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ldquo樓七室,收風!&rdquo
時局迅速變化,正像這變幻無常的天氣,幾天霪雨,又變得寒冷起來。
前些日子還不敢當衆放肆的狗熊,又嚣張起來,提起皮鞭,在地壩當中大叫大喊。
剛回到牢房,餘新江便看見貓頭鷹,握着槍,指揮着一群特務,押着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緊張地跨過地壩,走上樓來。
&ldquo來了四個。
&rdquo &ldquo有一個重傷&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看,那一個還是小孩!&rdquo 說話間,貓頭鷹已經沖到樓七室門口,像給自己壯膽似的,高聲狂喊: &ldquo關在樓七室!&rdquo 嘩啦一聲,貓頭鷹狠狠地推開牢門。
餘新江看清楚了,被特務推進來的幾個人,都很年輕。
年紀最小的學生隻有十三四歲;稍大一點的,也不過十七八歲。
他們吃力地攙扶着一個受過重刑,昏迷不醒的人。
餘新江迎上前去,幫助他們把昏迷的人扶進牢房。
&ldquo對不起,我們來,要讓大家受擠了。
&rdquo學生中年紀最大的一個,望着黑壓壓一屋人,很有禮貌地說。
牢房裡的人們,熱情地招呼他們: &ldquo門邊風大,把傷号送到這裡。
&rdquo &ldquo來,在我們這邊休息。
&rdquo 擦得幹幹淨淨的樓闆,每個人的簡單行李,都整齊地疊在牆邊。
人雖然多,卻整理得十分清爽。
這裡不像二處的牢房那麼潮濕陰暗,到處爬滿臭蟲虱子。
一片熱情和關懷,使三個學生感動得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ldquo讓老高同志住裡面,&rdquo還是年紀最大的學生開口:&ldquo我們幾個年輕人,就住這邊。
&rdquo 那兩個學生,點頭同意他的話。
餘新江指引着他們,把昏迷的人擡到裡面牆角去。
屋裡又響起一片關切的話語: &ldquo我墊的毯子拿給他。
&rdquo &ldquo不,老大哥,你的身體不好。
&rdquo &ldquo拿我的去,&rdquo丁長發說:&ldquo把枕頭給他。
&rdquo 牆角背風處,鋪設出一個全室最舒适的鋪位。
人們把重傷的人擡過去,讓他輕輕躺下。
餘新江擰了塊濕手巾,替他揩去滿臉的血迹,又把濕手巾敷在他發燙的額角上。
看得出來,昏厥的人年紀稍大,約莫二十多歲,瘦削的臉因失血而顯得分外蒼白,兩隻深陷的疲憊的眼睛,被閉合的眼睑蓋住,嘴角上兩條微微下陷的紋路,明顯地刻畫在瘦臉上,似乎顯出某種知識分子的倔強。
&ldquo他是誰?&rdquo &ldquo你們的老師?&rdquo 三個學生搖搖頭。
年紀最大的說: &ldquo在二處黑牢裡遇到的。
&rdquo &ldquo他剛才還是清醒的,&rdquo另一個剃光了頭發的學生說:&ldquo囚車裡又悶又颠簸,他&hellip&hellip&rdquo 昏睡的人,全身糊滿斑斑血污,手上,腳上都遺留着被皮鞭抽打的傷痕。
左腿受傷似乎特别重,腳上的鞋襪也浸透了血水,腿上還僵直地箍着一個圓圓的石膏筒,從膝蓋以上直箍到大腿。
餘新江又端來一盆水,替他洗淨了腳上的血漿。
沿着白色的石膏管,暗紅的血水還在不住往外滲透。
&ldquo他的腿斷了?&rdquo &ldquo比斷了還重!&rdquo年紀最小的學生說着話,眼圈都紅了。
&ldquo特務用釘滿鋼針的橡皮鞭,打他左腿,叫他供人!&rdquo &ldquo他還說,&rdquo光頭學生接着說:&ldquo把他打得血肉模糊,又塗上酒精!&rdquo 年紀最大的學生咬緊嘴唇,抑制着悲痛,回憶着他當時聽到的情景。
&ldquo他說過,這是美國刑法,名叫&lsquo披麻帶孝&rsquo,用紗布貼在冒血的密密針眼上,血水幹了,特務又把和血肉凝結在一起的紗布一條條撕開。
&rdquo 滿屋的人睜大眼睛,關懷地望着那慘遭毒刑的昏迷中的人。
餘新江又擰來濕手巾,換去重傷者額上漸漸幹了的那塊。
過了一會,人們漸漸靜了下來。
餘新江還關切地繼續觀察三個學生。
學生們叽咕着,互相交換意見。
幾分鐘以後,最大的學生帶頭,走到最先招呼他們的餘新江面前。
餘新江微笑地拉着學生伸給他的手,問: &ldquo互相介紹一下?&rdquo 領頭的學生高興地點頭說: &ldquo我來介紹。
&rdquo他指指自己說道:&ldquo我最大,快十九歲了,姓景,叫景一清,他們都叫我老景。
&rdquo &ldquo他叫小景。
&rdquo年紀最小的叫喊着,把鄰近的人都惹笑了。
景一清不理睬他,一本正經地說: &ldquo我是重慶大學學生,電機系一年級。
他姓霍&hellip&hellip&rdquo &ldquo&lsquo和尚&rsquo,光頭和尚!&rdquo還是年紀最小的插嘴,又把大家逗得發笑。
&ldquo他是市立一中的學生,叫霍以常。
大家叫他&lsquo和尚&rsquo。
&rdquo 說着,景一清也笑了。
被叫作和尚的那個學生嘟着嘴不講話,像在賭氣。
&ldquo還有他,市一中的,剛滿十四歲,我們的小弟弟,叫小甯。
&rdquo &ldquo我是老甯!&rdquo 一陣哈哈,小甯的名字還沒聽清楚,就被笑聲打斷了。
&ldquo那個同志,&rdquo景一清指着昏迷不醒的人,壓低聲音,在餘新江耳邊說: &ldquo他叫高邦晉,是個新聞記者&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莫要告訴别個。
&rdquo小甯趕快補充着:&ldquo他在車上還說過,到了新的地方,不準亂說案情。
&rdquo &ldquo你們并沒有說案情呀!&rdquo餘新江笑着說:&ldquo我也介紹一下。
&rdquo接着,他就把自己和丁長發的名字告訴了他們。
&ldquo他也是光頭,&rdquo小甯端詳着坐在旁邊咬着煙鬥笑的丁長發,叫道:&ldquo他不叫丁長發,頭發一點都不長,他叫光頭和尚!&rdquo &ldquo小甯!&rdquo景一清瞪着眼睛幹涉他。
丁長發不想參與談笑,銜着空煙鬥走開了。
三個學生就更緊地把餘新江圍在當中。
&ldquo你在這裡關了好久?&rdquo &ldquo一年多。
&rdquo &ldquo呀,一年多!&rdquo &ldquo那,你們都是老政治犯。
&rdquo霍以常表示敬仰地說。
&ldquo我哪能算老?&rdquo餘新江笑了一下:&ldquo關了十年八年的多得很。
&rdquo &ldquo哎呀呀!我從被捕到今天,剛剛一個星期,就像過了一輩子那樣長。
&rdquo小甯伸了伸舌頭,不覺摸了一下腦袋,又嘻嘻笑起來,&ldquo十年?十年是個啥味道?&rdquo他圓圓的臉頰紅潤光澤,越發顯得稚氣。
&ldquo最近被捕的人多嗎?&rdquo國民黨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以後,國民黨統治區政治局勢的迅速惡化,使餘新江不能不擔心地下黨的安全。
他問道:&ldquo你們都參加了學生運動?&rdquo 餘新江還沒有說完,滿臉驚詫的小甯就跳起來了:&ldquo你怎麼知道了我們的案情?&rdquo &ldquo人家當然猜得出來。
&rdquo霍以常肯定地說。
一個特務從牢門外走過,兩個學生都未注意,隻有小甯對着牢門坐,看到了一眼,他立刻習慣地念道: 壞特務,特務壞,盡是人民的大禍害&hellip&hellip 餘新江忙用目光制止了他,搖搖頭說:&ldquo不要唱,這樣做沒有好處。
&rdquo 小甯詫異地停住嘴,愣着眼,不講話了。
&ldquo我們在二處牢房,天天都用啦啦詞罵特務。
&rdquo霍以常辯護着,他也不理解餘新江為什麼不讓他們喊唱。
&ldquo老高同志也和我們一起唱,&rdquo景一清解釋道:&ldquo大家都唱,特務一點辦法也沒有。
&rdquo &ldquo就是哇!&rdquo小甯這才說道:&ldquo上黑名單我也要唱:&lsquo蔣總統,李總統,國民黨盡是大糞桶!&rsquo抓進來,我還要唱:&ldquo耗子過街,打、打、打,背時政府,垮、垮、垮!&rsquo&rdquo &ldquo這裡和二處的牢房不同,不要随便喊鬧。
&rdquo餘新江很喜歡這些學生的直率和天真。
他想盡可能了解他們,然後再引導他們參加鬥争。
&ldquo對,我們缺乏監獄鬥争經驗。
&rdquo景一清同意餘新江的話。
&ldquo我們是四·二一以後才進來的嘛!解放軍渡江以後,國民黨到處抓人。
那天,沙坪壩去了一萬多匪兵,大炮,坦克一齊出動。
水也停了,電也停了,還用電台廣播,說要清查共産黨!&rdquo &ldquo最近還在抓人!&rdquo霍以常放低聲音說:&ldquo我們學校也遭了查封,校長和我們都關在二處。
&rdquo &ldquo二處關了一百多同學,裡面一個共産黨也沒有。
聽說大逮捕引起了群衆的憤怒,那些同學可能被釋放。
&rdquo景一清自負地說:&ldquo我們幾個案情最重,所以關進集中營。
&rdquo &ldquo你們案情最重?真是天曉得!&rdquo這聲音從對面一出現,滿屋的人都忍不住哄堂大笑。
半開玩笑的人還繼續說着: &ldquo國民黨本事大,找不到共産黨,專門抓十幾歲的學生娃娃。
&rdquo 學生們有點害臊,但也沒有見怪。
餘新江不願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便引開了話題: &ldquo你們在二處還見過什麼人?&rdquo &ldquo見到的人可多了!&rdquo小甯說:&ldquo盡是學生,擠在黑牢裡,滿地尿水,臭死了!&rdquo &ldquo除了老高同志,&rdquo景一清回憶着,&ldquo再沒有了。
他是記者,共産黨員,他了解很多情況。
你可以問他。
&rdquo 學生向牢門口望了一會,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告訴餘新江道: &ldquo在二處,我們還曉得一個人&mdash&mdash劉思揚。
&rdquo &ldquo劉思揚?&rdquo &ldquo是叫劉思揚。
&rdquo景一清解釋道:&ldquo我們沒有看見他本人。
我們在牆上看見《葉挺囚歌》,是他寫的,有解說詞和劉思揚的簽名&hellip&hellip&rdquo &ldquo現在他在什麼地方?&rdquo 學生們搖頭。
餘新江無法知道劉思揚離開渣滓洞以後的遭遇,禁不住引起對戰友的懷念。
學生們到簽子門邊,數了一陣高牆外的崗亭、碉堡,又聚在一起,争論哪個特務最兇,哪個特務最陰險,又議論着将來如何處置特務
前些日子還不敢當衆放肆的狗熊,又嚣張起來,提起皮鞭,在地壩當中大叫大喊。
剛回到牢房,餘新江便看見貓頭鷹,握着槍,指揮着一群特務,押着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緊張地跨過地壩,走上樓來。
&ldquo來了四個。
&rdquo &ldquo有一個重傷&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看,那一個還是小孩!&rdquo 說話間,貓頭鷹已經沖到樓七室門口,像給自己壯膽似的,高聲狂喊: &ldquo關在樓七室!&rdquo 嘩啦一聲,貓頭鷹狠狠地推開牢門。
餘新江看清楚了,被特務推進來的幾個人,都很年輕。
年紀最小的學生隻有十三四歲;稍大一點的,也不過十七八歲。
他們吃力地攙扶着一個受過重刑,昏迷不醒的人。
餘新江迎上前去,幫助他們把昏迷的人扶進牢房。
&ldquo對不起,我們來,要讓大家受擠了。
&rdquo學生中年紀最大的一個,望着黑壓壓一屋人,很有禮貌地說。
牢房裡的人們,熱情地招呼他們: &ldquo門邊風大,把傷号送到這裡。
&rdquo &ldquo來,在我們這邊休息。
&rdquo 擦得幹幹淨淨的樓闆,每個人的簡單行李,都整齊地疊在牆邊。
人雖然多,卻整理得十分清爽。
這裡不像二處的牢房那麼潮濕陰暗,到處爬滿臭蟲虱子。
一片熱情和關懷,使三個學生感動得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ldquo讓老高同志住裡面,&rdquo還是年紀最大的學生開口:&ldquo我們幾個年輕人,就住這邊。
&rdquo 那兩個學生,點頭同意他的話。
餘新江指引着他們,把昏迷的人擡到裡面牆角去。
屋裡又響起一片關切的話語: &ldquo我墊的毯子拿給他。
&rdquo &ldquo不,老大哥,你的身體不好。
&rdquo &ldquo拿我的去,&rdquo丁長發說:&ldquo把枕頭給他。
&rdquo 牆角背風處,鋪設出一個全室最舒适的鋪位。
人們把重傷的人擡過去,讓他輕輕躺下。
餘新江擰了塊濕手巾,替他揩去滿臉的血迹,又把濕手巾敷在他發燙的額角上。
看得出來,昏厥的人年紀稍大,約莫二十多歲,瘦削的臉因失血而顯得分外蒼白,兩隻深陷的疲憊的眼睛,被閉合的眼睑蓋住,嘴角上兩條微微下陷的紋路,明顯地刻畫在瘦臉上,似乎顯出某種知識分子的倔強。
&ldquo他是誰?&rdquo &ldquo你們的老師?&rdquo 三個學生搖搖頭。
年紀最大的說: &ldquo在二處黑牢裡遇到的。
&rdquo &ldquo他剛才還是清醒的,&rdquo另一個剃光了頭發的學生說:&ldquo囚車裡又悶又颠簸,他&hellip&hellip&rdquo 昏睡的人,全身糊滿斑斑血污,手上,腳上都遺留着被皮鞭抽打的傷痕。
左腿受傷似乎特别重,腳上的鞋襪也浸透了血水,腿上還僵直地箍着一個圓圓的石膏筒,從膝蓋以上直箍到大腿。
餘新江又端來一盆水,替他洗淨了腳上的血漿。
沿着白色的石膏管,暗紅的血水還在不住往外滲透。
&ldquo他的腿斷了?&rdquo &ldquo比斷了還重!&rdquo年紀最小的學生說着話,眼圈都紅了。
&ldquo特務用釘滿鋼針的橡皮鞭,打他左腿,叫他供人!&rdquo &ldquo他還說,&rdquo光頭學生接着說:&ldquo把他打得血肉模糊,又塗上酒精!&rdquo 年紀最大的學生咬緊嘴唇,抑制着悲痛,回憶着他當時聽到的情景。
&ldquo他說過,這是美國刑法,名叫&lsquo披麻帶孝&rsquo,用紗布貼在冒血的密密針眼上,血水幹了,特務又把和血肉凝結在一起的紗布一條條撕開。
&rdquo 滿屋的人睜大眼睛,關懷地望着那慘遭毒刑的昏迷中的人。
餘新江又擰來濕手巾,換去重傷者額上漸漸幹了的那塊。
過了一會,人們漸漸靜了下來。
餘新江還關切地繼續觀察三個學生。
學生們叽咕着,互相交換意見。
幾分鐘以後,最大的學生帶頭,走到最先招呼他們的餘新江面前。
餘新江微笑地拉着學生伸給他的手,問: &ldquo互相介紹一下?&rdquo 領頭的學生高興地點頭說: &ldquo我來介紹。
&rdquo他指指自己說道:&ldquo我最大,快十九歲了,姓景,叫景一清,他們都叫我老景。
&rdquo &ldquo他叫小景。
&rdquo年紀最小的叫喊着,把鄰近的人都惹笑了。
景一清不理睬他,一本正經地說: &ldquo我是重慶大學學生,電機系一年級。
他姓霍&hellip&hellip&rdquo &ldquo&lsquo和尚&rsquo,光頭和尚!&rdquo還是年紀最小的插嘴,又把大家逗得發笑。
&ldquo他是市立一中的學生,叫霍以常。
大家叫他&lsquo和尚&rsquo。
&rdquo 說着,景一清也笑了。
被叫作和尚的那個學生嘟着嘴不講話,像在賭氣。
&ldquo還有他,市一中的,剛滿十四歲,我們的小弟弟,叫小甯。
&rdquo &ldquo我是老甯!&rdquo 一陣哈哈,小甯的名字還沒聽清楚,就被笑聲打斷了。
&ldquo那個同志,&rdquo景一清指着昏迷不醒的人,壓低聲音,在餘新江耳邊說: &ldquo他叫高邦晉,是個新聞記者&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莫要告訴别個。
&rdquo小甯趕快補充着:&ldquo他在車上還說過,到了新的地方,不準亂說案情。
&rdquo &ldquo你們并沒有說案情呀!&rdquo餘新江笑着說:&ldquo我也介紹一下。
&rdquo接着,他就把自己和丁長發的名字告訴了他們。
&ldquo他也是光頭,&rdquo小甯端詳着坐在旁邊咬着煙鬥笑的丁長發,叫道:&ldquo他不叫丁長發,頭發一點都不長,他叫光頭和尚!&rdquo &ldquo小甯!&rdquo景一清瞪着眼睛幹涉他。
丁長發不想參與談笑,銜着空煙鬥走開了。
三個學生就更緊地把餘新江圍在當中。
&ldquo你在這裡關了好久?&rdquo &ldquo一年多。
&rdquo &ldquo呀,一年多!&rdquo &ldquo那,你們都是老政治犯。
&rdquo霍以常表示敬仰地說。
&ldquo我哪能算老?&rdquo餘新江笑了一下:&ldquo關了十年八年的多得很。
&rdquo &ldquo哎呀呀!我從被捕到今天,剛剛一個星期,就像過了一輩子那樣長。
&rdquo小甯伸了伸舌頭,不覺摸了一下腦袋,又嘻嘻笑起來,&ldquo十年?十年是個啥味道?&rdquo他圓圓的臉頰紅潤光澤,越發顯得稚氣。
&ldquo最近被捕的人多嗎?&rdquo國民黨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以後,國民黨統治區政治局勢的迅速惡化,使餘新江不能不擔心地下黨的安全。
他問道:&ldquo你們都參加了學生運動?&rdquo 餘新江還沒有說完,滿臉驚詫的小甯就跳起來了:&ldquo你怎麼知道了我們的案情?&rdquo &ldquo人家當然猜得出來。
&rdquo霍以常肯定地說。
一個特務從牢門外走過,兩個學生都未注意,隻有小甯對着牢門坐,看到了一眼,他立刻習慣地念道: 壞特務,特務壞,盡是人民的大禍害&hellip&hellip 餘新江忙用目光制止了他,搖搖頭說:&ldquo不要唱,這樣做沒有好處。
&rdquo 小甯詫異地停住嘴,愣着眼,不講話了。
&ldquo我們在二處牢房,天天都用啦啦詞罵特務。
&rdquo霍以常辯護着,他也不理解餘新江為什麼不讓他們喊唱。
&ldquo老高同志也和我們一起唱,&rdquo景一清解釋道:&ldquo大家都唱,特務一點辦法也沒有。
&rdquo &ldquo就是哇!&rdquo小甯這才說道:&ldquo上黑名單我也要唱:&lsquo蔣總統,李總統,國民黨盡是大糞桶!&rsquo抓進來,我還要唱:&ldquo耗子過街,打、打、打,背時政府,垮、垮、垮!&rsquo&rdquo &ldquo這裡和二處的牢房不同,不要随便喊鬧。
&rdquo餘新江很喜歡這些學生的直率和天真。
他想盡可能了解他們,然後再引導他們參加鬥争。
&ldquo對,我們缺乏監獄鬥争經驗。
&rdquo景一清同意餘新江的話。
&ldquo我們是四·二一以後才進來的嘛!解放軍渡江以後,國民黨到處抓人。
那天,沙坪壩去了一萬多匪兵,大炮,坦克一齊出動。
水也停了,電也停了,還用電台廣播,說要清查共産黨!&rdquo &ldquo最近還在抓人!&rdquo霍以常放低聲音說:&ldquo我們學校也遭了查封,校長和我們都關在二處。
&rdquo &ldquo二處關了一百多同學,裡面一個共産黨也沒有。
聽說大逮捕引起了群衆的憤怒,那些同學可能被釋放。
&rdquo景一清自負地說:&ldquo我們幾個案情最重,所以關進集中營。
&rdquo &ldquo你們案情最重?真是天曉得!&rdquo這聲音從對面一出現,滿屋的人都忍不住哄堂大笑。
半開玩笑的人還繼續說着: &ldquo國民黨本事大,找不到共産黨,專門抓十幾歲的學生娃娃。
&rdquo 學生們有點害臊,但也沒有見怪。
餘新江不願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便引開了話題: &ldquo你們在二處還見過什麼人?&rdquo &ldquo見到的人可多了!&rdquo小甯說:&ldquo盡是學生,擠在黑牢裡,滿地尿水,臭死了!&rdquo &ldquo除了老高同志,&rdquo景一清回憶着,&ldquo再沒有了。
他是記者,共産黨員,他了解很多情況。
你可以問他。
&rdquo 學生向牢門口望了一會,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告訴餘新江道: &ldquo在二處,我們還曉得一個人&mdash&mdash劉思揚。
&rdquo &ldquo劉思揚?&rdquo &ldquo是叫劉思揚。
&rdquo景一清解釋道:&ldquo我們沒有看見他本人。
我們在牆上看見《葉挺囚歌》,是他寫的,有解說詞和劉思揚的簽名&hellip&hellip&rdquo &ldquo現在他在什麼地方?&rdquo 學生們搖頭。
餘新江無法知道劉思揚離開渣滓洞以後的遭遇,禁不住引起對戰友的懷念。
學生們到簽子門邊,數了一陣高牆外的崗亭、碉堡,又聚在一起,争論哪個特務最兇,哪個特務最陰險,又議論着将來如何處置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