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權術之道(8)

關燈
湯受望笑道:“怎麼,他還想不自量力對付姐夫嗎,姐夫今年才五十歲,這相國位置還要坐好幾年,王烈他有這本事嗎。”

    方令信哼了一聲,這個内弟到京城不過五年,此前一直在西線潼陽郡任太守,從未見識過楚天放和王烈的厲害手段,真是無知者無畏。想當年楚王兩人在朝中如日中天之時,方令信雖也已是尚書,但見了二人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方令信不由得暗歎,方家真是人才凋零啊,同輩之人中隻有堂弟西線大營統領方明信老成穩重,可堪大用,但兵部尚書一職為郭懷牢牢把持,看來是沒什麼機會來朝中了。第二代當中傑出子弟倒有幾個,自己的兒子方中誠就是其中翹楚,但畢竟年紀還輕,不足以服衆啊。

    方令信看了看湯受望道:“今日王烈去宮裡拜見皇上,肯定是替楚名棠去的。如不出老夫所料,皇上應該暫時不會再針對楚家。如此一來楚名棠這太尉的位子也就坐穩了,你可要小心些了,不要讓他抓到你的把柄。”

    湯受望不解道:“難道皇上就這麼放棄了,楚家在朝中尾大不掉,留着始終是個禍害啊。”

    方令信斥道:“你懂什麼,就算王烈此次不去,老夫過些時日也要向皇上進谏,勸告皇上不可輕易動楚家。”

    湯受望目瞪口呆,他實在沒想到方令信心中會是如此想法。

    方令信知道不與這内弟說清楚他是不會明白的,道:“此中原因有二,一來即使王家束手旁觀,皇上聯合我們方家也絕沒有輕易鏟除楚家的實力,楚家勢必全力反抗,分散在各地的楚家六大執事也不會善罷幹休,大趙國将大亂數年,西秦必會伺機而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趙國若是不保,方家也會家破人亡;二來楚家若倒了,受益最大的也以絕非我們方家。說起來朝中是三大世家,但刑部新任尚書梁上允等人也已是數代為官,還有你手下的吏部侍郎成奉之,他們忠于皇上,皇上器重的肯定是這些人,到時他們肯定視方家為眼中釘、肉中刺。楚、王、方三家雖然争鬥數十年,但畢竟都是開國重臣之後,相互之間還有些香火之情,若是那些新貴掌權,将來方家若稍有疏忽,便可能被趕盡殺絕。老夫甯可費心費力打壓楚家,也不願楚家被滅後讓梁上允等人掌控朝中大權。”

    方令信悠悠說道:“為官之道,隻求‘平衡’二字。如今楚王兩家勢大,老夫當然要幫皇上,若朝中之臣都歸心皇上,那老夫則要聯合楚王兩家了。這套手段,我們方家百年來已玩過多次了。”

    在王老侯爺的斡旋下,楚家與皇上之間的矛盾暫時緩和下來。楚名棠不久便将一些朝中的楚氏官員外放到郡府,此舉雖然引起了一些族人的不滿,但在楚天放的鎮壓下,很快便沒了聲音。

    湯受望那天聽了方令信的勸告,變得小心翼翼,對楚名棠也不再抵觸,反而有些奉承巴結。楚名棠雖有撤換他之心,但忙着辦理數十個族人到地方任職,還需湯受望協助,隻好将此事先放着了。

    而楚铮在外公家裡住了近兩個月。王老侯爺有心栽培,将自己當年馳騁沙場的絕技一一傳授給楚铮。這些馬背上的武功倒挺合楚铮脾胃,都是隻求一擊而中,甚少有拖泥帶水之處,楚铮身具内功底子,沒多久便學會了。

    王老侯爺對他進境之快極為高興,便開始傳授他用兵之道。楚铮原本對此不以為然,以為自己在知識領先那個時代上千年,随便用幾個後世戰争的經典戰例便可對付外公。沒想到幾次戰事模拟下來,楚铮連戰連敗,無一勝績,任憑他絞盡腦汁想出什麼計策來,總被王老侯爺一眼看穿,連捎帶打,将楚铮擊得潰不成軍。

    楚铮總算明白了,孫子兵法在這世界也已流行近千年,三十六計在三國時代便已成形,這兩者幾乎囊括了所有冷兵器時代的戰術,而且兩軍對陣也并不像演義裡所說的雙方軍隊一字排開,兩位主将先對打數百回合後再混戰的,武功再高的人在千軍萬馬中最多隻能自保而已。别說自己在前世隻能算是個軍事愛好者,就算專業人士過來,面對外公這樣久經沙場的名将也未必能穩操勝券。楚铮隻能抛去浮躁,靜下心來誠心向外公學習,一個月後,總算能在十次當中能赢上兩三次了。

    這已經讓王老侯爺極為驚奇了,大呼自己外孫是天才。楚夫人聞訊後,特意趕到侯府,拜托父親保守秘密。王老侯爺覺得自己女兒說得有理,隻好放棄了準備和楚铮各領一千家将到京城外進行實戰的想法,不過這樣一來,王老侯爺覺得自己已沒什麼可教的了,剩下的隻能讓楚铮到戰場上去自己體會了,畢竟經驗是教不來的。

    王老侯爺畢竟年紀大了,前些日子天天忙着教導楚铮倒還不覺得,這一松懈下來就覺得有些身體不适,靜心休養去了。

    楚铮在侯府的日子頓時輕松好多,除了每日必須練功外,便躲在房中與柳輕如三人談笑。經過這段日子,紫娟和翠苓覺得這少爺還是挺好相處的,除了那天發了一次火,平時都很和氣,漸漸地也就不再懼怕了。

    不知不覺便是兩個多月過去了。一天楚铮正在房中與兩個小丫頭調笑,把兩人逗得臉紅撲撲的。冷不丁看到母親站在門口,笑吟吟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