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

關燈
曹操借銅雀台之會,運用文揚武攻,令滿朝文武懾服,又振奮了赤壁敗北後頹喪的軍心,他此時十分高興,不覺連飲數杯美酒。

     他已有了五分酒意,正欲下令侍者取上筆墨,亦來作一首“銅雀台賦”。

     不料就在此時,留守荊州樊城的将領派人急赴許都,又趕來漳河畔的銅雀台,向曹操禀報,說劉備不但攻取了荊州重鎮南郡,更攻占了長江南岸四大重鎮——武陵、長沙、桂陽、零陵。

     曹操一聽,不由一陣心慌意亂,連手中的筆亦掉落地上,臉上神色亦一片惶恐。

     他身側的心腹謀士程昱見狀,不由奇道:“丞相于百萬軍中,矢箭交攻之下面不改容,但為甚聽聞劉備得荊州數郡即如此驚惶?” 曹操道:“你等有所不知,劉備乃人中之龍也。

    他生平未有立足之地,猶如龍未得水。

    如今他得到荊州數郡,乃如龍歸大海,後患無窮矣!我又豈能不感憂慮?” 程昱微笑道:“丞相不必憂慮,我有一計,必令孫、劉二家自相殘殺,丞相則可從中取利。

    ” 曹操一聽,不由心動,忙道:“是何妙計?” 程昱道:“東吳所倚重者,周瑜一人而已,如今丞相可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

    周、程二人同為東吳副都督,一旦受封,必與劉備争奪荊州。

    孫、劉二家必勢成水火,我則趁其火并之際,各個擊破,則荊州可平、江東可定。

     屆時孫權、劉備無勢可恃,還怕兩人不臣服朝廷嗎?” 曹操猶豫道:“我與周瑜有赤壁之仇,若表奏他為南郡太守,不會被周瑜笑我心怯嗎?況且周瑜忠心于孫權,若孫權無奪荊州之心。

    則周瑜亦無奈也。

    ” 程昱微笑道:“孫權本忌劉備,欲以兵攻之,所慮者乃丞相趁虛進擊江東而已。

    今封賞周瑜,周瑜欲得荊州之心必熾,亦必極力說服孫權,令其安心,孫權在周瑜的力勸下,又怎會不向劉備決然用兵呢?此乃古時‘一桃殺三士’之計也。

    ” 曹操大喜,當下再不猶豫,上表朝廷,奏封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

    第二天,又以漢獻帝的名義,派使者赴江東,向東吳宣示朝廷诏命。

     東吳方面,周瑜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乘勢進攻荊州,卻被諸葛亮妙計先取荊州等數郡,将周瑜氣急攻心,病倒軍中,此時又接合肥方面的孫權告急文書,周瑜無奈,隻好到吳都柴桑養病,留下甘甯守巴陵郡,淩統守漢陽郡,又令程普率兵北赴合肥,支援孫權。

     此時,孫權正在安徽合肥的城外五十裡屯兵,與曹操留守在合肥的大将張遼對峙,孫權與張遼,在合肥交鋒,大小十數戰,雙方未分勝負,孫權久攻合肥難下,唯恐張遼反攻,因此急令荊州江陵戰場的周瑜派兵增援。

     不久程普率兵馬趕到,孫權親自出營迎接。

    接而又報魯肅來到,孫權原坐馬上,聞報即下馬以待,衆将見孫權如此厚待魯肅,均甚感驚異。

     魯肅馬到,見孫權立于馬下待接,不由吃了一驚,連忙翻身下馬,向孫權拜揖。

     孫權請魯肅上馬,與他并馬而行,孫權向魯肅悄聲笑道:“孤下馬相迎,足顯公之貴了吧?” 不料魯肅斷然說道:“并未足夠。

    ” 孫權奇道:“如此,如何方足以顯示呢?” 魯肅決然說道:“我但見主公威德蓋于四海,遍及中華九州,一統天下,得成帝業,魯肅因此可名留青史,我願才足也。

    ” 孫權一聽,心中欣然,不由撫掌大笑道:“子敬真是我的大忠臣埃”孫權與魯肅、程普等同入帳中,設宴犒軍,一面商議如何攻破合肥之策。

     就在此時,合肥方向的張遼,卻派人前來下戰書,指名要與程普決戰。

     孫權接戰書,不由怒道:“張遼欺我勝不了他,故指定要與程普決戰!我明日偏不以新軍出擊,誓破合肥曹軍。

    ”當即傳令,于是晚三更出寨,向合肥進發。

     孫權統率大軍,乘夜急進,到辰時時分,兵馬行至半途,距合肥尚有二十多裡路,忽聞一聲炮響,曹軍正從合肥方向殺到。

     孫權自赤壁一戰,大敗曹軍,信心已日增,再不懼怕曹軍的無敵神話了。

    他見曹軍殺到也不驚惶,下令擺出陣勢,迎戰曹軍。

     不一會,隻見曹軍陣中馳出一将,指名向孫權挑戰,言語間極為傲慢,似乎欲激怒孫權。

     孫權果然大怒,他怒喝一聲,正欲提槍上馬,親自出戰張遼。

    東吳軍中早有一員犯将急馳而出,一面厲聲大叫道:“張遼休太狂妄!敢欺我軍中無大将嗎?”此人正是東吳猛将太史慈,是孫權身邊的得力親将。

     張遼見太史慈驟馬馳至,亦知大史慈的勇猛,親自迎戰,揮刀劈向太史慈,太史慈銀槍一舞,架住張遼的大刀。

    兩人均感手臂一麻,知遇上旗鼓相當的勁敵,兩人也不敢大意,小心迎戰,眨眼鬥了七八十回合,依然難發勝負。

     曹軍陣中,大将李典對樂進道:“東吳陣中戴金盔的,便是孫權,若擒得孫權,赤壁八十三萬大軍之仇可報,将軍功高蓋世也。

    ” 樂進一聽,也不打話,猛地一拍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