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⑴
關燈
小
中
大
“包好!小栓——你不要這麼咳。
包好!” “瘋了。
”駝背五少爺點着頭說。
四 西關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塊官地;中間歪歪斜斜一條細路,是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卻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邊,都埋着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 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華大媽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
化過紙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 小路上又來了一個女人,也是半白頭發,褴褛的衣裙;提一個破舊的朱漆圓籃,外挂一串紙錠,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見華大媽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躊躇,慘白的臉上,現出些羞 那墳與小栓的墳,一字兒排着,中間隻隔一條小路。
華大媽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飯,立着哭了一通,化過紙錠;心裡暗暗地想,“這墳裡的也是兒子了。
”那老女人徘徊觀望了 華大媽見這樣子,生怕他傷心到快要發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過小路,低聲對他說,“你這位老奶奶不要傷心了,——我們還是回去罷。
” 那人點一點頭,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聲吃吃的說道,“你看,——看這是什麼呢?” 華大媽跟了他指頭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墳,這墳上草根還沒有全合,露出一塊一塊的黃土,煞是難看。
再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着那 他們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這紅白的花,卻還能明白看見。
花也不很多,圓圓的排成一個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齊。
華大媽忙看他兒子和别人的墳,卻隻有不怕冷的幾點青 “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麼?”他四面一看,隻見一隻烏鴉,站在一株沒有葉的樹上,便接着說,“我知道了。
——瑜兒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
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
兩人站在枯草叢裡,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 許多的工夫過去了;上墳的人漸漸增多,幾個老的小的,在土墳間出沒。
華大媽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擔,便想到要走;一面勸着說,“我們還是回去罷。
” 那老女人歎一口氣,無精打采的收起飯菜;又遲疑了一刻,終于慢慢地走了。
嘴裡自言自語的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遠,忽聽得背後“啞——”的一聲大叫;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隻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着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一九一九年四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按:篇中人物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黨人秋瑾。
秋瑾在徐錫麟被害後不久,也于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政府殺害,就義 ⑵洋錢:指銀元。
銀元最初是從外國流入我國的,所以俗稱洋錢;我國自清代後期開始自鑄銀元,但民間仍沿用這個舊稱。
⑶号衣:指清朝士兵的軍衣,前後胸都綴有一塊圓形白布,上有“兵”或“勇”字樣。
⑷鮮紅的饅頭:即蘸有人血的饅頭。
舊時迷信,以為人血可以醫治肺痨,劊子手便借此騙取錢财。
⑸化過紙:紙指紙錢,一種迷信用品,舊俗認為把它火化後可供死者在“陰間”使用。
下文說的紙錠,是用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
包好!” “瘋了。
”駝背五少爺點着頭說。
四 西關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塊官地;中間歪歪斜斜一條細路,是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卻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邊,都埋着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 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華大媽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
化過紙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 小路上又來了一個女人,也是半白頭發,褴褛的衣裙;提一個破舊的朱漆圓籃,外挂一串紙錠,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見華大媽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躊躇,慘白的臉上,現出些羞 那墳與小栓的墳,一字兒排着,中間隻隔一條小路。
華大媽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飯,立着哭了一通,化過紙錠;心裡暗暗地想,“這墳裡的也是兒子了。
”那老女人徘徊觀望了 華大媽見這樣子,生怕他傷心到快要發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過小路,低聲對他說,“你這位老奶奶不要傷心了,——我們還是回去罷。
” 那人點一點頭,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聲吃吃的說道,“你看,——看這是什麼呢?” 華大媽跟了他指頭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墳,這墳上草根還沒有全合,露出一塊一塊的黃土,煞是難看。
再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着那 他們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這紅白的花,卻還能明白看見。
花也不很多,圓圓的排成一個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齊。
華大媽忙看他兒子和别人的墳,卻隻有不怕冷的幾點青 “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麼?”他四面一看,隻見一隻烏鴉,站在一株沒有葉的樹上,便接着說,“我知道了。
——瑜兒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
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
兩人站在枯草叢裡,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 許多的工夫過去了;上墳的人漸漸增多,幾個老的小的,在土墳間出沒。
華大媽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擔,便想到要走;一面勸着說,“我們還是回去罷。
” 那老女人歎一口氣,無精打采的收起飯菜;又遲疑了一刻,終于慢慢地走了。
嘴裡自言自語的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遠,忽聽得背後“啞——”的一聲大叫;兩個人都悚然的回過頭,隻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着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一九一九年四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按:篇中人物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黨人秋瑾。
秋瑾在徐錫麟被害後不久,也于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政府殺害,就義 ⑵洋錢:指銀元。
銀元最初是從外國流入我國的,所以俗稱洋錢;我國自清代後期開始自鑄銀元,但民間仍沿用這個舊稱。
⑶号衣:指清朝士兵的軍衣,前後胸都綴有一塊圓形白布,上有“兵”或“勇”字樣。
⑷鮮紅的饅頭:即蘸有人血的饅頭。
舊時迷信,以為人血可以醫治肺痨,劊子手便借此騙取錢财。
⑸化過紙:紙指紙錢,一種迷信用品,舊俗認為把它火化後可供死者在“陰間”使用。
下文說的紙錠,是用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