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落寞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率領下,離開了他們熟悉的守衛了多日的要隘,向着陌生未知的地方行進,等待他們的将是生與死的嚴峻考驗。
太史慈勒住戰馬,回首再看了一眼幕色中的重重關隘,這是一座堅固無比的雄關,在自已的精心布防下,即便孫策派再多的士卒來,也攻不破它的。
“走!”太史慈回過身,大喝道。
這一刻,他的眼神隻凝視向前方,卻不曾注意到在關隘的一角,一隻白鴿正拍動着翅膀,飛向遠處的天空。
陰陵。
孫策的心情從來沒有象今天這般緊張過,他來回的踱着步,不時的叫進守衛的親卒詢問消息,而在他的一旁,周瑜着一身白衣,飄然欲飛,清早梳的頭發到現在依舊是一絲不亂。
“公謹,你說祖郎會不會——。
”孫策停下腳步,将焦慮的眼神投向周瑜。
“伯符兄行軍打仗向來是有勇有謀,今日為何如此沉不住氣,定是擔心過度了吧,沒事的,祖郎他除了與我們聯合,不會有其它的路可走!”周瑜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着冷靜。
自皖城退兵後,不甘失敗的孫策與周瑜就一直在尋找着突破高寵軍防線的缺口,但是,由于石印山要隘的存在,使得孫策空有大軍卻隻能徒然興歎。
如果不能迅速的突破石印山要隘,高寵就會有足夠的時間調防部隊,組成一支強悍的力量來迎擊敵人。
與高寵軍硬碰硬的撕殺,那将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那不是孫策所期望的。
所以,破敵的唯一希望就在能否順利奪取石印山上。
既然強攻無果,那麼隻能智取。
但是,守衛石印山的高寵軍大将是骁勇善戰的太史慈,對于神亭嶺上的那一戰,孫策腦海中忘不了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高寵,另一個便是太史慈。
勸降?若是旁人,或許還有一點可能,但太史慈卻絕無可能。
以太史慈的脾性和忠義,他是絕不會背叛舍命救了自已的高寵的,就因為有了神亭嶺上的那一段傳奇,在太史慈和高寵之間就有了一種永遠也割不斷的聯系。
既然勸降不成,那麼隻能從太史慈身邊的人着手了,就在孫策和周瑜為了尋覓人選而苦苦思索時,祖郎出現了。
對于這個險些要了自已性命的山越宗帥,孫策倒并沒有多大的惡感,祖郎能夠在陰陵一帶盤據這麼長的時間,倒也并非是個一無是處的家夥。
在建安三年的四月間,祖郎遭太史慈攻擊不敵,後歸順了高寵,這時高寵如果重用于他,祖郎是絕不會起異心的,但是,高寵在五月間的一項屯田舉措卻改變了這一切,随着豫章吸引流民的日漸增多,原先依靠墾荒來安置的政策已無法再實施下去了,因為可開墾的荒地在不斷的減少,而與此同時,豫章各地象祖郎一般的宗族首領卻依舊占有着大量的肥沃土地,他們手頭有地,卻無人手耕種,大量的良田由此隻好抛荒。
在倉慈、杜襲、繁欽等一大批南渡士族名士的谏議下,一場清點土地的運動随即展開,它的實施觸動到了祖郎的利益。
本以為歸降後能夠得到更大好處的祖郎當然不甘心失去原有的土地和财富,于是他選擇了背叛。
“祖郎有把柄在我們手裡拈着呢,他跑不了!這就是證據。
”周瑜自信的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道。
孫策笑了笑,輕咳一聲道:“論起這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本事,公謹實是強過我甚多!” 周瑜聽到孫策贊歎,笑道:“這些都不過是雕蟲小計耳,伯符能夠不避親疏,任用賢才、引各方名士相投,這一份氣魄和魅力又豈是瑜所能比的。
” 孫策大笑道:“公謹過謙了,你我情同兄弟,客套恭唯的話就不說了!” 正說笑時,一隻鴿子撲楞楞的拍着翅膀飛落到周瑜身前的窗棱上,在它的右腳上綁着一個竹筒做的小環。
周瑜眼睛一亮,道:“祖郎來消息了!”
太史慈勒住戰馬,回首再看了一眼幕色中的重重關隘,這是一座堅固無比的雄關,在自已的精心布防下,即便孫策派再多的士卒來,也攻不破它的。
“走!”太史慈回過身,大喝道。
這一刻,他的眼神隻凝視向前方,卻不曾注意到在關隘的一角,一隻白鴿正拍動着翅膀,飛向遠處的天空。
陰陵。
孫策的心情從來沒有象今天這般緊張過,他來回的踱着步,不時的叫進守衛的親卒詢問消息,而在他的一旁,周瑜着一身白衣,飄然欲飛,清早梳的頭發到現在依舊是一絲不亂。
“公謹,你說祖郎會不會——。
”孫策停下腳步,将焦慮的眼神投向周瑜。
“伯符兄行軍打仗向來是有勇有謀,今日為何如此沉不住氣,定是擔心過度了吧,沒事的,祖郎他除了與我們聯合,不會有其它的路可走!”周瑜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着冷靜。
自皖城退兵後,不甘失敗的孫策與周瑜就一直在尋找着突破高寵軍防線的缺口,但是,由于石印山要隘的存在,使得孫策空有大軍卻隻能徒然興歎。
如果不能迅速的突破石印山要隘,高寵就會有足夠的時間調防部隊,組成一支強悍的力量來迎擊敵人。
與高寵軍硬碰硬的撕殺,那将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那不是孫策所期望的。
所以,破敵的唯一希望就在能否順利奪取石印山上。
既然強攻無果,那麼隻能智取。
但是,守衛石印山的高寵軍大将是骁勇善戰的太史慈,對于神亭嶺上的那一戰,孫策腦海中忘不了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高寵,另一個便是太史慈。
勸降?若是旁人,或許還有一點可能,但太史慈卻絕無可能。
以太史慈的脾性和忠義,他是絕不會背叛舍命救了自已的高寵的,就因為有了神亭嶺上的那一段傳奇,在太史慈和高寵之間就有了一種永遠也割不斷的聯系。
既然勸降不成,那麼隻能從太史慈身邊的人着手了,就在孫策和周瑜為了尋覓人選而苦苦思索時,祖郎出現了。
對于這個險些要了自已性命的山越宗帥,孫策倒并沒有多大的惡感,祖郎能夠在陰陵一帶盤據這麼長的時間,倒也并非是個一無是處的家夥。
在建安三年的四月間,祖郎遭太史慈攻擊不敵,後歸順了高寵,這時高寵如果重用于他,祖郎是絕不會起異心的,但是,高寵在五月間的一項屯田舉措卻改變了這一切,随着豫章吸引流民的日漸增多,原先依靠墾荒來安置的政策已無法再實施下去了,因為可開墾的荒地在不斷的減少,而與此同時,豫章各地象祖郎一般的宗族首領卻依舊占有着大量的肥沃土地,他們手頭有地,卻無人手耕種,大量的良田由此隻好抛荒。
在倉慈、杜襲、繁欽等一大批南渡士族名士的谏議下,一場清點土地的運動随即展開,它的實施觸動到了祖郎的利益。
本以為歸降後能夠得到更大好處的祖郎當然不甘心失去原有的土地和财富,于是他選擇了背叛。
“祖郎有把柄在我們手裡拈着呢,他跑不了!這就是證據。
”周瑜自信的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道。
孫策笑了笑,輕咳一聲道:“論起這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本事,公謹實是強過我甚多!” 周瑜聽到孫策贊歎,笑道:“這些都不過是雕蟲小計耳,伯符能夠不避親疏,任用賢才、引各方名士相投,這一份氣魄和魅力又豈是瑜所能比的。
” 孫策大笑道:“公謹過謙了,你我情同兄弟,客套恭唯的話就不說了!” 正說笑時,一隻鴿子撲楞楞的拍着翅膀飛落到周瑜身前的窗棱上,在它的右腳上綁着一個竹筒做的小環。
周瑜眼睛一亮,道:“祖郎來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