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權利重組(1)

關燈
楚名棠下了馬車,略整了整官服。

    今天是刑部尚書梁上允家三子成親的日子,迎娶的是吏部侍郎成奉之的女兒,這兩家在朝内也算是名門,楚名棠作為當朝太尉,于情于理都應來道賀一下。

    站在門口迎賓的梁上允遠遠就迎了上來,拱手道:“太尉大人百忙之中能抽空來參加下官犬子大婚,我們梁家真是蓬壁生輝。”

    楚名棠笑道:“梁大人太客氣了,你我同殿為臣,今日又是你家大喜之日,本官也想來沾點喜氣啊。”

    梁上允笑道:“多謝太尉大人,快快請進。”

    一旁下人高聲喊道:“太尉楚大人到!”

    先行來到梁府的朝中百官聞聲一凜,紛紛退到兩旁,原本擁擠的人群頃刻間空出一條道來。

    梁上允陪同楚名棠走進門來,見此景不由得一愣,望向楚名棠,眼中羨慕之情一閃而過,拱手道:“太尉大人請。”

    楚名棠邊走邊向着兩邊官員含笑示禮,衆官大都臉色恭謹,長揖到地。禮部侍郎楚上棠等幾個楚家三品以上的官員迎了上來,陪同楚名棠走到前台。

    吏部尚書唐孝康過來見過楚名棠,兩人寒喧了幾句。楚名棠回首對梁上允笑道:“梁大人,今日是你家大喜之日,道賀的賓客甚多,就不用管本官了。你雖不是禮部尚書,可這禮數上也不能有缺啊。”

    衆人呵呵大笑,梁上允也笑着告罪了幾句便告退了。

    禮部侍郎楚上棠望着梁上允的背影笑道:“應該沒幾人未到了吧,居然比太尉大人還晚來一步的官員待會我倒要見識一下,明日早朝上好好參他一本,老梁對他們恐怕也沒什麼好臉色看。”

    唐孝康笑道:“不用說,郭石頭肯定就是其中一個。”這唐孝康當禦史時整天闆着個臉,似乎誰都欠他幾百兩銀子似的,如今當上了吏部尚書,倒變得滿面春風,整天笑口常開。

    楚上棠一愣,搖搖頭道:“他我可參不動,有這份功夫還不如早點回府喝兩口酒呢。”

    幾人陪着楚名棠說笑着,其餘官員都隻是遠遠看着,不敢上前打擾。楚名棠這些日子在朝中呼風喚雨,連吏部尚書湯受望也是說免就免,朝中百官見了他無不膽戰心驚。

    忽聽下人高喊道:“相國方大人到。”

    楚上棠失聲笑道:“方相國是不是早在哪個胡同裡貓着呢,見名棠兄進了梁府,他才整衣彈冠大模大樣地來了,時辰竟然算得絲毫不差。”

    楚名棠見他說得尖酸刻薄,也忍不住一笑,口中卻道:“上棠,休得胡說。”

    唐孝康道:“他們方家是書香門第,朝中世家當中就數他們淵源最久,真要追溯的話恐怕要到東漢末年,對這禮數向來看得極重,他方令信是不會貓胡同的,但他們府上的下人恐怕早盯着太尉大人了。”

    正說着,方令信在梁上允陪同下走了過來,向楚名棠拱手笑道:“楚太尉到得好早啊。”

    楚名棠也拱手笑道:“方相國到得也不遲啊。”

    方令信道:“其實成大人的女兒還沒到呢,你我都來得有些早了。”又對梁上允笑道:“梁大人,你家兒子好福氣啊,成大人家的這個女兒小兒也是心儀已久,沒想到還是讓你家先得手了。”

    梁上允謙遜了幾句。不一會兒,郭懷也來了,梁上允忙告罪一聲前去相迎,心中卻不免有氣,郭懷若能在楚名棠和方令信之前早到一會兒,他也就不至于這麼失禮了。梁上允與郭懷平日隻是泛泛之交,但他們兩人都是皇上的親信,梁上允也不好怠慢,隻好親自相陪。

    方令信微微冷笑,小聲對楚名棠說道:“名棠,你看那郭石頭哪像個尚書,梁上允今日府中大喜,他官服上居然還帶有污漬,所送賀禮多少不說,竟是用舊盒所裝,也虧他是尚書,若是個低等一些的官員,早讓梁上允給轟出去了。”

    楚名棠仔細看了看果然如此,不由得搖頭苦笑。

    一陣喜氣洋洋的樂聲響起,新娘子已經到了。梁成兩家也都是大戶人家,各種規矩禮節瑣碎繁多,楚名棠不由得看得津津有味,他出身于楚家旁支,自幼家境清貧,對這些懂得不多。當年他與楚夫人成親時倒比這裡還要隆重,連皇上都親自到場,不過那時他是當事人,渾渾噩噩地哪記得了那麼多。

    方令信突然笑道:“名棠,你那幾個孩兒都尚未成親吧?”

    楚名棠也笑道:“是啊,今日正好可以借鑒一下,以後倒也能派上用場。”

    方令信搖頭道:“這梁家為官尚不過三代,哪懂得什麼規矩了,今日這成婚儀式疏漏百出,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