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關燈
小
中
大
信通銀行經理金懋廉和潘信誠坐在大沙發上,低聲談論目前金融界令人焦慮的情況。
柳惠光坐在隔壁一張沙發上,聽他們談的很起勁,伸頭湊過去凝神地谛聽。
一會,江菊霞悄悄地從大紅厚地毯上走過來,幹脆坐在金懋廉旁邊,托着腮巴子側耳細聽。
她背後牆角落那邊有架落地大鐘。
馮永祥見大家忽然都聚攏到金懋廉那兒去,他驚奇地大聲問道: “懋廉兄,在談啥機密的事體,怕我馮永祥曉得嗎?” 金懋廉說: “有啥機密的事體能夠瞞住阿永?我們在随便聊天。
” “那大聲談談,讓我們也聽聽不好嗎?”馮永祥的眼光向客廳裡一掃,征求大家的意見,“各位同意嗎?” 徐義德說:“同意。
” “同意,同意。
”這是唐仲笙的聲音,他坐在上面的一張大沙發角上,因為他太矮小,不是他大聲講話,人家幾乎看不見他,還以為他今天沒有來哩。
大家都同意。
金懋廉咳了兩聲,打掃一下嗓子,大聲地說道: “剛才談起最近銀根還是緊,暗息每元月息九分,屹立不動。
各個行莊存款逐日遞減百分之一、二,業務清淡,到現在還沒開始放款。
廠商向行莊借的款子,十之八九無力歸還,大部分申請展期,有的甚至到期應該付的利息也拿不出。
就拿我們行裡來講,前天一天隻收回一筆洋商借款。
退票的事情天天發生,而且是越來越多,家家如此,昨天一天的退票,占交換票據總數十分之一以上,金鈔銀元都占原盤,華股下跌,趨勢惡化,現在市面上金鈔黃牛已經逃避一空,你到市面上再也找不到了。
” 金懋廉說到這裡,想起解放以前投機倒把的黃金時代。
一進一出就是多少個億,是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越來越清淡,他不禁深深地歎息了一聲。
柳惠光以為他是同情工商界,焦慮地問他: “是啥原因呢?” 大家的眼光集中在金懋廉的身上,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希望他詳細地談一談。
金懋廉端起大沙發旁邊的一杯濃咖啡喝了兩口,眉頭一棱,想了一下,說: “主要是因為五反運動,客幫呆滞不動,私營工商業形成半癱瘓狀态;商品市場交易萎縮,一般廠商客戶資金呆滞,周轉失靈;‘五反’運動展開以後,工商界都連忙提款補稅。
所以各行莊存款逐日遞減。
” 馮永祥聽出了神,認為這個問題确實很嚴重,怪不得那些人圍到金懋廉面前聽他講呢,他很關心地問: “華股為啥下跌?” “華股下跌的原因是因為客戶都想抛出,減價趨降,但是,都沒有成交。
”金懋廉說,聲調裡充滿了羨慕,“最近中國銀行可大忙特忙……” 潘宏福驚奇地“啊”了一聲。
“最近到中國銀行兌售金鈔的一天比一天多,天不亮就排隊等候了。
聽說這兩天的兌換量比過去增加了三四倍。
”金懋廉解釋地說。
“也是因為銀根緊,要補稅,沒有辦法,隻好賣金鈔。
” 馮永祥贊歎地說: “銀行界真不愧是工商界的中樞神經,工商界有點風吹草動,我們懋廉兄早就曉得了。
” “哪裡的話,哪裡的話,”金懋廉苦笑了一聲,語氣裡流露出一點不滿的情緒,說,“現在中樞神經是人民銀行,我們頂多也不過是神經末梢罷了。
我們的黃金時代早過去哪。
”他又想起解放前投機倒把的上海市場。
“人民銀行應該是中樞神經,它是國家銀行啊。
”馬慕韓不滿意金懋廉的牢騷,說,“如果私營行莊成為中樞神經,那還算個什麼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私營行莊夠得上算是神經末梢,我看已經不錯了哩。
” 金懋廉察覺自己講話滑了邊,最近工商界朋友情緒都很緊張,講話十分小心。
他懶得争辯,連忙收回來,把話題引伸開去: “那是的,我們有現在的地位也算不錯哩。
我剛才說的,隻是我個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對。
真正工商界的情況,在座各位其實都比我清楚。
我倒願意聽聽各位的高見。
”“拿我們卷煙業來講,我同意你的看法。
”唐仲笙站起來,走到金懋廉身旁說,“懋廉兄,過去我們卷煙業每月有一百五十億的營業,現在一個月隻做三十億營業。
全業銀行負債就有四十億。
我們東華廠過去每月最高生産量是八千五百箱,現在一月份隻生産二千箱,二月份連一千箱也不到,隻有九百八十四箱。
你說怎麼維持?客幫呆滞不動,香煙銷路差,各廠紛紛停工。
最近許多小廠要關門。
有一個廠的存貨,照目前的銷路,可以銷一個月。
因此,想停工。
職工卻不答應,又怕觸犯軍管會的命令。
現在各業營業清淡,百貨公司減少收購量,銀行押彙不開放,老債又逼着要還,大家都喊吃不消。
現在比較好的,恐怕要算棉紡業和複制業了,是不是?信老。
” 信老沒有回答,望了潘宏福一眼,想叫他說,一想,在座不少前輩,行情也熟,不如聽聽别人的好。
他的眼睛轉到徐義德身上,說: “這個嗎,最好請教我們的鐵算盤,他的行情熟。
” “曉得的也不多,信老要我講,我就講一點。
”徐義德向潘信誠點點頭,把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拘謹地說,“各行有各行的困難,棉紡業也不好,複制業更差,針織業去年十二月份的營業額超過三百億,二月份連一百億也不到。
毛巾被毯業二月份銷量和去年同月相比,毛巾銷量減少百分之四十五,被毯竟減少到百分之五十。
你說這個生意哪能做?懋廉兄,我是同意你的意見的。
信老,我說的不對,請你指正。
” “鐵算盤說的話沒一個錯。
”潘信誠用眼角向馬慕韓斜視了一下。
他現在凡是有馬慕韓在的場合說話比過去更加小心,一方面因為後生可畏,馬慕韓看問題确實比一般工商界高明些;另一方面馬慕韓并不把潘信誠放在眼裡,有時候當面頂得潘信誠下不了台;更重要的是馬慕韓經常出席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的會議,和共産黨與政府方面的人接觸的機會比他多。
他不能不防他一手,别把潘信誠私下說的話漏給共産黨與政府方面的人知道。
他稱贊了徐義德以後,有點不放心,加了一句,“最近這方面的詳細情形我很不了然。
” 柳惠光聽了金懋廉、唐仲笙的談話,他一直在搖頭,等到徐義德說完,他忍不住唉聲歎氣了,皺起眉頭,嘴裡不斷地發出啧啧的聲音,哭喪着臉說: “這樣下去,怎麼得了?目前我們西藥業雖然還沒有啥,但不久一定會影響到我們西藥業的,一定會影響到利華的。
這,這,這怎麼得
柳惠光坐在隔壁一張沙發上,聽他們談的很起勁,伸頭湊過去凝神地谛聽。
一會,江菊霞悄悄地從大紅厚地毯上走過來,幹脆坐在金懋廉旁邊,托着腮巴子側耳細聽。
她背後牆角落那邊有架落地大鐘。
馮永祥見大家忽然都聚攏到金懋廉那兒去,他驚奇地大聲問道: “懋廉兄,在談啥機密的事體,怕我馮永祥曉得嗎?” 金懋廉說: “有啥機密的事體能夠瞞住阿永?我們在随便聊天。
” “那大聲談談,讓我們也聽聽不好嗎?”馮永祥的眼光向客廳裡一掃,征求大家的意見,“各位同意嗎?” 徐義德說:“同意。
” “同意,同意。
”這是唐仲笙的聲音,他坐在上面的一張大沙發角上,因為他太矮小,不是他大聲講話,人家幾乎看不見他,還以為他今天沒有來哩。
大家都同意。
金懋廉咳了兩聲,打掃一下嗓子,大聲地說道: “剛才談起最近銀根還是緊,暗息每元月息九分,屹立不動。
各個行莊存款逐日遞減百分之一、二,業務清淡,到現在還沒開始放款。
廠商向行莊借的款子,十之八九無力歸還,大部分申請展期,有的甚至到期應該付的利息也拿不出。
就拿我們行裡來講,前天一天隻收回一筆洋商借款。
退票的事情天天發生,而且是越來越多,家家如此,昨天一天的退票,占交換票據總數十分之一以上,金鈔銀元都占原盤,華股下跌,趨勢惡化,現在市面上金鈔黃牛已經逃避一空,你到市面上再也找不到了。
” 金懋廉說到這裡,想起解放以前投機倒把的黃金時代。
一進一出就是多少個億,是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越來越清淡,他不禁深深地歎息了一聲。
柳惠光以為他是同情工商界,焦慮地問他: “是啥原因呢?” 大家的眼光集中在金懋廉的身上,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希望他詳細地談一談。
金懋廉端起大沙發旁邊的一杯濃咖啡喝了兩口,眉頭一棱,想了一下,說: “主要是因為五反運動,客幫呆滞不動,私營工商業形成半癱瘓狀态;商品市場交易萎縮,一般廠商客戶資金呆滞,周轉失靈;‘五反’運動展開以後,工商界都連忙提款補稅。
所以各行莊存款逐日遞減。
” 馮永祥聽出了神,認為這個問題确實很嚴重,怪不得那些人圍到金懋廉面前聽他講呢,他很關心地問: “華股為啥下跌?” “華股下跌的原因是因為客戶都想抛出,減價趨降,但是,都沒有成交。
”金懋廉說,聲調裡充滿了羨慕,“最近中國銀行可大忙特忙……” 潘宏福驚奇地“啊”了一聲。
“最近到中國銀行兌售金鈔的一天比一天多,天不亮就排隊等候了。
聽說這兩天的兌換量比過去增加了三四倍。
”金懋廉解釋地說。
“也是因為銀根緊,要補稅,沒有辦法,隻好賣金鈔。
” 馮永祥贊歎地說: “銀行界真不愧是工商界的中樞神經,工商界有點風吹草動,我們懋廉兄早就曉得了。
” “哪裡的話,哪裡的話,”金懋廉苦笑了一聲,語氣裡流露出一點不滿的情緒,說,“現在中樞神經是人民銀行,我們頂多也不過是神經末梢罷了。
我們的黃金時代早過去哪。
”他又想起解放前投機倒把的上海市場。
“人民銀行應該是中樞神經,它是國家銀行啊。
”馬慕韓不滿意金懋廉的牢騷,說,“如果私營行莊成為中樞神經,那還算個什麼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私營行莊夠得上算是神經末梢,我看已經不錯了哩。
” 金懋廉察覺自己講話滑了邊,最近工商界朋友情緒都很緊張,講話十分小心。
他懶得争辯,連忙收回來,把話題引伸開去: “那是的,我們有現在的地位也算不錯哩。
我剛才說的,隻是我個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對。
真正工商界的情況,在座各位其實都比我清楚。
我倒願意聽聽各位的高見。
”“拿我們卷煙業來講,我同意你的看法。
”唐仲笙站起來,走到金懋廉身旁說,“懋廉兄,過去我們卷煙業每月有一百五十億的營業,現在一個月隻做三十億營業。
全業銀行負債就有四十億。
我們東華廠過去每月最高生産量是八千五百箱,現在一月份隻生産二千箱,二月份連一千箱也不到,隻有九百八十四箱。
你說怎麼維持?客幫呆滞不動,香煙銷路差,各廠紛紛停工。
最近許多小廠要關門。
有一個廠的存貨,照目前的銷路,可以銷一個月。
因此,想停工。
職工卻不答應,又怕觸犯軍管會的命令。
現在各業營業清淡,百貨公司減少收購量,銀行押彙不開放,老債又逼着要還,大家都喊吃不消。
現在比較好的,恐怕要算棉紡業和複制業了,是不是?信老。
” 信老沒有回答,望了潘宏福一眼,想叫他說,一想,在座不少前輩,行情也熟,不如聽聽别人的好。
他的眼睛轉到徐義德身上,說: “這個嗎,最好請教我們的鐵算盤,他的行情熟。
” “曉得的也不多,信老要我講,我就講一點。
”徐義德向潘信誠點點頭,把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拘謹地說,“各行有各行的困難,棉紡業也不好,複制業更差,針織業去年十二月份的營業額超過三百億,二月份連一百億也不到。
毛巾被毯業二月份銷量和去年同月相比,毛巾銷量減少百分之四十五,被毯竟減少到百分之五十。
你說這個生意哪能做?懋廉兄,我是同意你的意見的。
信老,我說的不對,請你指正。
” “鐵算盤說的話沒一個錯。
”潘信誠用眼角向馬慕韓斜視了一下。
他現在凡是有馬慕韓在的場合說話比過去更加小心,一方面因為後生可畏,馬慕韓看問題确實比一般工商界高明些;另一方面馬慕韓并不把潘信誠放在眼裡,有時候當面頂得潘信誠下不了台;更重要的是馬慕韓經常出席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的會議,和共産黨與政府方面的人接觸的機會比他多。
他不能不防他一手,别把潘信誠私下說的話漏給共産黨與政府方面的人知道。
他稱贊了徐義德以後,有點不放心,加了一句,“最近這方面的詳細情形我很不了然。
” 柳惠光聽了金懋廉、唐仲笙的談話,他一直在搖頭,等到徐義德說完,他忍不住唉聲歎氣了,皺起眉頭,嘴裡不斷地發出啧啧的聲音,哭喪着臉說: “這樣下去,怎麼得了?目前我們西藥業雖然還沒有啥,但不久一定會影響到我們西藥業的,一定會影響到利華的。
這,這,這怎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