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報軍情孔明設計 破曹軍孫劉聯兵
關燈
小
中
大
先看文人呢,還是先觀武将?反正都在面前,隻管仔細端詳。
聽說劉備三顧南陽,請出高林隐士諸葛亮,錦囊妙計,兩番火燒曹兵,非等閑之輩所及。
他肯定在文班中站立。
魯肅對孫乾邊上的一位大夫看了看,認定他是諸葛亮。
要緊走過去。
他也不問問孫乾,此人可是諸葛孔明。
劉備以為他認識這位大夫,故而也不在意。
隻見魯肅對着這位大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拱到底:&ldquo伏龍先生,下官久慕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魯肅有禮了!&rdquo 這位大夫原是簡雍。
心想,你這個踱頭啊,也不問個水落石出,冒冒失失就給我行禮。
我又不是伏龍,你這個禮白行,與我無涉,不需要還什麼禮。
隻說道:&ldquo我并非軍師。
&rdquo &ldquo啊,不是孔明先生麼?&rdquo &ldquo對,非也。
&rdquo &ldquo唉!&rdquo魯肅歎了口氣、我也真糊塗,也不問個明自就行禮,倒弄僵了别人。
再說諸葛亮身為大漢軍師,怎麼會站在這文班之中?反而自己沒有落場勢。
隻好自已來圓場解圍了:&ldquo那末,請問足下是誰?&rdquo &ldquo我乃是簡雍。
&rdquo &ldquo哦哦!原來是簡大夫。
下官久仰。
久仰!&rdquo魯肅口裡喊&ldquo久仰&rdquo,其實從未聽見過,為了自己有個落場勢,隻得敷衍幾句。
&ldquo下官亦有一禮在此。
&rdquo &ldquo下官回禮了。
&rdquo簡雍想,這個禮你是指名道姓給我行的,我應當回禮。
&ldquo請了!&rdquo魯肅想,你這個禮是外快. &ldquo請了!&rdquo 文人班中碰了壁,那末武将班中總不會再行白禮了。
一個個看下來,都不認識。
叫我如何分辨得出關、張、趙呢?聽說雲長是紅臉,武将班中紅臉有好幾個,有的紅臉連脖子都紅的,甚至筋都暴了出來;聽說張飛是黑臉,這裡黑臉也不少。
稱到大将,沖鋒陷陣,哪會個個細皮白肉;聞說趙雲是白袍小将,在這武将班中,白盔白甲倒也有幾個,卻難料定哪一個是常山趙子龍。
魯肅看到後來,隻見得個個雄壯,人人威武,看得自己眼花缭亂,不敢輕易動問。
隻輕拂袍袖,回到劉備身旁,坐了下來。
此事看來隻得暫且擱下,先向劉備打聽一下曹操的虛實,這是最要緊的事。
他也不同劉備寒暄客套幾句,開門見山問道:&ldquo啊!皇叔,下官一來吊喪,全吳劉兩國之好;二來麼,因曹操屯兵赤壁,虎視江東,我主欲與曹操決戰,卻不知其軍隊共有多少。
今天特來請教皇叔,望皇叔告知一二。
&rdquo 劉備聽魯肅果然這麼講,心裡愈加佩服軍師,真是神機妙算,仙人也不過如此了。
想起孔明再三叮囑,此乃天機,不可洩露。
我劉備三分天下,就在這上面。
不能與你明說,隻好敷衍幾句:&ldquo啊!大夫聽了,曹操兵多将廣,劉備兵微将寡,曹兵多少,劉備不知。
&rdquo &ldquo嗳!皇權你客套了,不知曹兵底細,你如何燒博望、新野呢?既然兩次火攻燒掉曹兵二十萬,定知曹兵之虛實。
此乃&lsquo知彼知己,百戰不殆&rsquo也。
&rdquo &ldquo若說火燒博望、新野,乃是我家軍師錦囊妙計,非我劉備力所能及。
除非問諸葛軍師,方知其詳。
&rdquo 既然你劉備不知底裡,隻有見了孔明再作道理。
便問道:&ldquo請問皇叔,軍師在于何處?&rdquo &ldquo在内堂。
&rdquo 魯肅回頭對簡雍看看,原說你不是諸葛亮。
他不怪自己認錯人,反說簡雍的不是。
&ldquo那末,可能相請一見?&rdquo &ldquo可以。
來啊!相請先生。
&rdquo 手下請過先生。
魯肅等待孔明出來,回頭觀看,不見先生出來。
&ldquo來!再請先生。
&rdquo劉備二次相請。
魯肅仍舊不見諸葛亮出來。
劉在心裡想,孔明啊!江夏開喪,把我劉備僅有的銅钿都要開光了,連粥都吃不成功了,你倒還是要三請,方肯出來。
這叫&ldquo醬缸打碎,架子尚在&rdquo。
劉備繼續說道:&ldquo三請先生。
&rdquo 孔明真是了不起!你看堂堂皇叔竟要三請,他方肯出來。
魯肅這時候一心想見孔明,所以他一眼不眨,盯着内堂門首觀看,究竟孔明是怎樣一個人。
裡面傳出呼聲:&ldquo軍師出堂!&rdquo隻聽得一聲微嗽:&ldquo呃嘿!&rdquo魯肅想。
外面皇叔三請,裡面手下響報,好大的威勢!循聲望去,見軍師緩步踏出。
&ldquo啊!&rdquo難道你是大漢的軍師?真叫有人報了,我才知道。
不然的話,我定然以為他是道士先生。
見他不穿官帶,頭戴綸巾,身穿鶴氅,手執羽扇,臉如冠玉,三绺清須,真是飄飄然神仙一般。
魯肅連忙從座上擡起身來,跑到孔明面前。
他想,為了你,我已經行過一個白禮了。
現在又深深一禮:&ldquo啊!伏龍軍師,下官久慕大名,未及拜晤。
今日有幸相見。
下官魯肅有禮了!&rdquo 孔明見到魯子敬,早已打好算盤,今天就是要抓住你,在你身上大做文章。
便答道;&ldquo亮還禮了。
&rdquo &ldquo先生請了。
&rdquo &ldquo請了。
&rdquo &ldquo呀&hellip&hellip!&rdquo魯肅聽得孔明說話之聲十分低沉,慢條斯理,可是他的說話字字千斤重,柔中帶剛。
聽他說話真有點提心吊膽,毛骨悚然。
他回到老位子上坐定。
然後孔明走到劉備面前把手一拱:&ldquo亮見主公。
&rdquo 劉備對軍師看看,心裡還在想,今朝大堂之上這些假人物,不知又要費去我多少銀兩。
孔明知道劉備定要責怪于他,隻得暗送秋波:江東魯大夫也是個有名之士,倘然看到我們江夏隻有十來位文武,肯定要藐視我們,如何還肯把我領過江去?把錢花在這上面,是最值得的。
故而君臣二人在大堂上眉來目去,魯肅在旁邊&mdash點都看不出來。
劉備把手招招:&ldquo啊!軍師少禮,旁側請坐。
&rdquo &ldquo謝坐!&rdquo 先生坐定,一手撩須,一手輕搖羽扇,閉目養神。
這種種神情,劉備等人早已習以為常,不足為奇。
備肅第一次看到孔明如此,感到奇怪得很。
以為他昨晚沒有睡覺,故而不敢豈口驚動他。
又見劉備示意他詢問孔明,知道孔明一天到晚都是如此的。
他又不會扯皮敷衍的,開門見山,劈口就問:&ldquo先生,曹兵可有多少啊?&rdquo 孔明想,我設下這麼大的一個圈套,就是為了這句話。
我要借你江東兵力,在赤壁擊敗曹操百萬大軍,這篇武文章,全靠這句話來借題發揮。
我家主公的三分天下,也寄托在這句話上。
倘使将這話告訴了你,東吳這些文人武士,怎麼會聽我号令?老實說,孫權手下的能人多得很,他們豈肯與劉備聯兵擊曹?雖然說,你魯大夫為人誠實忠厚,對我江夏沒有壞意思,畢竟我們各投其主,而且初次面晤。
因此,這種緊要之話,我不得不隐瞞。
孔明想到此,說道:&ldquo曹兵底細,盡在亮之腹中。
&rdquo 我知道你軍師計謀多端,胸懷百萬雄兵,就是為了天下事瞞不過你,特此前來登門求教。
待我回去之後,也好商談出個萬全之計。
所以說道:&ldquo那請教了。
&rdquo &ldquo待亮告禀。
&rdquo &ldquo下官洗耳恭聽。
&rdquo 魯肅想,諸葛亮雖然也是個文人,脾氣看來還算直爽,與我魯肅倒還合得來。
我最恨那種肚子裡全無德才,卻還要陰陽怪氣的人。
一個說&ldquo待亮告禀&rdquo,一個說&ldquo洗耳恭聽&rdquo,一個剛要說,還未說,一個正在聽,而未聽見。
外面一個手下人飛報上來:&ldquo報禀皇叔!&rdquo 孔明聽見有事報禀,欲言又止,魯肅想,真不巧,早不報來,晚不報來,孔明要講了,你們報來了。
軍情大事,我不能阻止,等一歇我再問他。
因此在旁側耳靜聽。
&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禀皇叔,現有趙子龍将軍交令!&rdquo 子龍交令,這是怎麼回事?我又沒有給令與他,怎麼交令給我呢?恐怕是軍師給的将令吧!讓我來問一下。
他回轉頭來對孔明一看,見孔明雙目盯着自己,頻頻點首。
心裡已經明白了,不知又在搞些什麼鬼名堂,叫我收令。
反正他的計策與我無損,總歸是為了我劉備能複興漢業,我也不要去點穿他。
因此傳令:&ldquo來!傳話相請!&rdquo &ldquo呔!有請趙将軍!&rdquo 喔唷,還好!剛才幸虧來上前再行禮,不然又要白行禮了。
原來他在外面。
那我看一看,百萬營中槍挑北地槍王張繡的常山名将,肯定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今日有幸得見劉備手下的幾位英傑,可謂一飽眼福!魯肅在旁定睛觀看。
&ldquo嚓嚓锵锵&rdquo一路甲攔裙之聲從遠而近。
于龍手捧将令,到大堂口站定身子。
魯肅仔細一看,啊!正是: 白盔白甲白旗号,長坂坡前逞英豪。
一杆長槍威名揚,誰不知曉常山趙! 魯肅連連點頭,暗暗稱贊:&ldquo恩&hellip&hellip好大的氣概!真是一員虎将也!&rdquo 趙雲上堂,到劉備虎案前,雙手呈上将令:&ldquo主公在上,末将交令!&rdquo &ldquo子龍奉令何事?&rdquo 劉備收了令箭,還沒有知道他幹些什麼。
幸得
聽說劉備三顧南陽,請出高林隐士諸葛亮,錦囊妙計,兩番火燒曹兵,非等閑之輩所及。
他肯定在文班中站立。
魯肅對孫乾邊上的一位大夫看了看,認定他是諸葛亮。
要緊走過去。
他也不問問孫乾,此人可是諸葛孔明。
劉備以為他認識這位大夫,故而也不在意。
隻見魯肅對着這位大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拱到底:&ldquo伏龍先生,下官久慕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魯肅有禮了!&rdquo 這位大夫原是簡雍。
心想,你這個踱頭啊,也不問個水落石出,冒冒失失就給我行禮。
我又不是伏龍,你這個禮白行,與我無涉,不需要還什麼禮。
隻說道:&ldquo我并非軍師。
&rdquo &ldquo啊,不是孔明先生麼?&rdquo &ldquo對,非也。
&rdquo &ldquo唉!&rdquo魯肅歎了口氣、我也真糊塗,也不問個明自就行禮,倒弄僵了别人。
再說諸葛亮身為大漢軍師,怎麼會站在這文班之中?反而自己沒有落場勢。
隻好自已來圓場解圍了:&ldquo那末,請問足下是誰?&rdquo &ldquo我乃是簡雍。
&rdquo &ldquo哦哦!原來是簡大夫。
下官久仰。
久仰!&rdquo魯肅口裡喊&ldquo久仰&rdquo,其實從未聽見過,為了自己有個落場勢,隻得敷衍幾句。
&ldquo下官亦有一禮在此。
&rdquo &ldquo下官回禮了。
&rdquo簡雍想,這個禮你是指名道姓給我行的,我應當回禮。
&ldquo請了!&rdquo魯肅想,你這個禮是外快. &ldquo請了!&rdquo 文人班中碰了壁,那末武将班中總不會再行白禮了。
一個個看下來,都不認識。
叫我如何分辨得出關、張、趙呢?聽說雲長是紅臉,武将班中紅臉有好幾個,有的紅臉連脖子都紅的,甚至筋都暴了出來;聽說張飛是黑臉,這裡黑臉也不少。
稱到大将,沖鋒陷陣,哪會個個細皮白肉;聞說趙雲是白袍小将,在這武将班中,白盔白甲倒也有幾個,卻難料定哪一個是常山趙子龍。
魯肅看到後來,隻見得個個雄壯,人人威武,看得自己眼花缭亂,不敢輕易動問。
隻輕拂袍袖,回到劉備身旁,坐了下來。
此事看來隻得暫且擱下,先向劉備打聽一下曹操的虛實,這是最要緊的事。
他也不同劉備寒暄客套幾句,開門見山問道:&ldquo啊!皇叔,下官一來吊喪,全吳劉兩國之好;二來麼,因曹操屯兵赤壁,虎視江東,我主欲與曹操決戰,卻不知其軍隊共有多少。
今天特來請教皇叔,望皇叔告知一二。
&rdquo 劉備聽魯肅果然這麼講,心裡愈加佩服軍師,真是神機妙算,仙人也不過如此了。
想起孔明再三叮囑,此乃天機,不可洩露。
我劉備三分天下,就在這上面。
不能與你明說,隻好敷衍幾句:&ldquo啊!大夫聽了,曹操兵多将廣,劉備兵微将寡,曹兵多少,劉備不知。
&rdquo &ldquo嗳!皇權你客套了,不知曹兵底細,你如何燒博望、新野呢?既然兩次火攻燒掉曹兵二十萬,定知曹兵之虛實。
此乃&lsquo知彼知己,百戰不殆&rsquo也。
&rdquo &ldquo若說火燒博望、新野,乃是我家軍師錦囊妙計,非我劉備力所能及。
除非問諸葛軍師,方知其詳。
&rdquo 既然你劉備不知底裡,隻有見了孔明再作道理。
便問道:&ldquo請問皇叔,軍師在于何處?&rdquo &ldquo在内堂。
&rdquo 魯肅回頭對簡雍看看,原說你不是諸葛亮。
他不怪自己認錯人,反說簡雍的不是。
&ldquo那末,可能相請一見?&rdquo &ldquo可以。
來啊!相請先生。
&rdquo 手下請過先生。
魯肅等待孔明出來,回頭觀看,不見先生出來。
&ldquo來!再請先生。
&rdquo劉備二次相請。
魯肅仍舊不見諸葛亮出來。
劉在心裡想,孔明啊!江夏開喪,把我劉備僅有的銅钿都要開光了,連粥都吃不成功了,你倒還是要三請,方肯出來。
這叫&ldquo醬缸打碎,架子尚在&rdquo。
劉備繼續說道:&ldquo三請先生。
&rdquo 孔明真是了不起!你看堂堂皇叔竟要三請,他方肯出來。
魯肅這時候一心想見孔明,所以他一眼不眨,盯着内堂門首觀看,究竟孔明是怎樣一個人。
裡面傳出呼聲:&ldquo軍師出堂!&rdquo隻聽得一聲微嗽:&ldquo呃嘿!&rdquo魯肅想。
外面皇叔三請,裡面手下響報,好大的威勢!循聲望去,見軍師緩步踏出。
&ldquo啊!&rdquo難道你是大漢的軍師?真叫有人報了,我才知道。
不然的話,我定然以為他是道士先生。
見他不穿官帶,頭戴綸巾,身穿鶴氅,手執羽扇,臉如冠玉,三绺清須,真是飄飄然神仙一般。
魯肅連忙從座上擡起身來,跑到孔明面前。
他想,為了你,我已經行過一個白禮了。
現在又深深一禮:&ldquo啊!伏龍軍師,下官久慕大名,未及拜晤。
今日有幸相見。
下官魯肅有禮了!&rdquo 孔明見到魯子敬,早已打好算盤,今天就是要抓住你,在你身上大做文章。
便答道;&ldquo亮還禮了。
&rdquo &ldquo先生請了。
&rdquo &ldquo請了。
&rdquo &ldquo呀&hellip&hellip!&rdquo魯肅聽得孔明說話之聲十分低沉,慢條斯理,可是他的說話字字千斤重,柔中帶剛。
聽他說話真有點提心吊膽,毛骨悚然。
他回到老位子上坐定。
然後孔明走到劉備面前把手一拱:&ldquo亮見主公。
&rdquo 劉備對軍師看看,心裡還在想,今朝大堂之上這些假人物,不知又要費去我多少銀兩。
孔明知道劉備定要責怪于他,隻得暗送秋波:江東魯大夫也是個有名之士,倘然看到我們江夏隻有十來位文武,肯定要藐視我們,如何還肯把我領過江去?把錢花在這上面,是最值得的。
故而君臣二人在大堂上眉來目去,魯肅在旁邊&mdash點都看不出來。
劉備把手招招:&ldquo啊!軍師少禮,旁側請坐。
&rdquo &ldquo謝坐!&rdquo 先生坐定,一手撩須,一手輕搖羽扇,閉目養神。
這種種神情,劉備等人早已習以為常,不足為奇。
備肅第一次看到孔明如此,感到奇怪得很。
以為他昨晚沒有睡覺,故而不敢豈口驚動他。
又見劉備示意他詢問孔明,知道孔明一天到晚都是如此的。
他又不會扯皮敷衍的,開門見山,劈口就問:&ldquo先生,曹兵可有多少啊?&rdquo 孔明想,我設下這麼大的一個圈套,就是為了這句話。
我要借你江東兵力,在赤壁擊敗曹操百萬大軍,這篇武文章,全靠這句話來借題發揮。
我家主公的三分天下,也寄托在這句話上。
倘使将這話告訴了你,東吳這些文人武士,怎麼會聽我号令?老實說,孫權手下的能人多得很,他們豈肯與劉備聯兵擊曹?雖然說,你魯大夫為人誠實忠厚,對我江夏沒有壞意思,畢竟我們各投其主,而且初次面晤。
因此,這種緊要之話,我不得不隐瞞。
孔明想到此,說道:&ldquo曹兵底細,盡在亮之腹中。
&rdquo 我知道你軍師計謀多端,胸懷百萬雄兵,就是為了天下事瞞不過你,特此前來登門求教。
待我回去之後,也好商談出個萬全之計。
所以說道:&ldquo那請教了。
&rdquo &ldquo待亮告禀。
&rdquo &ldquo下官洗耳恭聽。
&rdquo 魯肅想,諸葛亮雖然也是個文人,脾氣看來還算直爽,與我魯肅倒還合得來。
我最恨那種肚子裡全無德才,卻還要陰陽怪氣的人。
一個說&ldquo待亮告禀&rdquo,一個說&ldquo洗耳恭聽&rdquo,一個剛要說,還未說,一個正在聽,而未聽見。
外面一個手下人飛報上來:&ldquo報禀皇叔!&rdquo 孔明聽見有事報禀,欲言又止,魯肅想,真不巧,早不報來,晚不報來,孔明要講了,你們報來了。
軍情大事,我不能阻止,等一歇我再問他。
因此在旁側耳靜聽。
&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禀皇叔,現有趙子龍将軍交令!&rdquo 子龍交令,這是怎麼回事?我又沒有給令與他,怎麼交令給我呢?恐怕是軍師給的将令吧!讓我來問一下。
他回轉頭來對孔明一看,見孔明雙目盯着自己,頻頻點首。
心裡已經明白了,不知又在搞些什麼鬼名堂,叫我收令。
反正他的計策與我無損,總歸是為了我劉備能複興漢業,我也不要去點穿他。
因此傳令:&ldquo來!傳話相請!&rdquo &ldquo呔!有請趙将軍!&rdquo 喔唷,還好!剛才幸虧來上前再行禮,不然又要白行禮了。
原來他在外面。
那我看一看,百萬營中槍挑北地槍王張繡的常山名将,肯定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今日有幸得見劉備手下的幾位英傑,可謂一飽眼福!魯肅在旁定睛觀看。
&ldquo嚓嚓锵锵&rdquo一路甲攔裙之聲從遠而近。
于龍手捧将令,到大堂口站定身子。
魯肅仔細一看,啊!正是: 白盔白甲白旗号,長坂坡前逞英豪。
一杆長槍威名揚,誰不知曉常山趙! 魯肅連連點頭,暗暗稱贊:&ldquo恩&hellip&hellip好大的氣概!真是一員虎将也!&rdquo 趙雲上堂,到劉備虎案前,雙手呈上将令:&ldquo主公在上,末将交令!&rdquo &ldquo子龍奉令何事?&rdquo 劉備收了令箭,還沒有知道他幹些什麼。
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