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機連環
關燈
小
中
大
”
二十艘快船,立即掉轉船身,改為船頭向東面的來時航道,船身右面的草人恰好迎住曹軍射來的箭矢。
此時魯肅已醒悟孔明的用意了,他不由微歎口氣,道:“先生怎知今早江上如此濃霧?” 孔明微笑道:“為将之道,怎可不識天文,不曉地理,不知奇門,不悉陰陽,不懂陣法,不明兵勢?我于三日前已算準今日必有大霧,因此才敢在公瑾面前誇下海口,三日内交箭,否則若真的造箭,公瑾隻須下令軍匠拖延,莫說三日、十日,就算百日,亦決難完成任務,公瑾分明欲藉此殺我,但我命與天機大勢相彙,公瑾怎害得了我。
” 魯肅正欲再說,書僮雕雪又一掠而進,笑道:“先生!船上草人,每個插了五六十枝箭了。
” 孔明向窗外縫隙一望,但見滿天濃霧,已透出一點黃光,他功力通玄,雖是一點光亮,亦清楚入目,隻見孔明呵呵笑道:“快船二十艘,每艘草人百個,每草人上插五六十枝箭,十萬利箭足夠矣!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說罷,孔明下令二十艘快船,全速東行,駛向三江口。
船離曹軍水寨五裡,孔明又吩咐船上的兵士,齊聲大叫道:“多謝曹丞相賜箭。
” 魯肅又驚又奇又喜,笑道:“先生為甚不多待一會,多借些箭矢?” 孔明伸手一指江面,道:“大霧将散,曹操必知中計,派船追出,若再不走,便非借箭,而是以人換箭了。
” 魯肅聞言向外面窺看,隻見江面大霧已射入道道霞光,雖隔了六裡水路,亦可隐約見到曹軍的水寨,更見曹軍水寨果然已沖出數十般戰船,直向這面疾駛而來……幸而快船早走一步,轉眼便駛出二三十裡,曹軍戰船已失去影蹤。
魯肅不由仰天歎道:“先生真乃神人也,若無先生相助,破曹大計必難成功……我必保先生周全。
” 孔明微笑不語,雕雪卻心中一聲冷笑,暗道:我這師哥生命,何用你來相保?他若非為顧全破曹大局啊,嘿嘿,區區周郎又能困得住他麼……雕雪心中發狠,但她亦不敢說出口來免破壞了孫、劉聯盟破曹的大局。
怏船駛回三江口,在江邊,已有周瑜派來的五百兵士,等着收取十萬箭矢了,事實上,江東軍亦正缺乏箭矢,周瑜這條“借箭殺人”之計,半是私怨,半是公務。
五百兵士,迅速地将快船上的草人插箭,取了下來,每船有箭五千枝,十艘快船,合計恰好十萬箭矢。
魯肅先行趕到中軍營帳,去見周瑜。
他将孔明向曹操借箭之妙事,全盤向周瑜細述,最後感慨說道:“孔明洞天察地,精奇門陣法,更知天機玄學,乃破曹一大臂助,殺不得也!若殺孔明,則破曹大計必敗,東吳亦必亡,望公瑾須以大局為重。
” 周瑜聽罷,沉吟不語,忽地長歎一聲道:“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他……”他一頓,又慨然道:“我軍确實缺箭矢使用,十萬箭矢助我軍,孔明功勞不小也,我又怎會降罪于他?子敬快請孔明入帳,待我親自緻謝。
” 魯肅出去,帶引孔明進帳,周瑜特地走下帥寨,向孔明道:“為我軍獲箭十萬,立一奇功,我謹代江東緻謝先生……有所誤會,幸勿介懷。
” 孔明但然笑道:“我亦知江東水軍缺箭,因此才略施小計,向曹軍借箭十萬,以助破曹大計。
周瑜歎道:“先生神算過人,佩服!佩服。
” 孔明淡然一笑,不再多言。
周瑜請孔明飲酒,席問,周瑜向孔明道:“昨日主公遣使前來,催我進軍,我未有奇計,請先生教我。
” 孔明未知周瑜是否出于真誠,便道:“我碌碌庸才,豈有妙計呢?” 周瑜知孔明心有所誡,便坦然說道:“我曾夜探曹軍水寨,見其十分嚴整得法,甚難破之,我思得一計,未知是否可行?請先生為我決定。
” 孔明見周瑜意态轉誠,才微笑點頭道:“既然如此,都督且勿說出,各自于掌心寫出,互相印證好了。
”孔明此舉,是有意留足顔面給周瑜了。
周瑜一聽,果然喜道:“此法甚妙,便依先生之法行事可也。
” 于是命取來筆墨,先在自己掌心中寫了,孔明也毫不猶豫,暗地在掌心寫了。
帳中因有第三者在内,兩人于是互相移近,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兩人均呵呵大笑。
周瑜的笑,是因為自己的算計,終可趕及孔明;孔明的笑,卻是暗忖今回給足面子予周瑜,必令他的妒心稍減,不必再分心提防他的不時加害。
原來兩人掌中,均寫着一個“火”
此時魯肅已醒悟孔明的用意了,他不由微歎口氣,道:“先生怎知今早江上如此濃霧?” 孔明微笑道:“為将之道,怎可不識天文,不曉地理,不知奇門,不悉陰陽,不懂陣法,不明兵勢?我于三日前已算準今日必有大霧,因此才敢在公瑾面前誇下海口,三日内交箭,否則若真的造箭,公瑾隻須下令軍匠拖延,莫說三日、十日,就算百日,亦決難完成任務,公瑾分明欲藉此殺我,但我命與天機大勢相彙,公瑾怎害得了我。
” 魯肅正欲再說,書僮雕雪又一掠而進,笑道:“先生!船上草人,每個插了五六十枝箭了。
” 孔明向窗外縫隙一望,但見滿天濃霧,已透出一點黃光,他功力通玄,雖是一點光亮,亦清楚入目,隻見孔明呵呵笑道:“快船二十艘,每艘草人百個,每草人上插五六十枝箭,十萬利箭足夠矣!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說罷,孔明下令二十艘快船,全速東行,駛向三江口。
船離曹軍水寨五裡,孔明又吩咐船上的兵士,齊聲大叫道:“多謝曹丞相賜箭。
” 魯肅又驚又奇又喜,笑道:“先生為甚不多待一會,多借些箭矢?” 孔明伸手一指江面,道:“大霧将散,曹操必知中計,派船追出,若再不走,便非借箭,而是以人換箭了。
” 魯肅聞言向外面窺看,隻見江面大霧已射入道道霞光,雖隔了六裡水路,亦可隐約見到曹軍的水寨,更見曹軍水寨果然已沖出數十般戰船,直向這面疾駛而來……幸而快船早走一步,轉眼便駛出二三十裡,曹軍戰船已失去影蹤。
魯肅不由仰天歎道:“先生真乃神人也,若無先生相助,破曹大計必難成功……我必保先生周全。
” 孔明微笑不語,雕雪卻心中一聲冷笑,暗道:我這師哥生命,何用你來相保?他若非為顧全破曹大局啊,嘿嘿,區區周郎又能困得住他麼……雕雪心中發狠,但她亦不敢說出口來免破壞了孫、劉聯盟破曹的大局。
怏船駛回三江口,在江邊,已有周瑜派來的五百兵士,等着收取十萬箭矢了,事實上,江東軍亦正缺乏箭矢,周瑜這條“借箭殺人”之計,半是私怨,半是公務。
五百兵士,迅速地将快船上的草人插箭,取了下來,每船有箭五千枝,十艘快船,合計恰好十萬箭矢。
魯肅先行趕到中軍營帳,去見周瑜。
他将孔明向曹操借箭之妙事,全盤向周瑜細述,最後感慨說道:“孔明洞天察地,精奇門陣法,更知天機玄學,乃破曹一大臂助,殺不得也!若殺孔明,則破曹大計必敗,東吳亦必亡,望公瑾須以大局為重。
” 周瑜聽罷,沉吟不語,忽地長歎一聲道:“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他……”他一頓,又慨然道:“我軍确實缺箭矢使用,十萬箭矢助我軍,孔明功勞不小也,我又怎會降罪于他?子敬快請孔明入帳,待我親自緻謝。
” 魯肅出去,帶引孔明進帳,周瑜特地走下帥寨,向孔明道:“為我軍獲箭十萬,立一奇功,我謹代江東緻謝先生……有所誤會,幸勿介懷。
” 孔明但然笑道:“我亦知江東水軍缺箭,因此才略施小計,向曹軍借箭十萬,以助破曹大計。
周瑜歎道:“先生神算過人,佩服!佩服。
” 孔明淡然一笑,不再多言。
周瑜請孔明飲酒,席問,周瑜向孔明道:“昨日主公遣使前來,催我進軍,我未有奇計,請先生教我。
” 孔明未知周瑜是否出于真誠,便道:“我碌碌庸才,豈有妙計呢?” 周瑜知孔明心有所誡,便坦然說道:“我曾夜探曹軍水寨,見其十分嚴整得法,甚難破之,我思得一計,未知是否可行?請先生為我決定。
” 孔明見周瑜意态轉誠,才微笑點頭道:“既然如此,都督且勿說出,各自于掌心寫出,互相印證好了。
”孔明此舉,是有意留足顔面給周瑜了。
周瑜一聽,果然喜道:“此法甚妙,便依先生之法行事可也。
” 于是命取來筆墨,先在自己掌心中寫了,孔明也毫不猶豫,暗地在掌心寫了。
帳中因有第三者在内,兩人于是互相移近,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兩人均呵呵大笑。
周瑜的笑,是因為自己的算計,終可趕及孔明;孔明的笑,卻是暗忖今回給足面子予周瑜,必令他的妒心稍減,不必再分心提防他的不時加害。
原來兩人掌中,均寫着一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