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機磨劫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總好過由她以女兒之身去獨立肩負礙…諸葛亮沉吟之際,耳中忽地鑽入龐德公的話音,道:“亮兒、蟬兒、我之話音隻傳你二人,乃一音雙發也。
為師的亦和你二人有心靈相通的奇緣,因此不約而同的起同一意念也。
但你二人本命不同,亮兒至陽至剛,蟬兒至陰至柔,因此要克制董、呂二賊的陽剛氣運,隻能以蟬兒的至陰至柔,而決不能讓亮兒的至陽至剛拉近董、呂二賊之身也!我之布局,如此……哪些……亦基于此一道理,你二人不必再為此疑慮。
” 龐德公于密音雙發傳話中,已把他的大計和布局,向諸葛亮和貂蟬曉示明白。
諸葛亮和貂蟬默默不語,似同在思忖。
一會後,兩人竟不約而同的決然回話道:“是!師父,我……明白了!決依師父之計行事吧。
” 在座的貂全、趙姑、老婆婆秋氏,均依然莫名其妙,但龐德公卻欣然道:“好,既你二人均無異議,我的大計便由此施行了。
” 龐德公、諸葛亮、貂蟬三人密談間,這一頓早餐也吃罷了。
龐德公忽然向貂全拱手道:“貂兄弟,多謝這段時日盛情相待,但我與亮兒另有要事,不能再在府上逗留,就此向貂兄弟等告辭了。
” 貂全一聽,不由一怔,龐德公與他相處日久,又為他貂家帶來這許多好處,他說走便走,心中不由大急,忙道:“龐老先生和諸葛公子待在下一家恩重如山;龐老先生又是蟬兒的恩師,師即父也,彼此一家人,為什麼不多留些時日,以讓在下一家聊表謝意埃”貂全見龐德公含笑不語,但神色之間去意甚堅,不由又急道:“蟬兒!快向師父和師兄盡力挽留埃”不料貂蟬卻微歎口氣,水靈俏眼滿含不舍之情,但卻無奈的說:“爹啊!師父和師兄是決計不能挽留的埃”貂全忙道:“為什麼?蟬兒你出面挽留也不可以麼?” 貂蟬道:“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貂家雖然尚可苟安一隅,但天下百姓黎民,卻多半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師父和師兄身懷救國救民堅貞大志,怎會困處于此偏安一角呢?他們自有重大使命待完成,怎可挽留?他們于我家神龍一現,度過年多歲月,已是貂家的天大福緣了。
” 貂全見貂蟬忽然變得慷慨激昂,救國救民之心已取代往昔的俠義心腸,深知此必乃龐德公和諸葛亮對她潛移默化的結果,連女兒也開始以天下蒼生為念,又何況她的師父和師兄呢?他不由長歎一聲,心知已絕難挽留了,無奈何向龐德公深深一揖,拜道:“龐老先生待我貂家大恩大德,貂全隻好以一拜為報了!未知日後是否再可與先生重逢呢?” 龐德公聞言目注貂全一眼,見他的命宮壽緣直達耳輪,乃年達百歲的長壽之命,不由欣然一笑道:“貂兄弟正值五十英年,人生之路僅走了一半,日後自會目睹天地番覆、日月升浮,前路尚漫漫綿長呢!既然如此,又何愁沒有相見重逢之日埃”貂全一聽,心中稍慰。
眼見龐德公和諸葛亮去意已決,也不再挽留,他與貂蟬、趙姑一道,把龐德公和諸葛亮直送出東平湖。
龐德公和諸葛亮向貂全一家拱一拱手,便離船上岸而去。
貂蟬怔怔的望着船上,眼波直直的凝視着諸葛亮的身影,她忽然嬌嘯一聲,身子一躍,輕靈如飛蟬,如雲飄花舞,落于龐德公和諸葛亮的身前,這一段距離,竟足達百丈之遙。
龐德公見貂蟬眼波凝注諸葛亮身上,心中不由微微一笑,并不作聲。
諸葛亮卻似意有不舍,亦凝視貂蟬一眼,才無奈的含笑道:“貂蟬師妹,你已知天機大勢,又知自己運命,勢須獨自曆此天機磨劫,又何必如此?師父不是說了麼,我們日後必有重逢之期埃”貂蟬水靈俏眼一轉,她在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暗道:“諸葛師哥呵諸葛師哥,你可知貂蟬之心,已與你靈犀一點通了?你亦有不舍之意,隻是師命難違,不敢有所表示罷了。
” 她心中念轉,格格一笑,道:“諸葛師哥,師妹以心靈感應之術,已知你心思啦!我之所以跟上前來,隻是想問一句,依師哥之見,假若貂蟬日後于天機磨劫中不能全身而退,你……和師父還會與貂蟬相見重逢麼?” 諸葛亮一聽,不由作聲不得。
他雖然已入天機之門,但畢竟本身閱曆尚淺,于此微妙這極的男女糾葛之事,根本難明真奧,因此貂蟬這疑問,他又如何回答得出? 龐德公見狀,忽然接口呵呵笑道:“蟬兒不必憂慮,你既知天機,又悉本命,亦身承飛蟬龍脈蔭庇,海闊天空、九天四海,已足以縱橫翺翔了!何況你剛才因情而心動,心動力發,一躍百丈,足證你的無為真氣已達随心而發的境界,蟬兒,你天賦奇功,身負天機二大絕學,還擔心什麼?天下雖大,但亦不可阻擋,你何處不可去?何處不可往。
” 龐德公對貂蟬這位女徒兒,初時尚僅視作是他施行大計的人選,但自從收她為徒後,他的心思已然改變,他已将貂蟬視作他天機門的嫡傳弟子,他又豈會冒險行事?因眼見貂蟬根基
為師的亦和你二人有心靈相通的奇緣,因此不約而同的起同一意念也。
但你二人本命不同,亮兒至陽至剛,蟬兒至陰至柔,因此要克制董、呂二賊的陽剛氣運,隻能以蟬兒的至陰至柔,而決不能讓亮兒的至陽至剛拉近董、呂二賊之身也!我之布局,如此……哪些……亦基于此一道理,你二人不必再為此疑慮。
” 龐德公于密音雙發傳話中,已把他的大計和布局,向諸葛亮和貂蟬曉示明白。
諸葛亮和貂蟬默默不語,似同在思忖。
一會後,兩人竟不約而同的決然回話道:“是!師父,我……明白了!決依師父之計行事吧。
” 在座的貂全、趙姑、老婆婆秋氏,均依然莫名其妙,但龐德公卻欣然道:“好,既你二人均無異議,我的大計便由此施行了。
” 龐德公、諸葛亮、貂蟬三人密談間,這一頓早餐也吃罷了。
龐德公忽然向貂全拱手道:“貂兄弟,多謝這段時日盛情相待,但我與亮兒另有要事,不能再在府上逗留,就此向貂兄弟等告辭了。
” 貂全一聽,不由一怔,龐德公與他相處日久,又為他貂家帶來這許多好處,他說走便走,心中不由大急,忙道:“龐老先生和諸葛公子待在下一家恩重如山;龐老先生又是蟬兒的恩師,師即父也,彼此一家人,為什麼不多留些時日,以讓在下一家聊表謝意埃”貂全見龐德公含笑不語,但神色之間去意甚堅,不由又急道:“蟬兒!快向師父和師兄盡力挽留埃”不料貂蟬卻微歎口氣,水靈俏眼滿含不舍之情,但卻無奈的說:“爹啊!師父和師兄是決計不能挽留的埃”貂全忙道:“為什麼?蟬兒你出面挽留也不可以麼?” 貂蟬道:“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貂家雖然尚可苟安一隅,但天下百姓黎民,卻多半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師父和師兄身懷救國救民堅貞大志,怎會困處于此偏安一角呢?他們自有重大使命待完成,怎可挽留?他們于我家神龍一現,度過年多歲月,已是貂家的天大福緣了。
” 貂全見貂蟬忽然變得慷慨激昂,救國救民之心已取代往昔的俠義心腸,深知此必乃龐德公和諸葛亮對她潛移默化的結果,連女兒也開始以天下蒼生為念,又何況她的師父和師兄呢?他不由長歎一聲,心知已絕難挽留了,無奈何向龐德公深深一揖,拜道:“龐老先生待我貂家大恩大德,貂全隻好以一拜為報了!未知日後是否再可與先生重逢呢?” 龐德公聞言目注貂全一眼,見他的命宮壽緣直達耳輪,乃年達百歲的長壽之命,不由欣然一笑道:“貂兄弟正值五十英年,人生之路僅走了一半,日後自會目睹天地番覆、日月升浮,前路尚漫漫綿長呢!既然如此,又何愁沒有相見重逢之日埃”貂全一聽,心中稍慰。
眼見龐德公和諸葛亮去意已決,也不再挽留,他與貂蟬、趙姑一道,把龐德公和諸葛亮直送出東平湖。
龐德公和諸葛亮向貂全一家拱一拱手,便離船上岸而去。
貂蟬怔怔的望着船上,眼波直直的凝視着諸葛亮的身影,她忽然嬌嘯一聲,身子一躍,輕靈如飛蟬,如雲飄花舞,落于龐德公和諸葛亮的身前,這一段距離,竟足達百丈之遙。
龐德公見貂蟬眼波凝注諸葛亮身上,心中不由微微一笑,并不作聲。
諸葛亮卻似意有不舍,亦凝視貂蟬一眼,才無奈的含笑道:“貂蟬師妹,你已知天機大勢,又知自己運命,勢須獨自曆此天機磨劫,又何必如此?師父不是說了麼,我們日後必有重逢之期埃”貂蟬水靈俏眼一轉,她在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暗道:“諸葛師哥呵諸葛師哥,你可知貂蟬之心,已與你靈犀一點通了?你亦有不舍之意,隻是師命難違,不敢有所表示罷了。
” 她心中念轉,格格一笑,道:“諸葛師哥,師妹以心靈感應之術,已知你心思啦!我之所以跟上前來,隻是想問一句,依師哥之見,假若貂蟬日後于天機磨劫中不能全身而退,你……和師父還會與貂蟬相見重逢麼?” 諸葛亮一聽,不由作聲不得。
他雖然已入天機之門,但畢竟本身閱曆尚淺,于此微妙這極的男女糾葛之事,根本難明真奧,因此貂蟬這疑問,他又如何回答得出? 龐德公見狀,忽然接口呵呵笑道:“蟬兒不必憂慮,你既知天機,又悉本命,亦身承飛蟬龍脈蔭庇,海闊天空、九天四海,已足以縱橫翺翔了!何況你剛才因情而心動,心動力發,一躍百丈,足證你的無為真氣已達随心而發的境界,蟬兒,你天賦奇功,身負天機二大絕學,還擔心什麼?天下雖大,但亦不可阻擋,你何處不可去?何處不可往。
” 龐德公對貂蟬這位女徒兒,初時尚僅視作是他施行大計的人選,但自從收她為徒後,他的心思已然改變,他已将貂蟬視作他天機門的嫡傳弟子,他又豈會冒險行事?因眼見貂蟬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