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關燈
小
中
大
忽然冒出這麼一大筆債來?莫非是有意騙她嗎?朱延年過去也是有錢的啊,怎麼會借朱暮堂的金子呢?就算借了,過去不還,一直不要,等到現在才提?這也叫人懷疑,不管怎麼樣,她沒法管這件事,也沒有能力管這件事。
她隻好攤開: “雖說伯伯過世了,你們過去究竟是有錢的人家,窮雖窮,還有三擔銅。
不怕你們笑話,我每天過三十晚上,日子很難打發。
不瞞你說,我真想找你幫點忙哩!” “找我幫忙?”朱筱堂心中暗自好笑,覺得她有意在諷刺他。
地主的兒子,自己都顧不上,有能力幫助别人?他生氣地說: “你這才是拿我開玩笑哩!” “不開玩笑,數目倒不一定多,看你叔叔的面上,能幫助多少就幫助多少。
” 朱筱堂哭笑不得,看她那麼認真,又不好給她争吵,無限傷心地說: “你恐怕還不曉得我們鄉下的情形,地主的财産全完哪!” 她不大看報紙,鄉下也沒有親戚朋友,百樂門舞廳那幫姊妹,自從她嫁給朱延年,很少往來了。
“五反”以前,朱延年回到家裡有時還給她談談外邊的事。
他一進了提籃橋,她簡直成了聾子,外邊啥事體也聽不到了。
鄉下的事體,她隻曉得土改分了地,地主生活究竟怎麼樣,卻不十分清楚。
她奇怪地問: “地主的财産一點不剩嗎?” “全分給那些窮泥腿子啦。
”他一提起這件事就痛心,但為了讨還那五十兩金子又不得不把鄉下的情形說給她聽。
她聽得出了神,想不到鄉下的世界全變了樣。
他最後說,“别看我這身衣服,是守仁借給我穿的。
” 徐守仁在一旁點點頭。
她認為在經濟上能幫助她的人,原來是一個讨債的人!她剛才滿腔熱情,現在慢慢冷了下去,在考慮怎樣把他們打發走。
朱筱堂現在沒有考慮到走的問題,一門心思在五十兩金子上面。
他說: “過去我爸爸幫了叔叔的忙,現在我們母子兩個落難,你總不能不幫我一下!” “這不是小數目,五條黃魚①啊!瑞芳姐姐了解,我哪有這個能力。
” -------- ①黃魚,金子的代稱。
一條黃魚,十兩金子。
朱瑞芳一直沒啧聲,在内侄和弟媳婦之間,她很難講話。
“一時拿不出五條,先還兩三條也可以。
”朱筱堂說。
“你說的倒輕巧,兩三條,到啥地方去拿?就是把你嬸嬸賣了,也沒有兩三條啊!” 朱筱堂見她門關的很緊,一點也不松口,非常生氣,毫不客氣地說: “父債子還,夫債妻還。
五十兩金子今天一定要還,沒有多的,也有少的。
我朱筱堂雖然倒黴,可也不是好惹的。
你給我哭窮,沒用。
老實講,今天你不能讓我空着手回去。
” 她也很生氣,頭一回見面,說話這麼不客氣,簡直不拿她當嬸嬸看待,沒有個長幼尊卑。
她不禁流露出不滿的情緒: “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你的嬸嬸,可憐延年給關在牢裡,多謝你們沒忘記我,來看看我,我非常感激。
你要是不能幫我忙,可也不應該給我講這些話。
” “你的日子總比我好過,”朱筱堂的眼光貪婪地巡視着那一套紅木家具和挂在牆上的字畫,放松了點口氣,說,“你不能一點也不還。
” “别說我不了解你叔叔是不是欠你們五條黃魚,就是真的欠了,當然應該還,不過,也得等他出來呀!” 朱筱堂從紅木太師椅子上跳了起來,額角上暴出一根根青筋,焦急地說: “你不相信,姑媽在這裡,你問她好了。
” “她?”馬麗琳見朱瑞芳一直沒有開口,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回事。
咚咚,客堂間的門有人焦急地敲了兩下。
客堂門開處,站着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長方型的臉龐上架着一副金邊的平光眼鏡,顴骨高聳,顯得有點清癯,人很消瘦,頭發可梳得烏而發亮,好像可以照見人影;身上的西裝筆挺,沒有一點灰塵斑漬。
從那身打扮,就使人看出他是一位講究生活而又會安排生活的知識分子。
他發現客堂裡有陌生客人,一肚子氣忍着沒有發洩出來,可是語調并不客氣: “哦,原來在這裡,大概把我給忘記了。
” 她看看天色不早,客堂間慢慢暗了下來。
她扭開了電燈,用哀求的口吻對他說: “對不起,我有客人,請你再等一會。
” “再等一會,再等一會,你究竟要我等到啥辰光呀?” “請你樓上坐一會,我馬上就來。
”她既怕這位青年知道客堂間客人的底細,又不好意思讓客人曉得那位青年來做啥。
“剛才你下樓來,也說是一會就來,你想想,你叫我等了多久?我不再上這個當了。
” “剛才因為有客人……” “待會,你又有别的理由,反正今天你得給我一句話。
我的皮鞋都跑破了,今天談清楚了,以後再也不上你家的門了。
” 她聽到最後那一句話十分寒心。
過去朱延年走紅運,他真是百依百順,朱延年要他做啥便做啥,從來不說句二話。
他一來就是表哥長表哥短,再三再四表示要和朱延年在上海灘上創造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朱延年一進了監獄,他的态度立刻變了,今天變得更不像話了,不單不認親戚,連“門”
她隻好攤開: “雖說伯伯過世了,你們過去究竟是有錢的人家,窮雖窮,還有三擔銅。
不怕你們笑話,我每天過三十晚上,日子很難打發。
不瞞你說,我真想找你幫點忙哩!” “找我幫忙?”朱筱堂心中暗自好笑,覺得她有意在諷刺他。
地主的兒子,自己都顧不上,有能力幫助别人?他生氣地說: “你這才是拿我開玩笑哩!” “不開玩笑,數目倒不一定多,看你叔叔的面上,能幫助多少就幫助多少。
” 朱筱堂哭笑不得,看她那麼認真,又不好給她争吵,無限傷心地說: “你恐怕還不曉得我們鄉下的情形,地主的财産全完哪!” 她不大看報紙,鄉下也沒有親戚朋友,百樂門舞廳那幫姊妹,自從她嫁給朱延年,很少往來了。
“五反”以前,朱延年回到家裡有時還給她談談外邊的事。
他一進了提籃橋,她簡直成了聾子,外邊啥事體也聽不到了。
鄉下的事體,她隻曉得土改分了地,地主生活究竟怎麼樣,卻不十分清楚。
她奇怪地問: “地主的财産一點不剩嗎?” “全分給那些窮泥腿子啦。
”他一提起這件事就痛心,但為了讨還那五十兩金子又不得不把鄉下的情形說給她聽。
她聽得出了神,想不到鄉下的世界全變了樣。
他最後說,“别看我這身衣服,是守仁借給我穿的。
” 徐守仁在一旁點點頭。
她認為在經濟上能幫助她的人,原來是一個讨債的人!她剛才滿腔熱情,現在慢慢冷了下去,在考慮怎樣把他們打發走。
朱筱堂現在沒有考慮到走的問題,一門心思在五十兩金子上面。
他說: “過去我爸爸幫了叔叔的忙,現在我們母子兩個落難,你總不能不幫我一下!” “這不是小數目,五條黃魚①啊!瑞芳姐姐了解,我哪有這個能力。
” -------- ①黃魚,金子的代稱。
一條黃魚,十兩金子。
朱瑞芳一直沒啧聲,在内侄和弟媳婦之間,她很難講話。
“一時拿不出五條,先還兩三條也可以。
”朱筱堂說。
“你說的倒輕巧,兩三條,到啥地方去拿?就是把你嬸嬸賣了,也沒有兩三條啊!” 朱筱堂見她門關的很緊,一點也不松口,非常生氣,毫不客氣地說: “父債子還,夫債妻還。
五十兩金子今天一定要還,沒有多的,也有少的。
我朱筱堂雖然倒黴,可也不是好惹的。
你給我哭窮,沒用。
老實講,今天你不能讓我空着手回去。
” 她也很生氣,頭一回見面,說話這麼不客氣,簡直不拿她當嬸嬸看待,沒有個長幼尊卑。
她不禁流露出不滿的情緒: “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你的嬸嬸,可憐延年給關在牢裡,多謝你們沒忘記我,來看看我,我非常感激。
你要是不能幫我忙,可也不應該給我講這些話。
” “你的日子總比我好過,”朱筱堂的眼光貪婪地巡視着那一套紅木家具和挂在牆上的字畫,放松了點口氣,說,“你不能一點也不還。
” “别說我不了解你叔叔是不是欠你們五條黃魚,就是真的欠了,當然應該還,不過,也得等他出來呀!” 朱筱堂從紅木太師椅子上跳了起來,額角上暴出一根根青筋,焦急地說: “你不相信,姑媽在這裡,你問她好了。
” “她?”馬麗琳見朱瑞芳一直沒有開口,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回事。
咚咚,客堂間的門有人焦急地敲了兩下。
客堂門開處,站着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長方型的臉龐上架着一副金邊的平光眼鏡,顴骨高聳,顯得有點清癯,人很消瘦,頭發可梳得烏而發亮,好像可以照見人影;身上的西裝筆挺,沒有一點灰塵斑漬。
從那身打扮,就使人看出他是一位講究生活而又會安排生活的知識分子。
他發現客堂裡有陌生客人,一肚子氣忍着沒有發洩出來,可是語調并不客氣: “哦,原來在這裡,大概把我給忘記了。
” 她看看天色不早,客堂間慢慢暗了下來。
她扭開了電燈,用哀求的口吻對他說: “對不起,我有客人,請你再等一會。
” “再等一會,再等一會,你究竟要我等到啥辰光呀?” “請你樓上坐一會,我馬上就來。
”她既怕這位青年知道客堂間客人的底細,又不好意思讓客人曉得那位青年來做啥。
“剛才你下樓來,也說是一會就來,你想想,你叫我等了多久?我不再上這個當了。
” “剛才因為有客人……” “待會,你又有别的理由,反正今天你得給我一句話。
我的皮鞋都跑破了,今天談清楚了,以後再也不上你家的門了。
” 她聽到最後那一句話十分寒心。
過去朱延年走紅運,他真是百依百順,朱延年要他做啥便做啥,從來不說句二話。
他一來就是表哥長表哥短,再三再四表示要和朱延年在上海灘上創造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朱延年一進了監獄,他的态度立刻變了,今天變得更不像話了,不單不認親戚,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