓滿,将去穩追箭萬千。

     究竟孔明如何脫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