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張飛鎮守長坂橋 趙雲二沖當陽道
關燈
小
中
大
手下探事不清,報事不明?倘然如此,那是有罪的。
因此問道:&ldquo怎樣一槍能傷二高?&rdquo &ldquo回丞相,高平失手打死高槐,小将再槍挑高平。
&rdquo &ldquo原來如此!&rdquo曹操想,照這樣阿哥打兄弟的話,别說一槍挑兩個,即使他一槍不發,我的大将也會全部死光的。
正在此時,手下又來禀報:&ldquo報禀丞相:白袍小将沖到二營,槍挑晏明,鑽打晏騰。
正往三營沖來。
請丞相定奪。
&rdquo 曹操聽完禀報,心想,劉備是比我厲害,我一百萬兵,一千員将,沒有哪個敢去沖劉備幾千人的營頭,相反,他隻有幾千兵,倒敢來沖我百萬大軍的營頭。
在這一點上,我不如他。
這白袍小将究竟何許樣人?倒要出去看他一看。
所以命報事軍退下,招呼衆文武:&ldquo列公!&rdquo &ldquo丞相。
&rdquo &ldquo白袍小将沖營,爾等跟随老夫出外觀看。
&rdquo 曹操領頭,衆文武在後,出大帳,到正對前營的山坡高處,丞相中間站好,文武分列兩旁。
這條山套比較長,曹操向山下遠處望去,隻見自己的小兵狼狽逃竄,白袍小将在後追趕。
趙雲本來個子矮小,曹操從老遠望過去,更覺得他小了。
但是看他那氣勢,卻似下山猛虎,出水蛟龍,遠者槍挑,近者鑽打,凡是碰到他槍上的人,都象土雞瓦犬似地順着路跌倒,真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如入無人之境。
曹操一向十分愛才,不論是文的武的。
看得出了神,一下子竟忘了趙雲是在沖自己的營,殺自己的兵,隻感到他是神氣、威風,便對兩旁說:&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爾等可曾看到,來者白袍小将,宛如拔山舉鼎之項羽,恰似威震草橋的姚期,又好比鴻門宴上的樊哙,爾等哪個比得上他的威風?&rdquo 曹操不顧自己人的面子,說得這些大将一錢不值。
曹将們心想,白袍小将在殺你的小兵,你還要為他喝彩,真是老十三點!但是大家知道他的脾氣,所以也不響。
曹操想,本領這麼好的小将,我連他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待我問問左右看:&ldquo列公,可知白袍小将姓甚名誰?&rdquo 兩旁毫無回音,大家都不熟悉。
&ldquo爾等都不知曉麼?&rdquo曹操覺得奇怪,照這小将本領,應該是名聞天下的,怎麼會一個都不認識他呢?有幾個大将站出來對曹操講,丞相,這小将我們曾在戰場上遇到過的,但他不肯留名;問他名姓,他總是回答兩句,一句是&ldquo槍上領取&rdquo,一句是&ldquo去問閻羅天子&rdquo。
所以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
&ldquo哦!&rdquo曹操心中暗暗稱贊:這小将年紀雖輕,資格極好。
往往有些人本事不怎麼樣,卻把自己的名字哇喇哇喇叫得應天響;而他恰恰相反,一身好武藝,名字不肯留。
你越是不留名,我越要打聽明白。
曹操持着阿胡子,三角眼看着兩旁文武,一個一個排隊。
看到文官班中的徐庶,心想,你一定知道的。
因為你做過劉備手下軍師,移姓改名叫單福,纏得我頭疼腦脹,吃掉我三萬三千人馬,臨走還介紹個諸葛亮給劉備。
劉備手下的大将都聽過你的将令,你沒有一個不認識的:&ldquo元直公。
&rdquo 徐庶走上兩步,&ldquo徐某在!&rdquo &ldquo來者白袍小将,元直公可知他姓甚名誰?&rdquo 徐庶想,他姓趙名雲,字子龍。
但他自己不肯留名,我何必去說穿他?名字還在其次,我在考慮的是為什麼不跟劉備跑,卻一個人來沖營?他本事确實好,但這裡畢竟人多。
沖進來是有精神的,回出去不但精力不足,而且曹操也不會放他過門。
因此,一進來就休想活着出去,這是明擺着的事情。
即使是有勇無謀的張飛,也會懂得這是飛蛾撲火,以卵擊石,何況子龍是個聰明人:他這樣孤注一擲,又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因為發生了什麼意外,使他非沖不可&hellip&hellip徐庶略作思慮,随口回答曹操:&ldquo丞相,這白袍小将的名姓,徐庶一時忘懷,想不起來了。
&rdquo 曹操一聽就知道他在胡說。
我這裡千員大将尚且記得清清楚楚,劉備那裡隻有幾個人,你竟會忘記,這分明是有意不告訴我。
那末我派人去問。
&ldquo元直公退下了。
&rdquo 徐庶退過一旁。
曹操對武将班中間道:&ldquo哪位将軍前去問這小将名姓?&rdquo &ldquo末将張郃願往。
&rdquo站出來的是河北四&ldquo庭柱&rdquo中的第三根。
現在也就剩這一根了,顔良、文醜早已死在關羽刀下,高覽在今天天亮之前被趙子龍一槍挑去,隻有張郃壽命最長。
曹操想,一員河北名将,去問個姓名的資格總有的吧。
便對張郃講:&ldquo須要當心了!&rdquo &ldquo遵命。
──帶馬扛槍!&rdquo 小兵把馬帶過來,槍扛過來;張郃上馬提槍;炮聲響,沖下山去。
馬到中軍營時,營中守将文聘把他叫住。
問他往哪裡而去。
張郃告訴仲業将軍,是奉丞相将令去問那小将的名姓,間他可知道否。
文聘想我怎麼不知道,不用見面就知道來者是趙子龍,因為我與他是好朋友,但是山上的徐庶也明明知道的,他為什麼不說?大概是有意要瞞住。
既然徐庶不說,那我也不能講的。
所以回答張郃不知。
張邰不以為意,拍馬穿過中軍營,跑過第四營,掃出第三營,隻見白袍小将已經離此不遠。
趙雲所到之處,營兵望風而逃,張郃看了也有幾分害怕,故而扣住馬匹,晚喝一聲:&ldquo呔!來者白袍小将住馬!&rdquo 子龍将馬扣住,擡頭一看,認得是張郃:&ldquo賊将竟敢攔住大将軍的馬頭,莫非前來領死!&rdquo &ldquo呀呀呸!大将軍奉令前來問爾姓名。
速速與我報上名來!&rdquo &ldquo若問名姓,槍上領取。
&rdquo 此時的張郃對趙雲還不買帳,心想,領就領。
一頓,叫一聲:&ldquo放馬。
&rdquo搖動手中鋼鐮槍,用足平生之力,&ldquo白袍小将看槍!&rdquo一槍直刺趙雲劈面。
子龍見他一槍刺來風聲大作,連鶴頂龍駒的項鬃毛都被槍風激動,情知這一槍力量不小。
子龍同樣用足全身功勁,舉銀槍招架,&ldquo
因此問道:&ldquo怎樣一槍能傷二高?&rdquo &ldquo回丞相,高平失手打死高槐,小将再槍挑高平。
&rdquo &ldquo原來如此!&rdquo曹操想,照這樣阿哥打兄弟的話,别說一槍挑兩個,即使他一槍不發,我的大将也會全部死光的。
正在此時,手下又來禀報:&ldquo報禀丞相:白袍小将沖到二營,槍挑晏明,鑽打晏騰。
正往三營沖來。
請丞相定奪。
&rdquo 曹操聽完禀報,心想,劉備是比我厲害,我一百萬兵,一千員将,沒有哪個敢去沖劉備幾千人的營頭,相反,他隻有幾千兵,倒敢來沖我百萬大軍的營頭。
在這一點上,我不如他。
這白袍小将究竟何許樣人?倒要出去看他一看。
所以命報事軍退下,招呼衆文武:&ldquo列公!&rdquo &ldquo丞相。
&rdquo &ldquo白袍小将沖營,爾等跟随老夫出外觀看。
&rdquo 曹操領頭,衆文武在後,出大帳,到正對前營的山坡高處,丞相中間站好,文武分列兩旁。
這條山套比較長,曹操向山下遠處望去,隻見自己的小兵狼狽逃竄,白袍小将在後追趕。
趙雲本來個子矮小,曹操從老遠望過去,更覺得他小了。
但是看他那氣勢,卻似下山猛虎,出水蛟龍,遠者槍挑,近者鑽打,凡是碰到他槍上的人,都象土雞瓦犬似地順着路跌倒,真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如入無人之境。
曹操一向十分愛才,不論是文的武的。
看得出了神,一下子竟忘了趙雲是在沖自己的營,殺自己的兵,隻感到他是神氣、威風,便對兩旁說:&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爾等可曾看到,來者白袍小将,宛如拔山舉鼎之項羽,恰似威震草橋的姚期,又好比鴻門宴上的樊哙,爾等哪個比得上他的威風?&rdquo 曹操不顧自己人的面子,說得這些大将一錢不值。
曹将們心想,白袍小将在殺你的小兵,你還要為他喝彩,真是老十三點!但是大家知道他的脾氣,所以也不響。
曹操想,本領這麼好的小将,我連他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待我問問左右看:&ldquo列公,可知白袍小将姓甚名誰?&rdquo 兩旁毫無回音,大家都不熟悉。
&ldquo爾等都不知曉麼?&rdquo曹操覺得奇怪,照這小将本領,應該是名聞天下的,怎麼會一個都不認識他呢?有幾個大将站出來對曹操講,丞相,這小将我們曾在戰場上遇到過的,但他不肯留名;問他名姓,他總是回答兩句,一句是&ldquo槍上領取&rdquo,一句是&ldquo去問閻羅天子&rdquo。
所以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
&ldquo哦!&rdquo曹操心中暗暗稱贊:這小将年紀雖輕,資格極好。
往往有些人本事不怎麼樣,卻把自己的名字哇喇哇喇叫得應天響;而他恰恰相反,一身好武藝,名字不肯留。
你越是不留名,我越要打聽明白。
曹操持着阿胡子,三角眼看着兩旁文武,一個一個排隊。
看到文官班中的徐庶,心想,你一定知道的。
因為你做過劉備手下軍師,移姓改名叫單福,纏得我頭疼腦脹,吃掉我三萬三千人馬,臨走還介紹個諸葛亮給劉備。
劉備手下的大将都聽過你的将令,你沒有一個不認識的:&ldquo元直公。
&rdquo 徐庶走上兩步,&ldquo徐某在!&rdquo &ldquo來者白袍小将,元直公可知他姓甚名誰?&rdquo 徐庶想,他姓趙名雲,字子龍。
但他自己不肯留名,我何必去說穿他?名字還在其次,我在考慮的是為什麼不跟劉備跑,卻一個人來沖營?他本事确實好,但這裡畢竟人多。
沖進來是有精神的,回出去不但精力不足,而且曹操也不會放他過門。
因此,一進來就休想活着出去,這是明擺着的事情。
即使是有勇無謀的張飛,也會懂得這是飛蛾撲火,以卵擊石,何況子龍是個聰明人:他這樣孤注一擲,又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因為發生了什麼意外,使他非沖不可&hellip&hellip徐庶略作思慮,随口回答曹操:&ldquo丞相,這白袍小将的名姓,徐庶一時忘懷,想不起來了。
&rdquo 曹操一聽就知道他在胡說。
我這裡千員大将尚且記得清清楚楚,劉備那裡隻有幾個人,你竟會忘記,這分明是有意不告訴我。
那末我派人去問。
&ldquo元直公退下了。
&rdquo 徐庶退過一旁。
曹操對武将班中間道:&ldquo哪位将軍前去問這小将名姓?&rdquo &ldquo末将張郃願往。
&rdquo站出來的是河北四&ldquo庭柱&rdquo中的第三根。
現在也就剩這一根了,顔良、文醜早已死在關羽刀下,高覽在今天天亮之前被趙子龍一槍挑去,隻有張郃壽命最長。
曹操想,一員河北名将,去問個姓名的資格總有的吧。
便對張郃講:&ldquo須要當心了!&rdquo &ldquo遵命。
──帶馬扛槍!&rdquo 小兵把馬帶過來,槍扛過來;張郃上馬提槍;炮聲響,沖下山去。
馬到中軍營時,營中守将文聘把他叫住。
問他往哪裡而去。
張郃告訴仲業将軍,是奉丞相将令去問那小将的名姓,間他可知道否。
文聘想我怎麼不知道,不用見面就知道來者是趙子龍,因為我與他是好朋友,但是山上的徐庶也明明知道的,他為什麼不說?大概是有意要瞞住。
既然徐庶不說,那我也不能講的。
所以回答張郃不知。
張邰不以為意,拍馬穿過中軍營,跑過第四營,掃出第三營,隻見白袍小将已經離此不遠。
趙雲所到之處,營兵望風而逃,張郃看了也有幾分害怕,故而扣住馬匹,晚喝一聲:&ldquo呔!來者白袍小将住馬!&rdquo 子龍将馬扣住,擡頭一看,認得是張郃:&ldquo賊将竟敢攔住大将軍的馬頭,莫非前來領死!&rdquo &ldquo呀呀呸!大将軍奉令前來問爾姓名。
速速與我報上名來!&rdquo &ldquo若問名姓,槍上領取。
&rdquo 此時的張郃對趙雲還不買帳,心想,領就領。
一頓,叫一聲:&ldquo放馬。
&rdquo搖動手中鋼鐮槍,用足平生之力,&ldquo白袍小将看槍!&rdquo一槍直刺趙雲劈面。
子龍見他一槍刺來風聲大作,連鶴頂龍駒的項鬃毛都被槍風激動,情知這一槍力量不小。
子龍同樣用足全身功勁,舉銀槍招架,&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