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緣之合
關燈
小
中
大
到白帝城地域來了……張大嬌說到此處,氣呼呼的竟道:“諸葛伯伯!這白虎十分可惡,又十分古怪,不知何處來的怪物?……我不将它擒捉,誓不罷休。
” 孔明不由呵呵笑道:“天嬌賢侄,你以為那白虎向你存心戲弄,因此恨它入骨,非一矛将它刺死不可,是麼?” 張大嬌格格大笑道:“是啊!諸葛伯伯真知我心啊! ……但它若乖乖任我擒捉,或許我會饒它一命。
” 孔明微笑道:“可惜這白虎不但不會被你擒捉,更不會被你一矛刺死。
” 張天嬌大奇,忙道:“諸葛伯伯!為什麼?” 孔明道:“因為白虎乃無形之物,賢侄女以有形之矛,怎可将其刺死?……而且白虎現形,将你引來此地,乃另有深意。
” 張天嬌更感驚奇,忙又追問道:“諸葛伯伯!是甚深意呢?” 孔明見在場的均是天機勢格中人,便不加隐瞞,坦然說道:“天嬌賢侄,你所見之白虎,乃大地龍脈之真形現世,是介乎于有形無形虛幻之物。
它現形的目的,并非戲弄于你,而是一心将你帶引前來此地,和一位與你有天緣之合的人相會也!” 張天嬌一聽,驚奇中不由又添了迷惑,忙道:“諸葛伯伯! 什麼有形無形?什麼天緣之合?好不教人驚疑埃”孔明見張天嬌果然有乃父的遺風,性急而坦誠,毫不掩飾自己的心思。
他不由微微一笑,暗道:後主劉禅所見的白龍,與張天嬌所遇的白虎,形雖不同,其實均為一物,乃源自先主劉備所葬的白龍龍脈。
其目的均是為日後複興漢室的血脈而布伏玄機,令劉禅和張天嬌這一對天緣之合子女會合!但這等玄妙的風水地脈之道,說出來你等也不會明白。
孔明心中轉念,又見一切己露玄機,他不欲再在此地久留。
他簡略的對張天嬌道:“天嬌賢侄,此事有關地脈、天機的玄妙,日後你自會明白。
你相信伯伯為你所作的一切安排嗎?” 張天嬌毫無機心,聞言格格笑道:“爹爹生前,對伯伯拜服得五體投地,伯伯所作的安排,侄女天嬌又怎會疑惑!我但聽伯伯的主意便是。
” 孔明心中更喜歡張天嬌,暗道:她果然是一代虎将之女,雖為女兒身,但陽剛之氣充盈,正好補償後主劉禅的偏弱陽氣也……他心意已決,再不猶豫,對張天嬌道:“天嬌賢侄,且先随我返回成都,我不日将親自到你府中見你娘親。
” 張天嬌一聽,大喜道:“好啊!娘親常向我提起伯伯你,她有未了心願,極欲向伯伯讨教呢。
” 當下孔明,護送後主劉禅及張飛之女張天嬌,一路西行,快馬加鞭,迅速返回成都去了。
返回成都的第三日,孔明便果然駕臨張府,拜望張天嬌的娘親。
孔明以丞相的身份,親自為後主劉禅作媒,向張母提親,不料張母竟一口答應,十分欣慰。
原來張母的心願,便是請托孔明,為女兒張天嬌的終身大事操心。
後主劉禅視孔明如父,孔明作主的事,又怎會不答應? 而且劉禅知張大嬌是張飛之女,武藝高強,有她在身邊護衛,他便十分安心。
劉禅十分高興,下旨封張天嬌為正宮皇後。
大婚的當晚,後主劉禅和皇後陰陽交合。
到半夜時分,張天嬌半睡半醒之際,忽見殿頂現出一片天宇,一頭白虎和一條白龍,從東面飛來,白虎和白龍互相交纏,竟合而為一,化作一尾十分雄壯的白龍。
然後忽見白龍之腹,躍出一條小龍,其色由白變紫,身形漸大,最後紫龍以活潑矯健的雄姿,橫跨天際! 張天嬌猛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但夢中所見,十分清晰,更奇的是,就在當晚,張天嬌竟已懷身孕。
夢中所見,告知後主劉禅。
劉禅十分奇怪,便召孔明入宮,将張天嬌所夢及已懷身孕的事,私告孔明。
孔明心中不由一動,暗道:白虎與白龍合二為一,此不足為奇,乃預兆先主的白龍龍脈已生兆應,龍虎交彙龍氣旺發之象也。
但夢境中的白龍竟又躍出紫龍,最後是紫龍以天龍之勢,橫跨天際,卻十分奇特……莫非這複興漢室的天命之人,應驗于先主的第四代孫兒身上麼?……哎,若然如此,那便是百年外的天機運勢之兆也!屆時隻怕連我亦力所不及了! 孔明心中轉念,也不便向劉禅明示,連他亦無法把握的天機運勢,他怎敢輕易露洩?……孔明淡淡的笑說道:“主上不必憂慮,此兆乃劉氏子孫血脈日後之吉象,一切順其勢而行便是。
” 十個月後,皇後誕生一子,孔明親自為其命名,取名為“翹”,意即“翹首以待”之意,而劉翹日後所生兒子,便即奪晉而立的南朝郡主劉裕,此事發生于一百年後,亦即百年天機的又一次輪回逆轉之時。
天機運勢,玄妙之極,決非人力所能逆變。
此外,還有更奇妙的兆應。
就在蜀國後主劉禅與皇後張天嬌大婚而陰陽交會的當晚,魏帝曹丕,忽感心痛暴熾,十分痛苦。
自此即不時發作,日漸沉重,以緻卧床難起。
曹丕憶起他祭盤龍出先祖墳時驚兆,知自己必已時日無多了,他不得
” 孔明不由呵呵笑道:“天嬌賢侄,你以為那白虎向你存心戲弄,因此恨它入骨,非一矛将它刺死不可,是麼?” 張大嬌格格大笑道:“是啊!諸葛伯伯真知我心啊! ……但它若乖乖任我擒捉,或許我會饒它一命。
” 孔明微笑道:“可惜這白虎不但不會被你擒捉,更不會被你一矛刺死。
” 張天嬌大奇,忙道:“諸葛伯伯!為什麼?” 孔明道:“因為白虎乃無形之物,賢侄女以有形之矛,怎可将其刺死?……而且白虎現形,将你引來此地,乃另有深意。
” 張天嬌更感驚奇,忙又追問道:“諸葛伯伯!是甚深意呢?” 孔明見在場的均是天機勢格中人,便不加隐瞞,坦然說道:“天嬌賢侄,你所見之白虎,乃大地龍脈之真形現世,是介乎于有形無形虛幻之物。
它現形的目的,并非戲弄于你,而是一心将你帶引前來此地,和一位與你有天緣之合的人相會也!” 張天嬌一聽,驚奇中不由又添了迷惑,忙道:“諸葛伯伯! 什麼有形無形?什麼天緣之合?好不教人驚疑埃”孔明見張天嬌果然有乃父的遺風,性急而坦誠,毫不掩飾自己的心思。
他不由微微一笑,暗道:後主劉禅所見的白龍,與張天嬌所遇的白虎,形雖不同,其實均為一物,乃源自先主劉備所葬的白龍龍脈。
其目的均是為日後複興漢室的血脈而布伏玄機,令劉禅和張天嬌這一對天緣之合子女會合!但這等玄妙的風水地脈之道,說出來你等也不會明白。
孔明心中轉念,又見一切己露玄機,他不欲再在此地久留。
他簡略的對張天嬌道:“天嬌賢侄,此事有關地脈、天機的玄妙,日後你自會明白。
你相信伯伯為你所作的一切安排嗎?” 張天嬌毫無機心,聞言格格笑道:“爹爹生前,對伯伯拜服得五體投地,伯伯所作的安排,侄女天嬌又怎會疑惑!我但聽伯伯的主意便是。
” 孔明心中更喜歡張天嬌,暗道:她果然是一代虎将之女,雖為女兒身,但陽剛之氣充盈,正好補償後主劉禅的偏弱陽氣也……他心意已決,再不猶豫,對張天嬌道:“天嬌賢侄,且先随我返回成都,我不日将親自到你府中見你娘親。
” 張天嬌一聽,大喜道:“好啊!娘親常向我提起伯伯你,她有未了心願,極欲向伯伯讨教呢。
” 當下孔明,護送後主劉禅及張飛之女張天嬌,一路西行,快馬加鞭,迅速返回成都去了。
返回成都的第三日,孔明便果然駕臨張府,拜望張天嬌的娘親。
孔明以丞相的身份,親自為後主劉禅作媒,向張母提親,不料張母竟一口答應,十分欣慰。
原來張母的心願,便是請托孔明,為女兒張天嬌的終身大事操心。
後主劉禅視孔明如父,孔明作主的事,又怎會不答應? 而且劉禅知張大嬌是張飛之女,武藝高強,有她在身邊護衛,他便十分安心。
劉禅十分高興,下旨封張天嬌為正宮皇後。
大婚的當晚,後主劉禅和皇後陰陽交合。
到半夜時分,張天嬌半睡半醒之際,忽見殿頂現出一片天宇,一頭白虎和一條白龍,從東面飛來,白虎和白龍互相交纏,竟合而為一,化作一尾十分雄壯的白龍。
然後忽見白龍之腹,躍出一條小龍,其色由白變紫,身形漸大,最後紫龍以活潑矯健的雄姿,橫跨天際! 張天嬌猛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但夢中所見,十分清晰,更奇的是,就在當晚,張天嬌竟已懷身孕。
夢中所見,告知後主劉禅。
劉禅十分奇怪,便召孔明入宮,将張天嬌所夢及已懷身孕的事,私告孔明。
孔明心中不由一動,暗道:白虎與白龍合二為一,此不足為奇,乃預兆先主的白龍龍脈已生兆應,龍虎交彙龍氣旺發之象也。
但夢境中的白龍竟又躍出紫龍,最後是紫龍以天龍之勢,橫跨天際,卻十分奇特……莫非這複興漢室的天命之人,應驗于先主的第四代孫兒身上麼?……哎,若然如此,那便是百年外的天機運勢之兆也!屆時隻怕連我亦力所不及了! 孔明心中轉念,也不便向劉禅明示,連他亦無法把握的天機運勢,他怎敢輕易露洩?……孔明淡淡的笑說道:“主上不必憂慮,此兆乃劉氏子孫血脈日後之吉象,一切順其勢而行便是。
” 十個月後,皇後誕生一子,孔明親自為其命名,取名為“翹”,意即“翹首以待”之意,而劉翹日後所生兒子,便即奪晉而立的南朝郡主劉裕,此事發生于一百年後,亦即百年天機的又一次輪回逆轉之時。
天機運勢,玄妙之極,決非人力所能逆變。
此外,還有更奇妙的兆應。
就在蜀國後主劉禅與皇後張天嬌大婚而陰陽交會的當晚,魏帝曹丕,忽感心痛暴熾,十分痛苦。
自此即不時發作,日漸沉重,以緻卧床難起。
曹丕憶起他祭盤龍出先祖墳時驚兆,知自己必已時日無多了,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