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

關燈
多一會,四人便已登上東平峰頂。

    貂全當先引路,帶領龐德公和諸葛亮,以及他的女兒貂娣,來到峰頂正對黃河的祖墓前。

     貂娣此時已一步搶上前去,在祖墓前跪下即叩拜,口中喃喃的道:“爺爺礙…當日那秋蟬兒已為爺爺覓得了這塊居地,爺爺你可滿意嗎?如今娣兒又給爺爺引來兩位高人,前來指點,爺爺呵,你有什麼心事未了,便告知孫女兒吧.”貂娣正喃喃拜過,她的話音清晰傳人諸葛亮的耳中,諸葛亮心中不由一動。

    他根據師父所傳授的地脈奇學,微一思忖,便若有所悟,暗道:按貂姑娘一家三人所言,當日秋蟬點脈之事,想必是千真萬确的了,但秋蟬既已通靈,更是為報恩而顯靈,斷不會故意保留,令貂家葬錯了祖骸棺樞的方位,而糟蹋了這座真龍地脈的啊! 諸葛亮心中轉念,便忽然問貂全道:“貂大叔,當日那秋蟬,到底落于何處呢?” 貂全不假思索,便伸手指向墳側的一塊大石,道:“諸葛公子,那便是當日秋蟬停落的大石啦。

    ” 諸葛亮随又立刻問道:“那貂大叔是否記得,當日這兩隻秋蟬的頭兒是朝哪個方向的呢?” 貂全低首思忖,他苦思了好會,才恍然說道:“是了,那秋蟬兒當日是尾朝東頭向西的……與在下當日所豎的石碑恰恰相反。

    ” 龐德公一聽,不由失聲叫道:“可惜!可惜!須知碑向即棺向,亦即下葬的方位。

    那秋蟬分明已指示向西面,正迎向滔雄黃河的龍氣,但貂兄弟卻誤把墓穴棺首向東,逆返了龍脈的方位走向,令此飛蟬龍脈的地力白白走失,不但得益喪失大半,更招來沖煞,這是令夫人中途夭折的根由也。

    ” 貂全一聽,不由一陣發呆,好一會,才跌足歎道:“哎! 該死,該死,我一時之惜,間斷送了娣兒娘親的生命啊,我當真該死之極。

    ”說罷連連頓足,懊悔不已。

     貂娣此時已從祖墳前站起,見狀不由驚道:“爹爹啊,你又憶起娘親了麼?生死有命,是娘親命苦,哪能怪責爹爹你呢?” 諸葛亮見貂娣惶急的神情,不知怎的,心中便感到有如針刺般的難受,他不由便連忙助貂娣安慰貂全道:“貂大叔也不必過于自責,其實也難怪你,當世中人,隻怕多半也如貂大叔一般,不懂這等深奧的地脈奇學也。

    不然,豈非天下之人,皆可成其為天機隐俠了嗎?” 貂全一聽,這才稍微釋懷,便仍忍不住長歎道:“哎,多謝諸葛公子安慰。

    但話雖如此畢竟是我貂全無福,未能早日遇上龐老先生,緻令妻子遭此煞劫也!”他一頓,又向龐德公深深一揖拜道:“多蒙龐老先生的慧目法眼,窺破貂家的禍根,還望老先生慨施援手,扶助貂家一把啊!” 龐德公不由微笑點頭,心想:就算你不求我,為了克制董、呂二賊的大計,我亦決意助你貂家一把了,但卻非因你所求,而是你女兒自身的運命所緻也。

     當下龐德公主意既定,便再不遲疑,斷然的吩咐貂全動手開墳改葬。

    諸葛亮亦相幫挖上,貂娣見了,也不理女孩兒家不可動祖墳的習俗,拿起鏟子便在諸葛亮的身旁挖起山泥來了,龐德公見狀微微一笑,也不制止。

    因為龐德公深知地脈學中,根本沒有女子不動祖地的教條,他也決計不信。

     在貂全、諸葛亮、貂娣三人的合力挖掘之下,不到一個時辰,貂家的祖墳便被挖開了。

    隻見穴中的棺木仍完好無缺,就如新葬不久似的,原來貂全當日下葬先父時,用的是齊地最有名的椽木,質地堅硬,曆久不腐。

    但龐德公知道棺木保存如新,除了木質堅固,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便是貂家祖墓,已得踞潛龍結脈之地,受盡風水龍氣的薰陶。

     由此亦足證,當日那通靈秋蟬,果然已點出一座龍脈地,隻可惜貂全不懂其中奧妙,把上葬的方位錯置,逆反了龍脈走,向,所得的地利僅有十之一、二而已。

     當下龐德公也不再猶豫,親自動手與貂全、諸葛亮、貂娣一道,合力把棺木坐向轉移,從坐西向東,改為坐東向西。

    再填上挖起的山泥,然後在正西面墳頭豎起墓碑,貂家祖墓原本錯置的方位,便徹底匡正過來了。

     貂娣年方十四歲,帶點女孩子的嬌羞,又未離女娃兒的好奇心性。

    她見爺爺的墳墓已重新築好,又比原來高大雄壯,便不由含笑帶羞的向諸葛亮祝了一福,輕聲道:“有勞諸葛公子辛苦了,但未知如此改動,将有什麼好處呢?” 諸葛亮見貂娣嬌羞好奇的模樣,不知怎的,心中頓時萌生一種既欣喜又帶點憐借的感覺,更不忍見她有丁點難受,便亦含笑伸手向西面遠處一指,道:“貂姑娘,你看,正西面二十裡外,不正是滔滔黃河嗎?黃河水源發自莽莽昆侖,乃華夏氏族的母河源脈。

    黃河在你家祖墓前橫流而過,又更有大運河引黃河水直入此峰所立的東平湖内,以風水地脈學而言,便是雄渾之極的風水龍氣。

    你家祖墓原以尾部向西,白白讓龍氣走失而不能吸納,便産生了許多災煞。

    此時已改為坐東向西,亦即正迎西面的雄渾風水龍氣,你貂家日後的氣運,必十分興旺,亦必出一代奇人,受天下萬人敬仰呢。

    ” 諸葛亮詳盡的解釋了一番,似深怕貂娣不明白似的。

    貂娣水靈靈的俏眼,一動不動的凝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