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瞞天過海

關燈
寵有意抗旨不遵,實乃以寵之愚見,拟此禦诏之人非皇上,而是曹司空耳!” 孔融的心這時已被高寵感同,隻應道:“刺史大人猜得不假!” 這時,一旁的劉晔道:“究江東戰事,實非我家寵帥所願,乃是孫策蓄意偷襲而起,自建安元年以來,寵帥治豫章曆三年餘,風調雨順、百姓安定,四周流民多附之,廬陵、桂陽、零陵、廬江諸郡多歸附,此世之有目共睹耳!” 劉晔乃是漢室宗親,說話的份量自比其它人要大一些,孔融在朝中,也曾聽得高寵的業績,當下心有所動。

     高寵見孔融神色緩和,又道:“寵有意報效朝廷,昔屬郡地處偏遠,故一直無緣面見聖上,這一次的事情還望大人能多加體諒,回許昌之後能在皇上面前多加美言。

    ” 孔融本是狂放之人,适才聽高寵說随從中有曹操的暗探,心中已是不爽,這時聽得劉晔、高寵之言,心中已自相信。

     他道:“汝等境況融雖明了,然抗旨不從,亦是欺君之罪?” 高寵道:“禦诏之事寵當不會為難大人,時下江東稻谷将收,與孫策之恩怨寵會先置一旁,待稻谷盡收之後,再舉兵讨伐。

    ” 孔融聽得高寵言語間處處在為已着想,展顔大笑道:“世聞江東有鲛龍出海,今日一窺真面,果不假矣。

    刺史大人放心,聖上、司空兩處融自會妥為說辭。

    ” “來——,請飲了此酒為孔大人接風!”高寵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孔融素來好酒,此時早聞着陣陣酒香,當下也是一飲而幹。

     孔融喝罷,笑問道:“此酒勁道綿長,入口醇香,至腹中似有江南絲竹一般聲聲繞梁,餘音不絕,但不知是何釀制而成?” 高寵與身旁的魯肅相視一笑,道:“不知大人可曾聽說江南的美酒:桂花七裡香。

    ” “桂花七裡香?”孔融細品問道。

     魯肅笑道:“八月桂花飄香,這酒的釀制方法是:把那些開滿枝頭的花朵摘下,放到日頭底下曬幹,然後和着用泉水釀制經年的甜酒,泡制到一處,再加上若幹的輔料,就成了這桂花酒,而這酒據說開壇後,酒香能飄出七裡之遠,故因此而得名。

    ” 高寵見孔融聽得入神,又指着旁邊的好幾罐封口的酒,道:“這邊的酒是送與大人的,待明日一早我便差人與大人送去。

    ” “如此就不客氣了!”孔融正暗自歎息一小樽不過瘾,倏然聽到高寵有意相送幾罐,自是大喜過望。

     第二天,熱熱鬧鬧大張其鼓的朝廷特使孔融在驿館收拾行裝之後,便匆匆起身返回許昌,而白日與孔融言語不睦的高寵甚至沒有前來送行,隻遣了陳登和劉晔相陪着。

     建安三年九月初,許昌,司空曹府。

     剛從宛城征戰回來的曹操瞧着案幾上的一份上書,眯起一對陰沉的利眼,一根一根的撚着颌下的短須,他的臉上黑郁郁的,看不到是喜是憂。

     在他身旁,坐着的是曹操倚為智囊的謀士郭嘉。

    年紀在二十五六上下、白面無須的郭嘉看上去有些疲憊,在兩頰處的陣陣潮紅更是顯示出一種病态來。

     關于孔融這一次出使江東的遭遇,曹操身邊的程昱等衆多謀士都認為高寵隻是一個草莽匹夫,充其量也不過和呂布一般,徒有勇力而無甚謀略。

     唯有曹操和郭嘉不這麼認為。

     “孔融晚上曾離開驿館二個時辰。

    ”對于孔融晚上暫時的失蹤,曹操已接到暗探的密報,但孔融到底去了哪裡,又和什麼人見了面,曹操從暗探那裡卻再已得不到更多的消息。

     孔融究竟去了哪裡?現在,除非孔融自已講出來,曹操已無法知曉。

     “奉孝,依你之見,高寵執意抗旨不從,是真是假?”曹操若有所問。

     “以明公之智,當不至于被高寵的瞞天過海之計蒙了眼睛!”郭嘉看着曹操,輕咳了兩聲,微笑着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