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空城幻術
關燈
小
中
大
司馬懿四周巡視一番,隻見山上蜀軍營寨木立,布局亦甚有章法;山下大道卻空元一人,十分甯靜。
司馬懿不由一陣欣喜。
他也不再久留,立刻趕返軍營去了。
馬谡在山上亦不敢松懈,親自巡視審察。
他居高臨下,發現山下有百餘魏軍,似乎是前來探路的樣子,很快便向北面退走了。
馬谡不由傲然大笑,向身邊的親兵道:“魏軍探子回去報知司馬懿,正合我意!他若敢率大軍到來,我于山上一揮令旗,大軍殺下,魏軍必潰逃如喪家之犬也。
” 親兵奉迎道:“馬參軍用兵神妙,足可與丞相并駕齊驅也。
” 馬谡更感得意,大笑不止。
司馬懿當晚深夜,馳返軍營,立刻便召集諸将前來帥帳,部署向街亭進軍,他對諸将說:“孔明派去守街亭之将,乃馬良之弟馬谡,此人誇誇其談,空論兵法,并無實戰經驗,徒具虛名!孔明一生英明,隻怕被此人敗壞了。
” 說罷,司馬懿即毫不猶豫,發出軍令。
他命令張郃為先鋒,首先率軍插入馬谡與王平相連的通道,堵住王平接應的去路,命令申耽、申儀率一萬大軍,潛上山腰,斷絕山上蜀軍取水之道。
第二天一早,張郃率兵直插到馬谡的山背,堵住王平出來接應的通道。
申耽、申儀二将,亦早已潛上蜀軍駐紮的孤山,阻斷了水道。
司馬懿自己親率大軍,一擁而進,将孤山四面圍住,卻并沒立刻進攻。
馬谡在山上觀察,但見魏兵漫山遍野,旌旗蔽日,布陣十分嚴整。
蜀軍兵将見了,人人心驚。
馬谡欲趁魏軍立腳未定,向山下沖擊。
不料他連揮令旗,蜀軍怯于山下魏軍勢大,準也不敢往下沖。
馬谡大怒,斬了兩名帶兵偏将,蜀軍勉強向山下沖去,沖到山腳,見魏軍嚴陣以待,毫不動搖,蜀軍驚駭,又退回山上去了。
馬谡這才開始驚覺,因軍處絕地,又面對雄壯敵軍,他在山上紮營,猶如将先機送給敵人了。
他已知大勢不妙,但此時他已無法可施,隻好下令嚴守山上,以待王平軍前來救應。
王平見魏軍已搶占要道,又将孤山上的馬谡軍四面圍困,他雖知敗局已定,但仍拼死率軍前來救應。
不料中途便被插入的張郃軍截住,雙方激戰起來。
王平隻得五千兵馬,又立腳未定,難抵魏軍的三萬先鋒大軍,隻好退回山背後。
魏軍從早上一直圍到晚上,山上水道被斷,蜀軍兵将無水做飯,又饑又渴,軍心大亂。
到半夜時分,山南的蜀軍打開營門,下山向魏軍投降。
司馬懿又命人在山上四處放火,山上林木茂盛,烈火熊熊。
蜀軍四處奔逃,鬼哭神号。
馬谡在此生死關頭,卻心慌意亂,驅趕殘兵敗将,從山的西面突圍逃命去了。
而山的西面是司馬懿故意下令留下的一個逃命缺口,否則馬谡的殘兵插翅難逃。
司馬懿迅速攻占了街亭要道,直接壓逼街亭後面入漢口的關口陽平關。
蜀軍的咽喉命脈,已被司馬懿緊緊地扼住了。
但司馬懿不冒進,他下令在街亭布下重防,準備迎接蜀軍的反擊。
因此魏延、高翔兩将,雖然依孔明的部署,率軍反擊街亭,亦被嚴陣以待的魏軍擊退了。
至此,街亭之戰已成定局,蜀軍因部署失當,己遭慘敗。
事後,司馬昭問司馬懿,為甚故意留下西面缺口,放馬谡的敗兵逃脫? 司馬懿笑道:“我料馬谡熟讀兵書,必知兵書上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論述。
因此馬谡雖然明知水道易被我斷,仍在山上駐紮,意在藉此激勵兵将死戰。
但馬谡卻忘記了,水斷并非死地,蜀兵尚有投降的一條活路呢!!……我所以留下了西山的缺口,正是不欲令蜀軍自知死地,而與我軍激戰也。
”* 司馬昭歎道:“馬谡對兵法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父帥卻能将兵法融彙貫通、舉一反三,更能反其道而行之,雖孔明在此,亦必敗無疑。
” 司馬懿卻肅然說道:“不然!馬谡怎又與孔明相比?街亭之敗,乃馬谡部署失當,未戰已失先機。
若孔明在此,必于要沖屯駐重兵,築起營壘,則我軍插翅難逾越也!日後與孔明正面交鋒對壘,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 司馬昭初曆戰陣,心中有點不以為然,暗道:就憑孔明竟用馬谡鎮守街亭,便足見孔明亦有失策之處了……父親是否有點過慮呢?這是司馬昭的内心話,他隻敢想而絕不敢說出來。
司馬昭年少氣盛,對孔明又有點不服氣,忍不住對司馬懿道:“父帥!如今孔明已失街亭,為甚不趁其軍心混亂之際,大舉向孔明的後方漢中進攻,以一戰攻滅蜀川呢?反而打算向孔明的主力大軍進攻?” 司馬懿肅然說道:“昭兒太天真了!街亭之戰,不過是因孔明用人不當,我軍僥幸成功而矣。
當年武太祖曹操,以百萬大軍進攻江東,孔明雖僅剩三萬兵力,依然聯合孫權,巧施妙計,大敗曹操于赤壁。
如今孔明雖失街亭,但兵力尚有十萬之衆。
而馬谡、魏延、王平、高翔等人,必己撤入陽平關,我攻取必十分困難。
再者孔明極善用兵,他知我軍進攻陽平關,必揮軍從我背後掩殺過來,我軍兩面受敵,大勢危也。
” 司馬昭一聽,這才醒悟司馬懿用兵
司馬懿不由一陣欣喜。
他也不再久留,立刻趕返軍營去了。
馬谡在山上亦不敢松懈,親自巡視審察。
他居高臨下,發現山下有百餘魏軍,似乎是前來探路的樣子,很快便向北面退走了。
馬谡不由傲然大笑,向身邊的親兵道:“魏軍探子回去報知司馬懿,正合我意!他若敢率大軍到來,我于山上一揮令旗,大軍殺下,魏軍必潰逃如喪家之犬也。
” 親兵奉迎道:“馬參軍用兵神妙,足可與丞相并駕齊驅也。
” 馬谡更感得意,大笑不止。
司馬懿當晚深夜,馳返軍營,立刻便召集諸将前來帥帳,部署向街亭進軍,他對諸将說:“孔明派去守街亭之将,乃馬良之弟馬谡,此人誇誇其談,空論兵法,并無實戰經驗,徒具虛名!孔明一生英明,隻怕被此人敗壞了。
” 說罷,司馬懿即毫不猶豫,發出軍令。
他命令張郃為先鋒,首先率軍插入馬谡與王平相連的通道,堵住王平接應的去路,命令申耽、申儀率一萬大軍,潛上山腰,斷絕山上蜀軍取水之道。
第二天一早,張郃率兵直插到馬谡的山背,堵住王平出來接應的通道。
申耽、申儀二将,亦早已潛上蜀軍駐紮的孤山,阻斷了水道。
司馬懿自己親率大軍,一擁而進,将孤山四面圍住,卻并沒立刻進攻。
馬谡在山上觀察,但見魏兵漫山遍野,旌旗蔽日,布陣十分嚴整。
蜀軍兵将見了,人人心驚。
馬谡欲趁魏軍立腳未定,向山下沖擊。
不料他連揮令旗,蜀軍怯于山下魏軍勢大,準也不敢往下沖。
馬谡大怒,斬了兩名帶兵偏将,蜀軍勉強向山下沖去,沖到山腳,見魏軍嚴陣以待,毫不動搖,蜀軍驚駭,又退回山上去了。
馬谡這才開始驚覺,因軍處絕地,又面對雄壯敵軍,他在山上紮營,猶如将先機送給敵人了。
他已知大勢不妙,但此時他已無法可施,隻好下令嚴守山上,以待王平軍前來救應。
王平見魏軍已搶占要道,又将孤山上的馬谡軍四面圍困,他雖知敗局已定,但仍拼死率軍前來救應。
不料中途便被插入的張郃軍截住,雙方激戰起來。
王平隻得五千兵馬,又立腳未定,難抵魏軍的三萬先鋒大軍,隻好退回山背後。
魏軍從早上一直圍到晚上,山上水道被斷,蜀軍兵将無水做飯,又饑又渴,軍心大亂。
到半夜時分,山南的蜀軍打開營門,下山向魏軍投降。
司馬懿又命人在山上四處放火,山上林木茂盛,烈火熊熊。
蜀軍四處奔逃,鬼哭神号。
馬谡在此生死關頭,卻心慌意亂,驅趕殘兵敗将,從山的西面突圍逃命去了。
而山的西面是司馬懿故意下令留下的一個逃命缺口,否則馬谡的殘兵插翅難逃。
司馬懿迅速攻占了街亭要道,直接壓逼街亭後面入漢口的關口陽平關。
蜀軍的咽喉命脈,已被司馬懿緊緊地扼住了。
但司馬懿不冒進,他下令在街亭布下重防,準備迎接蜀軍的反擊。
因此魏延、高翔兩将,雖然依孔明的部署,率軍反擊街亭,亦被嚴陣以待的魏軍擊退了。
至此,街亭之戰已成定局,蜀軍因部署失當,己遭慘敗。
事後,司馬昭問司馬懿,為甚故意留下西面缺口,放馬谡的敗兵逃脫? 司馬懿笑道:“我料馬谡熟讀兵書,必知兵書上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論述。
因此馬谡雖然明知水道易被我斷,仍在山上駐紮,意在藉此激勵兵将死戰。
但馬谡卻忘記了,水斷并非死地,蜀兵尚有投降的一條活路呢!!……我所以留下了西山的缺口,正是不欲令蜀軍自知死地,而與我軍激戰也。
”* 司馬昭歎道:“馬谡對兵法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父帥卻能将兵法融彙貫通、舉一反三,更能反其道而行之,雖孔明在此,亦必敗無疑。
” 司馬懿卻肅然說道:“不然!馬谡怎又與孔明相比?街亭之敗,乃馬谡部署失當,未戰已失先機。
若孔明在此,必于要沖屯駐重兵,築起營壘,則我軍插翅難逾越也!日後與孔明正面交鋒對壘,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 司馬昭初曆戰陣,心中有點不以為然,暗道:就憑孔明竟用馬谡鎮守街亭,便足見孔明亦有失策之處了……父親是否有點過慮呢?這是司馬昭的内心話,他隻敢想而絕不敢說出來。
司馬昭年少氣盛,對孔明又有點不服氣,忍不住對司馬懿道:“父帥!如今孔明已失街亭,為甚不趁其軍心混亂之際,大舉向孔明的後方漢中進攻,以一戰攻滅蜀川呢?反而打算向孔明的主力大軍進攻?” 司馬懿肅然說道:“昭兒太天真了!街亭之戰,不過是因孔明用人不當,我軍僥幸成功而矣。
當年武太祖曹操,以百萬大軍進攻江東,孔明雖僅剩三萬兵力,依然聯合孫權,巧施妙計,大敗曹操于赤壁。
如今孔明雖失街亭,但兵力尚有十萬之衆。
而馬谡、魏延、王平、高翔等人,必己撤入陽平關,我攻取必十分困難。
再者孔明極善用兵,他知我軍進攻陽平關,必揮軍從我背後掩殺過來,我軍兩面受敵,大勢危也。
” 司馬昭一聽,這才醒悟司馬懿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