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漢皇叔
關燈
小
中
大
面的意見,他不希望在自己兵發江夏之後,江東突生什麼變故。
魯肅一如往常的沉靜,他不慌不忙的從袖口取出一份薄囊,淡然道:“古人雲:生于憂而死于逸。
我知寵帥不是那種沉溺于安逸舒适之中的人,請先看過這一份密信。
” 高寵接到拆開一看,裡面卻是派往許都的暗探傳回的最新消息,上面寥寥幾字:天子和劉備叙叔侄之禮,并拜其為左将軍,宜城亭侯。
等看完高寵禁不住叫道:“事實果如這信上所說,劉備成了天子的叔父?”。
“千真萬确。
聽說天子親自着史官排了世譜,那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魯肅沉穩的點了點頭,禀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天下諸雄,在高寵較量過的對手中,真正能引為強敵的,除了曹操之外,就隻有劉備尚能一較長短,雖然,劉備的實力比高寵都要差上很多,因為以販屦織席之身,舉旗而事天下,這本身就是相當不易的事。
一樣是沒有絲毫家族背景,一樣是依靠着一幫兄弟東奔西突,身處在中原旋渦、強敵窺伺中的劉備比之江東的高寵更是唯艱。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過去了,劉備已是皇叔,而再不是那個織席販屦的劉備,而高寵也不再是沖殺于行伍間的小卒,殊途同歸,當高寵用一次次的勝利嵌刻下自己的名望時,劉備依靠着同姓為劉、天子皇叔的身份順勢而起。
人的際遇正是變幻莫測,往往在你身臨絕境的時候,會冷不盯的給一個驚喜,又在你春風得意的時候,當頭潑下一盤涼水。
名望這個東西,看似虛無飄渺,全無用處,但當人真正認識到它的作用時,往往又能帶來無法想象的力量。
“是誰将劉備引見給天子的?”高寵定了定神,問道。
“車騎将軍國舅董承。
”魯肅禀道。
“子敬以為,董承此舉為何?”高寵來回踱了幾步,沉聲問道。
魯肅一笑道:“寵帥明知,又何故問,董承不過一碌碌之輩耳,安能有此識人的眼光,以肅之見,此必朝中不滿曹操專權,欲擁立天子的人出的主意,拔劉備的目的就是為了培植反對曹操的勢力,不過,以曹操現在的權勢,這樣做隻怕是徒召禍害。
” 高寵點頭沉吟一會,忽然也笑道:“許都上下,盡在曹操手中,董承之輩不自量力,不久必然玩火自焚,召緻禍害。
而劉備一下子成了左将軍,地位直逼司空曹操,看來曹劉反目之日不遠矣。
” “曹劉反目,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隻有徐州紛亂,淮南才能無虞,而我軍正可乘着這個機會,調聚力量揮師西進,對付黃祖。
”魯肅谏道。
取荊州挾長江天塹三分天下這是魯肅當初預想好的戰略構想,江夏正位于這個戰略的最中心位置,拿下它則高寵進可逆上襲取江陵、襄陽,退可自保豫章、廬江,比之現在分散駐軍于豫章各地要省力的多。
“公謹練兵于柴桑口,不知如何?”高寵眺望江心,目光切切說道。
魯肅笑道:“寵帥既心癢癢,何不坐船逆江而上一窺究竟!” 瞧着高寵眼神中的那一份熾熱,魯肅知道高寵又按耐不住心中的血性與沖動了,對于高寵來說,安逸太久也許并倒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龍蟠虎踞,若能讓荊南與揚州連成一片,我等以半壁山河面北相望,何懼哉!”被魯肅一語道破心思的高寵不禁哈哈大笑。
年複一年,十月的下邳,又是秋高馬肥的當口,這樣的亂世,這樣的時節是劉備最喜歡的,亂世征伐才是英雄豪傑縱橫馳騁的舞台。
歌舞升平,碌碌一生對于劉備來說,是不能想象的。
昔日從師大儒盧植之時,他便立志滌蕩邪惡、恢複大漢盛世,如今二十載歲月匆匆,同窗的公孫瓒風光一時,卻又如草木般化為灰燼,自己也曾占據徐州膏腴之地,但轉瞬間卻又失了根基。
雖然寄人籬下,劉備卻始終不曾放棄過信念。
“唯越挫越勇方顯男兒本色。
”每每在夜深無眠之際,劉備都會用這句話來自勉。
當年讨伐董卓的關東群豪,至如今剩下的已是寥寥,孫堅、袁術、公孫瓒、韓馥、劉岱這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都追随着雲煙而去,留下的無一唯外都是強者。
這一日,天空中風和日麗,正是操演軍馬、整訓兵卒的好時候。
剛從演軍場上回來的劉備一臉的汗水涔涔,豐腴寬厚的額頭上,已不經然顯出了幾道皺紋,自響應劉虞起兵讨伐黃巾以來,數度颠沛流離,剛剛四十出頭的他在不知不覺間已有了些許疲态,不過,他的眼神卻依舊堅毅果斷。
卸下身上的披風,在一身淡黃錦铠包裹
魯肅一如往常的沉靜,他不慌不忙的從袖口取出一份薄囊,淡然道:“古人雲:生于憂而死于逸。
我知寵帥不是那種沉溺于安逸舒适之中的人,請先看過這一份密信。
” 高寵接到拆開一看,裡面卻是派往許都的暗探傳回的最新消息,上面寥寥幾字:天子和劉備叙叔侄之禮,并拜其為左将軍,宜城亭侯。
等看完高寵禁不住叫道:“事實果如這信上所說,劉備成了天子的叔父?”。
“千真萬确。
聽說天子親自着史官排了世譜,那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魯肅沉穩的點了點頭,禀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天下諸雄,在高寵較量過的對手中,真正能引為強敵的,除了曹操之外,就隻有劉備尚能一較長短,雖然,劉備的實力比高寵都要差上很多,因為以販屦織席之身,舉旗而事天下,這本身就是相當不易的事。
一樣是沒有絲毫家族背景,一樣是依靠着一幫兄弟東奔西突,身處在中原旋渦、強敵窺伺中的劉備比之江東的高寵更是唯艱。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過去了,劉備已是皇叔,而再不是那個織席販屦的劉備,而高寵也不再是沖殺于行伍間的小卒,殊途同歸,當高寵用一次次的勝利嵌刻下自己的名望時,劉備依靠着同姓為劉、天子皇叔的身份順勢而起。
人的際遇正是變幻莫測,往往在你身臨絕境的時候,會冷不盯的給一個驚喜,又在你春風得意的時候,當頭潑下一盤涼水。
名望這個東西,看似虛無飄渺,全無用處,但當人真正認識到它的作用時,往往又能帶來無法想象的力量。
“是誰将劉備引見給天子的?”高寵定了定神,問道。
“車騎将軍國舅董承。
”魯肅禀道。
“子敬以為,董承此舉為何?”高寵來回踱了幾步,沉聲問道。
魯肅一笑道:“寵帥明知,又何故問,董承不過一碌碌之輩耳,安能有此識人的眼光,以肅之見,此必朝中不滿曹操專權,欲擁立天子的人出的主意,拔劉備的目的就是為了培植反對曹操的勢力,不過,以曹操現在的權勢,這樣做隻怕是徒召禍害。
” 高寵點頭沉吟一會,忽然也笑道:“許都上下,盡在曹操手中,董承之輩不自量力,不久必然玩火自焚,召緻禍害。
而劉備一下子成了左将軍,地位直逼司空曹操,看來曹劉反目之日不遠矣。
” “曹劉反目,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隻有徐州紛亂,淮南才能無虞,而我軍正可乘着這個機會,調聚力量揮師西進,對付黃祖。
”魯肅谏道。
取荊州挾長江天塹三分天下這是魯肅當初預想好的戰略構想,江夏正位于這個戰略的最中心位置,拿下它則高寵進可逆上襲取江陵、襄陽,退可自保豫章、廬江,比之現在分散駐軍于豫章各地要省力的多。
“公謹練兵于柴桑口,不知如何?”高寵眺望江心,目光切切說道。
魯肅笑道:“寵帥既心癢癢,何不坐船逆江而上一窺究竟!” 瞧着高寵眼神中的那一份熾熱,魯肅知道高寵又按耐不住心中的血性與沖動了,對于高寵來說,安逸太久也許并倒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龍蟠虎踞,若能讓荊南與揚州連成一片,我等以半壁山河面北相望,何懼哉!”被魯肅一語道破心思的高寵不禁哈哈大笑。
年複一年,十月的下邳,又是秋高馬肥的當口,這樣的亂世,這樣的時節是劉備最喜歡的,亂世征伐才是英雄豪傑縱橫馳騁的舞台。
歌舞升平,碌碌一生對于劉備來說,是不能想象的。
昔日從師大儒盧植之時,他便立志滌蕩邪惡、恢複大漢盛世,如今二十載歲月匆匆,同窗的公孫瓒風光一時,卻又如草木般化為灰燼,自己也曾占據徐州膏腴之地,但轉瞬間卻又失了根基。
雖然寄人籬下,劉備卻始終不曾放棄過信念。
“唯越挫越勇方顯男兒本色。
”每每在夜深無眠之際,劉備都會用這句話來自勉。
當年讨伐董卓的關東群豪,至如今剩下的已是寥寥,孫堅、袁術、公孫瓒、韓馥、劉岱這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都追随着雲煙而去,留下的無一唯外都是強者。
這一日,天空中風和日麗,正是操演軍馬、整訓兵卒的好時候。
剛從演軍場上回來的劉備一臉的汗水涔涔,豐腴寬厚的額頭上,已不經然顯出了幾道皺紋,自響應劉虞起兵讨伐黃巾以來,數度颠沛流離,剛剛四十出頭的他在不知不覺間已有了些許疲态,不過,他的眼神卻依舊堅毅果斷。
卸下身上的披風,在一身淡黃錦铠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