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絜青畫集》①前言

關燈
十年浩劫之前,我每次到北京,總要去老舍同志的家,照例先見到他的夫人胡絜青同志,她讓我在客廳裡坐下,然後進書房通知老舍。老舍出來,閑談一會,他們夫婦就陪我到王府井大街或者東安市場走走,有時也去書畫社看看。我記得有一次他買了一把折扇送給我,他們夫婦都向我解釋扇面上誰寫的字,誰畫的畫。雖然我對書畫是外行,聽了很快就忘記,但他們的好意我卻忘記不了。還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到他們家去,老舍書房裡一張桌上放了十幾把老式折扇,他要我們每人挑兩把拿回去。他說,這都是他最近買來的,在扇面上題詩作畫的人全是清代北京的知名人士,談起這些人他們非常熟悉。我們高興地接受了禮物。我知道絜青同志是白石老人的弟子,我當時曾經想:拿一把折扇請他們兩位給我寫字作畫留個紀念吧,可是我還不曾有機會把這想法講出來,浩劫來了,幾把折扇也全給拿走了。我仿佛落進了但丁的“地獄”裡面,一下子變成了“牛”。在“牛棚”裡聽到關于老舍的不幸的消息,我将信将疑,但從自己的處境來看,我又感到兇多吉少。後來連自己能不能活下去也成了問題,再也沒有精力考慮其他的事情,活着就像做夢一樣。

    我漸漸脫離了“險境”,可是越來越多的消息證實老舍悲慘的死亡,傳播消息的人常常添上一些可怕的描寫。我空下來,想起那位正直善良,才華橫溢的作家會得到“家破人亡”的下場,我感到不平。我不知道絜青同志和孩子們在哪裡,但他們的處境我也可以想象到,我多麼希望他們平安無恙!

    終于盼到了雲散天青的日子。壓在我頭上的大石給搬走了,我又從“牛”變回到人,恢複了人的權利。我到了北京,到了過去常到的老舍的家,一次、兩次、三次……我見到了絜青同志,讀了她寫的回憶文章,我看到大的變化。

    破碎的家庭又團聚了。老舍的遺著逐漸得到整理出版,多卷本文集的編輯工作也已開始。傑作《茶館》将在歐洲演出。關于對這偉大作家的紀念,應當做的工作都在進行……我坐在豐富胡同十九号的客廳裡,同絜青同志和孩子們暢談,我總覺得老舍就在我們中間,我仿佛幾次聽見他的笑聲。他應當為絜青同志這些年的努力感到高興!

    去年四月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法國,動身前我和孔羅荪同志到豐富胡同拜訪絜青同志,向她讨畫,準備贈給法國朋友。她為我們繪了三幅。法國文化界朋友重視這樣的禮物,他們敬重《駱駝祥子》和《茶館》的作者,也敬重他的夫人。絜青同志的《紅梅》挂在法中友好協會的會所,美麗的花朵象征着中法人民的深厚友誼。對繪畫我沒有發言權,但對人民的友誼我卻是深有體會的。為了這個我感謝絜青同志。

    8月31日北京。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374—375頁。

    ①《胡絜青畫集》,一九八○年十一月九龍獅子會印刷。