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白兔龍穴

關燈
兩敗俱亡的勢格。

     占據益州的五鬥米道教張魯,僅以身居益州王為最大滿足,無意亦無力逐鹿中原。

     盤據蜀川的劉漳,雖然地域甚廣,但兵力薄弱,糧草短缺,僅能偏安山城一角,根本無力問鼎中原。

     于山東平原郡為縣令的劉備,更力量微弱,無力與八大諸侯抗衡。

     八大諸侯中,最有可能鼎霸中原,以緻一統天下的,便似乎非擁有充州(山東、河北一帶)、東郡(河南濮縣一帶)地域、掌握該地軍政大權的充州牧曹操莫屬了。

     此時曹操據有充州、東郡一片頗大的地盤,地土肥沃極利于屯糧養兵,又有一批善謀文士,武有數十精猛之将,兵有青州軍等三十萬,實力之強、天下無人敢于輕觑。

     而當年龐德公替曹操親祖父夏侯海堪點的盤龍龍脈,第一波龍氣已經應驗于曹操的生父曹嵩身上,曹嵩“遇曹而貴”,曹操因而出生于官宦大族,靠近朝廷,他的起步便比劉備輕松多了;而曹家祖脈的第二波龍氣,又正旺發于曹操身上,曹操的“王者富貴大業”,眼見已無可逆轉了。

     因此就連天機隐俠龐德公,亦開始密切留意曹操的運勢,看他是否是一統天下、九五之尊的真命天子人眩假若龐德公審察曹操真的是這數百年難得一現的天龍之子,他便會全力匡扶,而諸葛亮作為龐德公的嫡傳弟子,亦必定會成為曹操的中堅棟梁。

    曹操若得天機俠隐師徒二人相助,他便大有可能平定天下,一躍而成九五之尊的帝皇真命天子了。

     可惜的是,曹操的本命中,并無真命天子的根基,而天機大勢的演行,又循另一軌道運轉。

     當日曹操坐鎮山東,自忖地盤已然穩固,一時又無進取中原的決心,便打算先留在山東發展。

    他并沒忘記他的生父曹嵩對他的全力支持、他确信自己已立穩腳跟,便打算把生父曹嵩接來山東,好好奉養。

     曹操當下派泰山太守應助,往琅琊郡迎接曹嵩。

     曹嵩當日因曹操被董卓追殺,被逼逃難到山東琅琊郡隐居。

    此時接應助帶來的曹操書信,知兒子已貴為充州牧,地盤穩固,便依曹操之意,連同其族弟曹德及一家老少四十餘人,連同家丁随從百餘人,車駕百餘輛,由應劭護送,一路向充州開赴。

     從琅琊郡開赴充州,途中必經徐州,當時的徐州治郡郯城太守,姓陶,名謙。

    陶謙人如其名,是一位謙謙君子,為人敦厚純良,他見曹操已為充州牧,又掃清黃巾亂軍,心中敬佩,屢欲結交拜望,可惜一直未有機會。

     此時聽說曹操生父曹嵩的車駕,正途經郯城境,陶謙不由大喜,便率親随從,到城外迎接曹嵩的車駕,陶謙以晚輩之禮,拜見曹嵩。

    曹嵩見陶謙甚有賢名,亦不必怠慢,好言相慰,答應回到充州,便代陶謙向兒子曹操代傳緻候之意。

     陶謙十分欣慰,他把曹嵩迎進城中,于府衙内大擺宴席,招待曹嵩。

    一連住兩日,曹嵩怕兒子等得焦急,便堅要辭行。

     陶謙也不便再留,便親送曹嵩出城,又特别派郡中都尉張門,率五百郡兵護送。

     一行數百人衆,向北而行,半日後方抵達華冀地方。

    此時是夏未秋初天氣,說變就變,突然便下起一場驟雨,四下無材無廓,隻好走入一家古寺投宿避雨,曹嵩及家人住寺内,命張門的五百部衆屯駐于佛寺的兩側走廊。

    不久雨越下越大,張門和五百兵丁的衣衫均被大雨濕透,秋風秋雨,冷入肌骨,十分難挨,五百兵丁均怨聲四起。

     張門原為黃巾餘孽,心性貪暴,見曹嵩車駕甚豐,知是富豪之士,便把手下頭目喚到僻處,道:“我們本屬黃巾将士,被朝廷殺伐,被逼降順陶謙,但亦無絲毫好處,反而被勞役受苦,眼下這姓曹的是大家富豪,家财必豐,你們是否欲得富貴?若想,便于今殺将進去,把姓曹的一家老少殺了,取财物,然後高飛遠遁,我們就不愁吃穿了。

    ” 手下衆頭目均賊性未改,豈會反對?當下密議一番,決定當晚二更便即行事。

     當晚二更對分,風雨交加,曹嵩忽感心驚肉跳,坐卧不甯,難以入睡,索性和衣起來,正襟危坐。

    忽聞四下殺聲驟起,他的族弟曹德提劍出寺外察看。

    不料剛出走廊,便被亂兵一戟搠殺。

     曹嵩大驚,慌忙帶了一位愛妾,奔入寺院方丈室,欲越牆而走。

    不料愛妾身體肥胖,爬不上去,曹嵩又舍不得抛下愛妾,隻好與愛妾走入廁中躲避。

    不幸被亂兵發現,一人一劍,把曹嵩和愛妾斬殺了,曹嵩所帶的家小,以及百餘随從家丁,除少數逃得生命外,其餘無一幸免。

    此時的慘況,便和當初曹操當時斬殺呂伯屠一家之狀,十分相似。

     曹操派來護送的泰山太守應劭,深知已遇上彌天巨禍,他拼命逃生,也不敢返回充州,改投袁紹了。

     張門等五百黃巾亂黨,斬殺曹嵩全家,便盡掠财物,逃奔淮南隐匿去了。

     不久,這一噩耗便由應劭逃出的部下,星夜奔回充州,向曹操報訊。

     曹操一聽,立刻哭得昏倒地上,衆人把曹操救醒,紛紛勸慰。

    曹操卻目露兇光,咬牙切齒的厲聲道:“我父之死,皆因陶謙惡賊而起!他縱容兵士,慘殺我父一家數十口,此仇不共戴天。

    ” 曹操說罷,即斷然下令:“傳我令旨,大軍盡發,屠滅徐州,以報血海深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