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獲全勝(9)
關燈
小
中
大
江邊大營往東九十裡處,近江村。
南線大營另一副統領陳尚志在艙中來回走動着。他大概四十五六歲,臉色紫紅,一看便是在江邊長大的人。
對于這次沒能領兵作戰,陳尚志略有不滿,但他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是楚名棠親自定下的,而他則是楚名棠一手提拔的。
陳尚志知道,此仗打完後,楚統領就要到朝中去了。南線大營統領一職當然是王明遠莫屬,此番讓他領軍水師,自然是為他積累軍功的。陳尚志搖搖頭,王明遠畢竟是楚統領夫人的堂弟,又是靖北侯府王家子弟,楚名棠兩者相較取其重,當然選王明遠了,不過自己也該知足了,何況以後這統領一職也未必沒有指望。
“報副統領,南齊水師潰敗,正向我處逃來。”
陳尚志精神一振:“傳令下去,各船點火。”
楚洛水和劉啟善過江後,陳尚志便率一萬水軍到此,并将兩軍渡江用的小船集中起來,灑上桐油,用鐵索串聯。此時見南齊水師沿江而下,趙國水師點燃船隻,頓時在江面形成一道火牆。
南齊水師見狀,陣腳大亂,立刻極力減速。從後追趕的王明遠部随即趕上來,這邊的一萬水師也繞過火牆,沖了上去。
陳尚志站在甲闆上,見兩軍對南齊水師已成合圍之勢,笑着對身邊人說道:“看來此次南齊人是在劫難逃了。”
一個校尉歎道:“隻可惜那麼多船給一把火燒了。”
陳尚志斥道:“你懂什麼,如果不是這把火,南齊水師順流而下,以破釜沉舟之勢,僅我軍一萬人如何能攔得住。至于船隻那算什麼,此仗勝了,南齊水師那麼多船,一人分給你們一艘都夠了。”說着,陳尚志也忍不住笑了。
看了看遠處,陳尚志道:“我們走吧,向王副統領讨杯酒喝,打了這麼大的勝仗,他應該好好請客才是。”
“大喜呀,統領大人,大喜啊。”一個幕僚踉踉跄跄奔進帳來。
楚名棠執筆的手微微一顫,“何事如此大驚小怪?”
見統領大人連頭都沒擡一下,那幕僚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但仍抑不住興奮之情:“王陳兩位副統領傳來大捷,我大趙水師于近江村附近全殲南齊水師!”
帳内轟的一聲炸開了,每個人都喜形于色。
楚名棠緩緩放下手中筆,暗暗籲了口氣,整整五年了,這五年的心思總算沒白費。
衆幕僚紛紛向楚名棠道賀,無不稱贊統領大人指揮若定,用兵如神,便是當年諸葛武侯也當遜色三分。楚名棠忽見楚铮站在一旁,雙眉緊鎖,便問道:“铮兒,你在想什麼?”
楚铮沒想到楚名棠突然問他,呆了一下,指指帳中幕僚笑道:“孩兒正在想,他們把孩兒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孩兒可就無話可說了。”
衆人皆臉一紅。
衆幕僚對楚铮已不敢有一絲輕視之意。自戰事一起,各路将領都認為自己這裡最重要,文書報告如雪片般傳來,無論什麼事都标上十萬火急,令楚名棠身邊六七個幕僚手忙腳亂。楚铮在一旁看着,實在忍不住了,也出手幫忙。他前世在政府機關工作多年,對秘書所做的事頗為精通,況且現代人對秘書的要求之高遠甚于這些幕僚。起先還因為終究年代久遠,做起來不甚熟悉。但幾番下來,楚铮逐漸稱心應手,幹脆讓所有幕僚将全部文書先給他過目,然後按輕重緩急、來自何處、所需何物一一分類,并寫上各類文書的名目概要,如同建立一個原始的文件櫃,而後再呈在楚名棠案上,由楚名棠自行定奪。批複完後,仍按原先歸類處理,需傳回各地的交給侍衛處理。
而那些幕僚看得瞠目結舌,楚铮将他們的活全幹了,他們隻需将文書遞給楚铮後便無所事事。聰明一點的都在仔細看着,一一銘記在心。楚名棠先前并不在意,直至發現那字迹竟是自己兒子的才大吃一驚。
楚铮從那幕僚手中取過戰報,細細看了一遍,似笑非笑,說道:“何先生說得有些過了,大捷的确是大捷,但說是全殲就有些過了,仍有三艘主戰船逃脫,分屬于南齊水師主帥、副帥和監軍。”
楚铮早就有些懷疑了,從幫父親處理各地來的戰報,他很快發現南齊軍隊根本不像父親對外宣稱的已屯兵十幾萬,而是最多六萬,就這點兵力,還妄談什麼揮兵攻趙。看來自己這個父親是把天下人玩弄在股掌之上啊。不過輸得最慘的是南齊,對趙國卻有益無害。
楚名棠聽到這消息不憂反喜,王明遠和陳尚志做得不錯,果然放跑了對方的主将,如果把他抓來才是個大麻煩,殺又殺不得,隻能押送上京,那他謊報軍情的事可就路人皆知了。
南線大營另一副統領陳尚志在艙中來回走動着。他大概四十五六歲,臉色紫紅,一看便是在江邊長大的人。
對于這次沒能領兵作戰,陳尚志略有不滿,但他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是楚名棠親自定下的,而他則是楚名棠一手提拔的。
陳尚志知道,此仗打完後,楚統領就要到朝中去了。南線大營統領一職當然是王明遠莫屬,此番讓他領軍水師,自然是為他積累軍功的。陳尚志搖搖頭,王明遠畢竟是楚統領夫人的堂弟,又是靖北侯府王家子弟,楚名棠兩者相較取其重,當然選王明遠了,不過自己也該知足了,何況以後這統領一職也未必沒有指望。
“報副統領,南齊水師潰敗,正向我處逃來。”
陳尚志精神一振:“傳令下去,各船點火。”
楚洛水和劉啟善過江後,陳尚志便率一萬水軍到此,并将兩軍渡江用的小船集中起來,灑上桐油,用鐵索串聯。此時見南齊水師沿江而下,趙國水師點燃船隻,頓時在江面形成一道火牆。
南齊水師見狀,陣腳大亂,立刻極力減速。從後追趕的王明遠部随即趕上來,這邊的一萬水師也繞過火牆,沖了上去。
陳尚志站在甲闆上,見兩軍對南齊水師已成合圍之勢,笑着對身邊人說道:“看來此次南齊人是在劫難逃了。”
一個校尉歎道:“隻可惜那麼多船給一把火燒了。”
陳尚志斥道:“你懂什麼,如果不是這把火,南齊水師順流而下,以破釜沉舟之勢,僅我軍一萬人如何能攔得住。至于船隻那算什麼,此仗勝了,南齊水師那麼多船,一人分給你們一艘都夠了。”說着,陳尚志也忍不住笑了。
看了看遠處,陳尚志道:“我們走吧,向王副統領讨杯酒喝,打了這麼大的勝仗,他應該好好請客才是。”
“大喜呀,統領大人,大喜啊。”一個幕僚踉踉跄跄奔進帳來。
楚名棠執筆的手微微一顫,“何事如此大驚小怪?”
見統領大人連頭都沒擡一下,那幕僚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但仍抑不住興奮之情:“王陳兩位副統領傳來大捷,我大趙水師于近江村附近全殲南齊水師!”
帳内轟的一聲炸開了,每個人都喜形于色。
楚名棠緩緩放下手中筆,暗暗籲了口氣,整整五年了,這五年的心思總算沒白費。
衆幕僚紛紛向楚名棠道賀,無不稱贊統領大人指揮若定,用兵如神,便是當年諸葛武侯也當遜色三分。楚名棠忽見楚铮站在一旁,雙眉緊鎖,便問道:“铮兒,你在想什麼?”
楚铮沒想到楚名棠突然問他,呆了一下,指指帳中幕僚笑道:“孩兒正在想,他們把孩兒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孩兒可就無話可說了。”
衆人皆臉一紅。
衆幕僚對楚铮已不敢有一絲輕視之意。自戰事一起,各路将領都認為自己這裡最重要,文書報告如雪片般傳來,無論什麼事都标上十萬火急,令楚名棠身邊六七個幕僚手忙腳亂。楚铮在一旁看着,實在忍不住了,也出手幫忙。他前世在政府機關工作多年,對秘書所做的事頗為精通,況且現代人對秘書的要求之高遠甚于這些幕僚。起先還因為終究年代久遠,做起來不甚熟悉。但幾番下來,楚铮逐漸稱心應手,幹脆讓所有幕僚将全部文書先給他過目,然後按輕重緩急、來自何處、所需何物一一分類,并寫上各類文書的名目概要,如同建立一個原始的文件櫃,而後再呈在楚名棠案上,由楚名棠自行定奪。批複完後,仍按原先歸類處理,需傳回各地的交給侍衛處理。
而那些幕僚看得瞠目結舌,楚铮将他們的活全幹了,他們隻需将文書遞給楚铮後便無所事事。聰明一點的都在仔細看着,一一銘記在心。楚名棠先前并不在意,直至發現那字迹竟是自己兒子的才大吃一驚。
楚铮從那幕僚手中取過戰報,細細看了一遍,似笑非笑,說道:“何先生說得有些過了,大捷的确是大捷,但說是全殲就有些過了,仍有三艘主戰船逃脫,分屬于南齊水師主帥、副帥和監軍。”
楚铮早就有些懷疑了,從幫父親處理各地來的戰報,他很快發現南齊軍隊根本不像父親對外宣稱的已屯兵十幾萬,而是最多六萬,就這點兵力,還妄談什麼揮兵攻趙。看來自己這個父親是把天下人玩弄在股掌之上啊。不過輸得最慘的是南齊,對趙國卻有益無害。
楚名棠聽到這消息不憂反喜,王明遠和陳尚志做得不錯,果然放跑了對方的主将,如果把他抓來才是個大麻煩,殺又殺不得,隻能押送上京,那他謊報軍情的事可就路人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