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錄59
關燈
小
中
大
這理想支配着。
大丈夫&ldquo如此&rdquo之後,欲望沒有衰,身體卻疲敝了;而且覺得暗中有一個黑影&mdash&mdash死&mdash&mdash到了身邊了。
于是無法,隻好求神仙。
這在中國,也要算最高理想了。
我怕現在的人,也還被這理想支配着。
求了一通神仙,終于沒有見,忽然有些疑惑了。
于是要造墳,來保存死屍,想用自己的屍體,永遠占據着一塊地面。
這在中國,也要算一種沒奈何的最高理想了。
我怕現在的人,也還被這理想支配着。
現在的外來思想,無論如何,總不免有些自由平等的氣息,互助共存的氣息,在我們這單有&ldquo我&rdquo,單想&ldquo取彼&rdquo,單要由我喝盡了一切空間時間的酒的思想界上,實沒有插足的餘地。
因此,隻須防那&ldquo來了&rdquo便夠了。
看看别國,抗拒這&ldquo來了&rdquo的便是有主義的人民。
他們因為所信的主義,犧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鈍了鋒刃,血液澆滅了煙焰。
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種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紀的曙光。
曙光在頭上,不擡起頭,便永遠隻能看見物質的閃光。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2〕六朝焚身的和尚,據梁朝慧皎《高僧傳》卷十二《忘身》第六記載:有宋蒲坂釋法羽&ldquo&hellip&hellip服香油,以布纏體,誦《舍身品》竟,以火自僚&rdquo。
此外該書記載焚身的和尚還有慧紹、僧瑜、慧益、僧慶、法光、昙弘等多人。
〔3〕唐朝砍下臂膊布施的和尚,據唐代道宣《續高僧傳》卷三十九《普圓傳》記載:&ldquo&hellip&hellip有惡人從圓乞頭,将斬與之,又不肯取。
又複乞眼,即欲剜施。
便從索手,遂以繩系腕著樹,齊肘斬而與之。
&rdquo 〔4〕&ldquo聖武&rdquo原為對皇朝武功的頌詞。
這裡含諷刺意味。
〔5〕秦始皇帝(前259&mdash前210)姓嬴名政,戰國時秦國的國君,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
〔6〕劉邦(前247&mdash前195)字季,沛(今江蘇沛縣)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于秦二世元年(前209)起兵反秦,在亡秦滅楚後建立了西漢王朝。
廟号高祖。
據《史記·高祖本紀》載:&ldquo高祖常繇(徭)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lsquo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rsquo&rdquo項羽(前232&mdash前202),名籍,下相(今江蘇宿縣)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于秦二世元年起兵反秦,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二○二年為劉邦所敗。
據《史記·項羽本紀》載:&ldquo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
籍曰:&lsquo彼可取而代也。
&rsquo&rdquo
大丈夫&ldquo如此&rdquo之後,欲望沒有衰,身體卻疲敝了;而且覺得暗中有一個黑影&mdash&mdash死&mdash&mdash到了身邊了。
于是無法,隻好求神仙。
這在中國,也要算最高理想了。
我怕現在的人,也還被這理想支配着。
求了一通神仙,終于沒有見,忽然有些疑惑了。
于是要造墳,來保存死屍,想用自己的屍體,永遠占據着一塊地面。
這在中國,也要算一種沒奈何的最高理想了。
我怕現在的人,也還被這理想支配着。
現在的外來思想,無論如何,總不免有些自由平等的氣息,互助共存的氣息,在我們這單有&ldquo我&rdquo,單想&ldquo取彼&rdquo,單要由我喝盡了一切空間時間的酒的思想界上,實沒有插足的餘地。
因此,隻須防那&ldquo來了&rdquo便夠了。
看看别國,抗拒這&ldquo來了&rdquo的便是有主義的人民。
他們因為所信的主義,犧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鈍了鋒刃,血液澆滅了煙焰。
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種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紀的曙光。
曙光在頭上,不擡起頭,便永遠隻能看見物質的閃光。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2〕六朝焚身的和尚,據梁朝慧皎《高僧傳》卷十二《忘身》第六記載:有宋蒲坂釋法羽&ldquo&hellip&hellip服香油,以布纏體,誦《舍身品》竟,以火自僚&rdquo。
此外該書記載焚身的和尚還有慧紹、僧瑜、慧益、僧慶、法光、昙弘等多人。
〔3〕唐朝砍下臂膊布施的和尚,據唐代道宣《續高僧傳》卷三十九《普圓傳》記載:&ldquo&hellip&hellip有惡人從圓乞頭,将斬與之,又不肯取。
又複乞眼,即欲剜施。
便從索手,遂以繩系腕著樹,齊肘斬而與之。
&rdquo 〔4〕&ldquo聖武&rdquo原為對皇朝武功的頌詞。
這裡含諷刺意味。
〔5〕秦始皇帝(前259&mdash前210)姓嬴名政,戰國時秦國的國君,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
〔6〕劉邦(前247&mdash前195)字季,沛(今江蘇沛縣)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于秦二世元年(前209)起兵反秦,在亡秦滅楚後建立了西漢王朝。
廟号高祖。
據《史記·高祖本紀》載:&ldquo高祖常繇(徭)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lsquo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rsquo&rdquo項羽(前232&mdash前202),名籍,下相(今江蘇宿縣)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于秦二世元年起兵反秦,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二○二年為劉邦所敗。
據《史記·項羽本紀》載:&ldquo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
籍曰:&lsquo彼可取而代也。
&rsquo&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