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機連環
關燈
小
中
大
道:“我所憂慮的,便是蔡、張二人替曹操訓練水軍,今被斬除,我無所懼矣。
” 魯肅亦由衷說道:“都督妙計如神,還愁不能破曹軍嗎?” 周瑜得意的一笑,卻又道:“江東諸人,均未悉我之計,獨有孔明,未知悉否?子敬請去相探,據實回報。
” 魯肅見周瑜十分認真,隻好到别艙,往探孔明。
孔明此時正坐沉思,見魯肅來訪,連忙迎接。
魯肅道:“連日處理軍務,未及拜候。
” 孔明當即含笑道:“當然,就連我亦未及去向都督拜賀也。
”魯肅一聽,不由奇道:“何喜之有?” 孔明道:“公瑾故意派子敬前來試探之事也。
” 魯肅不由一怔,忙道:“先生怎會未蔔先知呢?” 孔明微笑道:“此借刀殺人之計,隻可瞞得了蔣幹、曹操,就算曹操很快亦會明白,隻是不肯認錯罷了!如今蔡、張二人既死,曹操水軍無能者督訓,十萬水軍,必喪于毛介、于禁二人之手,我等破曹大計,必可成事。
” 魯肅一聽,半響作聲不得,支唔了幾句,便連忙告辭了。
孔明道:“我為堅穩江東抗曹之心,故如實但言,子敬請勿将我所言告知周瑜,不然他必因忌恨,又來加害于我也。
” 魯肅回到中軍水寨,他心性忠直,隻好又把孔明的話告知周瑜。
周瑜一聽,不由大驚,失聲道:“此人之能,天下無出其右!怎可留他于世?我決計斬除。
” 魯肅忙勸道:“若斬孔明,乃自失臂助,更受天下人所不齒也。
” 周瑜此時已決意而行,咬牙道:“我自有斬他之計,決教孔明死而無怨。
” 魯肅心中惴惴不安,但又無法阻止周瑜的一意孤行,隻好先沉住氣,看周瑜如何施為,再作打算。
第二日,周瑜聚衆議事,特地請孔明前來,孔明欣然而至,周瑜亦客氣的請孔明坐下,周瑜這才向孔明道:“不久将與曹軍決戰,水戰之道,當以何種兵器為優?” 孔明朗聲道:“大江之上,自然以弓箭為利器也。
” 周瑜一聽,心中便一聲冷笑,口中卻欣然道:“果然如此! 先生之意,與我甚合。
但如今軍中正缺箭用,初戰已損耗不少,因此請先生負責監造十萬箭矢,以作應敵,此事關乎破曹大計,諒先生不緻拒絕吧?” 周瑜的用意,十分明白,口氣亦絕非商量,而是以軍令相脅。
若孔明不答應,則便須負上破壞孫、劉聯合抗曹的罪責,殺他便有藉口了。
便若答應,十萬支箭矢,卻絕非等閑之事,而且亦非孔明所長,周瑜料他必難成事,到時又有殺他的藉口了。
孔明一聽,心中便微微一笑,暗道:周瑜此乃令我進退皆死的殺人之計也……但他卻欣然答道:“孔明領令!但未知十萬箭矢,何時要用?” 周瑜,故作大方,含笑道:“造箭困難,便給你十日時間吧。
”其實他深知就算三數倍的十日也不可能完成。
不料孔明卻不知死活,認真說道:“曹軍不日将攻至,若須十日,必誤大事。
” 周瑜不由笑道:“若不需十日,當然更妙!先生須多少時間呢? 孔明慨然道:“隻須三日,我便可呈上十萬箭矢供都督應用。
” 周瑜不由又奇又喜,忙道:“如此甚好,但先生可知,軍中無戲言埃”孔明肅然道:“我怎敢相戲?我願立軍令狀,三日未達,則甘受重罰。
” 周瑜大喜,吩咐取文房四寶出來,立了軍令狀,又置酒相待,欣然道:“若大功告成,再行重酬。
” 孔明微笑道:“不敢領酬,彼此同為破曹大計也。
但今日已過,由明日起計,到三日後,都督再來江邊領箭好嗎?” 周瑜暗道:就算今日不計,你亦隻得三日加一晚,便容你多活一晚便了。
于是便欣然應道:“很好,就由明日起計吧。
” 孔明喝了幾杯,便告辭走了,一直回到他來時的江邊舟上,也不知他弄甚玄虛?魯肅心中驚疑不定,目送孔明離去,便忙道:“這孔明如何了?莫非他又使詐?” 周瑜大笑道:“在我大軍圍困中,他使甚奸詐!而且是他自行送死,非我逼他。
我隻消吩咐造箭軍匠,故意拖延,一切物品器械皆拖延不發,他便有通天本事,三日之内也造不出十萬支箭來也!屆時他若不肯認罪降順,我再殺他,天下人還有話好說嗎?” 周瑜說罷,又吩咐魯肅密切監視孔明,看他如何應付如此天大難題。
第二天一早,魯肅果然親到江邊小舟,拜訪孔明,孔明接魯肅入舟中坐下,
” 魯肅亦由衷說道:“都督妙計如神,還愁不能破曹軍嗎?” 周瑜得意的一笑,卻又道:“江東諸人,均未悉我之計,獨有孔明,未知悉否?子敬請去相探,據實回報。
” 魯肅見周瑜十分認真,隻好到别艙,往探孔明。
孔明此時正坐沉思,見魯肅來訪,連忙迎接。
魯肅道:“連日處理軍務,未及拜候。
” 孔明當即含笑道:“當然,就連我亦未及去向都督拜賀也。
”魯肅一聽,不由奇道:“何喜之有?” 孔明道:“公瑾故意派子敬前來試探之事也。
” 魯肅不由一怔,忙道:“先生怎會未蔔先知呢?” 孔明微笑道:“此借刀殺人之計,隻可瞞得了蔣幹、曹操,就算曹操很快亦會明白,隻是不肯認錯罷了!如今蔡、張二人既死,曹操水軍無能者督訓,十萬水軍,必喪于毛介、于禁二人之手,我等破曹大計,必可成事。
” 魯肅一聽,半響作聲不得,支唔了幾句,便連忙告辭了。
孔明道:“我為堅穩江東抗曹之心,故如實但言,子敬請勿将我所言告知周瑜,不然他必因忌恨,又來加害于我也。
” 魯肅回到中軍水寨,他心性忠直,隻好又把孔明的話告知周瑜。
周瑜一聽,不由大驚,失聲道:“此人之能,天下無出其右!怎可留他于世?我決計斬除。
” 魯肅忙勸道:“若斬孔明,乃自失臂助,更受天下人所不齒也。
” 周瑜此時已決意而行,咬牙道:“我自有斬他之計,決教孔明死而無怨。
” 魯肅心中惴惴不安,但又無法阻止周瑜的一意孤行,隻好先沉住氣,看周瑜如何施為,再作打算。
第二日,周瑜聚衆議事,特地請孔明前來,孔明欣然而至,周瑜亦客氣的請孔明坐下,周瑜這才向孔明道:“不久将與曹軍決戰,水戰之道,當以何種兵器為優?” 孔明朗聲道:“大江之上,自然以弓箭為利器也。
” 周瑜一聽,心中便一聲冷笑,口中卻欣然道:“果然如此! 先生之意,與我甚合。
但如今軍中正缺箭用,初戰已損耗不少,因此請先生負責監造十萬箭矢,以作應敵,此事關乎破曹大計,諒先生不緻拒絕吧?” 周瑜的用意,十分明白,口氣亦絕非商量,而是以軍令相脅。
若孔明不答應,則便須負上破壞孫、劉聯合抗曹的罪責,殺他便有藉口了。
便若答應,十萬支箭矢,卻絕非等閑之事,而且亦非孔明所長,周瑜料他必難成事,到時又有殺他的藉口了。
孔明一聽,心中便微微一笑,暗道:周瑜此乃令我進退皆死的殺人之計也……但他卻欣然答道:“孔明領令!但未知十萬箭矢,何時要用?” 周瑜,故作大方,含笑道:“造箭困難,便給你十日時間吧。
”其實他深知就算三數倍的十日也不可能完成。
不料孔明卻不知死活,認真說道:“曹軍不日将攻至,若須十日,必誤大事。
” 周瑜不由笑道:“若不需十日,當然更妙!先生須多少時間呢? 孔明慨然道:“隻須三日,我便可呈上十萬箭矢供都督應用。
” 周瑜不由又奇又喜,忙道:“如此甚好,但先生可知,軍中無戲言埃”孔明肅然道:“我怎敢相戲?我願立軍令狀,三日未達,則甘受重罰。
” 周瑜大喜,吩咐取文房四寶出來,立了軍令狀,又置酒相待,欣然道:“若大功告成,再行重酬。
” 孔明微笑道:“不敢領酬,彼此同為破曹大計也。
但今日已過,由明日起計,到三日後,都督再來江邊領箭好嗎?” 周瑜暗道:就算今日不計,你亦隻得三日加一晚,便容你多活一晚便了。
于是便欣然應道:“很好,就由明日起計吧。
” 孔明喝了幾杯,便告辭走了,一直回到他來時的江邊舟上,也不知他弄甚玄虛?魯肅心中驚疑不定,目送孔明離去,便忙道:“這孔明如何了?莫非他又使詐?” 周瑜大笑道:“在我大軍圍困中,他使甚奸詐!而且是他自行送死,非我逼他。
我隻消吩咐造箭軍匠,故意拖延,一切物品器械皆拖延不發,他便有通天本事,三日之内也造不出十萬支箭來也!屆時他若不肯認罪降順,我再殺他,天下人還有話好說嗎?” 周瑜說罷,又吩咐魯肅密切監視孔明,看他如何應付如此天大難題。
第二天一早,魯肅果然親到江邊小舟,拜訪孔明,孔明接魯肅入舟中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