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陣圖之秘

關燈
州方面,已馳來三路快馬,一路快馬急報:“魏兵由曹仁統領,向懦須進攻。

    ”一路探馬驚報:“曹休向尚口發起進攻。

    ”另一路慌報:“曹真率兵直插南郡。

    ”三路曹軍,兵力不下數十萬,聞報驚心。

     諸将這才驚佩,若貿然深入蜀境,與蜀軍纏鬥,此時曹軍大舉攻吳,吳必危矣!陸遜按兵不動,便可以及時回師,抗禦曹軍。

     陸遜此時,才向諸将道:“我非畏孔明的石陣,而是料曹丕必趁着我軍入蜀,後方空虛,而大舉南侵……我軍若深入蜀境,則必俱亡于曹魏也。

    ” 于是陸遜下令回師,從川口直出荊州,堵住曹軍直插南郡的去路。

    陸遜心中卻連連驚歎:“孔明真神人也!他料事之準,洞悉大勢之深,我不能及……既然如此,他所論之吳。

     蜀存亡大勢,我又不能不加仔細思量。

    ” 陸遜自在蜀境回師返國後,他的戰略思想,已和孔明十分接近,因此成了堅決主張吳、蜀盟好的主和派,對孫權的影響甚大,進而令吳、蜀兩國因此延長了一段時日。

    因此,孔明在蜀國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以他的驚人膽識智慧,懾服陸遜,令他回師抗魏,是此時此刻的唯一正确決策。

     吳軍迅速退回荊州,蜀國邊關白帝城,由于有劉備駐停,成了十分重要的邊關重城。

     趙子龍奉子孔明軍令,雖然吳軍已退,但仍不敢有絲毫疏忽,親自指揮布防,将白帝城變作一座牢固的堡壘。

    但趙子龍仍不放心,他進見劉備,懇切說道:“主上!此地乃吳、蜀邊境,十分兇險,請主上早日返回成都,以安軍民之心。

    ” 劉備搖頭道:“朕将長留白帝城!以鎮守吳、蜀邊境,補朕之過失。

    ” 趙子龍見不能勸服劉備,便擡出孔明的名頭,道:“主上,實不相瞞,丞相早授命于我,要我力勸主上速返成都。

    ” 不料劉備一聽,神色更見憂傷,他長歎一聲道:“朕于荊州之失,折損蜀國兵馬過半,心痛已甚!朕當日若聽從丞相之言,怎會有今日的慘敗啊!試間朕尚有何顔面見丞相?有何面目回見群臣……”劉備唏噓長歎,十分傷感。

    他一頓,又對趙子龍道:“目下蜀國情勢危急,魏國或會趁機攻蜀,子龍可速返成都,助丞相拯救危難。

    朕已死不足惜,不必以我為念埃”劉備此時心境,不知為甚,已突然有如返回他闖蕩天下,到處漂泊流離的歲月一般了。

     趙子龍不由亦回想起,當年劉備對他的恩信情義,他不由亦一陣傷感,慨然說道:“主上不必難過!請速返成都,重整兵馬,子龍願為主上報此慘敗之仇。

    ” 劉備此時,卻已十分冷靜,他深知蜀國遭此慘敗,軍力、物力的損失已過其半,不要說再次出兵攻吳報仇,就算求自保亦十分艱難了……他因此歎了口氣,卻決然說道:“子龍,我已身心俱疲,已無力再想攻吳報仇之事了……你不必以我為念,速返成都助丞相挽救危局去吧……我則長留白帝城也……”就在此時,外面忽報有兩位姑娘求見,一位是孔明的師妹雕雪,另一位是孔明的胞妹諸葛慧。

    劉備一聽,忙道:“快請。

    ” 侍者引領雕雪、諸葛慧二女,進府中大堂,拜見劉備,又與趙子龍相見了。

     劉備向二女歎道:“二位姑娘皆忠心為國之士,可惜朕不聽丞相之言,鑄成大錯,将複興漢室的大業送了……朕見二位姑娘如見丞相,朕當真悔恨莫及礙…”他心中傷痛,竟無法再說下去。

     雕雪、諸葛慧二女,心中怨恨劉備專行獨斷,招緻慘敗,陷蜀國于危急境地。

     但此時親眼目睹劉備神色憔悴;面目黯淡無光,知他已怕受愧悔羞恨的折磨,甚至雄心壯志盡失;眼見他的生命亦已時日無多,同情之心不由頓生,不但恨不起來,反而陪他一同難過。

     諸葛慧為安慰劉備,連忙将孔明早伏下的妙計,以驚世大陣懾陸遜,又以高瞻遠矚之論,勸退吳軍之事,奏知劉備。

     未了道:“陛下放心,吳國正窮于應付魏國的進攻,暫時已無力犯境。

    ” 劉備歎道:“丞相神機妙算,有丞相輔國,朕雖死亦無憾矣……”他一頓,又歎息道:“朕已知時日無多,但能于此臨逝之際,與丞相相聚,促膝深談,則朕心願已足也……可惜丞相須留成都,費心收拾朕一手造成的可悲殘局……”說到此處,劉備神色黯然,目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