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曹孟德虎入襄陽 小大王受曹暗害

關燈
劉琮:&ldquo孤無臉見我兄長。

    奪了他的荊襄,如今反被曹賊所占。

    &rdquo 王威:&ldquo二主公,不必多慮,自己弟兄,料想小大王決不見怪。

    &rdquo 劉琮低着頭不響。

    王威吩咐車夫向左而跑,去往江夏方向。

    正在此時,後面殺聲連天── 小兵:&ldquo劉琮慢走哎!&rdquo&ldquo劉琮慢走啊!&rdquo&hellip&hellip 于禁、毛玠帶領五百小兵追了上來。

     劉琮聽見追兵到,要緊對王威說:&ldquo老将軍,後面追兵來了,如此奈何!&rdquo 王威:&ldquo二主公隻管放心,後面的追兵自有王威抵擋。

    &rdquo 王威叫車夫推車子快往左走,自己圈馬而回。

    到後面攔住于禁、毛玠。

    老将軍勒馬橫刀:&ldquo吠!來者賊兵賊将,與我住馬!&rdquo 于禁、毛玠扣住馬匹。

    心裡想,蔡瑁、張允說沒有一兵一卒保護,怎麼現在有一員大将? 于禁:&ldquo呔!馬上老頭兒通下名來!&rdquo 王威:&ldquo賊将聽了,王威便是。

    爾等到來何事?&rdquo 于禁:&ldquo我們奉了丞相之命,相送小大王到青州去。

    &rdquo 王威:&ldquo呀&hellip&hellip呸!奪了旁人之地,還要謀害孤兒、寡婦,天理難容!爾等如能聽王威之言,速速回去,倘若不然,金刀無情!&rdquo 于禁一聽便知,這肯定是埋伏在半途、欲保劉琮的老将心想,你這老頭兒,有多大能為,老子先幹掉你再說。

    便罵道:&ldquo你這老王八蛋,竟敢攔住本将軍的馬頭,看槍!&rdquo話音未落,便向王威迎面一槍。

     王老将軍舉刀鑽招架,把槍掀開,揮過來對于禁一刀。

    于禁起槍架住金刀,毛玠準備上來幫忙,于禁對他眨眨眼睛,意思是這老頭兒我一個人可以抵擋。

    你追上去,把車子上兩個幹掉了拉倒。

    毛玠便帶一百兵去追趕蘆轎車。

    車輛剛剛轉彎。

    車夫見後面追兵越來越近,心裡想,逃是肯定逃不脫了。

    他們的目的是來殺車子上的兩個人的,我若不識相,連我一起帶掉,不是我沒有良心,實在自己性命要緊。

    所以,急忙把車一丢,人往旁邊茅草叢中一鑽,車子就停在路中間。

    劉琮母子抱在一起,渾身發抖。

    毛玠帶兵趕到,扣住馬一看,一對死老虎,也不需要我來動手。

    吩咐曹兵:&ldquo來!下手。

    &rdquo 一個曹兵跳上來,手執鋼刀,一刀一個,兩刀一對。

    母子二人立即倒在血泊之中。

    小兵割下兩顆首級,發帚結在一起,遞給毛玠。

    毛玠提着頭帶兵回去。

    來到原來的地方,隻見王威的金刀把于禁劈個不停。

    于禁隻招架,并無回手之能。

     毛玠叫一聲:&ldquo老頭兒,你看你家主母、小主人來了!&rdquo說罷,把兩顆腦袋朝王威扔去。

     王威見兩顆腦袋從上落下來,金刀脫手,人從馬背上翻下來,昏了過去。

    于禁、毛玠帶兵回去見曹操交差。

     王威從地上爬起,提着他們母子兩個首級,沿着血迹向前走去。

    車夫見到老将軍,便從茅草之中鑽出來,掘了一個坑,把車子上的兩個沒頭屍體搬下來,拖到坑中埋葬,并且在一旁做好一個記号。

    然後推了空車子到江夏都去見大公子劉琦,把這事情經過告訴他,請他看在死去的父親份上,來把母親和兄弟的屍首運回去成殓。

    車夫說:&ldquo老将軍你怎麼辦?&rdquo王威說:&ldquo你不必為我擔心,隻管去就是了。

    &rdquo車夫推了車子到江夏郡,劉琦聞知情由,悲憤交加,立即派人來收屍,自己氣得一場大病。

    這場大病非同一般;将要斷送他的性命。

    等到赤壁火燒,孔明取還荊州,大公子夭壽身亡,後書再提。

     再說王威他想,國已亡,家何在?還是一死而了!他抽出寶劍說了聲:&ldquo二主公慢走,王威來了!&rdquo話音剛落,自己已在劍下自刎,倒于血泊之中。

    再說王威的老總管,自從昨天主人走後,一直坐立不安,今天尋到城外,發現主人的那一匹馬站在那裡,金刀落在地上,就把刀扛起來,架在烏翅環上,牽了馬,沿着血迹一路上找尋過來,到三岔路口,見老主人已經氣絕身亡。

    老總管痛哭一場之後,便将薄薄家産變賣。

    給主人買棺成殓。

     于禁、毛玠進城,暗中見曹操交差。

     後來蔡瑁、張允風聞此事,但根本不敢開口。

    外甥、妹子被曹操殺了,可是這小奸還要忠心于曹操。

    所以兩個多月之才被曹操殺于赤壁。

    正是死不足惜,罪所應得。

     曹操取了襄陽,便想,請兩個人來相助自己,一個是當今天下有名的号稱&ldquo鳳&rdquo,姓龐名統,字士元,襄陽人氏。

    但是曹操去請了三次,面都未見,龐統不願相助曹操,知道他一定要來纏繞不清,所以一走了之,離開了襄陽。

    第二個是請金槍将文聘,雖然襄陽已歸曹操,劉表手下的文武當然也屬曹操所有了。

    但文聘閉門不出,曹操考慮到他是個名将,不但武藝好,而且名望高。

    故而特地登門相請。

    文仲業最後為了顧全一家老小,隻得出仕曹操。

    但是,他和徐庶差不多,身在曹營心在漢。

    曹操把荊襄之事安排停當,心想,我已放棄追劉備一月左右,估計他早已逃出千裡之外了。

     這一日,忽有手下進來通禀,說探馬從前方回來,有軍情禀報。

    曹操立即吩咐起鼓升殿。

    頓時鐘鼓齊鳴,文武官員擁上銀銮殿。

    文官共有二、三百,紗帽袍服,整整齊齊,排成三行;武将一千開外,排成五七,第一行是姓曹的如曹仁、曹洪、曹真、曹休等等;第二行姓夏侯的,如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德、夏侯尚等等;第三是曹操的起首元老,如張遼、許褚、于禁、毛玠、李典、樂進、徐晃等等;第四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