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紫氣東來
關燈
小
中
大
傷,竹林枯黃,不出三年,天子遭殃!天降災禍,乃主人間嚴刑峻律苛殘之兆,世人以為,此乃上天震怒示警之意也。
” 管辂一聽,又連忙道:“既然我的觀察,皆不利于天子兇厄之兆,但我知‘周易’有卦,道:黃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說,如今舟下之水,竟清澄一片,為什麼競與天兆之意相反呢?” 龐德公聞言,不禁微笑,因為他亦早就驚覺此異象了。
他微一沉吟,若有所思的說:“黃河水變清,乃一大異兆,不可不加細察也。
自春秋以來,黃河未有水清之時。
而黃河乃源自昆侖山脈,昆侖山脈乃中華龍脈之祖也,因此黃河乃主天下各路諸侯氣運之兆,如今黃河水清,與天兆之意逆反,隻怕絕非吉祥之兆。
” 管辂一聽,聳然動容,舟尾的仙靈老人左慈此時也忍不住插口道:“龐老哥,既然古卦有‘黃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論,為什麼又判為不祥之兆?” 龐德公沉吟道:“黃河乃中華氏族之母河,孕育天地萬物,亦主天下諸侯之氣數運命也,其清,屬陽氣;其濁,屬陰氣,黃河應濁而反變清,豈非陰欲化為陽,臣子欲作帝王麼? 天下諸侯野心勃發,必惹殘酷戰禍,這于天下百姓蒼生而言,又豈是吉祥之兆埃”管辂神色不由驟變,喃喃說道:“黃河水清的異兆,我已細察多日矣,尚以為此乃主天下太平之兆呢,不料卻是臣子謀反之兆。
” 龐德公亦微歎口氣道:“天氣現異,地有兇兆,人有災變,三者皆兇,而黃河獨清,就如春秋之年,大亂之世麒麟不應現而現,孔子判為乃天道已窮之兇兆也。
綜而觀之,華夏之地,隻怕将有諸侯割地,逐鹿争雄,戰火彌天之禍了。
” 管辂長歎一聲道:“但凡戰亂,皆苦了黎民百姓!天意如此,難道我輩中人,隻能坐視不理,聽天由命麼?”管辂說時,目的的的注視着龐德公,似急欲從他身上尋得答案。
龐德公聞言,又目注管辂一眼,見他一臉正氣,确是一位憂國憂民之士,便坦然回答道:“目下天機大勢,确有天下三分之厄,但是否可以逆轉,便是我輩中人所需沉思之處也。
” 目中精光一閃,正欲發話,那仙靈老人左慈已呵呵笑道:“世人皆道:我老左慈之能,可以旋乾轉坤、奪天地之造化,憑你二位洞天察地悉人之本領,加上我老左慈,三人合壁,未知是否可以阻止天機大勢的運轉呢?呵呵……”龐德公聞言不由微笑道:“左老前輩乃世外仙靈之士,為甚仍如此執着于塵世?” 老左慈笑道:“我雖然已得天道,但仍須立足于地,這天機大勢于大地演行,我老左慈又怎可不被卷入?既然勢無可免,我老左慈又為什麼不搶先一步,去自投羅網呢?” 管辂亦慨然道:“不錯,天網恢恢,避無可避,倒不如勇而投身,總好過坐而待斃。
” 龐德公道:“兩位既亦有此意,那便同赴琅琊陽都城走一遭吧。
” 管辂奇道:“龐老先生,據我所知,琅琊陽都并無異兆出現,為什麼先生不惜千裡奔波前赴呢?” 龐德公微笑道:“此地雖無天象異兆,但潛隐異士,若我所料不差,此人隻怕便是唯一可逆轉天機,匡扶将傾漢室的人選也。
” 管辂一聽,不由聳然動容道:“不料琅琊陽都,竟潛隐一位如此天才!倒是我管辂孤陋寡聞了!但未悉此人來曆何處?有多大年紀?” 龐德公若有所思的含笑道:“此人複姓諸葛,世居琅琊陽都,但目下年僅十五歲而已。
” 管辂不由又驚又奇又好笑,忍不住道:“在下今年虛度五十,亦虛負神相之号,卻并非唯一可以逆轉天機、匡扶将傾漢室的人選,龐老先生竟判定這十五歲的娃兒,有此驚世神通?” 仙靈老人——左慈亦呵呵笑着插嘴道:“果真如此,我老左慈倒要大大的一開眼界了。
” 龐德公微微一笑,知老左慈、管辂均是身懷奇技之人,此時決計難令他們相信他的判斷,便淡淡笑道:“渡過彼岸,一直東行,便是琅琊陽都地域,按我判斷,此子必定尚在彼處,是否如此,兩位大可親自考證便是。
” 仙靈老人左慈一聽,大喜道:“好啊!我老左慈近日正悶得發慌,若有此等天才娃兒逗逗,可樂死我也。
”他說着,手臂河水中疾地一揮,這奇異的怪舟,便如長了風帆,更鼓足勁風,向彼岸飛馳而去。
不一會,小舟便已泊上東岸,龐德公、老左慈、管辂等三位當世奇人,一路向東面飛掠。
三人的功力,此時便分出高下來了。
隻見老左慈果然不愧身負“仙靈神功”,他腳底離地三寸,似有輕煙承托,行雲流水般向前飄動,閑逸優雅之極。
龐德公身如古松,迎風擺動,他的須胡飄拂之間,便把後面的管辂抛離了一段,相形之下,管辂便顯得有點手忙腳亂,他奮力施展他的“神相奇功”,視大地為“人相”,凝神細察,一路追索,這才勉強跟了上去。
三人雖然略分高下
” 管辂一聽,又連忙道:“既然我的觀察,皆不利于天子兇厄之兆,但我知‘周易’有卦,道:黃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說,如今舟下之水,竟清澄一片,為什麼競與天兆之意相反呢?” 龐德公聞言,不禁微笑,因為他亦早就驚覺此異象了。
他微一沉吟,若有所思的說:“黃河水變清,乃一大異兆,不可不加細察也。
自春秋以來,黃河未有水清之時。
而黃河乃源自昆侖山脈,昆侖山脈乃中華龍脈之祖也,因此黃河乃主天下各路諸侯氣運之兆,如今黃河水清,與天兆之意逆反,隻怕絕非吉祥之兆。
” 管辂一聽,聳然動容,舟尾的仙靈老人左慈此時也忍不住插口道:“龐老哥,既然古卦有‘黃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論,為什麼又判為不祥之兆?” 龐德公沉吟道:“黃河乃中華氏族之母河,孕育天地萬物,亦主天下諸侯之氣數運命也,其清,屬陽氣;其濁,屬陰氣,黃河應濁而反變清,豈非陰欲化為陽,臣子欲作帝王麼? 天下諸侯野心勃發,必惹殘酷戰禍,這于天下百姓蒼生而言,又豈是吉祥之兆埃”管辂神色不由驟變,喃喃說道:“黃河水清的異兆,我已細察多日矣,尚以為此乃主天下太平之兆呢,不料卻是臣子謀反之兆。
” 龐德公亦微歎口氣道:“天氣現異,地有兇兆,人有災變,三者皆兇,而黃河獨清,就如春秋之年,大亂之世麒麟不應現而現,孔子判為乃天道已窮之兇兆也。
綜而觀之,華夏之地,隻怕将有諸侯割地,逐鹿争雄,戰火彌天之禍了。
” 管辂長歎一聲道:“但凡戰亂,皆苦了黎民百姓!天意如此,難道我輩中人,隻能坐視不理,聽天由命麼?”管辂說時,目的的的注視着龐德公,似急欲從他身上尋得答案。
龐德公聞言,又目注管辂一眼,見他一臉正氣,确是一位憂國憂民之士,便坦然回答道:“目下天機大勢,确有天下三分之厄,但是否可以逆轉,便是我輩中人所需沉思之處也。
” 目中精光一閃,正欲發話,那仙靈老人左慈已呵呵笑道:“世人皆道:我老左慈之能,可以旋乾轉坤、奪天地之造化,憑你二位洞天察地悉人之本領,加上我老左慈,三人合壁,未知是否可以阻止天機大勢的運轉呢?呵呵……”龐德公聞言不由微笑道:“左老前輩乃世外仙靈之士,為甚仍如此執着于塵世?” 老左慈笑道:“我雖然已得天道,但仍須立足于地,這天機大勢于大地演行,我老左慈又怎可不被卷入?既然勢無可免,我老左慈又為什麼不搶先一步,去自投羅網呢?” 管辂亦慨然道:“不錯,天網恢恢,避無可避,倒不如勇而投身,總好過坐而待斃。
” 龐德公道:“兩位既亦有此意,那便同赴琅琊陽都城走一遭吧。
” 管辂奇道:“龐老先生,據我所知,琅琊陽都并無異兆出現,為什麼先生不惜千裡奔波前赴呢?” 龐德公微笑道:“此地雖無天象異兆,但潛隐異士,若我所料不差,此人隻怕便是唯一可逆轉天機,匡扶将傾漢室的人選也。
” 管辂一聽,不由聳然動容道:“不料琅琊陽都,竟潛隐一位如此天才!倒是我管辂孤陋寡聞了!但未悉此人來曆何處?有多大年紀?” 龐德公若有所思的含笑道:“此人複姓諸葛,世居琅琊陽都,但目下年僅十五歲而已。
” 管辂不由又驚又奇又好笑,忍不住道:“在下今年虛度五十,亦虛負神相之号,卻并非唯一可以逆轉天機、匡扶将傾漢室的人選,龐老先生竟判定這十五歲的娃兒,有此驚世神通?” 仙靈老人——左慈亦呵呵笑着插嘴道:“果真如此,我老左慈倒要大大的一開眼界了。
” 龐德公微微一笑,知老左慈、管辂均是身懷奇技之人,此時決計難令他們相信他的判斷,便淡淡笑道:“渡過彼岸,一直東行,便是琅琊陽都地域,按我判斷,此子必定尚在彼處,是否如此,兩位大可親自考證便是。
” 仙靈老人左慈一聽,大喜道:“好啊!我老左慈近日正悶得發慌,若有此等天才娃兒逗逗,可樂死我也。
”他說着,手臂河水中疾地一揮,這奇異的怪舟,便如長了風帆,更鼓足勁風,向彼岸飛馳而去。
不一會,小舟便已泊上東岸,龐德公、老左慈、管辂等三位當世奇人,一路向東面飛掠。
三人的功力,此時便分出高下來了。
隻見老左慈果然不愧身負“仙靈神功”,他腳底離地三寸,似有輕煙承托,行雲流水般向前飄動,閑逸優雅之極。
龐德公身如古松,迎風擺動,他的須胡飄拂之間,便把後面的管辂抛離了一段,相形之下,管辂便顯得有點手忙腳亂,他奮力施展他的“神相奇功”,視大地為“人相”,凝神細察,一路追索,這才勉強跟了上去。
三人雖然略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