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兩份情報
關燈
小
中
大
家都笑起斥。
馬英隻好陪着一笑,接着嚴肅地說道:“同志們,今天有緊急情況……”笑聲立刻仃止了,一個個都緊張起來,聽馬英把情況講了一遍,照例沉默了一會。
王二虎第一個開言問道:“小李,你弄的情況有把握沒有?” “我是親眼看見的,這還能錯,錯了我負責。
” “那老鄉們怎麼說肖家鎮住滿了呢?” “老鄉們害怕,還不是總好往多裡說。
” 因為平常馬英好批評王二虎不用腦子,所以這次特地詢問了半天,才正式發表意見:“我看既然小李肯定說隻有這麼多人,就要打。
一塊肥肉送到咀邊,不能不吃。
” “就是多個百八十也沒關系,一鍋端他的。
”老孟也附和着道。
“我看這埋伏還是不慌打,敵情沒有弄清楚。
”趙振江剛說罷,派别肖家鎮附近的偵察員便回來了,說敵人已經将消息封鎖,不要說進肖家鎮,就連找個從肖家鎮出來的老百姓都找不到。
趙振江聽了接着說:“我看這仗還是不打好,敵人一定有陰謀,日本鬼子的報複性大的很。
” 馬英聽了覺得有道理,猶予起來。
隻聽王二虎說:“他想報複,也得有本錢,滿打上他把全城的鬼子漢奸都弄出來,也不在乎他!” 老孟也補充說:“他有準備,咱也有準備,隻要選好地形就沒問題,打埋伏可不是一兩次啦。
” 馬英盤算了一下說:“這次從衡水來的敵人,拉着七輛馬車,我估計可能是中村領的配給物資。
根據當前的形勢,衡水的鬼子不會派大兵送他,所以小李在肖家鎮以北的公路上看到的是實際情況。
……” “那肖家鎮上的敵人呢?”有人問道。
“這可能是炮樓上楊大王八的隊伍,中村怕中埋伏,隻好叫楊大王八護送他。
楊大王八的武器雖好,但是戰鬥力不強,即是他三個中隊全部出來也沒有關系。
” 馬英這個分析很有說服力,許多人都流露出敬佩欣喜的眼光。
雲秀不知是因為替馬英擔心,還是因為别的什麼,脫口說道:“你不是說不打沒把握的仗嗎?敵人加起來好幾百,我看……” “你看,你還沒有看到。
”馬英第一次不客氣地打斷雲秀的話,“現在的大隊可不是從前那幾個人了,兵對兵将對将也可以和他們幹一陣子。
” “你可不要拿老眼光看人,如今的大隊長,可是在全分區有名!哈哈……”老孟說着大笑起來。
大家都知道老孟話中有含意,也都笑了。
雲秀雖然知道是開她的玩笑,心裡卻很高興。
馬英獨見趙振江一人不作聲,便問道:“振江,你的意見呢?” “我總覺得情況沒有弄清楚,心裡沒有底。
” “你呀,”二虎不耐煩地說,“越打……”他本要說:“越打越膽小了。
”可是想起那一次和趙振江吵咀,就把後半截吞了回去。
馬英素來佩服趙振江心細謹慎,可是總覺得多少有些過分,帶兵不比做文章,得有點沖勁,這一次更覺得趙振江有些保守,便勸說道:“我們已經作了最壞的情況估計,即是這樣,也可以保證勝利。
我們要看到我們有利的條件,不僅人多,而且士氣高漲,我們不怕楊大王八不去,去了更好,隻要我們消滅了他的主力,肖家鎮炮樓也就唾手可得!”馬英做了個有力的手勢,全屋子裡的人都興奮起來。
馬英的态度突然嚴肅起來,說:“趙參謀長的意見是對的,我們還要作退一步的準備,如果敵人人多,就不必企圖把敵人全部消滅,截住敵人的尾巴,得個幾十條槍也就行了。
”馬英說罷帶着幹部們去看地形。
在路上,趙振江的幾句話還在馬英腦子裡響,他又想起杜平常說的“要掌握形勢,研究敵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是呀!今天的敵情是不夠清楚。
敵人每天吃了飯不是光睡大覺,他們日夜想着鬼點子,做夢也想着消滅我們,敵人今天是不是耍花招用計謀?可是他們的詭計是什麼呢?馬英忽然想到一打肖家鎮時,曾用過以少變多的疑兵計,把城裡的敵人調到城東去,而我們打下了城北的肖家鎮;敵人越挨打越狡猾了,他們就不可能來個以多變少的疑兵計嗎?他放慢了腳步想:今天的仗還打不打呢?萬一迂到意外情況怎樣處置呢?幾個方案在他腦子裡打起官司來,各有理由,……突然他大喊一聲:“好,我就給你來個計中計!” 在西河店以南三裡地的地方,有一條由西南向東北的幹沙河,因為近來下了雨,河裡有了兩三尺深的水。
水雖然不太深,可是河身倒是很寬,大約有三百公尺的樣子。
這條河正在縣城和肖家鎮的中間,離兩個據點各有九裡地。
肖家鎮到縣城這條南通北達的公路,就穿過這條河。
在河中間還有一坐三孔的公路橋。
馬英站在橋上,四下裡看了看,興奮地說:“好的很,我們就在這裡消滅敵人。
” “把敵人堵到這裡,兩邊是水,兩頭有我們的機關槍,敵人就是插翅也難逃走。
”王二虎補充道。
他們走到河的南岸,在公路西邊十幾公尺的地方出現了一道四五尺高的堤埂,王二虎象發現了什麼秘密似的向馬英建議道:“這是埋伏的好地方,有一挺機關槍架在這裡,敵人就别想沖出去了。
離公路這麼近,手榴彈也能發揮威力,我看就确定在這裡埋伏吧。
” “在這裡截住敵人倒是個好地方,可是後邊是河,如果發生了意外,我們往後撤退就很困難了。
”馬英有些猶予。
趙振江說道:“你們看,背後是水,如果發生意外,就得順着河往西南上撤退。
撤到杜煙村南就有炮樓,最好不要選擇這個地方打埋伏。
” 馬英仍然在考慮着,沒有作最後決定。
他們又從公路上走到河的北岸,在距離公路二百公尺的地方是一片松樹林,地形很高。
樹林前一百公尺的地方有不少墳頭,馬英站在墳頭上前後左右看了看,指着墳頭說:“這個地方能進能退,我們就在這裡打敵
馬英隻好陪着一笑,接着嚴肅地說道:“同志們,今天有緊急情況……”笑聲立刻仃止了,一個個都緊張起來,聽馬英把情況講了一遍,照例沉默了一會。
王二虎第一個開言問道:“小李,你弄的情況有把握沒有?” “我是親眼看見的,這還能錯,錯了我負責。
” “那老鄉們怎麼說肖家鎮住滿了呢?” “老鄉們害怕,還不是總好往多裡說。
” 因為平常馬英好批評王二虎不用腦子,所以這次特地詢問了半天,才正式發表意見:“我看既然小李肯定說隻有這麼多人,就要打。
一塊肥肉送到咀邊,不能不吃。
” “就是多個百八十也沒關系,一鍋端他的。
”老孟也附和着道。
“我看這埋伏還是不慌打,敵情沒有弄清楚。
”趙振江剛說罷,派别肖家鎮附近的偵察員便回來了,說敵人已經将消息封鎖,不要說進肖家鎮,就連找個從肖家鎮出來的老百姓都找不到。
趙振江聽了接着說:“我看這仗還是不打好,敵人一定有陰謀,日本鬼子的報複性大的很。
” 馬英聽了覺得有道理,猶予起來。
隻聽王二虎說:“他想報複,也得有本錢,滿打上他把全城的鬼子漢奸都弄出來,也不在乎他!” 老孟也補充說:“他有準備,咱也有準備,隻要選好地形就沒問題,打埋伏可不是一兩次啦。
” 馬英盤算了一下說:“這次從衡水來的敵人,拉着七輛馬車,我估計可能是中村領的配給物資。
根據當前的形勢,衡水的鬼子不會派大兵送他,所以小李在肖家鎮以北的公路上看到的是實際情況。
……” “那肖家鎮上的敵人呢?”有人問道。
“這可能是炮樓上楊大王八的隊伍,中村怕中埋伏,隻好叫楊大王八護送他。
楊大王八的武器雖好,但是戰鬥力不強,即是他三個中隊全部出來也沒有關系。
” 馬英這個分析很有說服力,許多人都流露出敬佩欣喜的眼光。
雲秀不知是因為替馬英擔心,還是因為别的什麼,脫口說道:“你不是說不打沒把握的仗嗎?敵人加起來好幾百,我看……” “你看,你還沒有看到。
”馬英第一次不客氣地打斷雲秀的話,“現在的大隊可不是從前那幾個人了,兵對兵将對将也可以和他們幹一陣子。
” “你可不要拿老眼光看人,如今的大隊長,可是在全分區有名!哈哈……”老孟說着大笑起來。
大家都知道老孟話中有含意,也都笑了。
雲秀雖然知道是開她的玩笑,心裡卻很高興。
馬英獨見趙振江一人不作聲,便問道:“振江,你的意見呢?” “我總覺得情況沒有弄清楚,心裡沒有底。
” “你呀,”二虎不耐煩地說,“越打……”他本要說:“越打越膽小了。
”可是想起那一次和趙振江吵咀,就把後半截吞了回去。
馬英素來佩服趙振江心細謹慎,可是總覺得多少有些過分,帶兵不比做文章,得有點沖勁,這一次更覺得趙振江有些保守,便勸說道:“我們已經作了最壞的情況估計,即是這樣,也可以保證勝利。
我們要看到我們有利的條件,不僅人多,而且士氣高漲,我們不怕楊大王八不去,去了更好,隻要我們消滅了他的主力,肖家鎮炮樓也就唾手可得!”馬英做了個有力的手勢,全屋子裡的人都興奮起來。
馬英的态度突然嚴肅起來,說:“趙參謀長的意見是對的,我們還要作退一步的準備,如果敵人人多,就不必企圖把敵人全部消滅,截住敵人的尾巴,得個幾十條槍也就行了。
”馬英說罷帶着幹部們去看地形。
在路上,趙振江的幾句話還在馬英腦子裡響,他又想起杜平常說的“要掌握形勢,研究敵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是呀!今天的敵情是不夠清楚。
敵人每天吃了飯不是光睡大覺,他們日夜想着鬼點子,做夢也想着消滅我們,敵人今天是不是耍花招用計謀?可是他們的詭計是什麼呢?馬英忽然想到一打肖家鎮時,曾用過以少變多的疑兵計,把城裡的敵人調到城東去,而我們打下了城北的肖家鎮;敵人越挨打越狡猾了,他們就不可能來個以多變少的疑兵計嗎?他放慢了腳步想:今天的仗還打不打呢?萬一迂到意外情況怎樣處置呢?幾個方案在他腦子裡打起官司來,各有理由,……突然他大喊一聲:“好,我就給你來個計中計!” 在西河店以南三裡地的地方,有一條由西南向東北的幹沙河,因為近來下了雨,河裡有了兩三尺深的水。
水雖然不太深,可是河身倒是很寬,大約有三百公尺的樣子。
這條河正在縣城和肖家鎮的中間,離兩個據點各有九裡地。
肖家鎮到縣城這條南通北達的公路,就穿過這條河。
在河中間還有一坐三孔的公路橋。
馬英站在橋上,四下裡看了看,興奮地說:“好的很,我們就在這裡消滅敵人。
” “把敵人堵到這裡,兩邊是水,兩頭有我們的機關槍,敵人就是插翅也難逃走。
”王二虎補充道。
他們走到河的南岸,在公路西邊十幾公尺的地方出現了一道四五尺高的堤埂,王二虎象發現了什麼秘密似的向馬英建議道:“這是埋伏的好地方,有一挺機關槍架在這裡,敵人就别想沖出去了。
離公路這麼近,手榴彈也能發揮威力,我看就确定在這裡埋伏吧。
” “在這裡截住敵人倒是個好地方,可是後邊是河,如果發生了意外,我們往後撤退就很困難了。
”馬英有些猶予。
趙振江說道:“你們看,背後是水,如果發生意外,就得順着河往西南上撤退。
撤到杜煙村南就有炮樓,最好不要選擇這個地方打埋伏。
” 馬英仍然在考慮着,沒有作最後決定。
他們又從公路上走到河的北岸,在距離公路二百公尺的地方是一片松樹林,地形很高。
樹林前一百公尺的地方有不少墳頭,馬英站在墳頭上前後左右看了看,指着墳頭說:“這個地方能進能退,我們就在這裡打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