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大奇人
關燈
小
中
大
劉備将張飛召來,令他親赴耒陽縣,追究龐統的荒政之罪。
張飛帶了五百親兵,趕去耒陽縣。
縣中軍民史治,均出縣城迎接張飛,獨不見縣令龐統。
張飛問縣史道:“龐縣令在什麼地方?” 縣史當即訴道:“龐縣令自到任至今,縣中政務,并不理會。
每日喝酒,日夜昏沉醉鄉。
今日酒醉未醒,猶在夢中。
” 張飛一聽,不由大怒,正欲率兵捉擒龐統回去交劉備治罪,但心中忽然一動,暗道:“我當日魯莽頂搶孔明先生,幾乎闖下大禍,失去此絕世高人,雖然孔明心寬如海,并不放在心上,但我亦因此不安了許久,此番且别再大意,先探清底細再說!張飛雖然心性魯莽,但隻要是他真心佩服之人,往往令他偶爾細心起來。
張飛打定主意,便不帶兵卒,獨入縣中府衙,召龐統出來相見。
不一會,隻見龐統衣冠不整,帶醉而出,亦不向張飛參拜,隻胡亂一揖而已。
張飛見狀,心中怒火,不由便發作了,戟指問龐統道:“你這不是人的家夥!我兄重用你作縣令,為甚卻将政務荒廢了?你可知罪。
” 龐統笑道:“我廢了何事?” 張飛叫道:“你到任之後,終日飲酒作樂,豈能不廢政務?” 龐統一聽,即大笑道,“區區小縣,些小公務,何難決斷?将軍稍坐片刻,待我處理給你看看。
” 龐統說罷,即将縣史召來,将日來所積公務,都取來案上,由他剖析決斷。
龐統赴任已整整百日,所積壓的公務、不下百件之巨。
龐統吩咐縣史,将有關人等,一應訴訟争執民事案宗,全部即時處理。
于是,縣府衙内大堂,頓時聚集了近百當事人,吵吵嚷嚷,令人心煩意亂,就連在一旁監視的張飛,亦不禁大皺眉頭,幾乎抽身離去,心道:若是征戰打仗,這區區百人,怎會在我眼内?但若要替他們調和,分辨是非曲直,便要了我張飛的命也!嘿嘿嘿,且看龐統這家夥如何應付! 不料就在張飛思忖之間,龐統卻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聽訴訟,百十宗件,一齊處判,卻又均曲直分明,絕無半點差錯。
一應有關人等,原告、被告,均心悅誠服,拜伏于地。
不到片刻,竟将百日公務,料理妥當,一切均十分嚴密公正,競無錯漏。
龐統判罷最後一宗公案,即投筆于地,做然笑道:“張将軍,我又廢了什麼政務哉?小小縣政,算得什麼?浩瀚天下,我亦視如指掌而已。
” 張飛見了,不由又羨又奇又喜,他毫不猶豫,立刻離座,向龐統俯身拜道:“先生原來乃軍師孔明一類高才,小子魯莽失敬,請先生見諒。
” 張飛一頓,見龐統默默不語,以為他心中尚有抱怨,又立刻道:“先生千萬莫思他處而去!我這便立刻馳返桂陽,告知我義兄,義兄必對先生重用。
” 張飛說罷,又再三請龐統安心等候,直到龐統點頭答應了,張飛才大松口氣,連夜快馬馳回桂陽。
張飛趕返桂陽,站腳未暖,孔明和趙子龍已匆匆奔進,孔明口中連聲問道:“鳳雛先生何在?”原來孔明在外視察政務,聞說龐統已抵桂陽,他深知龐統心性高做,隻怕劉備嫌他失禮,怠慢于他,改投他處,便連忙和趙子龍一起,策馬趕回。
劉備一聽,不由吃了一驚,忙道:“鳳雛先生抵桂陽了麼?我怎麼不見他到來?” 孔明尚未答話,張飛已忍不住,搶先插口道:“哥哥! 我等幾乎錯失了軍師先生一類的高才也。
”接着,張飛把他在耒陽縣目睹一切,向劉備說了,劉備一面聽,一面連聲歎息:“屈待大賢,我的錯埃”孔明聽張飛說罷,不由微笑道:“翼德此番倒很細心啊!但龐統沒告知,他便是鳳雛先生,且與我同出天機師門,乃我的師弟麼?” 張飛一聽,不由頓足道:“原來他是先生的師弟!我曾言語冒犯,當該死之極。
” 劉備一聽,不由更為吃驚,忙道:“當日我曾聽水鏡先生說,“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莫非指的便是龐統先生麼?” 孔明呵呵笑道:“如假包換!主公知否?赤壁之戰,獻上連環計助我大敗曹操的,便是鳳雛先生龐統啊!我當日于雛鳳山與他相會,便曾留一書函,向主公引介,我尚恐主公有所不明,特地與子龍速趕回也。
” 劉備跌足道:“鳳雛先生怎地不自報名号?又不呈上先生引介的書信?哎,劉備幾乎錯失一大英才了。
” 孔明微笑道:“我這位師弟僻隐多年,若非我力邀,他尚未肯出山呢!龐統之才,不在我之下,他自然不想由他人引薦,而必以他自身的才華服衆也。
” 劉備一聽,不由又連聲歎息,欲親赴耒陽縣,接龐統來桂陽。
孔明卻含笑道:“翼德粗中有細,龐統對他必生好感,且他曾奉令前去查究,解鈴還須系鈴人,由翼德代表主公往接,方為最佳人選也,但未知翼德怕不怕辛苦,再趕回耒陽縣接駕?” 張飛慨然道:“張飛曾出言冒犯鳳雛先生,自然該受罰請罪!這一趟差事,由我一手負責辦妥便了。
” 于是張飛果然不畏辛勞,連
張飛帶了五百親兵,趕去耒陽縣。
縣中軍民史治,均出縣城迎接張飛,獨不見縣令龐統。
張飛問縣史道:“龐縣令在什麼地方?” 縣史當即訴道:“龐縣令自到任至今,縣中政務,并不理會。
每日喝酒,日夜昏沉醉鄉。
今日酒醉未醒,猶在夢中。
” 張飛一聽,不由大怒,正欲率兵捉擒龐統回去交劉備治罪,但心中忽然一動,暗道:“我當日魯莽頂搶孔明先生,幾乎闖下大禍,失去此絕世高人,雖然孔明心寬如海,并不放在心上,但我亦因此不安了許久,此番且别再大意,先探清底細再說!張飛雖然心性魯莽,但隻要是他真心佩服之人,往往令他偶爾細心起來。
張飛打定主意,便不帶兵卒,獨入縣中府衙,召龐統出來相見。
不一會,隻見龐統衣冠不整,帶醉而出,亦不向張飛參拜,隻胡亂一揖而已。
張飛見狀,心中怒火,不由便發作了,戟指問龐統道:“你這不是人的家夥!我兄重用你作縣令,為甚卻将政務荒廢了?你可知罪。
” 龐統笑道:“我廢了何事?” 張飛叫道:“你到任之後,終日飲酒作樂,豈能不廢政務?” 龐統一聽,即大笑道,“區區小縣,些小公務,何難決斷?将軍稍坐片刻,待我處理給你看看。
” 龐統說罷,即将縣史召來,将日來所積公務,都取來案上,由他剖析決斷。
龐統赴任已整整百日,所積壓的公務、不下百件之巨。
龐統吩咐縣史,将有關人等,一應訴訟争執民事案宗,全部即時處理。
于是,縣府衙内大堂,頓時聚集了近百當事人,吵吵嚷嚷,令人心煩意亂,就連在一旁監視的張飛,亦不禁大皺眉頭,幾乎抽身離去,心道:若是征戰打仗,這區區百人,怎會在我眼内?但若要替他們調和,分辨是非曲直,便要了我張飛的命也!嘿嘿嘿,且看龐統這家夥如何應付! 不料就在張飛思忖之間,龐統卻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聽訴訟,百十宗件,一齊處判,卻又均曲直分明,絕無半點差錯。
一應有關人等,原告、被告,均心悅誠服,拜伏于地。
不到片刻,竟将百日公務,料理妥當,一切均十分嚴密公正,競無錯漏。
龐統判罷最後一宗公案,即投筆于地,做然笑道:“張将軍,我又廢了什麼政務哉?小小縣政,算得什麼?浩瀚天下,我亦視如指掌而已。
” 張飛見了,不由又羨又奇又喜,他毫不猶豫,立刻離座,向龐統俯身拜道:“先生原來乃軍師孔明一類高才,小子魯莽失敬,請先生見諒。
” 張飛一頓,見龐統默默不語,以為他心中尚有抱怨,又立刻道:“先生千萬莫思他處而去!我這便立刻馳返桂陽,告知我義兄,義兄必對先生重用。
” 張飛說罷,又再三請龐統安心等候,直到龐統點頭答應了,張飛才大松口氣,連夜快馬馳回桂陽。
張飛趕返桂陽,站腳未暖,孔明和趙子龍已匆匆奔進,孔明口中連聲問道:“鳳雛先生何在?”原來孔明在外視察政務,聞說龐統已抵桂陽,他深知龐統心性高做,隻怕劉備嫌他失禮,怠慢于他,改投他處,便連忙和趙子龍一起,策馬趕回。
劉備一聽,不由吃了一驚,忙道:“鳳雛先生抵桂陽了麼?我怎麼不見他到來?” 孔明尚未答話,張飛已忍不住,搶先插口道:“哥哥! 我等幾乎錯失了軍師先生一類的高才也。
”接着,張飛把他在耒陽縣目睹一切,向劉備說了,劉備一面聽,一面連聲歎息:“屈待大賢,我的錯埃”孔明聽張飛說罷,不由微笑道:“翼德此番倒很細心啊!但龐統沒告知,他便是鳳雛先生,且與我同出天機師門,乃我的師弟麼?” 張飛一聽,不由頓足道:“原來他是先生的師弟!我曾言語冒犯,當該死之極。
” 劉備一聽,不由更為吃驚,忙道:“當日我曾聽水鏡先生說,“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莫非指的便是龐統先生麼?” 孔明呵呵笑道:“如假包換!主公知否?赤壁之戰,獻上連環計助我大敗曹操的,便是鳳雛先生龐統啊!我當日于雛鳳山與他相會,便曾留一書函,向主公引介,我尚恐主公有所不明,特地與子龍速趕回也。
” 劉備跌足道:“鳳雛先生怎地不自報名号?又不呈上先生引介的書信?哎,劉備幾乎錯失一大英才了。
” 孔明微笑道:“我這位師弟僻隐多年,若非我力邀,他尚未肯出山呢!龐統之才,不在我之下,他自然不想由他人引薦,而必以他自身的才華服衆也。
” 劉備一聽,不由又連聲歎息,欲親赴耒陽縣,接龐統來桂陽。
孔明卻含笑道:“翼德粗中有細,龐統對他必生好感,且他曾奉令前去查究,解鈴還須系鈴人,由翼德代表主公往接,方為最佳人選也,但未知翼德怕不怕辛苦,再趕回耒陽縣接駕?” 張飛慨然道:“張飛曾出言冒犯鳳雛先生,自然該受罰請罪!這一趟差事,由我一手負責辦妥便了。
” 于是張飛果然不畏辛勞,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