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北女南嫁

關燈
奉孝的心思瞞不過,明公若能與高寵聯合,則我軍在攻宛城之前,可先令高寵在江夏、長沙兩處出兵牽制,使得劉表不敢冒然傾荊州兵北上,如此則我軍再強攻宛城,張繡見劉表救援不力,必生離叛之心,如此則劉、張合縱可破矣。

    ” 曹操大喜道:“奉孝真乃吾之子房也。

    ” 這時,荀攸上前谏道:“江左局勢雖如奉孝所言,呈兩邊之局,但以實力而論,孫策占據了富庶的吳郡、會稽和丹楊三郡,無疑是占了上風,高寵所處之豫章地僻偏遠,人煙稀少,征兵不易,且其在與孫策數番大戰後,已勢成水火,彼此早視為勁敵,現在要他冒兩面為敵的危險與劉表決裂,恐無可能!” 衆人聽荀攸分析得也是很有道理,本已落下的一顆心又懸了起來。

     許久未曾出聲的荀彧輕咳了一聲,道:“明公忘了高寵前番遣華歆來許都說項之事嗎,那高寵心中既有朝廷,明公何不以天子名義下一道诏書,表高寵為揚州刺史,奮威将軍,如何則聯合之事可成!” 曹操眉頭一皺,沉吟了片刻,道:“表高寵為揚州刺史——,好雖是好,隻不過這樣一來,孫策那邊恐又會橫生間隙!” 荀彧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道:“這個好辦,明公在向天子表高寵為揚州刺史時,可同表孫策為讨逆将軍,吳侯,如此則孫策縱有意見,亦無話可說!另外,彧聽聞那高寵年不過二十,尚未取有妻室,明公何不在内室中選一合适女子南嫁,以婚事來進一步鞏固與高寵的聯合,這樣一來高寵必心存感激,舍力相助!” 郭嘉撫掌大贊道:“若合縱事成,明公在北、高寵在南,既可牽制劉表北上,又能扼制孫策的迅速壯大,此為一舉兩得之策耳!” “好,就依了文若、奉孝之計!”荀彧的話打消了曹操最後的顧慮,畢竟與當前急迫的征讨宛城戰事相比,遠在江東的孫策一時還威脅不到曹操的安危。

     至于挑選哪一個女子南嫁的問題,在衆人眼裡,是根本不用在議事大廳讨論的,回到府中由内眷去指定就可以了。

     最終那個被選定了南嫁的女子,落到了夏侯淵的堂侄女——夏侯雲身上。

     豫章與許都是根本不能比的,這一次遠嫁在大多數人看來,與漢室遣公主到匈奴和親也沒什麼兩樣,所以,曹操的親屬中,雖然合适的女子有好幾個,但選來選去,也隻剩下了夏侯雲才是唯一合适的人選。

     寄靠在夏侯府上的夏侯雲是夏侯淵的堂侄女,雖然也是夏侯家成員,但畢竟關系遠了,加之其父母早亡,又無兄弟姐妹,也沒有顯要的親戚來為她說項。

     這一切,就這麼定下了。

     若能用一個女子的婚姻來達到自已的政治目的,曹操當然會去做,至于那個女子的終生幸福,根本就不值得去費心思考慮。

     許都,奮武校尉夏侯淵府上,後室。

     夏侯雲靜坐在梳妝台前,一臉的平靜,前二日,聽府中的家人傳言,堂伯父已向司空大人應允了親事,将自已許佩給了遠在豫章的一個郡守,過不了幾天,自已就要出門遠嫁了。

     對于這一次完全未經自已同意的親事,夏侯雲沒有去哭鬧,沒有去反抗,而是異常平靜的接受了,或許對于她這樣一個弱女子來說,既然不能反抗,也就隻能坦然去承受。

     無論如何,能夠離開這個囚禁了自已十七年的地方,總是一件開心的事。

     聽說,外面戰禍連綿。

     司隸一帶還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這一切都遮擋不住夏侯雲那顆渴求自由的心。

     雖然在許都很多的官宦人家的眼中,豫章雖偏又貧,但對于夏侯雲來說,感覺上總比現在寄人籬下的生活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