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孤注一挪

關燈
主意已決,忽地微微一笑,向許靖附耳低言。

    許靖神色一振,立刻欣然點點答應。

     第二天一早,蜀國朝中大臣,便忽然傳出丞相孔明重病不起的訊息。

    朝中大臣,除太傳許靖、光祿大夫谯周外,均大為驚惶。

    因為誰都深知,孔明是蜀國的棟梁,他若有三長兩短,蜀國立刻便陷入危險境地! 但衆大臣前去探望,丞相府中的雕雪、諸葛慧、蕭候儀三人一律婉拒,說丞相病重,隻能靜養以求康複。

     正在病中的劉備聞訊,不由大驚,他就連自己的病也忘記了,連忙直奔丞相府。

    他吃驚之下,心中的痛苦也暫時忘卻,他的病況反而霍然全痊。

     劉備率數十侍從,便直入丞相府中。

    雕雪、諸葛慧、蕭候儀等,以丞相府幕僚的身份,拜進劉備,道:“丞相早知漢中王駕臨,特令我等在此迎接。

    丞相正在卧室中恭候呢。

    ” 劉備此時心急如焚,也不及細思,令諸葛慧引路,便直奔孔明的卧室中來了。

     劉備急步走到孔明的床前。

    隻見孔明緊閉雙目,躺在床上,神色十分困倦。

     劉備走近床前,示意候者不必驚動孔明,他伸出手去,輕摸孔明的額角,但感十分灼熱燙手。

    劉備禁不住失聲叫道:“丞相……你怎的了,難道競忍心先劉備而去麼?丞相有失,教我如何是好……”孔明忽地微睜眼,道:“主公,請恕臣不能拜迎之罪……臣深感惶恐……”劉備忙道:“丞相千萬珍重……丞相到底患何病症呢?” 孔明道:“臣憂心如焚,隻怕命不久矣。

    ” 劉備忙道:“丞相所憂何事?快告知我,我必可為丞相解憂。

    ” 孔明隻是一連道:“我的病已重,救無可救了。

    ” 劉備不由又驚又急,道:“丞相到底憂慮什麼?但說出來,我必盡力解決便是。

    ” 孔明一聽,才長歎一聲,道:“臣自出茅盧,得遇主公,相随至今,幸能言聽計從。

    今主公已得兩川之地,總算達成臣一部心願。

    但目下曹丕篡位,漢室将滅,文武百官,均卻奉主公為帝,滅魏興劉,複興漢室,以共圖功名。

    不料主公堅持不從,衆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各散東西。

    若文武盡散,吳、魏來攻,兩川必難保全,試問臣怎能不憂心如焚呢?” 劉備一聽,無奈說道:“我并非故意推卻,而是想此舉不忠不義,天下人心不服。

    ” 孔明立刻接口道:“不然,若果真名不正、言不順,則事不可行。

    但主公乃漢室後裔,名既正言亦順,有何不忠不義不服?主公!知否天若予之,不受反被其害之理?切望主公三思。

    ” 劉備又無奈的說:“雖然如此,但一切須待丞相病複,才能成事……”不料劉備話音未落,孔明已從榻上一躍而起,精神抖擻,全無半分病态。

    他拍一拍身後的屏風,外面一衆文武百官,均蜂湧而入,跪而拜道:“主上既然答允,須請擇吉日以行登基稱帝大禮。

    ” 劉備定睛一看,原來是太傅許靖、安漢将軍糜竺、光祿大夫谯周、光祿卿黃權、博士伊籍、博士郎許慈、谏議大夫孟光等人。

    劉備此時才知道是孔明托病用計,逼他答應稱帝。

    劉備又知孔明剛才所論,其實充滿真知灼見,他此時若再推拒,便必定失去軍心、民心了。

    劉備無奈道:“陷我于不義者,皆是你們那。

    ” 孔明也不猶豫,決然說道:“主上既允所請,便可即日築台擇吉以行大禮!請主上先行返宮,作好準備。

    許慈、孟光。

     你等二人又作主上登基掌禮。

    ” 很快,登基台便在成都的南面築妥。

    諸事亦已齊備,百官造妥帝皇尊用的金駕,赴漢中王府,恭迎劉備登台。

     劉備登上高台,面南而座,台下是孔明、許靖為首的文武百官。

    四百是十萬雄師,嚴密禁衛,劉備先行登告天地,由光祿大夫谯周宣頌祭之。

     讀罷祭文,孔明即率文武百官,向劉備奉上國玺,劉備接過,放于台上,再次推讓道:“劉備無德無能,請衆卿家擇有德才者奉之。

    ” 孔明道:“主上縱橫四海,功德遍及天下,且乃大漢宗室,登基稱漢帝,乃順天應民,怎可再推讓?” 許靖等文武百官,亦随即下跪。

    口呼萬歲。

     劉備此時,才最後接受,他下旨定國号為漢,史稱,蜀漢,以别于大一統的漢朝,又改年号為章武,以劉禅為太子。

     次之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

    三子中,除長子劉禅是甘夫人所生,次子、三子均為吳後所生。

     劉備又正式封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等同副丞相的司徒。

    五大虎将中除關羽的爵号由其子關興承繼外,其餘四将均重新正式封任,朝中大小文武百官,亦一一升賞。

    同時又下旨大赦,兩川軍民,信心因而大振。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