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生死豪情

關燈
餘人悉數到了戰場,加之廣陵太守陳登部的六千人,總兵力上高寵軍有約二萬六千人,稍占優勢。

     單從兵力上看,這一戰無論是對哪一方,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但決定勝負的因素除了兵力,還有謀略、士氣、戰鬥力和足夠的幸運。

     是的,運氣——,沒了運氣,有時再多的謀略也隻能徒乎哀歎。

     比如高寵這個家夥,如果沒有運氣的幫忙,又怎麼可能白手起家占據這樣一大塊的地盤。

     但是,有了運氣又如何? 沒有幸運又怎樣? 雖然身軀因為連日的趕路而有些僵硬,但孫策心中卻似有一團烈火在熊熊燃燒。

     早就渴望與高寵堂堂正正一戰的孫策已迫不急待,自從在神亭嶺與高寵黑夜驚險一戰後,孫策為與高寵的再度交鋒已等待了太久。

     這也是他沒有采納周瑜意見的原因之一。

     建安三年七月二十日,曲阿城東三十裡的一條小河畔。

     淺淺潺流的河水拍擊在石頭上,發出了悅耳的聲音,有幾隻蒼鹭在河流邊飲着水,偶爾擡起頭,警惕的掃視下四周。

    而在小河的旁邊,是一叢密林,夏日的盛裝給它披上的厚重綠色掩蓋了裡面所藏着的一切。

     潛藏在叢林中的是高寵精心挑選出來的二千精銳宿衛,他們由雷緒和獨臂的梅乾統領,這些兵卒的戰鬥力在本來就甚稱全軍之冠的宿衛營中數一數二,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整體攻防,都足可以一擋十。

     現在,他們正屏住呼吸,緊張着注視着叢林外的一切。

     在他們的左面,高寵軍的旌旗遍布小河的一側,在稍高一點的山崗上,一臉從容自信的高寵勒馬擒矟,俯視着前方森嚴有序的軍陣,在他的身後,佩劍的魯肅、徐庶、劉晔棄了儒袍,換上錦衣皮甲,騎在馬上的模樣也不輸于甘甯、朱桓這些個武将。

     “寵帥,敵人動了——!”遊弋在最前哨的斥候飛快的趕到中軍陣前,喘息着吐出這個重要的消息。

     高寵似不輕意的向側面的叢林看了一眼,很快的又收回目光,然後沉聲吩咐道:“命令朱桓的前軍,堵住敵人的攻勢,同時,讓甘甯率軍從另一側迂回包抄過去,切斷敵軍先鋒的後路。

    ” “是。

    ”斥候沒有猶豫,俯下身軀夾緊馬腹回頭疾馳。

     今日這一戰,高寵勢在必得。

     堵與疏,是相對的。

     雖然還有一些困難,比如江北的新卒不谙水戰,比如有數的大将隻有甘甯、朱桓等寥寥幾人,沒有孫策軍中那樣的多,但好在眼下孫策大軍連日趕返,兵卒皆是疲憊不堪,大多數的人無有鬥志,隻盼着能早一點回到故鄉。

     敵我易勢,對于這一戰,高寵充滿了信心。

     即便不能全殲孫策大軍,也要給予必要的重創,對于這一次決戰時機的把握,主張以疏為主的魯肅也深表贊同。

     在河的對岸。

     有一雙滿是血絲的眼睛同樣在注視着。

     那是孫策的眼睛。

     “主公,隻要沖過這一陣,前面就不會有任何的阻擋了!請讓我打頭一陣。

    ”程普臉色蒼老,那一對銳利的雙眼已然渾濁。

     孫策眼望敵方黑壓壓的戰陣,一股快意淋漓的戰意從心底升起,時隔三年,高寵已成為了一個可怕的對手。

     這樣的對手才是孫策渴望的。

     而王朗、嚴白虎之流的,根本就提不起孫策一絲一毫的興趣。

     “程老将軍,這将打先鋒的任務讓給我!”周泰策馬持斧而出,裸露的背上一道道傷疤奪目。

     孫策點了點頭,這頭一仗關系重大,若勝則軍心大震,若敗則士氣急落,對于處在困境中的孫策兵卒來說,初戰隻許勝不許敗。

     所以,屢挫高寵的周泰是更合适的人選。

     周泰興奮的呐喊一聲,揮動手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