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蕭關瑟冷
關燈
小
中
大
算得上的有數的大将了,但在夏侯惇面前,卻還是要差了一籌,加上多日奔波身體勞累,能支撐四十合已是不易。
高順又勉強的虛晃架了幾合,雙臂已是酸麻不堪,遂拔轉馬頭朝着本陣欲回,而夏侯惇此時正殺得性起,如何肯讓高順安然返回。
“将軍——!”在後觀陣的曹性看得真切,驚呼聲中一枝利箭已搭上弓弦。
曹性身為陷陣營的裨将,除了忠義武勇、精通陣法之外,還有一手百發百中的箭技。
“嗖——!”已追得不到一個馬身的夏侯惇挺槍直刺高順背後,卻忽然間聽得有勁風撲面,随即眼前一黑,一股劇痛從左眼傳來,直入腦際,痛徹心肺。
曹性這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目,劇烈的痛楚差一點讓夏侯惇掉下馬來。
夏侯惇急急伸手握緊箭杆,用力一拔,頓時血淋淋的眼珠随着箭矢帶出,挂在箭頭微微的顫顫。
他一手捂住左目,持箭大呼道:“父精母血,豈能浪費!”呼罷,一張嘴将自已的眼珠吞入腹中,然後舍下高順,拔馬挺槍直取施放暗箭的曹性。
夏侯惇遭此重創,尤如一頭嗜血的惡狼,僅剩的獨眼露出一抹殘酷的笑意,在夏侯惇疾沖的狂暴氣勢面前,曹性已完全陷入了驚惶失措之中。
“快退入陣中!”高順回頭,見曹性危險忙大喊道。
經過剛才這一戰,高順明白隻有退入到陷陣營中,依靠陣法的精妙才能遏止住夏侯惇的氣勢。
然而此時,曹性已被夏侯惇的氣勢所震懾,竟然呆呆的站在原地,坐等着夏侯惇沖過來。
“汝射我目,我取汝命!”夏侯惇陰陰冷笑着,奮起一槍将曹性搠翻落馬下,兩邊的兵卒見夏侯惇如此兇悍,皆相顧駭然。
在戰場的另一側,夏侯淵與張遼同樣撕殺的難解難分,雁北騎與夏侯鐵騎之間的騎兵對決比起這一側的單挑更加驚心動魄。
如同兩股奔騰的激流相撞,飛濺的塵土已将蕭關遮住了本來的面目,塵霧中敵與我根本已無法分清,雙方士卒唯一剩下的感覺就是:沖鋒,再沖鋒,揮刀,再揮刀,一直到再也舉不動手中的兵刃。
戰馬的悲鳴夾雜着受傷兵士的呼号不住的傳來,站在蕭關城頭觀戰的李典已看不清戰局的進展,在滾滾黃沙中,“夏侯”的旌旗若隐若現。
“子恪,你率五百兵卒守城,餘者随我出戰!”李典一邊沉聲說着,一邊快步下城。
雖然不清楚戰況,但李典知道這個時候是最關健的時候,勝負往往就在一瞬間,與沒有後援的高順、張遼相比,夏侯淵、夏侯惇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還有李典。
崩潰幾乎是在同時開始,當李典的二千五百名生力軍投入戰場時,早已不堪重負的雁北騎全線潰敗,張遼雖然死死的纏住了夏侯淵,但卻無法阻止李典的進攻,與此同時,陷陣營也因為曹性的戰死而士氣大落,盡管夏侯惇因為眼傷而退出了戰場,但高順卻始終無法取得全局的主動。
敗,一敗再敗。
從淮南遠途北上的高順、張遼在蕭關遭到重創,一戰損失精銳二千餘衆,待退到下蔡一帶時,全軍從出發時的七千人一下子銳減至一千餘人。
其中呂布軍中最骁勇的陷陣營、雁北騎損失尤為慘重,雁北騎在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旋風追擊下,安然脫困者僅三百騎,而以步卒為主的陷陣營則幾乎全軍覆沒,主将高順也是身負重傷,若非張遼的拼死救援,高順早已和曹性一樣,戰死沙場,屍骨無存了。
經蕭關一戰,呂布賴以征戰的主力幾乎喪盡,下邳城真正陷入到了孤立無援、坐以待斃的絕境中,呂布能指望的,除了虛無飄渺、還不知會不會來的高寵援軍外,就隻剩下儲藏在軍窖中的烈酒了。
高順又勉強的虛晃架了幾合,雙臂已是酸麻不堪,遂拔轉馬頭朝着本陣欲回,而夏侯惇此時正殺得性起,如何肯讓高順安然返回。
“将軍——!”在後觀陣的曹性看得真切,驚呼聲中一枝利箭已搭上弓弦。
曹性身為陷陣營的裨将,除了忠義武勇、精通陣法之外,還有一手百發百中的箭技。
“嗖——!”已追得不到一個馬身的夏侯惇挺槍直刺高順背後,卻忽然間聽得有勁風撲面,随即眼前一黑,一股劇痛從左眼傳來,直入腦際,痛徹心肺。
曹性這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目,劇烈的痛楚差一點讓夏侯惇掉下馬來。
夏侯惇急急伸手握緊箭杆,用力一拔,頓時血淋淋的眼珠随着箭矢帶出,挂在箭頭微微的顫顫。
他一手捂住左目,持箭大呼道:“父精母血,豈能浪費!”呼罷,一張嘴将自已的眼珠吞入腹中,然後舍下高順,拔馬挺槍直取施放暗箭的曹性。
夏侯惇遭此重創,尤如一頭嗜血的惡狼,僅剩的獨眼露出一抹殘酷的笑意,在夏侯惇疾沖的狂暴氣勢面前,曹性已完全陷入了驚惶失措之中。
“快退入陣中!”高順回頭,見曹性危險忙大喊道。
經過剛才這一戰,高順明白隻有退入到陷陣營中,依靠陣法的精妙才能遏止住夏侯惇的氣勢。
然而此時,曹性已被夏侯惇的氣勢所震懾,竟然呆呆的站在原地,坐等着夏侯惇沖過來。
“汝射我目,我取汝命!”夏侯惇陰陰冷笑着,奮起一槍将曹性搠翻落馬下,兩邊的兵卒見夏侯惇如此兇悍,皆相顧駭然。
在戰場的另一側,夏侯淵與張遼同樣撕殺的難解難分,雁北騎與夏侯鐵騎之間的騎兵對決比起這一側的單挑更加驚心動魄。
如同兩股奔騰的激流相撞,飛濺的塵土已将蕭關遮住了本來的面目,塵霧中敵與我根本已無法分清,雙方士卒唯一剩下的感覺就是:沖鋒,再沖鋒,揮刀,再揮刀,一直到再也舉不動手中的兵刃。
戰馬的悲鳴夾雜着受傷兵士的呼号不住的傳來,站在蕭關城頭觀戰的李典已看不清戰局的進展,在滾滾黃沙中,“夏侯”的旌旗若隐若現。
“子恪,你率五百兵卒守城,餘者随我出戰!”李典一邊沉聲說着,一邊快步下城。
雖然不清楚戰況,但李典知道這個時候是最關健的時候,勝負往往就在一瞬間,與沒有後援的高順、張遼相比,夏侯淵、夏侯惇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還有李典。
崩潰幾乎是在同時開始,當李典的二千五百名生力軍投入戰場時,早已不堪重負的雁北騎全線潰敗,張遼雖然死死的纏住了夏侯淵,但卻無法阻止李典的進攻,與此同時,陷陣營也因為曹性的戰死而士氣大落,盡管夏侯惇因為眼傷而退出了戰場,但高順卻始終無法取得全局的主動。
敗,一敗再敗。
從淮南遠途北上的高順、張遼在蕭關遭到重創,一戰損失精銳二千餘衆,待退到下蔡一帶時,全軍從出發時的七千人一下子銳減至一千餘人。
其中呂布軍中最骁勇的陷陣營、雁北騎損失尤為慘重,雁北騎在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旋風追擊下,安然脫困者僅三百騎,而以步卒為主的陷陣營則幾乎全軍覆沒,主将高順也是身負重傷,若非張遼的拼死救援,高順早已和曹性一樣,戰死沙場,屍骨無存了。
經蕭關一戰,呂布賴以征戰的主力幾乎喪盡,下邳城真正陷入到了孤立無援、坐以待斃的絕境中,呂布能指望的,除了虛無飄渺、還不知會不會來的高寵援軍外,就隻剩下儲藏在軍窖中的烈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