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方天畫戟
關燈
小
中
大
出衆,張飛今日便與你大戰三百回合,拼出生死勝敗來。
” 呂布的生身父親早逝,其後由丁原收為義子,呂布殺害丁原,改投董卓,又拜董卓為義父,因此是名副其實的“反骨仔——三姓家奴”,而呂布亦最恨别人揭他這塊傷疤,他見張飛三番數次辱他,怒火中燒,恨怒至極,巴不得折張飛的骨,煎張飛的皮,因此鬥志大旺,比平日更加熾烈。
兩人又鬥了二三十個回合,依然難分勝負,雙方也占不到半點便宜。
關羽在陣前觀戰,不由大怒,将戰馬猛一拍,揮舞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疾沖上前,從後面一刀向呂布劈去。
呂布果然武藝出衆,他與張飛激鬥中,仍可回身一戰,擋住關羽的大刀,又毫不懼怯,猛戰關、張二人的夾攻。
三人又鬥了二三十個回合,按實力比較,關、張二人均有萬夫莫敵之勇,呂布雖然神勇,但在兩人夾攻之下,雙拳也難敵四手。
不過此時呂布怒火中燒,咬牙切齒誓要斬張飛的人頭,因此鬥意極旺,一反常态,三人一時間竟鬥成平手。
劉備見關、張二人,仍鬥不赢呂布一人,心中惱怒,把馬一拍,亦舞動雙股刀,加入戰陣,直取呂布。
由于劉備的加入,呂布狂怒的心神反而冷靜下來,他已經醒悟,在關、張二人的夾擊之下,他自己其實已陷于久戰必敗的危避,劉備的武藝比不上關、張二人,他之所以加入戰陣,隻是欲借關、張二人之力,斬他呂布的人頭,以立聲威罷。
呂布窺破了劉、關、張三人的心思,便尋思脫身之計,吃虧的勾當,呂布如何肯做?他再鬥一會,便忽然把方天戟猛地一回,疾刺劉備的面門,劉備的武功是遼西白馬将軍公孫瓒所授,公孫瓒僅能接住呂布五個回合,劉備自然無法破解呂布狠辣的一記殺着,不得不疾速向後閃避。
呂布認準劉備,窮追不放,劉備不由險象橫生。
關羽、張飛二人,恐呂布狗急跳牆,傷了劉備,隻好放松了對呂布逐漸收緊的死亡羅網。
呂布趁機把馬頭一撥,斜刺沖出劉、關、張三人組成的包圍圈,由于他的赤兔馬快,眨眼便退出十裡外了。
劉、關、張三人,率少許親兵一路追殺,八路諸侯亦趁機揮軍掩殺過來。
呂布軍馬,潰不成軍,損傷過半,連關下的營亦守不住,隻好狼狽退入虎牢關上去了。
劉、關、張三人,直追呂布殺到關下。
張飛突見關上西面城樓,有青羅傘蓋閃現,便厲聲大叫道:“此必董卓!不如先沖上關,斬此國賊。
” 張飛拍馬沖到關前,但他所帶的親兵不多,關上箭矢、石塊又如雨般飛下。
劉備怕傷了張飛,便下令他先行退回,等待八路諸侯的大軍趕來,再作打算。
八路諸侯的大軍,隔了一會,才沖殺而至,但董卓軍已全部退入關上去了。
劉備眼見因自己兵弱力微,錯失了一個直搗關上,活捉董卓的良機,不由暗自歎息。
他此時才猛然醒悟,在群雄竟逐,他的“漢室宗親”名号,根本毫無價值,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本身掌握的實力,他目下的實力微弱,根本難有所成。
自此之後,劉備便向如何擴大自己的實力這一關鍵點上着眼了。
八路諸侯大軍趕抵虎牢關,卻按兵不動,先派人向袁紹告捷,但對劉、關、張三人的戰功,卻隻字不提,八路諸候均有意無意,視三人的戰功為八路諸侯的功勞。
袁紹接報,便下令駐守于汜水關下的孫堅,向汜水關進攻。
孫堅固駐汜水關下,一直得不到接應,軍中缺糧,十分艱苦。
他接袁紹之令,二話不說,便帶着程普、黃蓋二員大将,直馳袁術的營地。
三人來袁術的大營,孫堅先向袁術出示袁紹下令進軍的命令,然後用他手持的鐵杖,朝地上狠狠的一畫,道:“我與董卓,素無仇怨,我之所以奮不顧身,親冒矢石殺敵,不過上為報國,下為袁将軍一家報董卓之仇罷了!而你卻扣住糧草不放,至令我軍缺糧,招緻挫敗,你這是什麼居心?” 袁術無言以對,隻好把先前進言的謀士殺了,又以巧言辯解,暫時平息了孫堅的怒火。
但袁術和孫堅,自此便結了極深的仇怨。
孫堅恐怕袁術斷其糧草後援,也不敢放膽進攻,隻是派出小隊兵馬,在汜水關下向董卓佯攻,虛應袁紹進攻的命令。
一時之間,各路諸候,為保存各自實力,誰也不願出全力進攻,盟軍與董卓軍也就僵持住了。
董卓見盟軍兵強馬壯,他本欲收買盟軍中的孫堅,願意以自己的女兒,下嫁孫堅的兒子孫策,卻被孫堅一口拒絕。
董卓因而難以窺破盟軍内部各自保存實力的弱點,心怯之下,先行退守洛陽。
後來,董卓又擔心連洛陽亦難以堅守,便決定放棄洛陽,将國都遷到西面偏遠的長安城。
董卓不理朝中大臣的反對,把反抗最激烈的大臣斬了,強行把漢獻帝劉協和上百萬人口遷往長安。
離開洛陽時,董卓下令放火燒洛陽。
洛陽的宮室、官府、民房全遭燒毀,洛陽方圓兩百裡内,被一把火燒得雞犬不留,一片瓦礫。
一路上,董卓用軍隊押解朝中臣民,百姓走得慢或不合董卓軍士心意的,均遭殺害,又縱容兵将燒殺擄掠、淫人妻女、奪人錢糧。
洛陽到長安,千裡路上,屍橫遍野,白骨成山,哭聲震天地,乾坤變色。
因董卓挾漢獻帝及朝中大臣而行,盟軍打的是“匡扶漢室、扶持天子”的旗号,投鼠忌器,因此不敢進攻阻截,任由董卓遙遙千裡,從洛陽遷到長安。
抵達長安後,董卓自恃盟軍已奈何不了他,更為專橫跋扈,他自封太師,逼漢獻帝稱他為“尚父”,出入更使用天子儀仗。
又令二十五萬民工,在距長安二百五十裡的眉縣,建造他的行宮“郡塢城”,内藏金銀、美女無數,僅糧食便夠吃三十年。
董卓殺人已殺紅了眼,幾乎已達喪心病狂的境地。
一天,他召群臣飲宴,席間有數百名被誘降的“番兵”被押送進來。
董卓便下令把這數百名番兵,光斬斷手足,剪斷舌頭,挖出眼珠,再放人熱鍋蒸煮,然後撈起,用大盤盛着,端上酒桌,逼百官享用。
其中有尚未氣絕的兵士,在大盤中扭曲顫動。
百官多半被吓昏了,董卓卻神色不變,談笑自若。
董卓的殘暴,今天下人民間之色變;漢獻帝劉協在董卓手上,朝不保夕,漢室朝廷,已徹底崩潰了。
” 呂布的生身父親早逝,其後由丁原收為義子,呂布殺害丁原,改投董卓,又拜董卓為義父,因此是名副其實的“反骨仔——三姓家奴”,而呂布亦最恨别人揭他這塊傷疤,他見張飛三番數次辱他,怒火中燒,恨怒至極,巴不得折張飛的骨,煎張飛的皮,因此鬥志大旺,比平日更加熾烈。
兩人又鬥了二三十個回合,依然難分勝負,雙方也占不到半點便宜。
關羽在陣前觀戰,不由大怒,将戰馬猛一拍,揮舞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疾沖上前,從後面一刀向呂布劈去。
呂布果然武藝出衆,他與張飛激鬥中,仍可回身一戰,擋住關羽的大刀,又毫不懼怯,猛戰關、張二人的夾攻。
三人又鬥了二三十個回合,按實力比較,關、張二人均有萬夫莫敵之勇,呂布雖然神勇,但在兩人夾攻之下,雙拳也難敵四手。
不過此時呂布怒火中燒,咬牙切齒誓要斬張飛的人頭,因此鬥意極旺,一反常态,三人一時間竟鬥成平手。
劉備見關、張二人,仍鬥不赢呂布一人,心中惱怒,把馬一拍,亦舞動雙股刀,加入戰陣,直取呂布。
由于劉備的加入,呂布狂怒的心神反而冷靜下來,他已經醒悟,在關、張二人的夾擊之下,他自己其實已陷于久戰必敗的危避,劉備的武藝比不上關、張二人,他之所以加入戰陣,隻是欲借關、張二人之力,斬他呂布的人頭,以立聲威罷。
呂布窺破了劉、關、張三人的心思,便尋思脫身之計,吃虧的勾當,呂布如何肯做?他再鬥一會,便忽然把方天戟猛地一回,疾刺劉備的面門,劉備的武功是遼西白馬将軍公孫瓒所授,公孫瓒僅能接住呂布五個回合,劉備自然無法破解呂布狠辣的一記殺着,不得不疾速向後閃避。
呂布認準劉備,窮追不放,劉備不由險象橫生。
關羽、張飛二人,恐呂布狗急跳牆,傷了劉備,隻好放松了對呂布逐漸收緊的死亡羅網。
呂布趁機把馬頭一撥,斜刺沖出劉、關、張三人組成的包圍圈,由于他的赤兔馬快,眨眼便退出十裡外了。
劉、關、張三人,率少許親兵一路追殺,八路諸侯亦趁機揮軍掩殺過來。
呂布軍馬,潰不成軍,損傷過半,連關下的營亦守不住,隻好狼狽退入虎牢關上去了。
劉、關、張三人,直追呂布殺到關下。
張飛突見關上西面城樓,有青羅傘蓋閃現,便厲聲大叫道:“此必董卓!不如先沖上關,斬此國賊。
” 張飛拍馬沖到關前,但他所帶的親兵不多,關上箭矢、石塊又如雨般飛下。
劉備怕傷了張飛,便下令他先行退回,等待八路諸侯的大軍趕來,再作打算。
八路諸侯的大軍,隔了一會,才沖殺而至,但董卓軍已全部退入關上去了。
劉備眼見因自己兵弱力微,錯失了一個直搗關上,活捉董卓的良機,不由暗自歎息。
他此時才猛然醒悟,在群雄竟逐,他的“漢室宗親”名号,根本毫無價值,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本身掌握的實力,他目下的實力微弱,根本難有所成。
自此之後,劉備便向如何擴大自己的實力這一關鍵點上着眼了。
八路諸侯大軍趕抵虎牢關,卻按兵不動,先派人向袁紹告捷,但對劉、關、張三人的戰功,卻隻字不提,八路諸候均有意無意,視三人的戰功為八路諸侯的功勞。
袁紹接報,便下令駐守于汜水關下的孫堅,向汜水關進攻。
孫堅固駐汜水關下,一直得不到接應,軍中缺糧,十分艱苦。
他接袁紹之令,二話不說,便帶着程普、黃蓋二員大将,直馳袁術的營地。
三人來袁術的大營,孫堅先向袁術出示袁紹下令進軍的命令,然後用他手持的鐵杖,朝地上狠狠的一畫,道:“我與董卓,素無仇怨,我之所以奮不顧身,親冒矢石殺敵,不過上為報國,下為袁将軍一家報董卓之仇罷了!而你卻扣住糧草不放,至令我軍缺糧,招緻挫敗,你這是什麼居心?” 袁術無言以對,隻好把先前進言的謀士殺了,又以巧言辯解,暫時平息了孫堅的怒火。
但袁術和孫堅,自此便結了極深的仇怨。
孫堅恐怕袁術斷其糧草後援,也不敢放膽進攻,隻是派出小隊兵馬,在汜水關下向董卓佯攻,虛應袁紹進攻的命令。
一時之間,各路諸候,為保存各自實力,誰也不願出全力進攻,盟軍與董卓軍也就僵持住了。
董卓見盟軍兵強馬壯,他本欲收買盟軍中的孫堅,願意以自己的女兒,下嫁孫堅的兒子孫策,卻被孫堅一口拒絕。
董卓因而難以窺破盟軍内部各自保存實力的弱點,心怯之下,先行退守洛陽。
後來,董卓又擔心連洛陽亦難以堅守,便決定放棄洛陽,将國都遷到西面偏遠的長安城。
董卓不理朝中大臣的反對,把反抗最激烈的大臣斬了,強行把漢獻帝劉協和上百萬人口遷往長安。
離開洛陽時,董卓下令放火燒洛陽。
洛陽的宮室、官府、民房全遭燒毀,洛陽方圓兩百裡内,被一把火燒得雞犬不留,一片瓦礫。
一路上,董卓用軍隊押解朝中臣民,百姓走得慢或不合董卓軍士心意的,均遭殺害,又縱容兵将燒殺擄掠、淫人妻女、奪人錢糧。
洛陽到長安,千裡路上,屍橫遍野,白骨成山,哭聲震天地,乾坤變色。
因董卓挾漢獻帝及朝中大臣而行,盟軍打的是“匡扶漢室、扶持天子”的旗号,投鼠忌器,因此不敢進攻阻截,任由董卓遙遙千裡,從洛陽遷到長安。
抵達長安後,董卓自恃盟軍已奈何不了他,更為專橫跋扈,他自封太師,逼漢獻帝稱他為“尚父”,出入更使用天子儀仗。
又令二十五萬民工,在距長安二百五十裡的眉縣,建造他的行宮“郡塢城”,内藏金銀、美女無數,僅糧食便夠吃三十年。
董卓殺人已殺紅了眼,幾乎已達喪心病狂的境地。
一天,他召群臣飲宴,席間有數百名被誘降的“番兵”被押送進來。
董卓便下令把這數百名番兵,光斬斷手足,剪斷舌頭,挖出眼珠,再放人熱鍋蒸煮,然後撈起,用大盤盛着,端上酒桌,逼百官享用。
其中有尚未氣絕的兵士,在大盤中扭曲顫動。
百官多半被吓昏了,董卓卻神色不變,談笑自若。
董卓的殘暴,今天下人民間之色變;漢獻帝劉協在董卓手上,朝不保夕,漢室朝廷,已徹底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