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川龍戰

關燈
便下令堅守不出。

    當劉備在西門攻城大半日,人困馬乏之際,張任即令副将雷同、吳蘭二人,率軍從北門殺出,然後轉向東門,拖住正攻打東門的黃忠和魏延。

     他自己則率軍從南門沖出,轉抄西門,圍攻已露疲态的劉備軍,雒城内,則改由民兵守城,又在城上擂鼓助威,以振土氣。

     劉備率軍親攻西門,打了大半日,雒城依然固若金湯,而兵将已十分疲困。

    劉備知危機将至,下令三軍速退。

    不料就在部隊剛向後移動時,張任率領的大軍已殺到,專門認準劉備,要将他生擒活捉,張任更率一千精兵,風馳電掣的追向劉備。

    此時大将黃忠、魏延在東門,被雷同、吳蘭拖住,不能前來救援。

    劉備無奈,隻好親自迎戰張任,拼死厮殺。

     劉備軍本已疲困不堪,被張任的生力軍一輪沖殺,登時大亂,四散奔逃,劉備本來就非張任的敵手,此時見軍隊潰散,不由更驚,不敢再與張任苦鬥,當即撥馬而走。

     張任一心要生擒活捉劉備,絕不放松,從後面策馬追殺,劉備單人匹馬,在山僻小路狂奔,背後張任亦僅得數騎,緊追不舍。

     劉備正奔逃間,忽地山路上有一隊兵馬殺出,劉備一見,不由仰天長歎道:“前有伏兵,後有追軍,今日天亡我呀。

    ” 就在此時,山路前面的伏軍中,卻有一員鐵塔似的大将,手挺丈八蛇矛,馳馬而出,從側面截住張任,大戰起來。

    張任一見此将,便已心慌意亂,根本不敢纏鬥,僅打個照面,便轉身飛奔,率軍火速退回雒城。

     原來此人卻是張飛,他與嚴顔迅速進抵雒城外山路,正欲直插雒城,與劉備軍會合,半路且蜀兵正圍攻劉備軍,便殺了出來,擊退張任。

     張飛趁勢追擊張任,張任見張飛已率大軍趕到,料想張飛既然已從荊州抵達,那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便必在張飛軍中了,他如何還敢大意,立刻退入雒城,也不管雷同、吳蘭所卒的兵馬尚留在東門外,立刻扯起吊橋,緊閉城門。

     張飛直逼殺到吊橋下,見吊橋已扯起,城門緊閉,便不戀戰,轉身奔回,與劉備軍會合。

     劉備此時已由張飛的先鋒嚴顔接迎,進入中軍帳。

    張飛大步而進,向劉備拜見。

    劉備與張飛執手道:“若非三弟趕至,劉備今日幾乎被張任擒捉了。

    ”他一頓,又立刻道:“軍師已抵此地了麼?” 張飛道:“軍師以趙子龍為前鋒,從水路入川,約定會于雒城,卻未趕到,被我奪了先拔頭籌之功。

    ” 劉備道:“山路險峻,關隘重重,你如何可如此神速長驅直進?” 張飛把嚴顔引領到劉備面前,大笑道:“沿途關隘果然極多,共計四十五重,之所以如此迅速得過,全靠嚴顔老将軍仗義相助之功也,因此一路上并無花甚大氣力。

    ” 于是張飛把如何義釋嚴顔之事,向劉備述知。

     劉備不由大喜,他即時脫下身披的黃金鎖子甲,贈與嚴顔,欣然道:“若非老将軍義助,三弟怎能神速抵此地,于危難之際救我一命,老将軍當真義氣蓋山河埃”嚴顔見劉備如此厚待,亦向他真誠拜謝。

     就在此時,軍中探哨忽然人報,說黃忠、魏延二将,與雷同、吳蘭二蜀将交鋒,雒城中的吳懿、劉磺又率兵助陣,兩下夾攻、黃、魏二将抵敵不住,敗退向東面去了。

     張飛一聽,便向劉備道:“哥哥,我與你兵分兩路,殺去救援。

    ” 劉備欣然答應:于是和張飛各率一軍,殺奔雒城東門而來。

     蜀将吳懿、劉磺見有劉備生力軍殺到,不敢戀戰,慌忙退入城中。

     吳蘭雷同二将,卻隻顧追殺黃忠、魏延軍,一路向東追擊,其後路便被張飛和劉備堵住了。

    黃忠、魏延見劉備、張飛援兵殺到,立刻回馬圍攻。

    雷同、吳蘭二将知難硬抗,隻好下馬向劉備投降。

     這一仗,劉備在張飛的神勇助戰下,總算稍有收獲。

    不過,欲想破雒城,卻依然千難萬阻。

    劉備無奈,隻好先在雒城郊外五裡處紮下營寨,待軍師孔明來到,再作下一步行動。

     此時,在雒城中,張任因精于用兵,已隐然取代吳懿,成了蜀軍的主帥。

    他見失了雷同、吳蘭二将,心中不由甚感憂慮。

     吳懿是蜀主劉璋的舅父,名義上是蜀軍的主帥,但他深知用兵不及張任,因此督軍大權交給了張任,此時吳懿向張任道:“兵危勢急,若不決一死戰,如何退得敵軍,趁劉備的軍師孔明尚未抵達,宜速用計破之,否則,我們隻怕死無葬身之地也。

    ” 張任亦極為敬畏孔明的謀略,暗道:吳懿所言不錯,若孔明趕到,要破劉備便難上加難了。

    張任心念電轉,便決然說道:“我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