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

關燈
美須人形斷然的說道:“不錯。

    我自然是指諸葛孔明埃不但如此,我尚知姑娘乃諸葛孔明的胞妹,諸葛家一門忠烈,皆匡扶我漢室的大功臣埃”諸葛慧卻奇道:“但你剛才判斷,他們欲中興漢室的勢力,均徒勞無功,既然如此,又算得上什麼大功臣呢?” 美須人形解釋道:“姑娘胞兄諸葛孔明,為匡扶我漢室,鞠躬盡瘁、嘔心瀝血;雖因天機不可逆轉,振興漢室的大志難圓,但其志可嘉,依然乃我漢室的大功臣也。

    ……而姑娘亦是百年之後,扶助我的子孫血脈劉姓後人,再度為一統天機逆行演進的仙靈女俠,如此推算,姑娘的諸葛一家,豈非一門英烈,皆漢室的大功臣嗎?我在此僅先行向姑娘緻謝也。

    ……”諸葛慧聽到此處,卻連忙截住道:“喂。

    皇帝大人。

    等一等……你剛說什麼百年之後,再度會一統天機逆行?莫非目下的三分天機大勢,已開始向一統天機演行嗎?若然如此,我二哥為導引三分天機演行,所作的艱苦努力,幾番心血,豈非白費了嗎?” 美須人形回答道:“不然,目下三王鼎立、三分天下的大勢已經确立,天機傳人諸葛亮的艱苦努力,已取得輝煌成就;他為确保目下的三分天下大勢,尚須作出艱苦的努力,以匡扶我的蜀漢劉氏一族血脈。

    這一切,作為你二哥的豐功偉績,必将永存于千萬漢室臣民的心中也。

    ……他的一番努力,幾番心血,又怎麼可以說是白費?” 諸葛慧見美須人形如此盛贊她的二哥孔明,心中不由十分欣慰,這比稱贊她自己更感興奮,她太敬愛的二哥孔明了。

     ……諸葛慧心中欣喜,便不再在孔明的努力是否白費的事上糾纏,将話題一轉,道:“那好吧,不說這個啦。

    ……但日後的一統天機演行,導引一統天機的人是準?而百年之後令一統天機再度逆行的人又是誰呢?……好不令人奇怪埃”諸葛慧此言一出,那美須人形的身形不由一陣晃搖,其狀似如世人的沉吟思忖,好一會,那美須人形的那似有若無聲音才又響了起來:“魏王宮中,三馬同槽;一統天機,于此蔔巫……百年悠悠,一統天機,再度逆行;此時此刻,仙靈俠女,猴形将相,攜手匡扶,漢室遺脈。

    ……諸葛姑娘,你悟性驚人,又已通玄機鳥語,一切你自會明白。

    ” 諸葛慧似懂非懂,但将美須人形所說的偈語牢記于心。

     她也不去苦思。

    轉而又問道:“既然如此,一統天機行将演行,那三分天機必将斂收,這蜀漢之王既然不存,又如何要保你的漢室劉氏遺脈呢?” 美須人形一聽,又忽然吟道:“白帝城下龍脈深,漢子将近漢孫生,輾轉繁衍百年後,虎嘯天機潛龍吟。

    ……諸葛姑娘,你隻須将此仔細參詳,自可領悟此百年天機大勢也……我已言盡于此,你快去與那猴形将相相會合,然後攜手一飛沖天吧。

    ……”美須人形發出的似有若無聲音,忽地戛然而止,諸葛慧本在思忖那四句偈詩,一聽微吃一驚,擡眼看時,黑暗沿穴中,早已失去那美須人形的蹤影了。

    但黑寂的洞中,諸葛慧的眼前,依然向着一塊漢祖劉邦的墓碑,一切均顯得十分詭秘,十分奇特。

     諸葛慧凝視劉邦墓碑,心中有所感觸,不由喃喃說道:“墓碑呵墓碑。

    你輾轉數千裡,從雍州長陵,西奔巴蜀,曆盡千辛萬苦,付出的代價,猶如開國皇帝打天下……但皇帝艱苦開國,尚有江山可拿,你如此奔波辛苦,為的卻是什麼啊? ……難道是為了于此時此刻,在我諸葛慧面前出現嗎? 她轉念又暗道:“那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他以他的形神現身,向我揭示了百年内的天機大勢,其中充滿詭秘,艱深莫測,我一時卻難參透,他為甚向我揭示?……莫非他已預知我此行是去與二哥孔明見面,因此欲借我的口,将此天機奧秘告知孔明二哥嗎?……但既然如此,他又為什麼向我說什麼仙靈俠女與猴形将相,将于百年後攜手匡扶他劉氏遺脈? 而這劉氏遺脈卻又是指誰呢?……哎,這等天機奧秘,為甚如此深奧莫測。

    可把人家的腦袋也弄脹也。

    ” 諸葛慧天性玄幻,她想來想法,亦僅領悟三分,到底尚有七分迷惑,便不再思想下去,決定侍見了她二哥孔明,再去向他請教。

     她打定主意,便不再思想那費人思量的天機奧秘。

    但忽然一個古怪的意念又浮上腦際,暗道:若那仙靈俠女,指的是我諸葛慧,那麼猴形将相指的又是誰呢?當今之世,誰具猴形?誰有此百年長壽?……咦,劉邦的形神,又着我與那猴形将相攜手并肩,來個什麼一飛沖天,莫非是與那金線黑猴有關嗎?若然有關,那師哥笑猴兒必定亦被誘入此番奇緣中了……隻要尋着他,便可與他攜手一飛沖天,一同脫困啦。

     諸葛慧思想至此,忽地格格一聲嬌笑,她也不再猶豫,凝運她的仙靈真氣,聚于雙目,向前摸索行地。

    地穴雖然一片黑寂,但在諸葛慧的那隻仙靈俏目下,十丈内的地形景物,卻清晰要辯,可怕的黑寂洞穴,根本不能令她為難。

    ……此時,随後翻進大石闆下地穴的笑猴兒,但感身如陀羅,呼隆隆的,向地穴深處翻滾。

    他一陣頭昏目眩,根本無法收攝真氣,頓住身形,隻好雙手抱護頭部,任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