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擺虛陣孔明緩兵 探埋伏張遼中計

關燈
這種情況的變化,張遼還如在夢中。

    張文遠後面是夏侯惇,本來第二個是許褚,因為獨眼龍對許仲康說,孔明的火攻實是厲害,你有點呆頭呆腦,隻有跟着我,才能不吃虧。

    許褚說,博望坡的火攻我沒有看見,但是呂布火燒濮陽,我和丞相一起碰到過的。

    一隻眼笑笑說,濮陽的火攻隻能算起碼貨(火),諸葛亮的火才是真家夥(火)!許褚被他講得寒毛凜凜。

    因此,就請他走在中間,自己跟在最後。

    其實,你跟在這一隻眼的後面,苦頭反而吃得更多。

    現在,夏侯惇對前面的張遼看看,陰陽怪氣地說:&ldquo文遠,文遠!&rdquo 張遼:&ldquo元讓,何事?&rdquo 夏侯惇:&ldquo當心諸葛亮的&lsquo老掉&rsquo!(指火攻)&rdquo 張遼:&ldquo放屁!&rdquo 夏侯惇:&ldquo嘿嘿!&rdquo 張遼在馬上一聲吩咐:&ldquo來,傳向導!&rdquo 向導官到張遼馬前:&ldquo先行将,向導在!&rdquo 張遼:&ldquo離新野還有多少路程?&rdquo 向導擡頭一望:&ldquo回先行将,離新野還有八、九裡路。

    &rdquo 也就是說,離開鵲尾坡隻有三、四裡了。

    張遼叫向導官退下,命探子往前邊打探。

    兩個步探趕到大隊前面,匆匆往鵲尾坡而去。

    走了不到三裡,見前面樹木茂盛,林中似有動靜。

    因此,站定腳步,仔細觀察。

     樹林中公子爺劉封帶了五百執旗兵等候在那裡。

    見前面來了兩個探子,劉封在馬上把槍一抖,暗示執旗兵照軍師吩咐而辦。

    五百小兵中,二百五拿藍旗,二百五執紅旗,立在兩邊。

    現在拿藍旗的向紅旗那邊跑過去,執紅旗的向藍旗方向沖過來。

    象鍋子裡炒豆似的,炒了炒。

    頓時一片混雜。

    棋幡招展,人聲喧嘩。

     兩個探子一看:&ldquo我的哥,你看,前邊樹林之中有埋伏!&rdquo 兩人見樹林中旗很多,軍隊無數。

    一共隻有五百面旗,怎說軍隊無數呢?因為察探敵人的兵力是不可能一個一個人點的。

    那時采取的方法是:晚上看火把,白天數旗幟。

    五個小兵用一個火把,五個火把就是一小隊兵──二十五個;白天一面旗幟是一隊兵,多少旗幟就是多少隊兵。

    現在望過去數不清的旗幟,估計至少有四、五百隊兵,大約有一萬人數以上。

    他們哪裡知道,孔明叫每個小兵都打一面旗幟。

    探子連忙旋轉身來,回去禀報,來到張遼馬前:&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文遠扣住馬匹,單手執刀:&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兵&ldquo小的奉命打探,離此三裡之遙的樹林之中,有劉備的人馬埋伏,約有一萬有餘。

    請先行将定奪!&rdquo 張遼聽完,離新野七、八裡路已有埋伏,我倒要親自上前看它一看。

     張遼:&ldquo既然如此,與我馬前帶路。

    &rdquo 探兵:&ldquo是。

    &rdquo 探子在前引領,張遼點馬相随,大隊緩緩跟上。

     文遠走了三裡左右,扣住馬匹,對前面望了望,問探子:&ldquo埋伏的人馬在哪裡?&rdquo 探子仔細一看,前面樹林到了,方才裡面旗幡招展,人聲喧嘩,現在寂靜無聲,毫無動靜。

    奇怪!人到哪裡去了?兩個探子你對我看,我對你望。

    心想,探事不清,報事不明,是要殺頭的。

    因此,隻好搪塞幾句,且度眼前。

     探兵:&ldquo先行将,埋伏的人馬還在前面,還在前面。

    &rdquo 張遼聽說還在前面,命探子繼續帶路。

    又走了半裡路左右,張遼再次問道:&ldquo埋伏的人馬在哪裡?&rdquo 兩個探子一看,仍舊沒有什麼動靜。

    便說:&ldquo還在前面,還在前面。

    &rdquo 又跑了一裡左右,依然不見人影。

    張遼有些光火了!他扣住馬匹,厲聲問道:&ldquo埋伏的人馬究竟在哪裡?!&rdquo 兩個探子瞠目結舌。

    心裡曉得,鬼話不能再說下去了。

    隻得哭喪着臉跪在張遼馬前:&ldquo回禀先行将,料想他們等不及,跑了。

    &rdquo 文遠想,一派胡言!你以為是上館子吃飯,等不及就不吃了?!張遼火冒三丈,橫過銀背刀,準備把這兩個家夥斬了。

     探兵:&ldquo先行将饒命!先行将饒命!&rdquo 嘴裡叫饒命,身子跪在那裡一動也不敢動。

    幸虧是張遼,若是夏侯惇的話,早已槍挑鑽打,結果他們性命了。

    張遼把刀收住:&ldquo且慢!&rdquo 文遠想,諸葛亮用兵刁猾,他希望我未曾交戰,先殺掉兩個自己的探子。

    他也覺得痛快。

    我偏偏不殺!因此,架好銀刀,對地上兩個探子訓斥道:&ldquo本先行本當将爾等斬首。

    如今念在初犯,饒恕爾等。

    命爾等再往前面打探,倘然再探得不清,報得不明,那就莫怪本先行将無情了!&rdquo 探兵:&ldquo是!多謝先行将不斬之恩!&rdquo──&ldquo他媽的,諸葛亮這家夥真是可惡!&rdquo 兩個人一面嘀咕,一面從地上爬起來,急匆匆再往前邊去打探。

    再到鵲尾坡下。

     探甲:&ldquo我的哥,你看前面一座山。

    &rdquo 探乙:&rdquo哎。

    叫什麼山?&rdquo 探甲:&ldquo叫鵲尾坡。

    &rdquo 探乙:&ldquo喔喔。

    &rdquo 對山上一望,樹木稀疏,象一座荒秃山;山頂上篷帳一座,酒肴一席,中間坐着兩個人,面目看不清楚。

    忙從腰中抽出瞟遠鏡,對上面仔細一看。

     探甲:&ldquo我的哥,你看,上面那個龍冠龍袍的是哪一個?&rdquo 探乙:&ldquo是劉備嘛!&rdquo 探甲:&ldquo那末,另外那個一身道家裝束的呢?&rdquo 探乙:&ldquo我想一定就是諸葛亮。

    &rdquo 探甲:&ldquo那末,我們十萬大軍殺到,他們怎麼還在那兒喝酒呢?&rdquo 探乙:&ldquo這不用去管他,咱們趕快回去禀報。

    &rdquo 兩個人馬上插好瞟遠鏡旋轉身來,準備去回複張遼。

    走了三步── 探甲:&ldquo慢!&rdquo 站定身子,回頭再看一看:還好,鵲尾坡還在那裡。

    不要等一會這座山又不見了,那要死了!其實,這怎麼可能呢?他們吓偏心了!現在總算定心,快步直往張遼馬前而來。

     探兵:&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遼将馬扣住:&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兵:&ldquo小的奉命前邊打探,離此不遠有座荒秃山,名為鵲尾坡,山上現有篷帳一座,酒肴一席。

    上首坐的是劉備,中間那人道家打扮,小的想來一定是諸葛亮。

    咱們大隊殺到,他們還在那兒喝酒;琴還沒有操。

    &rdquo 張遼一聽,不懂,問:&ldquo講些什麼?&rdquo 探兵:&ldquo這&hellip&hellip沒,沒什麼。

    &rdquo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就是起火的暗号。

    因此喊道:&ldquo文遠,文遠,當心諸葛亮的&lsquo老掉&rsquo!&rdquo 張遼一聽,你橫一個&ldquo老掉&rdquo,豎一個&ldquo老掉&rdquo,專門說些不吉利的話。

    便說:&ldquo元讓,休得胡言!&rdquo 其實,夏侯惇确實預感到諸葛亮的花頭來了。

    他想,我在進博望坡之前,先碰到五十一個假百姓,騙去我五十一匹馬,而且把我引進山套。

    今日裡看來是碰着的假埋伏,把我們誘到鵲尾坡。

    的确,被你一隻眼料到。

    公子爺劉封見探子回去,他就帶了五百執旗兵回上鵲尾坡,見諸葛亮繳令。

    但是,夏侯惇不向張遼說明,他就是希望你張遼也讓諸葛亮燒一燒。

     張文遠哪裡知道有這樣的奧妙。

    命令探子:&ldquo帶路前往鵲尾坡!&rdquo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