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從神話到神仙傳
關燈
小
中
大
執一種葦索,以縛虎,且禦兇魅的,所以古代将他們當作門神。
但到後來又将門神改為秦瓊,尉遲敬德,并引說種種事實,以為佐證,于是後人單知道秦瓊和尉遲敬德為門神,而不複知神荼,郁壘,更不消說造作他們的故事了。
此外這樣的還很不少。
中國的神話既沒有什麼長篇的,現在我們就再來看《漢書》《藝文志》上所載的小說:《漢書》《藝文志》上所載的許多小說目錄,現在一樣都沒有了,但隻有些遺文,還可以看見。
如《大戴禮》《保傅篇》中所引《青史子》說: “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居則習禮文,行則鳴佩玉,升車則聞和鸾之聲,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
……” 《青史子》這種話,就是古代的小說;但就我們看去,同《禮記》所說是一樣的,不知何以當作小說?或者因其中還有許多思想和儒家的不同之故吧。
至于現在所有的所謂漢代小說,卻有稱東方朔所做的兩種:一、《神異經》,二、《十洲記》。
班固做的,也有兩種:一、《漢武故事》;二、《漢武帝内傳》。
此外還有郭憲做的《洞冥記》,劉歆做的《西京雜記》。
《神異經》的文章,是仿《山海經》的,其中所說的多怪誕之事。
現在舉一條出來: “西南荒山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
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西南荒經》) 《十洲記》是記漢武帝聞十洲于西王母之事,也仿《山海經》的,不過比較《神異經》稍微莊重些。
《漢武故事》和《漢武帝内傳》,都是記武帝初生以至崩葬的事情。
《洞冥記》是說神仙道術及遠方怪異的事情。
《西京雜記》則雜記人間瑣事。
然而《神異經》,《十洲記》,為《漢書》《藝文志》上所不載,可知不是東方朔做的,乃是後人假造的。
《漢武故事》,《漢武帝内傳》則與班固别的文章,筆調不類,且中間夾雜佛家語,——彼時佛教尚不盛行,且漢人從來不喜說佛語——可知也是假的。
至于《洞冥記》,《西京雜記》又已經為人考出是六朝人做的。
——所以上舉的六種小說,全是假的。
惟此外有劉向的《列仙傳》〔3〕是真的。
晉的葛洪又作《神仙傳》〔4〕,唐宋更多,于後來的思想及小說,很有影響。
但劉向的《列仙傳》,在當時并非有意作小說,乃是當作真實事情做的,不,到現在還多拿它做兒童讀物的材料。
現在常有一問題發生:即此種神話,可否拿它做兒童的讀物?我們順便也說一說。
在反對一方面的人說:以這種神話教兒童,隻能養成迷信,是非常有害的;而贊成一方面的人說:以這種神話教兒童,正合兒堂的天性,很感趣味,沒有什麼害處的。
在我以為這要看社會上教育的狀況怎樣,如果兒童能繼續更受良好的教育,則将來一學科學,自然會明白,不至迷信,所以當然沒有害的;但如果兒童不能繼續受稍深的教育,學識不再進步,則在幼小時所教的神話,将永信以為真,所以也許是有害的。
※※※ 〔1〕楊子即楊朱,戰國初期魏國人。
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的“為我”思想。
其言論事迹,散見《孟子》、《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
《列子》中雖有《楊朱》篇,但系後人僞托。
〔2〕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
曾任宋國大夫,墨家學派創始者。
他主張“愛無差等”的“兼愛”思想。
現存《墨子》五十三篇。
〔3〕《列仙傳》《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卷,題劉向撰。
叙寫赤松子等七十一個仙人的故事。
〔4〕《神仙傳》《隋書·經籍志》著錄十卷,題葛洪撰。
叙寫許由、巢父等八十四人名列仙班的故事。
但到後來又将門神改為秦瓊,尉遲敬德,并引說種種事實,以為佐證,于是後人單知道秦瓊和尉遲敬德為門神,而不複知神荼,郁壘,更不消說造作他們的故事了。
此外這樣的還很不少。
中國的神話既沒有什麼長篇的,現在我們就再來看《漢書》《藝文志》上所載的小說:《漢書》《藝文志》上所載的許多小說目錄,現在一樣都沒有了,但隻有些遺文,還可以看見。
如《大戴禮》《保傅篇》中所引《青史子》說: “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居則習禮文,行則鳴佩玉,升車則聞和鸾之聲,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
……” 《青史子》這種話,就是古代的小說;但就我們看去,同《禮記》所說是一樣的,不知何以當作小說?或者因其中還有許多思想和儒家的不同之故吧。
至于現在所有的所謂漢代小說,卻有稱東方朔所做的兩種:一、《神異經》,二、《十洲記》。
班固做的,也有兩種:一、《漢武故事》;二、《漢武帝内傳》。
此外還有郭憲做的《洞冥記》,劉歆做的《西京雜記》。
《神異經》的文章,是仿《山海經》的,其中所說的多怪誕之事。
現在舉一條出來: “西南荒山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
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西南荒經》) 《十洲記》是記漢武帝聞十洲于西王母之事,也仿《山海經》的,不過比較《神異經》稍微莊重些。
《漢武故事》和《漢武帝内傳》,都是記武帝初生以至崩葬的事情。
《洞冥記》是說神仙道術及遠方怪異的事情。
《西京雜記》則雜記人間瑣事。
然而《神異經》,《十洲記》,為《漢書》《藝文志》上所不載,可知不是東方朔做的,乃是後人假造的。
《漢武故事》,《漢武帝内傳》則與班固别的文章,筆調不類,且中間夾雜佛家語,——彼時佛教尚不盛行,且漢人從來不喜說佛語——可知也是假的。
至于《洞冥記》,《西京雜記》又已經為人考出是六朝人做的。
——所以上舉的六種小說,全是假的。
惟此外有劉向的《列仙傳》〔3〕是真的。
晉的葛洪又作《神仙傳》〔4〕,唐宋更多,于後來的思想及小說,很有影響。
但劉向的《列仙傳》,在當時并非有意作小說,乃是當作真實事情做的,不,到現在還多拿它做兒童讀物的材料。
現在常有一問題發生:即此種神話,可否拿它做兒童的讀物?我們順便也說一說。
在反對一方面的人說:以這種神話教兒童,隻能養成迷信,是非常有害的;而贊成一方面的人說:以這種神話教兒童,正合兒堂的天性,很感趣味,沒有什麼害處的。
在我以為這要看社會上教育的狀況怎樣,如果兒童能繼續更受良好的教育,則将來一學科學,自然會明白,不至迷信,所以當然沒有害的;但如果兒童不能繼續受稍深的教育,學識不再進步,則在幼小時所教的神話,将永信以為真,所以也許是有害的。
※※※ 〔1〕楊子即楊朱,戰國初期魏國人。
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的“為我”思想。
其言論事迹,散見《孟子》、《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
《列子》中雖有《楊朱》篇,但系後人僞托。
〔2〕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
曾任宋國大夫,墨家學派創始者。
他主張“愛無差等”的“兼愛”思想。
現存《墨子》五十三篇。
〔3〕《列仙傳》《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卷,題劉向撰。
叙寫赤松子等七十一個仙人的故事。
〔4〕《神仙傳》《隋書·經籍志》著錄十卷,題葛洪撰。
叙寫許由、巢父等八十四人名列仙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