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陰差陽錯
關燈
小
中
大
話,這南下送親不是成了一句空話嗎?
“伯權賢侄,若是到了酉時,再不見夏侯姑娘的蹤迹,我看我們也不用再找了,估計她已遭了賊寇的毒手了!”王誧道。
“議郎大人說得倒是輕巧,不找到新娘這又送什麼親,出許都時,司空大人囑咐此行幹系重大,現在出了漏子,你我可都要擔重責的。
”夏侯衡怒沖腦門,說話已失了禮數,失了新娘,莫說是南下,便是回轉許都,這曹純、曹休等人的譏笑他又如何受得了。
王誧臉色倏變,按年齡來論,夏侯衡不過是子侄輩,竟然現在與自已這樣說話,還不是仗着夏侯氏與曹氏的關系,夏侯衡這話明擺着,失了新娘他夏侯衡至多是遭到一頓喝斥,有了親緣關系的疏通,曹操頂多喝斥風句,也不能怎麼樣,而他王誧就不一樣了,說一定到時成了替罪羊也不一定。
好一會,王誧平複心情,道:“伯權息怒。
這新娘雖是失了,但我們這送親的隊伍卻還應該繼續南行。
” 夏侯衡不解道:“沒了新娘,如何南下?” 王誧笑道:“試問伯權,在這一路南來的隊伍中,除了你之外,有誰見過夏侯姑娘的真面目?如果沒有其它人,我們何不來一個李代桃僵——?” 夏侯衡眼前一亮,道:“議郎大人是說找另外的女子來替代夏侯雲?” 王誧老奸巨滑的笑了笑,道:“這個老夫可沒這麼說!伯權可千萬别誤會了。
” 夏侯衡哈哈一陣大笑,心照不宣道:“議郎大人放心,這事除了老天知道外,就你知我知。
來人,與我轉道南行,向廣陵出發。
” 在領略了徐州地界賊寇的厲害外,夏侯衡與王誧不敢再作停留,徑直轉道向廣陵而去,這一路去由于财物、車轎盡失,速度倒是快了許多。
廣陵城,太守府邸。
太守陳登正一臉的凝重,上個月自已的堂兄陳瑀在海西一戰中,被孫策屬下大将呂範和徐逸擊敗,大将陳牧陣亡,陳瑀本人則孤身逃回長江北岸。
這一敗使得陳氏在江南的利益喪失殆盡,面對孫策咄咄逼人的攻勢,陳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幸好孫策在皖城遭到了高寵的重挫,不然的話,這廣陵也難堅守了。
自陶謙死後,無論是劉備還是呂布,雖然他們都是名頭響亮的英豪人物,但在陳登的眼中,卻還都算不上什麼,徐州的局勢也從來都在自已的掌握之中。
昔日陶謙在時,丹楊派和以糜氏兄弟為主的庶族勢力把持權柄,以陳登和趙昱為首的士族勢力被打壓得厲害,趙昱強出頭,結果被陶謙的同鄉兵痞笮融殺死,陳登也隻好選擇了隐居避亂。
等陶謙一死,陳登慫勇并大力支持劉備繼任徐州牧,同時在暗中挑拔丹揚派與劉備的矛盾,結果便是造成了劉備與曹豹的沖突。
不巧的是,呂布這隻豺狼随後借着這個機會入主了徐州,陳登控制徐州的目的并沒有達到,現在他表面上與呂布合作,暗地裡卻與曹操私通,期望借助曹操的勢力來趕跑呂布,這個目标現在來看,一切都進行得極為順利,呂布這個有勇少謀的武夫雖然不信任自已,但最終還是聽從了自已的建議。
長袖善舞、借刀殺人是陳登的長項,但在孫策的身上,這一切都失去了作用。
孫策就象是一堵結結實實的牆一般,任陳登使出百般的招數,他隻要使出一招便結束了難題,這一招就是——武力平叛。
謀略畢竟隻是手段,最終的結果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想到這裡,一向精明的陳登也隻得無奈的搖頭。
“太守大人,朝廷南行送親的隊伍到了!”下人急急忙忙的跑過來報道。
陳登心頭一喜,忙吩咐道:“快與我出門接迎!” 未等他語音落下,便聽到門外一人大聲笑答道:“元龍,别來無恙乎?”
“議郎大人說得倒是輕巧,不找到新娘這又送什麼親,出許都時,司空大人囑咐此行幹系重大,現在出了漏子,你我可都要擔重責的。
”夏侯衡怒沖腦門,說話已失了禮數,失了新娘,莫說是南下,便是回轉許都,這曹純、曹休等人的譏笑他又如何受得了。
王誧臉色倏變,按年齡來論,夏侯衡不過是子侄輩,竟然現在與自已這樣說話,還不是仗着夏侯氏與曹氏的關系,夏侯衡這話明擺着,失了新娘他夏侯衡至多是遭到一頓喝斥,有了親緣關系的疏通,曹操頂多喝斥風句,也不能怎麼樣,而他王誧就不一樣了,說一定到時成了替罪羊也不一定。
好一會,王誧平複心情,道:“伯權息怒。
這新娘雖是失了,但我們這送親的隊伍卻還應該繼續南行。
” 夏侯衡不解道:“沒了新娘,如何南下?” 王誧笑道:“試問伯權,在這一路南來的隊伍中,除了你之外,有誰見過夏侯姑娘的真面目?如果沒有其它人,我們何不來一個李代桃僵——?” 夏侯衡眼前一亮,道:“議郎大人是說找另外的女子來替代夏侯雲?” 王誧老奸巨滑的笑了笑,道:“這個老夫可沒這麼說!伯權可千萬别誤會了。
” 夏侯衡哈哈一陣大笑,心照不宣道:“議郎大人放心,這事除了老天知道外,就你知我知。
來人,與我轉道南行,向廣陵出發。
” 在領略了徐州地界賊寇的厲害外,夏侯衡與王誧不敢再作停留,徑直轉道向廣陵而去,這一路去由于财物、車轎盡失,速度倒是快了許多。
廣陵城,太守府邸。
太守陳登正一臉的凝重,上個月自已的堂兄陳瑀在海西一戰中,被孫策屬下大将呂範和徐逸擊敗,大将陳牧陣亡,陳瑀本人則孤身逃回長江北岸。
這一敗使得陳氏在江南的利益喪失殆盡,面對孫策咄咄逼人的攻勢,陳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幸好孫策在皖城遭到了高寵的重挫,不然的話,這廣陵也難堅守了。
自陶謙死後,無論是劉備還是呂布,雖然他們都是名頭響亮的英豪人物,但在陳登的眼中,卻還都算不上什麼,徐州的局勢也從來都在自已的掌握之中。
昔日陶謙在時,丹楊派和以糜氏兄弟為主的庶族勢力把持權柄,以陳登和趙昱為首的士族勢力被打壓得厲害,趙昱強出頭,結果被陶謙的同鄉兵痞笮融殺死,陳登也隻好選擇了隐居避亂。
等陶謙一死,陳登慫勇并大力支持劉備繼任徐州牧,同時在暗中挑拔丹揚派與劉備的矛盾,結果便是造成了劉備與曹豹的沖突。
不巧的是,呂布這隻豺狼随後借着這個機會入主了徐州,陳登控制徐州的目的并沒有達到,現在他表面上與呂布合作,暗地裡卻與曹操私通,期望借助曹操的勢力來趕跑呂布,這個目标現在來看,一切都進行得極為順利,呂布這個有勇少謀的武夫雖然不信任自已,但最終還是聽從了自已的建議。
長袖善舞、借刀殺人是陳登的長項,但在孫策的身上,這一切都失去了作用。
孫策就象是一堵結結實實的牆一般,任陳登使出百般的招數,他隻要使出一招便結束了難題,這一招就是——武力平叛。
謀略畢竟隻是手段,最終的結果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想到這裡,一向精明的陳登也隻得無奈的搖頭。
“太守大人,朝廷南行送親的隊伍到了!”下人急急忙忙的跑過來報道。
陳登心頭一喜,忙吩咐道:“快與我出門接迎!” 未等他語音落下,便聽到門外一人大聲笑答道:“元龍,别來無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