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機真傳

關燈
,一條通向南郡,一條通向江陵,曹操會走哪條路呢?” 孔明見趙雲統兵心思日漸填密,心中甚感欣慰,便趁機啟發兵略道:“南郡前有漳河阻隔,曹操既已敗于水戰,必畏水如虎,怎敢走南郡?而江陵有通衢大道直通北面襄陽、樊城,乃曹操當日南侵的前沿重鎮,更有曹仁統率的二十萬大軍接應,因此曹操必走江陵,再北撤襄、樊,以便退返他的老巢許昌去也。

    ” 趙子龍知孔明趁機引導他的兵略用謀,他當即領悟,向孔明肅然道:“趙雲謹遵軍師令旨。

    ”趙子龍說罷,即疾步出帳,率三千兵,趕赴烏林口江陵小路埋伏待命去了。

     孔明又随即道:“翼德聽令。

    ” 張飛見孔明重用于他,他對孔明的用兵已早已傾心拜服,此時一聽,大喜而出,轟然應道:“張飛聽令。

    ” 孔明欣然道:“翼德如此爽快答應,未知去向,難道并無疑惑嗎?” 張飛呵呵大笑道:“張飛但有仗打,便心滿意足也!況且軍師先生神機驚世,算無遺策,就算差我赴刀山入火海,張飛亦不皺眉頭了。

    ” 孔明不由微笑一下,随即道:“翼德領三千兵馬渡江,直取彜陵,于北陵坡葫蘆谷口埋伏。

    曹操必不敢走南陵坡,必走北陵坡,且定于北陵坡處下鍋造飯,以充饑腸。

    你但見炊煙升起,便在近邊放起火來,曹操見火如見鬼,必會惶然逃溜。

    你雖捉不到曹操,但這一場功榮,亦甚穩當也。

    ” 張飛一聽大喜,他再無二話,即領令率兵去了。

     孔明又令糜竺、糜芳、劉封三人,各駕船舟,繞江擒捉曹操敗兵,奪取兵械。

    三人亦領令去了。

     孔明對劉琦道:“夏口之地,與戰場僅一箭之隔,關系重大,公子請回夏口鎮守,率所部之兵,陳列于口岸,嚴密戒備,可就便擒取曹軍敗兵,但不可輕離,以防東吳偷襲。

    ”劉琦亦立刻依計,緊急回夏口去了。

     孔明向劉備微笑道:“主公可屯兵于樊口,且看江上今夜周郎立破曹大功。

    ”劉備含笑點頭,十分欣慰。

     此時,靜立一旁的關公,見孔明将他視如無物,不由怒道:“軍師,關某自問非怕死之人,征戰以來,素未落後,今日正逢大戰,軍師盡用諸将,子龍、翼德皆身負重任,為甚獨剩我關羽冷落于旁?軍師好偏心也。

    ” 孔明一聽,即微微一笑,道:“我尚留一軍機重任,非一威猛大将軍負責不可,但其中有些疑慮,因此尚未能決斷也。

    ” 關公一聽,便知孔明所指“威猛大将”,必定是指他無疑,心中不由大喜,但又聽孔明說有疑慮,卻又微一驚道:“軍師算無遺策,有甚疑慮?” 孔明微笑道:“曹操兵敗,必奔江陵,再逃許昌,當中子龍和翼德中途截擊,亦未必可擒捉曹操,因此曹操必經通往武陵的隘口華容道,我想派雲長去華容道阻擊,最後必可擒殺曹操,但恐曹操昔年待雲長不薄,臨陣念情,放他走脫。

    ” 關公大叫道:“軍師多心了!當日曹操待我果然不薄,但我已為他斬顔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曹操恩義,我已報過。

     今日再遇,豈會輕放他逃脫?” 孔明道:“若放了曹操,卻又如何?” 關公道:“我願伏軍法。

    ” 孔明道:“如此,雲長立下軍令狀麼?” 關公更不猶豫,立了軍令狀,但又對孔明道:“但若曹操不走華容道,卻又如何?” 孔明微笑道:“雲長可于華容小路高處,堆積柴草,放起一把煙火,曹操必定舍大道而走小路,雲長則在小路埋伏,則曹操必插翅難飛了。

    ” 關公奇道:“曹操非等閑之輩,又十分多疑,他望見煙起,疑有埋伏,如何敢走小路,這可比不得翼德當日以此計破夏侯惇也。

    ” 孔明從容笑道:“正因曹操多疑,又吸取了當日夏侯惇的教訓,以為我計不敢二出,于虛實之間判斷錯誤,他便必舍大道而走小路,雲長放心領兵去也。

    ” 關公領令,帶了親将關平、周倉,率五百刀斧手,渡江疾奔華容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