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關燈
且說諸葛亮在成都養兵千日,又到了用兵一時的時候。

    他想到北面的魏國,東面的吳國都在虎視眈眈地看着自己。

    這三國目前雖然鼎立,但力量此消彼長,終有一天會發生變化,與其讓别人來一統江湖,不如自己先一統江湖。

    更何況後主劉禅作為董事長,把這些一統江湖的小事都全權委托給自己,而自己作為蜀國的CEO,應該主動出擊。

     所以,諸葛亮又準備出征魏國了。

    當然,每次出征之前,都應該寫出師表。

    諸葛亮開始閉門謝客,獨自在家專心寫出師表。

    三天之後,初稿已經出籠,諸葛亮先拿出來念給大臣兼邸報的責任編輯楊儀聽,看看他的反應如何。

    初稿全文如下: 先帝劉備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代,也是漢景帝的玄孫,盡管屬于五代以外的旁親,經過嚴格的DNA鑒定,可以保證劉備是漢室留下來的正宗骨肉,鑒于國内沿襲家族式的繼承制度,所以先帝劉備乃當之無愧的皇帝。

    而曹操司馬懿之流純屬旁門左道的野路子出生,連漢室的拐彎親戚都算不上,卻流竄至北方,勾結當地土匪惡霸,仗着狡猾奸詐,仗着财大氣粗,還自立為魏國,這分明就是對先帝皇家正宗的挑釁。

     然而,當今的國内形勢十分複雜。

     并非我們蜀國說自己是正宗的,人家就認可我們這個說法。

    人家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東吳的孫權,就是一個兩面三刀的僞君子,直逼嶽不群。

    他一會兒幫我們打魏國,一會兒幫魏國打我們,一會兒還兩邊都要打。

    其實他們想的也是自己來統一别人。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的想法總有人來模仿!害死關雲長的是他們,間接害死先帝的也是他們,孰可忍,孰不可忍,我們都忍了。

    為什麼,因為我們更大的敵人還是魏國。

    在打擊假冒産品上,我們不遺餘力。

    當然對于假冒皇家後代,我們更應該群起而攻之。

     所以打擊假冒時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靠!一切都隻有靠自己。

     目前的問題是:三個國家都說别人是冒牌的,都要打着正宗的名義去一統江湖,但誰是正宗的其實并不要緊,隻有比誰的拳頭硬,誰才是正宗的!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我這次出征的目的,就是直接讨伐魏國。

    原因是東吳孫權暫時還沒有什麼想法,而隻要魏國一拿下,東吳也就不攻自破了,東吳一旦也被拿下,那一統江湖的大業就成功了,而一統江湖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安居樂業。

    馬就可以放到南山上去,刀槍可以重新鑄成鋤頭鐮刀,士兵可以回家去種地,而我也可以退休養老,至于養老後幹些什麼,我現在還沒有計劃。

     總之,為了養老,我就要馬放南山。

    為了馬放南山,我就要一統江湖。

    為了一統江湖,我就要拿下東吳。

    為了拿下東吳,我就要先拿下魏國。

    為了拿下魏國,我就要出征魏國。

    為了出征魏國,我就要寫這篇出師表。

    為了寫這篇出師表,我熬了三天的夜。

     這,就是我的終極目的和所有其中的次級目的。

    為此,我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也在所不吃! 臣:諸葛亮于蜀漢建興六年 等諸葛亮一念完,楊儀激動地道:這篇出師表是你所有文章中寫得最好的一篇,可以萬世留芳了!但是,有十幾個地方的錯别字要改一改,還有幾個成語和典故用得不恰當,另外是字數長了點,害怕後主看不完就要打瞌睡,能不能再壓縮百分之四十?除此之外,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諸葛亮道:你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