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霹靂戰車

關燈
了。

     我一邊就這樣想着,一邊随家丁向後院走去。

     劉晔府上的後院臨着城根,院與房間都相當的大,我進得院内,隻見地上散落着些新刮下來的木屑,待到廂房門口,家丁便轉身回去了,劉晔卻并未曾在那裡相迎,我略一遲疑,舉步入内,卻不由大吃了一驚。

     空氣中彌漫着木刨花的塵沫和氣味,我仔細打量着這間碩大的缺少了屋頂的房子,這裡不象是官員的府邸,而更象是一處工匠幹活的作棚,實際上這就是一間作棚,因為我還看到好幾個工匠打扮的人在房中忙碌。

     劉晔以一種奇怪的姿式倚靠在一台巨大的木結構戰車上,見我進來他瞟了我一眼,又繼續專注在這台戰車上,他的眼神中充滿着迷離,那是一種隻有在母親看待自已孩子時才有的情感流露。

     那戰車上的彈射杆斜斜的指向天際,給人以一種刺破蒼穹的不羈,在房子的中央,呈現在我面前的,的的确确是一台威力巨大的抛石器,從構造上講,這實際上是一種依靠木闆彎曲時産生的張力來抛射石塊的大型投射器。

    簡單的說,這是一種靠扭力發射的抛石機,它由三部分構成,即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和四個支撐物體重量的車輪,一根直立的彈射杆和頂上裝有橫梁的兩根結實的柱子。

     在木制彈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裡,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于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杆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梁。

    彈射杆的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杆的頂端裝一堅韌牛皮制成的彈袋。

     彈射時,先用絞盤将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彈袋裡放進石塊。

    當用扳機裝置松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複到垂直位置,并與橫梁撞擊,用慣性将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标。

     無可否認,展現在我面前的,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武器,用它可抛擲大塊石頭,砸壞敵方城牆和兵器;更可以抛擲出越過城牆進入城内的石彈,用來可殺傷守城的敵兵,同時,它還可以抛擲圓木等其它重物,或用繩、棉線等蘸上油料裹在石頭上,點燃後發向敵營,燒殺敵人。

     與長沙城下我最初見到的蒯越軍中的抛石車不同,那種樣式的抛石車必須在敵人陣地前埋設,由于射程不遠,攻城時兵卒在敵軍的弓箭射程内發射,容易導緻傷亡,而劉晔的這一台更精巧細緻、彈射杆拉緊時的張力更大,這表明這台車除了射程更遠外,發射的速度也更快,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台抛石車是可以移動的,比之長沙城下的那些笨重移動不便的抛石車更能适應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

     與我驚愕的神情相比,劉晔臉上卻是淡淡的看不出喜憂來。

    劉晔道:“寵帥,此車比長沙蒯越軍中的抛石車如何?” 我懾服道:“無論是發射速度,還是射程都強過甚多,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移動不便的難道,當真是一件攻城的利器。

    ” 劉晔愛惜的撫着車架,道:“我将這車命名為霹靂車,寵帥以為如何?” 我大聲贊許道:“攻似雷霆霹靂,守若固如金湯,端是好名字!”原來劉晔這些天窩在家中是在研究霹靂車的事,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了。

     劉晔道:“前番在長沙時,見敵軍留下的抛石車殘骸,晔不覺心喜,這些天潛心研究,幸終有所獲!” 見過劉晔後,我心頭一直忐忑不安的一塊大石終于算是放下了,接下來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籌劃北伐袁術的大事,這一仗對于我軍來說,乃是第一次與北方的強豪接觸,到底情況會怎樣,我也無法料定。

     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北伐之舉是必然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