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以獎代懲龍雲走大運 啼笑皆非薛嶽拾草鞋

關燈
他在閣樓前的石欄處舉目望了望滇池,伸了伸胳膊,扭頭見閣樓兩旁大柱上有長長一幅楹聯,欣然說:“啊,這便是中國有名的長聯了,道之,陳布雷沒有到,隻好你來了,斷斷句看。

    ”宴道剛恰在一本雜書上看過這幅“長聯”,便興緻勃勃地念起上聯來:“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闊無邊。

    看:東骧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鬓,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蔣介石邊聽邊看,詞句的意思大體是明白的。

    他連聲贊道:“好啊,這對聯寫得好啊!對聯對聯,功夫就在對。

    看看對得怎麼樣。

    ”宴道剛便接着讀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

    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

    想:漢習樓船,唐标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赢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讀着讀着,蔣介石不高興了:“算了算了。

    娘希屁,好好的一個上聯,對這麼個下聯!什麼歎滾滾英雄誰在,這不都在麼?看這最後,‘兩行秋雁,一枕清霜’,敗興!志舟兄,不要讓你們的将領來讀這勞什子對聯。

    ”一旁的龍雲應聲“是!”又叫道:“周鐘嶽!一會叫人把它下了,把這勞什子燒了!”蔣介石說:“什麼時候我要陳布雷另對一個下聯就是。

    ”閣樓前的何成浚、薛嶽哭笑不是。

    陳誠說:“看來,隻有夫人才能搭救這幅楹聯了。

    ”宴道剛聽說要毀了楹聯,正沒了主意,聽陳誠說到可求夫人的慈悲,便慌着要去找宋美齡。

    陳誠說:“不必驚慌,宴席上一說就是了。

    我才不相信龍老闆真要下掉這楹聯呢。

    ” 從招待會上告退去遊滇池的女客和政要們都返了回來,聽說龍老闆要下掉楹聯,一個個全都傻了眼,正無言處,周鐘嶽從閣樓走出來,高聲唱道:“委座洗塵大宴!”爾後走近蔣介石和龍雲,躬身道:“委座,龍總,請入席吧。

    ” 龍雲跟了一個字:“請。

    ” 且說薛嶽在大觀樓說的“我的先頭李抱冰53師明天就向金沙江開進”,其實隻是一個臨時的應付。

    他不想說别的,也不能說别的。

    薛嶽,一介武夫,年已40,為人尚有軍人的耿直。

    他當時的心情很郁悶。

    對龍雲搞“以獎代懲”,他很有些感觸,令他想起了他的進軍貴陽,為之“圖黔”,結果卻遭了個全軍“通電”,那是“以懲代獎”了?以懲代獎也罷,以獎代懲也罷,照此下去,将何以為人手下将?每每想起,他心裡都有些顫顫的。

    這還不是主要的,要緊的是,對于蔣、龍津津樂道的“大渡河會殲戰計劃”,他獨有異議,他覺得那壓根是紙上用兵,異想天開,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成其為一個戰役計劃,實施起來定是漏洞百出的。

    他私下裡同陳誠談過所謂的“大渡河會殲戰計劃”。

    陳誠在重慶在蔣面前為他說過好話,他相信陳誠不會出賣他。

    他說:“一個戰役計劃,首先是戰役指揮問題,沒有統一的戰役指揮,一切計劃都是空談。

    北線川軍的堵截,二劉一楊,誰指揮誰呀?這裡的作戰計劃已就,劉湘還在夢中;即使劉湘贊同,他也未必能指揮得了劉文輝和楊森,還談何中央指揮地方,雲南指揮四川?再者,地形險要,于敵不利,于我又利乎?利與不利,敵我皆然。

    大江大河,曆來背水而戰者,非敵即我,非我即敵,是難得說利在哪一方的。

    ”陳誠隻回答了他一句:“閣下好自為之吧。

    ” 薛嶽就是帶着這麼一個精神狀态,率領他的先頭53師由東川出發開拔金沙江的。

    5月16日,部隊來到江邊,滿江空空蕩蕩,連個老百姓也見不到,像是到了一個荒蠻的世界。

    薛嶽給自己開了一個玩笑,他要各團派出偵察隊,來一個比賽,看哪個團最先找到紅軍渡江的渡口,“最先找到渡口的每人獎大洋一元!”3個團的偵察兵沿江偵察了一整天,别的什麼也沒有看到,隻是撿了不少紅軍穿破了的草鞋。

    這天,各團團長帶着他們的偵察兵,肩上挂着破草鞋,來見薛嶽了,說他們都發現了紅軍的渡口,有草鞋為證,伸手要銀元。

     薛嶽哭笑不是。

     53師隸屬吳奇偉縱隊。

    吳奇偉的其他3個師19日才開始渡江,周渾元縱隊25日才渡江完畢。

    渡過金沙江的薛嶽兵團,遲遲不敢向前推進。

    中央紅軍在會理地區停留了近10天,薛嶽兵團竟沒能追上。

    在後來的追擊中,薛嶽兵團一直同紅軍保持相當距離;在整個所謂的大渡河戰役中,薛嶽的部隊幾乎沒有同紅軍發生戰事。

    薛嶽後來在回答蔣介石的質問時說:“我追得越急,共匪北進越快,川軍越是到不了位,匪之北竄就更有成功的把握。

    ” 蔣介石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