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赤龍脫困

關燈
刻調派五萬大軍,由劉磺、張任、冷苞、鄧賢四大将統率,連夜開赴雒城,以抵禦劉備軍的進犯。

     龐統指揮大軍,攻向雒城,由黃忠、魏延作左右先鋒,向雒城推進。

     半路上即遇上由冷苞率領的蜀軍,雙方激戰一番,雖然活捉了冷苞,但卻不能接近雒城半步。

     冷苞向劉備詐降,劉備于是放冷苞回雒城,叫他勸劉磺、張任、鄧賢等投降。

     不料冷苞逃返雒城,卻不提投降之事,隻說自己是隻身逃回。

    劉磺見冷苞損兵折将而回,不由大驚,連忙派人向成都的劉璋求救。

     劉璋便派他的舅父吳懿,副将吳蘭、雷銅等,率二萬兵力,增援雒城。

     吳懿率軍進入雒城,張任、劉磺等接迎。

    此時,吳懿才知大将鄧賢已被劉備軍大将黃忠斬了。

    吳懿吃驚道:“劉備大軍壓境,勢不可擋,如何退敵?” 冷苞剛從劉備的軍營返回,因此對劉備的内部地理形勢十分清楚。

    他為了将功補過,便立刻獻計道:“吳将軍!此間地域,靠近涪江;而劉備軍營屯駐山腳,地勢最低,我願率五千兵馬,帶齊鋤鏟,決涪江之水,一舉将劉備兵馬淹斃。

    ” 吳懿大喜道:“此計甚妙!冷将軍可率我副将雷銅、吳蘭,領軍一萬前去決堤放水!劉備軍必死無葬身之地矣!功成之日,我自奏報主公,必重重賞賜。

    ” 冷苞聯同吳蘭、雷銅二将,率一萬大軍,帶齊鋤鏟等物,連夜趕去涪江。

     另一面,劉備在軍中正與龐統商議破雒城大計,忽有漢中方面的探子回報,說東吳派人結盟張魯,打算兩面夾擊,張魯攻打劉備的後方葭萌關;孫權則出兵進攻荊州。

     劉備接報,不由大驚道:“若葭萌關陷于張魯之手,荊州又失,我的退路豈非斷絕嗎?進又不成,退又不得,将如何是好?” 龐統微一沉吟,即從容笑道:“主公勿憂,此乃孫權亂我軍心,破壞我軍謀取益州之計。

    漢中張魯之軍不堪一擊,隻須派一員精通地理的大将前去鎮守,葭萌關即固若金湯了。

     荊州方面有孔明軍師坐鎮,又有關、張、趙三猛将助力,孫權便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曹操的四十萬大軍正南下逼近江南,孫權豈會于此時分兵迸犯荊州?他抵禦曹操已自顧不暇矣。

    ” 龐統精于謀略,把現下的各方态勢分析明白,頓令劉備信心大增,他欣然道:“先生所論甚是!我不用擔憂了。

    但派誰前去鎮守葭萌關呢?” 龐統道:“孟達乃益州人,深明益州地理形勢,是鎮守葭萌關的最佳人選也。

    ” 劉備一聽,更不猶豫,立刻下令孟達主副将霍峻,率五千降順的蜀軍,趕赴葭萌關鎮守,以保退路不失。

     龐統返回軍師營帳,準備歇息。

    就在此時,帳外侍衛迸帳通報,說有一異人求見。

     龐統吩咐請入。

    但見此人身長八尺,形貌奇特,知是蜀川隐士一類人物,便不敢怠慢,招呼酒食。

    隐士也絕不客氣,大飲大食,食罷即蒙頭大睡,簡直視龐統如無物。

     龐統本侍發作,但回心一想,蜀川自古多出奇人異士,目下正須借助此等高人異士之力,進取益州,便将怒火按捺住,對這隐士小心侍候。

     隐士這一睡,卻一直睡到子時,但剛交子時,他的雙眼便霍地睜開了,瞥一下依然在旁邊守候的龐統,忽然呵呵一笑,道:“我剛與卧龍先生孔明夢會神交,才知先生即孔明的師弟,别号鳳雛,失敬!失敬。

    ” 龐統眼見隐士一眼便窺透自己的來曆身分,心中不由一怔,暗道:這隐士莫非是孔明師兄派來之人?師兄難道懷疑我的能力不及嗎?他心念電轉,不由微感不悅,淡淡的一笑道:“我乃鳳雛,怎及先生與我師兄卧龍一類高人。

    ” 隐士一聽,卻神秘的笑道:“我與卧龍先生素未謀面,不過是夢會神交罷了。

    先生既然是卧龍的同門師弟鳳雛,自然精于謀略,一條連環計,燒光了曹操的八十萬大軍;一招借力打力,兵不血刃,便克取涪水關;真不愧為卧龍先生的同門高足也。

    ” 龐統一聽,這才回嗔作喜,呵呵笑道:“區區小計,何足挂齒也。

    ” 不料隐士神色一凜,又立刻道:“鳳雛先生既精于謀略,為甚竟不知地理形勢而布軍?” 龐統不由又一怔,忙道:“我如何不知地理形勢?” 隐士笑道:“先生軍中,有多少兵馬屯駐前寨?” 龐統道:“前寨乃先鋒大營,我布軍三萬,由大将黃忠、魏延統率,豈有失策?” 隐士察言觀色,知龐統因順利攻取涪水關,甚為自負,更急于攻陷雒城,直取成都。

    便微微一笑,沉默不語。

     龐統卻沉不住氣,追問道:“先生深夜至此,莫非盡說這等虛無之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