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民軍
關燈
小
中
大
得猙獰可憎,好象要抓住他吃了似的,不由打了個寒顫,返身急急出了北門,上了奔肖家鎮的大路。
他張惶地在大路上奔走着,不時地回頭張望,生怕劉中正派人追了來。
其實他倒不是怕劉中正,有着蘇金榮的面子,劉中正怎麼不了他;他實際怕的倒是蘇金榮,要是蘇金榮發現他投共産黨,豈肯放他走。
不過他一推算,就安下心來,現在天還早,團部也許還沒有發覺;就是發覺了,還得往司令部轉,等轉到蘇金榮那裡,就不知什麼時候了。
忽然他又想起了他的母親,走的倉促,也沒能告訴她一聲,她知道了不知又該哭成什麼樣子?兒子閨女全走了,隻孤單單地留下她一個人。
不知怎麼他又埋怨起建梅來:你是個女孩子家,守着娘多好,為什麼出來呢?我出來才是理所應當的。
想到這裡又忽然慚愧起來:自己走錯了路,反而落到妹妹後面,如今又來找她,自己為什麼沒有早看準這條路呢?一句話,來晚了…… 想着走想,他忽然感到腳下一空,噗通一聲,掉了下去,半晌才明白這是摔在溝裡。
他想:這是怎麼回事呢?莫非走下路了?站起來一看,見這條溝齊刷刷地斬斷了公路,溝旁翻着黃澄澄的泥土。
他明白了,這是防止鬼子的汽車,有意破的路啊!以後每走不上半裡路就有一條破壞溝,公路兩邊所有的馬車路,都挖了五六尺深,溝沿上挖下了無數的單人掩體,這不是證明共産黨要在這裡堅持抗戰嗎?誰說共産黨光賣咀巴?…… 肖家鎮南亍口的那棵老槐樹和小學校的白牆壁,漸漸映入了他的眼簾,不由長出了一口氣說:“可到家啦!” “站住!”突然一聲口令,從溝裡跳出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把他攔住。
那男孩拿一杆苗子槍,女孩背一個小書包,伸出一隻手說道:“路條?” “啥路條?”蘇建才莫名其妙。
“過路的路條啊!”小女孩用眼睛丁着他,男孩子的苗子槍逼的更近了。
“我才回來,不知道,讓我過去吧。
”他說着就往前走。
男孩把槍一扔,上去抱住他一條腿,死也不放。
蘇建才隻好說:“我找戰委會有事。
” 女孩說:“跟我走。
” 男孩把手松開。
蘇建才跟着女孩朝鎮裡走去,女孩警惕地和他拉開一個距離頭前走,男孩在後邊狠狠丁着他,生怕他跑了。
這時他才看到女孩左胳膊上戴一個紅袖章,上面寫着“兒童團”三個字。
離鎮不遠,蘇建才望見小學校門前圍着一圈人在開會,中間有個穿長衫的人在講話,他漸漸看清這是小學校的校長馬寶堂在講話,便問道:“他是幹什麼的呀?” 女孩說:“這是戰委會的主任你都不認識,你還說你找戰委會哩!” 蘇建才想:原來他是戰委會的主任啊!忽聽一陣掌聲,馬寶堂退了下去,大概是講完了。
又聽見一個人說:“請農會主任講話。
” 霎時人群中出現了個瘦高老頭,蘇建才一楞:“這不是趕車的老孟嗎?” 隻見老孟抖動着白胡子講道:“鄉親們,我這個大老粗說話好幹脆。
抗日先得吃飽肚子,可是莊稼人誰不是少這頓沒那頓的……” “有!”一個小夥子打斷他的話喊道,“蘇金榮家裡的糧食三年也吃不完。
” “對,”老孟接着道,“不隻他一家,财主們誰家沒有?所以就要實行減租減息,抗日大家都有份嘛!……” 人群中響起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
蘇建才隻顧聽得發楞,那女孩催促道:“你怎麼不走了?”就在這一霎時,蘇建才發現建梅坐在主席桌子旁邊,顧不得女孩的阻攔,三擠兩擠擠到建梅跟前。
建梅猛擡頭發現他回來了,親熱地叫了一聲哥哥,便把他引到學校裡面。
建梅和蘇建才從前并沒有什麼感情,每年暑假寒假蘇建才從天津回來,他們才有見面的機會,對蘇建才那股洋氣勁,建梅還有些讨厭;不過他每次回來都要帶許多新書和雜志,這一點建梅是很喜歡的,所以分開之後,她有時不免想念他。
今天蘇建才接到她的信來參加抗日,她顯得格外高興和親熱。
蘇建才望着他這十七歲的妹妹,頭發剪的短短的,腰裡紮一條寬寬的皮帶,精精神神,再看那群衆熱火朝天的勁頭,就連老孟也當了農會主任啊!……心裡又浮起那個老念頭,不禁脫口而出:“來晚了!” 建梅天真地說:“不晚,一點也不晚,來的再巧也沒有啦。
如今咱們這工作剛開展起來,忙得不可開交,正需要人哩,你又會編,會寫……” 正講着,馬英聞聲趕來了。
建梅忙介紹說:“這是我哥哥,這是遊擊隊長馬英同志。
” 馬英說:“我們非常歡迎你回來。
” 蘇建才仔細端詳着馬英,忽然發現馬英腰間那支手槍,使他想起蘇金榮和劉中正,臉上浮起一片愁容,低下頭說道:“我沒得到二叔的同意,他要抓我回去怎麼辦?” 馬英說:“怕什麼,抗日這是光明正大的事嘛!老實說,他也不敢。
”說着瞟了建梅一眼。
建梅把頭一歪說:“别怕他,他連我都不敢抓!” 蘇建才又長出了一口氣,仰起頭來。
太陽爬出雲層,照進小學校這寬大的院落,他仿佛覺得今天的太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亮和溫暖。
他張惶地在大路上奔走着,不時地回頭張望,生怕劉中正派人追了來。
其實他倒不是怕劉中正,有着蘇金榮的面子,劉中正怎麼不了他;他實際怕的倒是蘇金榮,要是蘇金榮發現他投共産黨,豈肯放他走。
不過他一推算,就安下心來,現在天還早,團部也許還沒有發覺;就是發覺了,還得往司令部轉,等轉到蘇金榮那裡,就不知什麼時候了。
忽然他又想起了他的母親,走的倉促,也沒能告訴她一聲,她知道了不知又該哭成什麼樣子?兒子閨女全走了,隻孤單單地留下她一個人。
不知怎麼他又埋怨起建梅來:你是個女孩子家,守着娘多好,為什麼出來呢?我出來才是理所應當的。
想到這裡又忽然慚愧起來:自己走錯了路,反而落到妹妹後面,如今又來找她,自己為什麼沒有早看準這條路呢?一句話,來晚了…… 想着走想,他忽然感到腳下一空,噗通一聲,掉了下去,半晌才明白這是摔在溝裡。
他想:這是怎麼回事呢?莫非走下路了?站起來一看,見這條溝齊刷刷地斬斷了公路,溝旁翻着黃澄澄的泥土。
他明白了,這是防止鬼子的汽車,有意破的路啊!以後每走不上半裡路就有一條破壞溝,公路兩邊所有的馬車路,都挖了五六尺深,溝沿上挖下了無數的單人掩體,這不是證明共産黨要在這裡堅持抗戰嗎?誰說共産黨光賣咀巴?…… 肖家鎮南亍口的那棵老槐樹和小學校的白牆壁,漸漸映入了他的眼簾,不由長出了一口氣說:“可到家啦!” “站住!”突然一聲口令,從溝裡跳出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把他攔住。
那男孩拿一杆苗子槍,女孩背一個小書包,伸出一隻手說道:“路條?” “啥路條?”蘇建才莫名其妙。
“過路的路條啊!”小女孩用眼睛丁着他,男孩子的苗子槍逼的更近了。
“我才回來,不知道,讓我過去吧。
”他說着就往前走。
男孩把槍一扔,上去抱住他一條腿,死也不放。
蘇建才隻好說:“我找戰委會有事。
” 女孩說:“跟我走。
” 男孩把手松開。
蘇建才跟着女孩朝鎮裡走去,女孩警惕地和他拉開一個距離頭前走,男孩在後邊狠狠丁着他,生怕他跑了。
這時他才看到女孩左胳膊上戴一個紅袖章,上面寫着“兒童團”三個字。
離鎮不遠,蘇建才望見小學校門前圍着一圈人在開會,中間有個穿長衫的人在講話,他漸漸看清這是小學校的校長馬寶堂在講話,便問道:“他是幹什麼的呀?” 女孩說:“這是戰委會的主任你都不認識,你還說你找戰委會哩!” 蘇建才想:原來他是戰委會的主任啊!忽聽一陣掌聲,馬寶堂退了下去,大概是講完了。
又聽見一個人說:“請農會主任講話。
” 霎時人群中出現了個瘦高老頭,蘇建才一楞:“這不是趕車的老孟嗎?” 隻見老孟抖動着白胡子講道:“鄉親們,我這個大老粗說話好幹脆。
抗日先得吃飽肚子,可是莊稼人誰不是少這頓沒那頓的……” “有!”一個小夥子打斷他的話喊道,“蘇金榮家裡的糧食三年也吃不完。
” “對,”老孟接着道,“不隻他一家,财主們誰家沒有?所以就要實行減租減息,抗日大家都有份嘛!……” 人群中響起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
蘇建才隻顧聽得發楞,那女孩催促道:“你怎麼不走了?”就在這一霎時,蘇建才發現建梅坐在主席桌子旁邊,顧不得女孩的阻攔,三擠兩擠擠到建梅跟前。
建梅猛擡頭發現他回來了,親熱地叫了一聲哥哥,便把他引到學校裡面。
建梅和蘇建才從前并沒有什麼感情,每年暑假寒假蘇建才從天津回來,他們才有見面的機會,對蘇建才那股洋氣勁,建梅還有些讨厭;不過他每次回來都要帶許多新書和雜志,這一點建梅是很喜歡的,所以分開之後,她有時不免想念他。
今天蘇建才接到她的信來參加抗日,她顯得格外高興和親熱。
蘇建才望着他這十七歲的妹妹,頭發剪的短短的,腰裡紮一條寬寬的皮帶,精精神神,再看那群衆熱火朝天的勁頭,就連老孟也當了農會主任啊!……心裡又浮起那個老念頭,不禁脫口而出:“來晚了!” 建梅天真地說:“不晚,一點也不晚,來的再巧也沒有啦。
如今咱們這工作剛開展起來,忙得不可開交,正需要人哩,你又會編,會寫……” 正講着,馬英聞聲趕來了。
建梅忙介紹說:“這是我哥哥,這是遊擊隊長馬英同志。
” 馬英說:“我們非常歡迎你回來。
” 蘇建才仔細端詳着馬英,忽然發現馬英腰間那支手槍,使他想起蘇金榮和劉中正,臉上浮起一片愁容,低下頭說道:“我沒得到二叔的同意,他要抓我回去怎麼辦?” 馬英說:“怕什麼,抗日這是光明正大的事嘛!老實說,他也不敢。
”說着瞟了建梅一眼。
建梅把頭一歪說:“别怕他,他連我都不敢抓!” 蘇建才又長出了一口氣,仰起頭來。
太陽爬出雲層,照進小學校這寬大的院落,他仿佛覺得今天的太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亮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