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曹劉對決
關燈
小
中
大
孔明一聽,微一沉吟,便欣然笑道:“也不必救助,隻須再向張飛送上百斤好酒,讓他痛飲。
” 劉備大驚道:“我正憂他飲酒誤事,軍師欲教我往火上加油嗎?” 孔明微笑道:“不然,我料張飛必在用計,送上美酒,乃以酒促智生呀。
” 劉備半信半疑,隻好派魏延親自送酒前去南鄭,以助張飛一臂之力。
魏延送酒抵達張飛在山下的營寨,張飛見有美酒送至,不由大喜,忙問魏延,是誰出的美意?魏延把劉備和孔明的心思說出來。
張飛大笑道:“魏将軍看我似大醉之人嗎?軍師洞燭先機,隻有他才明白我的用意呀。
” 張飛暗中下令,魏延和雷同各率一軍,分為左右翼,在隐蔽處埋伏,但見中軍紅旗升起,即掩殺而出。
然後又下令将美酒擺到帳下,衆軍兵放懷痛飲,又奏起鼓樂,十分散漫。
張郃在山上窺視,見張飛在帳中痛飲,又有兵士相撲為嬉戲,奏鼓為樂,就如于庭中歡宴,根本不将山上的敵軍放在眼内。
張郃見狀不由又怒又喜,心想:張飛這匹夫欺我大甚,他這般痛飲,入夜必醉,我正好趁此良機下山殺他。
當晚二更時分,張郃趁微亮的月色,率三寨大軍,悄然下山,準備全殲張飛的兵馬。
抵達山下,張郃但見前面張飛的營帳中燈火通明,仍在痛飲。
張郃大喜,心想:張飛死期至矣。
于是率先向張飛營帳驟奔而入,大喝一聲,一槍刺翻張飛,張飛應槍而倒,卻原來隻是一具穿了戰袍的草木。
張郃心知不妙,正欲回身沖回山上。
剛出帳外,一員猛将突然殺出,丈八蛇矛當胸刺到,張郃猛見真的張飛露面,不由心驚膽戰,隻好拼死迎鬥,兩人激鬥了五十回合,張郃氣力漸乏,心中渴盼其餘兵馬前來援救。
不料此時魏延和雷同,已率伏兵攻上山去,張郃的三座營寨盡失,他所率的二萬大軍,又折損大半。
張郃見大勢已去,南鄭的前沿關口已不能堅守,隻好殺出重圍,逃到南鄭的第二座關口瓦口去了。
張飛用計奪了岩渠山隘,又乘勝直逼麗口關,張郃所率的原來三萬兵馬,此時僅剩一萬,隻好派人向漢中的曹洪求救。
曹洪卻怒道:“你不聽我勸,輕率出擊,失了關隘,折損二萬大軍,我須布防堅守漢中,何來兵馬前去援救。
”曹洪堅拒派兵增援張郃。
張郃大驚,無奈隻好尋思自救之法,将一萬兵力分作三隊,二隊前去埋伏,一隊由他親率,前去誘張飛入圈套殲滅。
不料張郃遇上的卻是張飛的先鋒将雷同,張郃與雷同鬥了數回,便詐敗而走。
雷同為建功,又欺張郃剛敗,便放膽追擊。
到了半路,張郃的兩路伏兵殺出,張郃回身一槍刺死雷同。
不久張飛率軍趕到,張郃又欲施故技,不料張飛卻不追殺,反而先退回寨,張郃知張飛已識破計謀,隻好亦先先退回瓦口關堅守。
張飛在寨中與魏延商議道:“張郃用計埋伏,殺死雷同,又來誘我,何不将計就計?” 魏延道:“将軍有何妙計?” 張飛道:“張郃必會重施故技,用此埋伏之計。
明日我先率一軍出戰,你引精兵随後,用車十餘輛,各藏柴草,塞住小路,待其伏兵出,即一面放火,一面分兵痛擊其伏兵,我趁勢斬張郃,替雷同報仇。
” 魏延喜道:“此計甚妙,将軍真不愧跟随軍師征戰多年,乃甚得軍師兵法之将埃”第二天,張飛率五千兵馬,向瓦口關推進,張郃果然又僅率小部兵力迎戰。
戰了數回,又詐敗而走,張飛此時卻催動兵馬,奮勇追殺。
張郃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張飛勢不可擋,隻要破他追上,必死無疑,喜的是張飛有可能中伏,猶如雷同一般,死于他的槍下。
張郃已從預先埋伏的路中奔了出去,他見張飛依然在後面追殺而來,一心隻望後面的伏兵殺出,自己便可趁亂回馬掩殺張飛。
但張飛果然已今非昔比,他跟随孔明征戰多年,魯莽暴躁的脾性已收斂了一半,代之而會用心思打仗了。
他的“莽張飛”之名,在孔明這位一代天機使者的循循引導之下,其莽性漸去,顯得更為勇、猛,因而戰鬥力倍增,故而應該正名為“猛張飛”了。
“莽張飛”一躍而成“猛張飛”,而且除勇、猛外,更添會用心思,張飛這種性格上的飛躍,自然大大的出人意料,那張郃不明底細,以舊眼光判斷張飛,因此顯得魯莽、輕敵,因而在此消彼長之下,張飛的取勝,張郃的敗北,便絕非偶然了。
張郃一心盼望他的伏兵殺出,以便施回馬槍,殺敗張飛。
不料張郃的伏兵卻被張飛預先部署的反伏兵困住,此時魏延早已率一萬精兵,帶備火車,突然殺出,将張郃的伏兵趕入山谷,再在谷口點燃火車,塞住谷口,煙火濃烈,不辨路徑,張郃的伏兵在
” 劉備大驚道:“我正憂他飲酒誤事,軍師欲教我往火上加油嗎?” 孔明微笑道:“不然,我料張飛必在用計,送上美酒,乃以酒促智生呀。
” 劉備半信半疑,隻好派魏延親自送酒前去南鄭,以助張飛一臂之力。
魏延送酒抵達張飛在山下的營寨,張飛見有美酒送至,不由大喜,忙問魏延,是誰出的美意?魏延把劉備和孔明的心思說出來。
張飛大笑道:“魏将軍看我似大醉之人嗎?軍師洞燭先機,隻有他才明白我的用意呀。
” 張飛暗中下令,魏延和雷同各率一軍,分為左右翼,在隐蔽處埋伏,但見中軍紅旗升起,即掩殺而出。
然後又下令将美酒擺到帳下,衆軍兵放懷痛飲,又奏起鼓樂,十分散漫。
張郃在山上窺視,見張飛在帳中痛飲,又有兵士相撲為嬉戲,奏鼓為樂,就如于庭中歡宴,根本不将山上的敵軍放在眼内。
張郃見狀不由又怒又喜,心想:張飛這匹夫欺我大甚,他這般痛飲,入夜必醉,我正好趁此良機下山殺他。
當晚二更時分,張郃趁微亮的月色,率三寨大軍,悄然下山,準備全殲張飛的兵馬。
抵達山下,張郃但見前面張飛的營帳中燈火通明,仍在痛飲。
張郃大喜,心想:張飛死期至矣。
于是率先向張飛營帳驟奔而入,大喝一聲,一槍刺翻張飛,張飛應槍而倒,卻原來隻是一具穿了戰袍的草木。
張郃心知不妙,正欲回身沖回山上。
剛出帳外,一員猛将突然殺出,丈八蛇矛當胸刺到,張郃猛見真的張飛露面,不由心驚膽戰,隻好拼死迎鬥,兩人激鬥了五十回合,張郃氣力漸乏,心中渴盼其餘兵馬前來援救。
不料此時魏延和雷同,已率伏兵攻上山去,張郃的三座營寨盡失,他所率的二萬大軍,又折損大半。
張郃見大勢已去,南鄭的前沿關口已不能堅守,隻好殺出重圍,逃到南鄭的第二座關口瓦口去了。
張飛用計奪了岩渠山隘,又乘勝直逼麗口關,張郃所率的原來三萬兵馬,此時僅剩一萬,隻好派人向漢中的曹洪求救。
曹洪卻怒道:“你不聽我勸,輕率出擊,失了關隘,折損二萬大軍,我須布防堅守漢中,何來兵馬前去援救。
”曹洪堅拒派兵增援張郃。
張郃大驚,無奈隻好尋思自救之法,将一萬兵力分作三隊,二隊前去埋伏,一隊由他親率,前去誘張飛入圈套殲滅。
不料張郃遇上的卻是張飛的先鋒将雷同,張郃與雷同鬥了數回,便詐敗而走。
雷同為建功,又欺張郃剛敗,便放膽追擊。
到了半路,張郃的兩路伏兵殺出,張郃回身一槍刺死雷同。
不久張飛率軍趕到,張郃又欲施故技,不料張飛卻不追殺,反而先退回寨,張郃知張飛已識破計謀,隻好亦先先退回瓦口關堅守。
張飛在寨中與魏延商議道:“張郃用計埋伏,殺死雷同,又來誘我,何不将計就計?” 魏延道:“将軍有何妙計?” 張飛道:“張郃必會重施故技,用此埋伏之計。
明日我先率一軍出戰,你引精兵随後,用車十餘輛,各藏柴草,塞住小路,待其伏兵出,即一面放火,一面分兵痛擊其伏兵,我趁勢斬張郃,替雷同報仇。
” 魏延喜道:“此計甚妙,将軍真不愧跟随軍師征戰多年,乃甚得軍師兵法之将埃”第二天,張飛率五千兵馬,向瓦口關推進,張郃果然又僅率小部兵力迎戰。
戰了數回,又詐敗而走,張飛此時卻催動兵馬,奮勇追殺。
張郃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張飛勢不可擋,隻要破他追上,必死無疑,喜的是張飛有可能中伏,猶如雷同一般,死于他的槍下。
張郃已從預先埋伏的路中奔了出去,他見張飛依然在後面追殺而來,一心隻望後面的伏兵殺出,自己便可趁亂回馬掩殺張飛。
但張飛果然已今非昔比,他跟随孔明征戰多年,魯莽暴躁的脾性已收斂了一半,代之而會用心思打仗了。
他的“莽張飛”之名,在孔明這位一代天機使者的循循引導之下,其莽性漸去,顯得更為勇、猛,因而戰鬥力倍增,故而應該正名為“猛張飛”了。
“莽張飛”一躍而成“猛張飛”,而且除勇、猛外,更添會用心思,張飛這種性格上的飛躍,自然大大的出人意料,那張郃不明底細,以舊眼光判斷張飛,因此顯得魯莽、輕敵,因而在此消彼長之下,張飛的取勝,張郃的敗北,便絕非偶然了。
張郃一心盼望他的伏兵殺出,以便施回馬槍,殺敗張飛。
不料張郃的伏兵卻被張飛預先部署的反伏兵困住,此時魏延早已率一萬精兵,帶備火車,突然殺出,将張郃的伏兵趕入山谷,再在谷口點燃火車,塞住谷口,煙火濃烈,不辨路徑,張郃的伏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