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成人之美
關燈
小
中
大
一份真情、一份真愛,也許真的可以包容一切,出于對焦仲卿的愛,劉蘭芝竟能寬恕之前焦母對她做下的種種惡行,這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看得到的。
高寵面色凝重,沉聲道:“将焦氏帶回來。
” 待焦氏再被拖回堂上時,原本神氣活現的她已癱成了一堆肉泥,臉上也呈現出死狗般的灰白,平日裡慣氣頤指的她現在徹底喪失了不可一世的派頭。
“謝大人不打之恩!”焦氏強自起身,兩條腿已是抖抖擻擻,站立不穩。
高寵冷冷道:“你不要謝我,要謝的話,就謝過你的兒子和蘭芝姑娘,沒有他們的求情,這三十杖我是絕不會輕僥的。
” 焦母臉上掠過一絲難堪,顯然方才劉蘭芝、焦仲卿的話她都聽在耳中,古人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想不到這一次劉蘭芝竟以德報怨,焦母縱是再不識趣,也知曉自已理虧了。
“蘭芝,以前是我錯了——。
”焦母支吾道,雖然話說得有些勉強,聲音也很低,不過堂上衆人卻還都能聽得清楚。
“母親,你肯重新接納蘭芝了?”焦仲卿喜道。
焦母朝着兒子點了點頭,對于讓劉蘭芝重回焦家,她雖然從心情上還不能完全接受,但為了免受皮肉的苦痛,眼下她也隻得答應。
高寵微微一笑,對于焦母态度的轉變他早有預料,焦母這是施的緩兵之計,如果不從心理上上壓制住她,等到自己走後,她就又會騎到劉蘭芝頭上作威作福。
想到這裡,高寵道:“既然焦氏已經認錯,那麼餘下的責杖就先記下,不用打了,不過——,以後倘若再有之前的劣迹,則前後罪相加,依法重責,決不輕僥,焦氏,你可聽清楚了。
”說罷,高寵向焦氏威嚴淩厲的目光,這一句話既是警告,又是威懾,目的就是要告訴焦氏,劉蘭芝的靠山就是揚州牧高寵。
“是!老身記下了。
”焦氏戰戰兢兢,方才那十餘下殺威棒早将她的氣焰打着全無。
高寵見焦氏屈服,又道:“焦仲卿,我見你長于文筆,治理郡務又甚是得當,留在皖城作個主薄屈才了,這樣,你去收拾一下行裝,明日随我一道回轉秣陵,到時我會另行安排你的任命。
” 高寵此舉一舉兩得,一可以進一步發揮焦仲卿的才幹,使得他能夠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能,二讓焦仲卿離開皖城,也可以适當避開人們對這件事的議論,象這些單純的個人私事,一旦離開了生存的土壤,也就失去了擴散流傳的可能,這就是高寵的目的。
“謝寵帥!”焦仲卿回道,他的神情先喜後憂,喜的是高寵能嘗識自己,這是一種升遷的大好機會,憂的是剛剛與劉蘭芝複合,卻又要不得不分離。
“蘭芝與仲卿剛剛聚首,我們不如成人之美,讓他們二人一道走!”慕沙笑道,她聰慧伶珑,又與高寵心意相通,故一下猜出高寵調任焦仲卿的用意,在她看來,讓劉蘭芝與焦母分開,有利于避免矛盾,緩解長久以來積緩的隔閡。
“這樣也好!”高寵點頭道。
建安四年十月,高寵在以揚州牧的身份巡視豫章、廬江之後,順利回到治所秣陵,這個時候,新一年的江東稻谷開始收割,人們等待了多日的豐收場景終于到來了。
在基本上解決了民衆的溫飽之後,江東的安定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而經濟的寬裕也讓學校有了更多的生源,在崔琰的努力下,縣學、郡學召收的學子人數已恢複到動蕩前的水平,這些年輕人也許以後會成為奠定江東發展基礎的保證。
與此同時,第一年的科舉考試已确定被安排在今年的冬天進行,介時揚州各郡的學子将聚集秣陵,揮筆潑墨,一展自己的才華抱負。
這些是高寵渴望已久的盛景。
高寵面色凝重,沉聲道:“将焦氏帶回來。
” 待焦氏再被拖回堂上時,原本神氣活現的她已癱成了一堆肉泥,臉上也呈現出死狗般的灰白,平日裡慣氣頤指的她現在徹底喪失了不可一世的派頭。
“謝大人不打之恩!”焦氏強自起身,兩條腿已是抖抖擻擻,站立不穩。
高寵冷冷道:“你不要謝我,要謝的話,就謝過你的兒子和蘭芝姑娘,沒有他們的求情,這三十杖我是絕不會輕僥的。
” 焦母臉上掠過一絲難堪,顯然方才劉蘭芝、焦仲卿的話她都聽在耳中,古人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想不到這一次劉蘭芝竟以德報怨,焦母縱是再不識趣,也知曉自已理虧了。
“蘭芝,以前是我錯了——。
”焦母支吾道,雖然話說得有些勉強,聲音也很低,不過堂上衆人卻還都能聽得清楚。
“母親,你肯重新接納蘭芝了?”焦仲卿喜道。
焦母朝着兒子點了點頭,對于讓劉蘭芝重回焦家,她雖然從心情上還不能完全接受,但為了免受皮肉的苦痛,眼下她也隻得答應。
高寵微微一笑,對于焦母态度的轉變他早有預料,焦母這是施的緩兵之計,如果不從心理上上壓制住她,等到自己走後,她就又會騎到劉蘭芝頭上作威作福。
想到這裡,高寵道:“既然焦氏已經認錯,那麼餘下的責杖就先記下,不用打了,不過——,以後倘若再有之前的劣迹,則前後罪相加,依法重責,決不輕僥,焦氏,你可聽清楚了。
”說罷,高寵向焦氏威嚴淩厲的目光,這一句話既是警告,又是威懾,目的就是要告訴焦氏,劉蘭芝的靠山就是揚州牧高寵。
“是!老身記下了。
”焦氏戰戰兢兢,方才那十餘下殺威棒早将她的氣焰打着全無。
高寵見焦氏屈服,又道:“焦仲卿,我見你長于文筆,治理郡務又甚是得當,留在皖城作個主薄屈才了,這樣,你去收拾一下行裝,明日随我一道回轉秣陵,到時我會另行安排你的任命。
” 高寵此舉一舉兩得,一可以進一步發揮焦仲卿的才幹,使得他能夠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能,二讓焦仲卿離開皖城,也可以适當避開人們對這件事的議論,象這些單純的個人私事,一旦離開了生存的土壤,也就失去了擴散流傳的可能,這就是高寵的目的。
“謝寵帥!”焦仲卿回道,他的神情先喜後憂,喜的是高寵能嘗識自己,這是一種升遷的大好機會,憂的是剛剛與劉蘭芝複合,卻又要不得不分離。
“蘭芝與仲卿剛剛聚首,我們不如成人之美,讓他們二人一道走!”慕沙笑道,她聰慧伶珑,又與高寵心意相通,故一下猜出高寵調任焦仲卿的用意,在她看來,讓劉蘭芝與焦母分開,有利于避免矛盾,緩解長久以來積緩的隔閡。
“這樣也好!”高寵點頭道。
建安四年十月,高寵在以揚州牧的身份巡視豫章、廬江之後,順利回到治所秣陵,這個時候,新一年的江東稻谷開始收割,人們等待了多日的豐收場景終于到來了。
在基本上解決了民衆的溫飽之後,江東的安定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而經濟的寬裕也讓學校有了更多的生源,在崔琰的努力下,縣學、郡學召收的學子人數已恢複到動蕩前的水平,這些年輕人也許以後會成為奠定江東發展基礎的保證。
與此同時,第一年的科舉考試已确定被安排在今年的冬天進行,介時揚州各郡的學子将聚集秣陵,揮筆潑墨,一展自己的才華抱負。
這些是高寵渴望已久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