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蕭關瑟冷
關燈
小
中
大
蕭關瑟瑟蕭關冷,從兖州往徐州進攻,蕭關是必經之道,反過來講當然也是一樣。
在彭城一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曹操熟谙兵法,為防備高順、張遼的背後襲擊,在舉兵攻伐下邳之前,特命夏侯惇、夏侯淵、李典、呂虔四人領兵一萬駐守蕭關。
建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蕭關外,風沙漫天,凜冽的北風将地上的枯枝、殘葉、乃至一切附屬于地面的東西都卷到空中,然後再重重的摔落到地上。
就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一支衣衫單薄的疲憊之師趕到了這裡。
“文遠,等一會我領着陷陣營到關前讨戰,你率雁北騎迂回到側冀,等敵軍松懈之時一舉殺出。
”高順眼眶深陷,布滿血絲的一對眼睛死死的盯着城上的一舉一動,從合肥到蕭關,不下數百裡的長途行軍,讓他的額頭更添幾道深紋。
在高順的身邊,頂盔貫甲手持大刀的張遼雖然也很疲憊,但畢竟比高順要小上十來歲,血氣方剛的他雙手有着使不完的勁。
張遼轉頭看了看高順,搖了搖頭,歎道:“夏侯兄弟再加上李典、呂虔,這一仗非同不可,兩軍對圓,我若不出現在陣上,敵軍必定生疑,迂回之計恐無功矣!況且夏侯淵、夏侯惇皆世之勇将,其精銳又多為騎兵,陷陣營雖戰力非凡,但以步敵騎,恐戰之不易。
” 高順許久沒有說一句話,張遼說得沒錯,曹操派遣骁将夏侯淵、夏侯惇、李典、呂虔鎮守蕭關,足見曹操已對自已的回援有了提防,眼前的這一仗将是硬碰硬的較量,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取巧。
高順的目光一直凝視着黃沙霧陣中的蕭關,剛毅的臉上露出一絲艱澀的笑意,他緩緩問道:“文遠,你随主公有多少年了?” 張遼一愣,感歎道:“自主公在并州時我便認識了,算起來足有八年了。
” “一晃八年了——,昨日斥侯報來消息,成廉陣亡、宋憲重傷,昔日的老弟兄死的死,叛的叛,散的散,唉!”高順長歎一聲,目光中戚容更盛。
主公呂布麾下八大将:高順、張遼、成廉、侯成、郝萌、魏續、宋憲、臧霸。
郝萌早因叛變被殺,成廉陣亡,宋憲生死未蔔,臧霸遠隔在泰山,自已和張遼又被夏侯兄弟擋住,戰局這般支離破碎,要是不能攻下蕭關,下邳久困必危。
張遼與高順一道出生入死,彼此的心境豈能不知,高順的話一下子觸動了張遼心底最脆弱的地方,他大呼道:“吾輩縱橫中原,破敵萬千,竟何置于斯?” 高順聞言,慘笑道:“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主公舉動,不肯詳思,辄喜言誤,誤不可數,故終有此敗。
”說罷,高順臉上一陣悸動,隐藏在鐵甲下的魁梧身軀也不禁微微顫抖,這一番話以前他也曾對呂布谏言過,但性情反複的呂布卻始終不能以之為誡。
張遼這時也自黯然無語,身為下屬,有些話說與不說要看主公的性格、喜好、胸襟,以及當時的心境,高順為人清白威儀,且從不飲酒,也不接受賄賂好處,這在呂布軍中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于就是呂布本人也做不到,酒與女人,一向是男人,尤其是自诩為英雄的男人鐘愛的,呂布自然更不例外。
而高順——,高順雖然是一個好部下,但潔身自好的過了,有時候也會遭到妒忌,這一份妒忌不僅來自于同僚,也有可能來自于主公,更何況正如高順所谏的那樣,呂布并不是個胸襟開闊的人。
有這樣一份不同和差異在,高順的話雖然中肯,但呂布多半是聽聽而已,并不真的當數。
呂布勇猛,卻并不是一個優秀的主公。
這個念頭在張遼的心中倏然出現,盡管還有一絲猶豫與掙紮,但種子已深埋下了。
“探聽到宣高
在彭城一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曹操熟谙兵法,為防備高順、張遼的背後襲擊,在舉兵攻伐下邳之前,特命夏侯惇、夏侯淵、李典、呂虔四人領兵一萬駐守蕭關。
建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蕭關外,風沙漫天,凜冽的北風将地上的枯枝、殘葉、乃至一切附屬于地面的東西都卷到空中,然後再重重的摔落到地上。
就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一支衣衫單薄的疲憊之師趕到了這裡。
“文遠,等一會我領着陷陣營到關前讨戰,你率雁北騎迂回到側冀,等敵軍松懈之時一舉殺出。
”高順眼眶深陷,布滿血絲的一對眼睛死死的盯着城上的一舉一動,從合肥到蕭關,不下數百裡的長途行軍,讓他的額頭更添幾道深紋。
在高順的身邊,頂盔貫甲手持大刀的張遼雖然也很疲憊,但畢竟比高順要小上十來歲,血氣方剛的他雙手有着使不完的勁。
張遼轉頭看了看高順,搖了搖頭,歎道:“夏侯兄弟再加上李典、呂虔,這一仗非同不可,兩軍對圓,我若不出現在陣上,敵軍必定生疑,迂回之計恐無功矣!況且夏侯淵、夏侯惇皆世之勇将,其精銳又多為騎兵,陷陣營雖戰力非凡,但以步敵騎,恐戰之不易。
” 高順許久沒有說一句話,張遼說得沒錯,曹操派遣骁将夏侯淵、夏侯惇、李典、呂虔鎮守蕭關,足見曹操已對自已的回援有了提防,眼前的這一仗将是硬碰硬的較量,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取巧。
高順的目光一直凝視着黃沙霧陣中的蕭關,剛毅的臉上露出一絲艱澀的笑意,他緩緩問道:“文遠,你随主公有多少年了?” 張遼一愣,感歎道:“自主公在并州時我便認識了,算起來足有八年了。
” “一晃八年了——,昨日斥侯報來消息,成廉陣亡、宋憲重傷,昔日的老弟兄死的死,叛的叛,散的散,唉!”高順長歎一聲,目光中戚容更盛。
主公呂布麾下八大将:高順、張遼、成廉、侯成、郝萌、魏續、宋憲、臧霸。
郝萌早因叛變被殺,成廉陣亡,宋憲生死未蔔,臧霸遠隔在泰山,自已和張遼又被夏侯兄弟擋住,戰局這般支離破碎,要是不能攻下蕭關,下邳久困必危。
張遼與高順一道出生入死,彼此的心境豈能不知,高順的話一下子觸動了張遼心底最脆弱的地方,他大呼道:“吾輩縱橫中原,破敵萬千,竟何置于斯?” 高順聞言,慘笑道:“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主公舉動,不肯詳思,辄喜言誤,誤不可數,故終有此敗。
”說罷,高順臉上一陣悸動,隐藏在鐵甲下的魁梧身軀也不禁微微顫抖,這一番話以前他也曾對呂布谏言過,但性情反複的呂布卻始終不能以之為誡。
張遼這時也自黯然無語,身為下屬,有些話說與不說要看主公的性格、喜好、胸襟,以及當時的心境,高順為人清白威儀,且從不飲酒,也不接受賄賂好處,這在呂布軍中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于就是呂布本人也做不到,酒與女人,一向是男人,尤其是自诩為英雄的男人鐘愛的,呂布自然更不例外。
而高順——,高順雖然是一個好部下,但潔身自好的過了,有時候也會遭到妒忌,這一份妒忌不僅來自于同僚,也有可能來自于主公,更何況正如高順所谏的那樣,呂布并不是個胸襟開闊的人。
有這樣一份不同和差異在,高順的話雖然中肯,但呂布多半是聽聽而已,并不真的當數。
呂布勇猛,卻并不是一個優秀的主公。
這個念頭在張遼的心中倏然出現,盡管還有一絲猶豫與掙紮,但種子已深埋下了。
“探聽到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