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
關燈
小
中
大
乾坤浩渺,鬥轉星移。
天生異象,地必形應。
蒼茫大地,山石墓墳、大漠平州、虹倪井泉、霜雪雹冰、草木八谷、人仙鬼神、器服用飾、城邑宮殿、飛禽走獸、龍魚蟲蛇、牛馬犬大,莫不絲絲入扣,衍生兆應。
漢恒帝延熹八年,正月初八,天穹晦暗,日食頗生。
正月十五,漢都洛陽皇宮千秋萬歲月殿忽起怪火,殿中一切化為灰爐,千秋萬歲之殿亦在頃刻化為烏有。
臣民震驚,九州惶然。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四月初三,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惠帝劉盈入葬在陝西鹹陽東北的宅陵,夜間幕中忽然冒出慘絲磷火,草木竟被引燃。
轉眼化作沖天大火,将宅陵燒成一片焦土。
這一連兩大異兆,令天下有識之士均極為震動。
朝中的史官十分清楚,當今皇帝劉志,恰好是惠帝劉盈的十三世孫,亦即漢高祖劉邦的第十四代嫡傳血脈。
劉邦去逝,葬于陝西鹹陽東北的長陵,距惠帝劉盈的葬地宅陵南北相隔不足十裡,但宅陵化作一片焦土,長陵卻安然無恙。
史官進一步考證,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取天下,在位十二年,一直威加四海,直到他逝去,才發生呂後的短暫作亂。
而劉邦的嫡長子劉盈,自十六歲繼位為惠帝,朝政大權一直落在呂後手上。
劉盈生性軟弱,目睹呂後殘殺劉氏子孫血脈,隻曉痛哭。
更自暴自棄,沉迷酒色,在位七年便去也年僅二十三歲。
漢宮幾番風雨,都城由長安移到洛陽,帝位亦轉到劉邦的十四代孫劉志身上,是為桓帝。
劉志繼位之時,漢宮已昏亂不堪,由梁太後及其兄梁冀一手扶上帝座,時年亦與劉盈一般,同為十六歲。
朝政大權,亦同樣落在梁太後兄妹手中。
劉志的運命與其祖劉盈竟十分相似。
如今劉盈入葬的宅陵忽起怪火,化作焦土,史官及朝中的司天使,對桓帝劉盈的命運,自然便十分擔擾了。
天生異象,地有兆應。
四月宅陵怪火不久,荊州的朱蓋便起兵反叛朝廷。
五月,洛陽發生可怕的大地震。
六月,黃河中遊一段,河水突然變得清澄,令天下有識之士震驚不已。
有大臣向漢桓帝上奏章,淪道:“自春秋以來,黃河未有清澄之時。
黃河至諸侯之位兆,河清,屬陽,河濁,屬陰,河水本濁而變清,乃陰欲為陽,諸侯欲反叛為帝之兆也。
” 七月,洛陽城周的竹柏,一夜皆枯黃;大熱天時,忽然下起冰雹。
又有大臣向漢桓帝進言道:“竹柏主朝廷之榮枯,柏傷竹枯,對天子十分不利,不出二年,此異兆必應于君王之身上。
” 可惜漢桓帝此時己鬼迷心竅,隻聽宦官之言,把上書的大臣,以“妖言惑衆”之罪,判了牢刑。
十一月,漢宮皇帝寺廟——黃門北寺,忽生烈火,整座黃門寺廟一夜之間,化作灰燼。
第二年正月,又有日食發生,白日變黑,伸手不見五指。
八月,四川巴郡野池水,忽現一尾黃色之龍,巴郡太守以為是吉祥之兆,趕緊上奏朝廷,漢桓帝大喜,一旨重賞巴郡太守。
朝野有識之士均暗中歎息,知巴郡所現之龍,乃九淵潛龍欲起之兆,不但并非吉兆,反而象征了天生二日、地現九龍,乃天下群雄并起、乾坤大亂的可怕兇兆。
不久,六州發生大洪水患,渤海海嘯,沖上海岸,天下百姓死傷無數。
到十二月,漢桓帝劉志,夜宿宮中德陽殿,忽然暴斃,死于昔日子時。
劉志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劉志并無子嗣,立一年僅十三歲的劉氏小兒劉宏,繼位為漢靈帝。
很快,朝廷大權,便落在被劉宏尊為“阿父”的大宦官曹節手上。
曹節速同另一宦官王甫将天下弄得一片昏暗。
終于,足以令大漢朝廷四分五裂的“黃中叛亂”,驚天動地的爆發了。
黃巾之亂,不但将漢廷的統治大權震碎,更造就了一大批諸侯群雄,如董卓、袁紹、曹操、孫權父兄、劉表、劉備等,以及一大批與之相配合的英雄豪傑。
經一番殘酷争鬥,終于,三國鼎立、三王并峙的奇異格局,在中華九州的大地上出現了。
天兆地異、運命天機,更是如此的莫測高深、神秘詭異。
若非如此,三國天機風雲的浩瀚傳奇,也就不會橫空于世——出現了! 邺郡的魏王宮中,曹操正目注神相管辂,沉吟不語。
曹操身側,是深沉不露的司馬懿。
管辂的身邊,卻是神秘莫測的諸葛慧和笑猴兒、諸葛鈞等三少。
曹操的心神,此時卻專注于管辂身上,因為管貉神算之靈驗,連司馬懿幼年時的身世來曆
天生異象,地必形應。
蒼茫大地,山石墓墳、大漠平州、虹倪井泉、霜雪雹冰、草木八谷、人仙鬼神、器服用飾、城邑宮殿、飛禽走獸、龍魚蟲蛇、牛馬犬大,莫不絲絲入扣,衍生兆應。
漢恒帝延熹八年,正月初八,天穹晦暗,日食頗生。
正月十五,漢都洛陽皇宮千秋萬歲月殿忽起怪火,殿中一切化為灰爐,千秋萬歲之殿亦在頃刻化為烏有。
臣民震驚,九州惶然。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四月初三,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惠帝劉盈入葬在陝西鹹陽東北的宅陵,夜間幕中忽然冒出慘絲磷火,草木竟被引燃。
轉眼化作沖天大火,将宅陵燒成一片焦土。
這一連兩大異兆,令天下有識之士均極為震動。
朝中的史官十分清楚,當今皇帝劉志,恰好是惠帝劉盈的十三世孫,亦即漢高祖劉邦的第十四代嫡傳血脈。
劉邦去逝,葬于陝西鹹陽東北的長陵,距惠帝劉盈的葬地宅陵南北相隔不足十裡,但宅陵化作一片焦土,長陵卻安然無恙。
史官進一步考證,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取天下,在位十二年,一直威加四海,直到他逝去,才發生呂後的短暫作亂。
而劉邦的嫡長子劉盈,自十六歲繼位為惠帝,朝政大權一直落在呂後手上。
劉盈生性軟弱,目睹呂後殘殺劉氏子孫血脈,隻曉痛哭。
更自暴自棄,沉迷酒色,在位七年便去也年僅二十三歲。
漢宮幾番風雨,都城由長安移到洛陽,帝位亦轉到劉邦的十四代孫劉志身上,是為桓帝。
劉志繼位之時,漢宮已昏亂不堪,由梁太後及其兄梁冀一手扶上帝座,時年亦與劉盈一般,同為十六歲。
朝政大權,亦同樣落在梁太後兄妹手中。
劉志的運命與其祖劉盈竟十分相似。
如今劉盈入葬的宅陵忽起怪火,化作焦土,史官及朝中的司天使,對桓帝劉盈的命運,自然便十分擔擾了。
天生異象,地有兆應。
四月宅陵怪火不久,荊州的朱蓋便起兵反叛朝廷。
五月,洛陽發生可怕的大地震。
六月,黃河中遊一段,河水突然變得清澄,令天下有識之士震驚不已。
有大臣向漢桓帝上奏章,淪道:“自春秋以來,黃河未有清澄之時。
黃河至諸侯之位兆,河清,屬陽,河濁,屬陰,河水本濁而變清,乃陰欲為陽,諸侯欲反叛為帝之兆也。
” 七月,洛陽城周的竹柏,一夜皆枯黃;大熱天時,忽然下起冰雹。
又有大臣向漢桓帝進言道:“竹柏主朝廷之榮枯,柏傷竹枯,對天子十分不利,不出二年,此異兆必應于君王之身上。
” 可惜漢桓帝此時己鬼迷心竅,隻聽宦官之言,把上書的大臣,以“妖言惑衆”之罪,判了牢刑。
十一月,漢宮皇帝寺廟——黃門北寺,忽生烈火,整座黃門寺廟一夜之間,化作灰燼。
第二年正月,又有日食發生,白日變黑,伸手不見五指。
八月,四川巴郡野池水,忽現一尾黃色之龍,巴郡太守以為是吉祥之兆,趕緊上奏朝廷,漢桓帝大喜,一旨重賞巴郡太守。
朝野有識之士均暗中歎息,知巴郡所現之龍,乃九淵潛龍欲起之兆,不但并非吉兆,反而象征了天生二日、地現九龍,乃天下群雄并起、乾坤大亂的可怕兇兆。
不久,六州發生大洪水患,渤海海嘯,沖上海岸,天下百姓死傷無數。
到十二月,漢桓帝劉志,夜宿宮中德陽殿,忽然暴斃,死于昔日子時。
劉志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劉志并無子嗣,立一年僅十三歲的劉氏小兒劉宏,繼位為漢靈帝。
很快,朝廷大權,便落在被劉宏尊為“阿父”的大宦官曹節手上。
曹節速同另一宦官王甫将天下弄得一片昏暗。
終于,足以令大漢朝廷四分五裂的“黃中叛亂”,驚天動地的爆發了。
黃巾之亂,不但将漢廷的統治大權震碎,更造就了一大批諸侯群雄,如董卓、袁紹、曹操、孫權父兄、劉表、劉備等,以及一大批與之相配合的英雄豪傑。
經一番殘酷争鬥,終于,三國鼎立、三王并峙的奇異格局,在中華九州的大地上出現了。
天兆地異、運命天機,更是如此的莫測高深、神秘詭異。
若非如此,三國天機風雲的浩瀚傳奇,也就不會橫空于世——出現了! 邺郡的魏王宮中,曹操正目注神相管辂,沉吟不語。
曹操身側,是深沉不露的司馬懿。
管辂的身邊,卻是神秘莫測的諸葛慧和笑猴兒、諸葛鈞等三少。
曹操的心神,此時卻專注于管辂身上,因為管貉神算之靈驗,連司馬懿幼年時的身世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